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目的浅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感悟及组方用药特点。方法通过分析产后缺乳的主要证候、病因病机及组方用药特点,结合典型病例分析中医定向透药治疗的疗效及感悟。结果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可有效改善产后缺乳症状,提高母乳喂养有效率。结论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产后缺乳疗效显著,可接受度高,值得临床辨证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后缺乳原因,以期从身心疗法中寻找预防和治疗产后缺乳的方法,指导产妇以正确及时的方式进行哺乳,从而提高母婴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10~2012年我院82例产后缺乳观察情况通过中医辨证分型,采用中医的崔乳汤及食疗方结合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结果:治愈45例,显效22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13%。结论:通过中医辨证施治,采用中医中药结合中医针灸疗法治疗产后缺乳,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中医辨证对产后缺乳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治疗产后缺乳有着悠久的历史,本文浅谈产后缺乳的主要发病原因和中医的辩证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辩证施护对改善产后缺乳的作用与效果。方法:运用产科护理常规与中医辩证施护相结合的理论,针对产后缺乳产妇的证型,采取中医辩证施护,有侧重点的进行饮食调护,情志护理、生活起居指导和中医技术应用等,治疗护理产后缺乳产妇118例。结果:118例产后缺乳产妇经中医辩证施护后,乳汁分泌充足,临床母乳喂养率100%,纯母乳喂养成功率97.6%。结论:产后缺乳产妇,通过中医辩证施护,可有效促进泌乳,在改善产后缺乳疗效上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产后缺乳是临床常见疾病,如何安全有效改善泌乳量是众多母亲面临的难题.本文以"产后缺乳、乳汁不足、中医外治法、中医治疗"等为关键词,检索近5年运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产后缺乳的文献,依据其类别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对其运用及研究情况进行综述,为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5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为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50例本院确诊为产后缺乳的产妇进行包括中药治疗(自拟通乳汤加减)、饮食治疗、中医推拿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接受治疗的产妇1周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胀乳感,痊愈42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8%.结论: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产后缺乳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母乳是公认的作为婴儿生长发育最理想的天然食品。产后缺乳是影响产妇产后身心健康与早期纯母乳喂养失败的主要因素之一,婴儿尤其在生命的最初半年中缺少纯母乳喂养,是婴儿发病和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中医对产妇乳汁分泌及产后缺乳有着详尽的理论体系及治疗方法,因此就近年来中医对产后缺乳治疗情况进行归纳综述,为临床治疗及护理产后缺乳产妇提供一些信息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宋肄劼 《光明中医》2012,27(8):1645-1646
产后缺乳是指产后哺乳期内,产妇乳汁甚少或全无乳可下者,称“缺乳”.缺乳多发生在产后第二、三天至半月内,也可发生在整个哺乳期.产后缺乳的发病率占产妇的22.2%,且有上升趋势[2],因此产后缺乳的治疗、预防、和护理显得较为迫切,西医治疗没有较好的办法.中医认为缺乳多由于产妇气血化源不足,无乳可下,或因气机不畅、气血失调、经脉涩滞及痰气雍阻气机所致.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根据中医辨证实施护理,效果明显.先将临床辨证施护的体会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9.
产后缺乳是产后的常见病,而中医在治疗产后缺乳方面疗效显著。笔者通过对近5年来相关文献的整理,分别从中药治疗、针灸推拿治疗、药膳治疗等方面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正缺乳指产后哺乳期内乳汁量少或无乳可下[1],是产妇产后常见的一种病证,多发生于产后2~15d内[2]。西医认为乳汁的分泌、排出主要受机体神经内分泌因素调节。产后缺乳的原因较多且复杂,单纯的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医在治疗缺乳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3]。笔者应用穴位按摩配合中医食疗治疗产后缺乳259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莒县中医医院产科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259例,乳房外观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整理颇俱代表的古代妇科论著与现代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的进展情况,认识到气血虚弱而乳不通、气血盛而不通为缺乳主要病因,亦与情志等因素有关。并从辨证论治、针药并用、针灸推拿等方面综述了中医对产后缺乳的治疗,说明中医药防治产后缺乳方法丰富多样,简单易行,应用广泛,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2.
李华霞  来玉芹 《光明中医》2022,(22):4205-4207
产后缺乳是指乳汁不足甚或全无,是临床常见的妇产科疾病之一,近年来乳汁不足发生率呈增多趋势。中医药治疗产后缺乳方法多样,因其绿色安全、不影响哺乳、成功率高,广泛应用于临床。此文就近5年关于产后缺乳的中医病因病机及中药内服、中药外用、针灸、推拿、刮痧、耳针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以期为产后缺乳的治疗提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产后缺乳也称为“乳汁不足”或“产后乳汁不行”,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内乳汁分泌少甚至无乳,不能满足婴幼儿的生理需要。中医治疗产后缺乳有着悠久的历史,且疗效佳。2010-2012年,我们采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产后缺乳41例,并与单纯食疗治疗4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内外同治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金季玲主任医师自拟下乳汤剂随症加减内服,辅助按摩刮痧手法外治,治疗缺乳45例。结果总有效率86.67%。结论益气养血、通络下乳法治疗产后缺乳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产后缺乳,是妇产科常见病之一,尤其是近几年来,受产妇年龄偏高、剖宫产率增高以及产后哺乳条件反射等诸多因素影响,产后缺乳的发病率逐年递升,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与婴儿的成长.因此,对产后缺乳的产妇进行及时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乳汁为气血所化生,按摩可补益气血、疏肝解郁、通肝下乳.基于此,为探讨临床中按摩疗法对治疗产后缺乳的疗效,笔者通过临床观察2012年10月到2013年10月间98例运用中医特色按摩法治疗产后缺乳的病例,疗效显著,证实按摩能有效增加乳汁分泌,明显改善缺乳程度,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中医对产后缺乳治疗的文献特征、研究情况。方法:确定检索主题词,通过对数据库的检索,记录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文献信息和特征,然后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检索期内,共检索出有效文献169篇,近11年来产后缺乳常见的辨证分型为气血亏虚/气血不足/气血虚弱、肝郁气滞/肝气郁结,当归、王不留行、黄芪、柴胡是产后缺乳中最常用的4味中药,发现使用自拟方的文献居多,临床取穴体现出“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循经取穴”原则。结论:中医药在治疗产后缺乳方面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治疗体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古籍中治疗产后缺乳的用药规律。方法运用《中华医典》检索古代医籍中有关产后缺乳的相关方药并建立数据库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研究发现治疗产后缺乳的常用药物为甘草、酒、穿山甲、天花粉等;常用药对为当归、茯苓,穿山甲、王不留行等;常用药组为漏芦、甘草、天花粉,白术、茯苓、当归等。结论由组方规律可以看出,治疗产后缺乳主要以行气活血通络、健脾益气养血两类药物为主,其常用的药味配伍,可为现今产后缺乳的治疗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西医治疗产后缺乳缺乏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法,且运用西药治疗存在副作用及致畸风险,中医治疗产后缺乳历史悠久,病机明确,易于接受,文章基于产后病“多虚多瘀”的病机特点,从“虚与瘀”论治产后缺乳,疗效可观,并附验案1则。  相似文献   

19.
产后乳汁稀少或完全无乳,中医称为“缺乳”。笔者临床中对50例产后缺乳患者采用复方中药制剂通乳合剂治疗,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产后母乳喂养是全球公认的最佳喂养方式。目前,西医对于产后缺乳的治疗效果并非十分满意,而中医在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本文就中药治疗产后缺乳的现状及研究概况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