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从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两方面,对比分析其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程度及产程进展,以探讨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为研究对象。将100例经阴道分娩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传统心理安慰与呼吸减痛法(对照组)和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观察组),各组50例;通过对比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得分,分析疼痛程度,记录分析是否影响产程进展。结果: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纳入对照组的自然分娩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自然分娩初产妇分娩镇痛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自然分娩初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发生时间均显著高于纳入观察组的初产妇,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缓解自然分娩初产妇疼痛感,并能缩短产程,为顺利分娩提供理论支持,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应用于分娩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程进展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本研究诊断标准的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A组、观察B组、空白对照组,所有初产妇进行心理安慰镇痛治疗,观察组给予耳穴压豆镇痛,观察A组耳穴压豆按压间隔时间5min,观察B组耳穴压豆按压间隔时间10min。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疼痛分级法观察分娩镇痛效果,观察初产妇的产程进展。结果:镇痛后30min、宫口开全时观察A组、观察B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VAS评分均有下降,观察A组比观察B组下降明显,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A组、观察B组的产程较空白对照组短,统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可有效减轻分娩疼痛,促进产程进展,有利于自然分娩,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3.
陈一鸿  富菊艳 《新中医》2015,47(5):259-26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方联合耳穴压豆法对剖宫产术后患者切口疼痛以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行剖宫产的孕产妇4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24例、耳穴压豆组160例、联合组152例,对照组给予自控静脉镇痛(PICA)术后镇痛,耳穴压豆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耳穴压豆法,联合组在耳穴压豆组基础上联合运用自拟中药方,比较3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情况以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6 h、术后48 h,3组产妇切口静息痛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2 h、术后24 h,耳穴压豆组产妇以及联合组产妇静息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耳穴压豆组(P<0.05)。术后6 h、术后48 h,3组产妇切口翻身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术后24 h,耳穴压豆组产妇以及联合组产妇翻身痛VAS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耳穴压豆组(P<0.05)。3组产妇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以及首次排便时间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且耳穴压豆组、联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优于耳穴压豆组(P<0.05)。结论:自拟中药方联合耳穴压豆法能够缓解产妇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疼痛程度、促进产妇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术后产妇机体的康复,值得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中医穴位按摩分娩镇痛的安全性。方法:观察组100例初产妇在临产后给予穴位按摩分娩镇痛,对照组346例为初产妇单胎头位常规顺产。观察指标: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产后出血量等。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u=-2.128 2,P=0.033 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干预组为(9.86±0.60)分,对照组(9.74±0.77)分;新生儿5分钟Apgar评分干预组为(9.97±0.17)分,对照组(9.99±0.11)分,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穴位按摩分娩镇痛可以减少产妇产后出血量,对产妇及胎儿安全有益。  相似文献   

5.
沈岑  廖新丽  褚佳 《新中医》2020,52(21):117-119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在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20 例骨折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 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护理,2 组术后均干预10 d。比较2 组干预前后的疼痛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 及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分,对比2 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2 组疼痛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 组SAS、SDS 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观察组SAS、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8.3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0.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折术后患者实施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护理,可以明显减轻其疼痛感及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压对临产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缓解分娩疼痛的临床效应。方法:将12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选取双侧合谷、三阴交、太冲、内关、次髎和中髎穴,于宫口大小为2~3cm时进行穴位贴压;对照组不给予穴位贴压。在产妇宫口大小为2~3cm、5~6cm、7~8cm、9~10cm时,各评定1次疼痛反应级别(包括医生镇痛评分、产妇镇痛自评分),比较缓解两组产妇分娩疼痛的差异,并比较两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及剖宫产率。结果:(1)镇痛效果:在宫口大小为2~3cm、5~6cm、7~8cm、9~10cm时,观察组在各时间点上产妇镇痛自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医生镇痛评分镇痛有效为213人次,无效为18人次,对照组有效178人次,无效44人次,观察组镇痛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2)产程:两组第二产程和第三产程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8.07±2.08)h vs(9.58±2.79)h,(8.91±2.80)h vs(10.51±2.83)h,均P0.05]。(3)剖宫产率: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5.0%(3/60)vs 10.0%(6/60),P0.05]。结论:穴位贴压对于缓解分娩疼痛的疗效是肯定的,且可以缩短产程、控制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对产妇实施穴位按摩,探讨其对产妇体内前列腺素水平变化及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140例,辨证后采用穴位按摩法镇痛;对照组160例,自然分娩。比较2组产妇体内PG水平的变化及对分娩疼痛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后羊水前列腺素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穴位按摩后,观察组中第一产程宫缩期压力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按摩前(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期进行穴位按摩可以降低产妇羊水PG水平,减弱宫缩压,减缓分娩疼痛。  相似文献   

8.
