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脑室持续外引流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前瞻性研究脑室持续外引流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病人(26例)行颅骨钻孔侧脑室内置管持续外引流3d,对照组(30例)为内科保守治疗的病人。结果 治疗组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4例(13%)。治疗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为3.8%,对照组脑积水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13%和2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脑室待续外引流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 相似文献
2.
侧脑室联合蛛网膜下腔持续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发性脑室出血通常是由于高血压性脑实质出血直接穿破所致,是一种病情凶险,病情复杂,并发症多,病死率很高的急性脑血管病,总死亡率达83.3% [1] ,目前国内外治疗方法不一。2 0 0 1年1月至2 0 0 3年10月我院采取超早期侧脑室引流,术后蛛网膜下腔置管持续引流治疗继发性脑室出血2 相似文献
3.
脑脊液双向引流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们采用侧脑室外引流和腰穿脑脊液置换相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患者 ,并与单纯行腰穿脑脊液置换治疗者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所有病例诊断均符合全国第 4届脑血管病关于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断标准[1] ,CT检查提示各脑池、外侧裂、脑沟等处高密度影 ,病情Hunt Hess分级[2 ] 在Ⅲ级以上且排除脑疝患者。治疗组 4 0例 ,系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3年 3月收治的SAH患者 ,其中男 18例 ,女 2 2例 ;年龄 15~ 70岁 ,平均 (38.2± 9.7)岁。其中嗜睡、昏睡 9例 ,浅、中等度昏迷 2 1例 ,重度昏迷… 相似文献
4.
5.
改良腰大池引流装置持续引流治疗脑室、蛛网膜下腔出血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5年6月~2006年5月作者早期采用改良腰大池引流装置行腰大池持续引流术治疗原发性或继发性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SAH)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实用、有效的外科治疗方法及机理。方法 :对外伤性及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 97例 ,在床边锥颅置管行微创脑室引流。术前准备后局麻下操作 ,置引流管于侧脑室内 ,持续外引流。术后记录每日脑脊液的引流量 ,观察患者意识、头痛和脑膜刺激征的变化。复查 CT,了解脑梗塞和脑积水的发生率。结果 :微创脑室引流一般在 10~ 15 min内完成 ,死亡率为 14 .4 %。接受该法治疗的患者血性脑脊液廓清快 ,头痛症状缓解明显且程度较轻 ,脑膜刺激征持续时间短 ,脑梗塞和脑积水的发生率低。结论 :对蛛网膜下腔出血行微创脑室引流有利于改善预后 ,应积极施行。 相似文献
7.
8.
9.
10.
11.
12.
[目的]探讨脑池积血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脑积水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00例aSAH患者,将其分为急性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每组各100例,对脑积水和非脑积水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积水组和非脑积水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池积血、Fisher分级、治疗方式、Hunt-Hess分级等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池积血、Fisher分级为aSAH后急性脑积水相关危险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导致aSAH患者术后发生急性脑积水有多种因素,脑池积血、Fisher分级是aSAH后脑积水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进行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以期为其早期临床评估和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120例接受手术治疗的动脉瘤性SAH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患者出院时格拉斯哥结局量表(GOS)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n=32)和预后良好组(n=88),对比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以预后情况作为因变量,以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并赋值,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偏大,多发性动脉瘤患者更多,Fisher分级以及Hunt-Hess分级更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多发性动脉瘤、Hunt-Hess分级是颅内动脉瘤性SAH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259、1.353、1.6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大、多发性动脉瘤以及Hunt-Hess分级的SAH患者术后预后不良的风险加大,临床要高度重视并针对性预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早期输注单采少白细胞血小板(PLT)对出血发生的改善和控制作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比观察,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患者早期输注PLT,并给予常规sAA治疗方案;对照组仅给予常规SAA治疗方案。采集患者输注PLT前后1h与24h静脉血,计算校正PLT计数增加指数及PLT回收率;两组出血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经观察,sAA患者早期输注PLT后,观察组出血率为16.7%,对照组出血率为87.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结论:SAA患者早期输注PLT明显降低出血风险,为临床治疗sAA提供了宝贵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方法,应用于食管癌术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某院心胸外科行开胸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按时间顺序抽取3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30例手术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在湿化痰液的基础上行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翻身、叩背、指导深呼吸和正确咳嗽。观察组在湿化痰液、常规胸部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的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术后肺炎、肺不张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胸腔引流管拔除时间、离床活动的时间分别为(2.433&#177;1.063),(1.950&#177;1.044)d,分别短于对照组的(3.066&#177;1.112),(2.666&#177;1.10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2.263,3.006;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发生率为3.3%(1/30),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肺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8,P>0.05)。结论胸部物理治疗联合改良式体位引流能有效地预防术后肺不张,有利于胸腔引流及肺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简易负压引流在严重耳廓不完全离断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41例(41耳)患者随机分为负压组及对照组,对2组的愈合时间,术后第1、7天的疼痛数值进行比较。结果负压组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天疼痛数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简易负压引流治疗严重耳廓不完全离断伤具有操作简单、病程明显缩短、患者痛苦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18.
19.
腹膜透析病人体力活动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腹膜透析病人体力活动状况及特点,为护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国际体力活动短问卷(international physicala ctivity questionnaire-short vision,IPAQ-SV)测评116例腹膜透析病人的体力活动状况。结果在116例病人中,24例(20.7%)体力活动活跃,58例(50.0%)体力活动适中,34例(29.3%)体力活动不足。多元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是否为糖尿病、饮食能量摄入是体力活动不足的相关因素;其中年龄、糖尿病是体力活动不足的危险因素;饮食能量摄入高是体力活动不足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部分腹膜透析病人的体力活动不足,应鼓励病人尤其是老年、糖尿病病人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以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