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收治的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9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5)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观察组(n=45)以中医护理进行干预,分析护理效果、护理前后视觉模拟法(VAS)评分、JO...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措施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2020年10月于我院康复医学与理疗科进行保守康复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法分为中医组和常规组各20例.常规组患者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和护理,中医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中医护理干预.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与综合康复训练联合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方法 在大连市友谊医院2019年6月—2020年10月诊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出172例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86例采用综合康复训练疗法,观察组86例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治疗,对比2组的总有效率、腰椎功能、疼痛评分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98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成2组,干预组50例入院即由专人护理,制定护理方案,直至患者出院2 a进行护理指导;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安排专人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贾玉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0,(24):177-17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10年8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指导,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护理措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护理干预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明显降低,治愈率明显提高,无效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提高腰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的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加速腰间盘突出手术忠者的功能康复,从而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配合;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配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前后负面心理情绪变化情况等,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与护理后VAS评分均较之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患者下降幅度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仅为8.00%,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4.00%(P〈0.05);经治疗与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均较之前显著改善,研究组改善结果更为明显,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中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应用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患者临床疗效,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7.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人们常说的腰脱或腰突,指人体随着年龄的增长或急性外伤和积累性外伤等原因,使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造成髓核脱出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引起坐骨神经痛等一系列腰腿痛症状的常见病、多发病。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养,所以护理相当关键,我就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护理。1基础护理1.1热情诚恳接诊:消除病人的恐惧感、病人新入院,由于环境的陌生和生活习惯不同,心情紧张,护士应主动热情,介绍病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本骨科协会腰疼痛量表(JOA)评分评估干预前后疼痛情况,观察比较2组患者总有效率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护理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干预组为98. 3%,对照组为85. 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及CRP、IL-6水平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 <0. 05);干预组护理满意率为96. 7%,对照组为78. 3%(P <0. 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LDH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张颖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10):73-74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在保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临床效用.方法 以2010年5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53例,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中医护理,对照组49例,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结果 观察组53例中治愈23例,有效26例,总有效率92.5%;对照组49例患者中治愈14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1.4%,统计分析结果显示,2组之间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中医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的效果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和压迫神经根或马尾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1]。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之一,以腰4~5、腰5-骶1间隙发病率最高,常见于20~50岁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为慢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门诊就诊的LDH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药透组、单纯针刺组、单纯药透组,每组各30例。单纯针刺组给予针刺疗法治疗,单纯药透组给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针刺药透组给予针刺疗法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腰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the 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量表(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waist disorders, JOA)评分、血清代谢物(β-隐黄素、柠檬酸、丙酮酸、赖氨酸)变化情况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针刺药透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治疗后2周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单纯针刺组、单纯药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药透组治疗2周后、治疗4周后、... 相似文献
12.
张文美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4,(9):116-116,118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与中医治疗相结合,可有效将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效果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案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保守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按传统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30例按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要求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效果都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护理方案应用于保守治疗的患者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现代社会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好发于L4-5部位。笔者临床对该病开展了以中医护理为主要手段的整体护理,取得了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3月-2003年3月我院共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3例,以手法复位、中药热敷、腰椎牵引为主要治疗手段。临床上在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需要通过护理来解决,体现了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对患者进行心理、躯体护理使病人对治疗有所了解,鼓励其坚持治疗以达到满意的疗效。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杨克菊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33(5):78
中医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机是肝肾亏虚,气滞血瘀,风寒湿邪侵犯经络,筋脉失养,风寒湿邪流注经络后,经络困阻,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腰痛和一侧下肢放射痛是该病的主要症状。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其中80%以上分布于20~40岁之间,占门诊腰痛患者的10%~15%,占骨科因腰腿痛住院的25%~40%。腰椎间盘突出症目前的治疗主要是外科手术及保守治疗,本科以保守治疗为主,充分发挥中医护理优势,对本院外科2008年5月~2011年12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77例,运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行辨证施护,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677例,其中男426例,女241例;年龄20~60岁,平均46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热敏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疼痛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84例LDH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热敏灸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疼痛及腰椎功能、ODI评分及直腿抬高角度。结果: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为(2.33±0.36)分,低于对照组的(3.05±0.42)分,JOA评分为(22.69±2.87)分,高于对照组的(19.57±2.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ODI评分为(10.14±2.13)分,低于对照组的(13.69±2.24)分,直腿抬高角度为(79.85±6.31)度,高于对照组的(72.01±6.22)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敏灸疗法联合康复护理可减轻LDH患者机体疼痛感,降低ODI评分,增加直腿抬高角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8.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腰腿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腰椎间盘突出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机械受压学说、化学神经根学说、自身免疫学说、无菌性炎症学说和中医痹证学说。绝大多数患者可经中医外治得到缓解或治愈。因此,中医外治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在临床上运用广泛,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传统中医疗法的影响。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常见的腰腿疼痛疾病,大多属于中医腰腿痛、痹症范畴。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有内外两个方面,肝肾亏虚、气血失养是造成本病的内因,外伤劳损、风寒湿邪是导致本病的外因。现代医学也认为,本病发生有内因和外因两个原因,内因是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与解剖上的弱点,外因是损伤、过劳和受寒湿等。治疗方面大多数病人采用传统中医疗法(按摩、针灸、中药热敷及熏蒸、功能锻炼、健康指导等)同时配合辨证施护,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择本院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接受康复护理,对比二组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功能评分以及康复率.结果 观察组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总康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结论 为腰椎间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