李海霞 《新中医》2015,47(4):253-254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针刺配合呼吸法对产妇第一产程镇痛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仅给予呼吸法进行分娩镇痛处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联合针刺处理。采取keele标尺图评级法评估第一产程2组产妇的镇痛效果,同时记录2组产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体重,采用新生儿评分量表(Apgar)评估2组产妇新生儿质量。结果:观察组镇痛干预1h后产妇镇痛有效率为100%,其中缓解32例,占53.3%,基本不痛28例,占4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妇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分娩镇痛中,采用针刺、耳穴压豆联合呼吸法,操作简单,费用低廉,对产妇无创伤,无副作用,可明显缩短产程,缓解分娩疼痛,可接受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在第一产程活跃期时,对产妇实施穴位按摩,探讨此法对产妇体内强啡肽水平及分娩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按中医理论对个体进行辨证后,采用穴位按摩法给予镇痛;另100例对照组,进行自然分娩。比较两组对产妇体内强啡肽水平及镇痛方面的影响。结果:穴位按摩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按摩前(P<0.01);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分娩后,观察组静脉血强啡肽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第一产程活跃期进行穴位按摩可以增强产妇体内强啡肽水平,并减轻分娩疼痛。  相似文献   

10.
吕晓静 《新中医》2020,52(4):158-160
目的:探讨初产妇采用导乐分娩配合中医穴位按摩对产妇产痛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根据数字表法将136例初产妇随机分为68例的对照组和68例的观察组,2组产妇均给予导乐分娩,观察组在导乐分娩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对比2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疼痛程度及新生儿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1、第2产程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产后出血量明显较少,阿氏评分(Apgar)评分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疼痛0级或1级例数与对照组比较,镇痛分娩率、剖宫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口开2 cm、6 cm、10 cm时产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我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产妇实施导乐分娩配合穴位按摩的护理模式,可以减轻产妇疼痛程度、减少产后出血、降低新生儿窒息状况,提高自然分娩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护理在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胃肠功能紊乱调节中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120名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辅助有创呼吸机通气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0名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60名患者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6天护理干预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30.52±6.33)显著低于对照组(33.08±7.51),中医治疗总有效率前者(90%)也显著高于后者(78.3%),另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7%)显著高于对照组(88.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在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急性加重期辅助有创呼吸机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联合应用耳穴压豆以及穴位按摩能有效改善胃肠功能紊乱,提升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析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7月~2019年1月期间在院就诊的产后缺乳产妇72例进行研究,采取随机表法把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36例)与观察组(36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两组产妇的泌乳效果、产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产后乳房胀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泌乳效果(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80.56%);两组产妇在产后的血清泌乳素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产妇更优于对照组产妇;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也优于对照组产妇,且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69.44%)(P0.05)。结论:乳房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埋豆治疗产后缺乳能有效提高泌乳效果,减轻产妇的产后乳房胀痛,且产妇对该护理方案的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在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疼痛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临沂市人民医院小儿外科二病区收治的80例疝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治疗。结果 干预6 h、24 h、48 h后,观察组患儿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满意度调查问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耳穴压豆能有效缓解小儿腹腔镜疝气术后疼痛,对改善患儿生活质量、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光明中医》2021,36(5)
目的探讨耳穴压籽结合穴位按摩在骨质疏松患者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7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120例骨质疏松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者则实施耳穴压籽结合穴位按摩护理方案干预,观察比较2组患者腰背疼痛评分、生活质量及满意度。结果护理前,2组疼痛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前,2组SF-36评分差异不显著(P 0.05);护理后,观察组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结论采取耳穴压籽联合穴位按摩对骨质疏松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疼痛程度,能够改善生活质量以及提高护理满意度,进一步说明护理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剖宫产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剖宫产手术的8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手术治疗均实施持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除了接受常规护理外,还接受耳穴压豆和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疼痛,对照组仅采取同实验组一致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术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评分分别为(6.72±2.31)、(6.67±2.76)、(4.63±2.08)、(2.34±0.8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16±2.48)、(7.83±2.07)、(5.71±2.42)、(3.72±1.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疼痛消失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和泌乳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剖宫产术后疼痛,提高产后镇痛满意度,有助于产后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6.
戴颖珏  杨丽梅 《新中医》2021,53(4):202-205
目的:观察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对初产妇第二产程疼痛程度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将130例拟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2组均于第二产程采用以自由体位和自主用力为主的分娩方式,并给予健康宣教、心理护理等措施。观察组加予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进行干预。记录第二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评价疼痛程度,统计产后出血、产后尿潴留及产后发热的发生率;评价新生儿阿普加(Apgar)评分,统计新生儿窒息、酸血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第二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第二产程中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阴道顺产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尿潴留发生率为3.08%,低于对照组的1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后发热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酸血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与耳穴压豆可缩短初产妇的第二产程,减少产后尿潴留与新生儿窒息、酸血症的发生,提高阴道顺产率,显著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对初产妇分娩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2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分娩时给予中药贴敷干预,观察组分娩时给予穴位按摩联合中药贴敷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束时与分娩后1d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第1、2、3产程时间及间歇期宫缩压、宫缩期宫缩压,以及Wong-Baker面部表情疼痛量表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分娩满意度。结果:分娩结束时,两组产妇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均高于分娩前(P<0.05),但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分娩后1d,两组产妇血清IL-6、IL-1β、Hs-CRP水平均低于分娩结束时(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1、2、3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间歇期宫缩压、宫缩期宫缩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Wong-Baker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对产妇分娩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在我院进行阴道分娩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助产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探讨干预方式对产妇分娩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结果: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活跃期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宫缩期观察组宫缩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间歇期两组宫缩压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2h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后3d泌乳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剖宫产等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情志干预在产妇分娩中应用较佳,可显著减轻产妇分娩疼痛,改善不良情绪,缩短第一、第二产程,进一步降低术后不良妊娠发生率,提高新生儿出生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耳穴压豆护理对产程子宫收缩痛的缓解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来萍乡市妇幼保健院进行治疗的96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镇痛泵镇痛。观察组:耳穴压豆护理。观察2组的VAS评分、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后2 h、术后6 h、术后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时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评分、镇静效果评分高于对照组,初乳时间早于对照组,哺乳次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对产程子宫收缩痛的缓解效果较明显,能够改善产妇的疼痛情况,提高产妇的舒适度、镇静效果,提早产妇的初乳时间,增加产妇的哺乳次数,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耳穴埋豆对乳腺疼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83例乳腺疼痛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按摩组(28例)、耳穴埋豆组(28例)和联合治疗组(24例),分别施以穴位按摩、耳穴埋豆及其联合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穴位按摩组(P0.05),而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乳房胀痛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穴位按摩组(P0.05),耳穴埋豆组、联合治疗组间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穴位按摩,耳穴埋豆治疗乳腺疼痛疗效更显著,而联合治疗并不比单纯耳穴埋豆法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