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82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根据入院首次采血检查结果,计算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NLR)和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LMR)。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获取PNI、NLR和LMR指标最佳截断值。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术前PNI与患者预后的关联性。 结果患者术前PNI为22.03~71.06(47.62±9.88),最佳截断值为45.61。高PNI组(≥45.61,115例)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明显高于低PNI组(<45.61,67例)(χ2=19.706,P<0.001)。术前PNI与体质指数、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癌胚抗原、CA19-9、NLR和LMR有关。PNI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HR=1.835,95% CI:1.067~3.157,P=0.028)。 结论术前PNI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结直肠癌的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联合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670例,男375例,女295例,年龄≥65岁,BMI 16~35 kg/m2,ASA Ⅰ—Ⅲ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7 d内是否发生AKI将患者分为两组:AKI组和非AKI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通过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术前NLR、术前GNRI及联合检测对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预测价值。采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确定术前NLR、术前GNRI及联合检测时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临床实用性。
结果 有89例(13.3%)患者发生术后AKI。单因素分析显示:与非AKI组比较,AKI组年龄≥75岁、合并糖尿病、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术前NLR、手术时间≥3 h、术中低血压及术中输红细胞比例明显升高(P<0.05),BMI≥28 kg/m2比例及术前GNRI明显降低(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糖尿病(OR=2.140,95%CI 1.125~4.070,P=0.020)、术前NLR值升高(OR=1.608,95%CI 1.414~1.830,P<0.001)和术中低血压(OR=2.326,95%CI 1.106~4.892,P=0.026)为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GNRI值升高(OR=0.868,95%CI 0.838~0.899,P<0.001)为保护因素。术前NLR、术前GNRI及联合检测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AUC分别为0.713(95%CI 0.677~0.747)、0.774(95%CI 0.741~0.805)和0.850(95%CI 0.820~0.876)。DCA曲线分析显示,当阈值为0.10~0.95时,术前GNRI联合术前NLR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净获益率优于术前NLR或GNRI的单独预测。
结论 术前NLR和术前GNRI可用于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的发生风险,且二者联合预测老年患者结直肠癌根治术后AKI风险的效能和净获益率更高。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但预后评估手段的缺乏使其随访治疗难度增加。近年来,关于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与结直肠癌预后关系的探讨较多,但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预测价值有限。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前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5年,统计患者死亡情况。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术前NLR、PLR水平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 (CA19-9)、癌胚抗原(CEA)与患者预后的关系。 结果:本研究中120例患者随访中死亡患者27例。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NLR、PLR、CA19-9、CEA和术后化疗均会对患者预后产生影响(P<0.05)。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术后是否化疗、NLR、PLR、CA19-9及三者联合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经Kaplan-Mer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阳性者总生存率均低于NLR<4.16、PLR<154.63者及CA19-9阴性者(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与三者单独检测相比,术前NLR、PLR联合CA19-9检测的曲线下面积较大,预测准确性较高。 结论:术前NLR、PLR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评估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肠梗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3年6月~2013年6月河南省封丘县中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行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78例。采用自制量表调查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既往手术史、术前合并症、手术类型、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应用及肿瘤TNM分期、分级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检验。结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678例,其中发生肠梗阻41例,肠梗阻发生率为6.05%(41/678)。TNM分期为N2期、既往史有结直肠肿瘤切除、术前合并肠梗阻、行左半结肠切除术和右半结肠切除术是直结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肠梗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危险因素的预防,减轻患者痛苦,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0a、miR-17水平在术后不良临床结局评估中的价值。 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6年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73例作为病例组,收集患者术前以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的血清标本,另收集81名同期体检健康对照组的血清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血清miR-20a、miR-17表达水平。根据表达平均数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对两组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筛选不良预后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0a、miR-17水平对结直肠癌不良预后的诊断效能。 结果病例组患者术后血清miR-20a、miR-17水平呈下降趋势(P<0.05),且各检测点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化程度(HR=1.462,95% CI:1.096~1.951)、TNM分期(HR=1.642,95% CI:1.339~2.014)、术前血清miR-20a(HR=1.575,95% CI:2.035~3.652)、miR-17水平(HR=2.491,95% CI:2.131~2.914)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01)。术前血清miR-20a、miR-17高表达者的3年总生存率更低(22.0% vs 78.3%,21.3% vs 73.1%,P<0.05);两者联合检测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955,敏感度为97.6%,特异度为91.2%。 结论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miR-20a、miR-17高表达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术前检测有助于改善不良预后高风险患者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6.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至2022年11月结直肠癌术后19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为腹腔感染组(45例)和腹腔未感染组(151例)。统计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发生情况及病原菌分布特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高危因素,构建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196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腹腔感染45例,腹腔感染发生率为22.96%。45例腹腔感染患者共检出菌株48株,革兰阴性菌36株(75.00%),革兰阳性菌10株(20.83%),真菌2株(4.1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糖尿病、术前肠梗阻、切口长度≥15 cm、手术时间≥2.5 h、引流管留置时间≥10 d及住院时间≥30 d是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的独立高危因素(OR=2.751、2.659、3.108、2.404、2.575、2.455,P<0.05)。构建预测模型:logit(P)=-10.669+合并糖尿病×1.012+术前肠梗阻×0.978+切口长度≥15 cm×...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C反应蛋白-白蛋白比值(CAR)以及联合评分(NLR-CAR)对根治性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临床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行根治手术的175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NLR、CAR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NLR组(0分)、高NLR组(1分);低CAR组(0分)、高CAR组(1分),通过两者分数之和得出NLR-CAR评分,将所有患者分为3组:NLR-CAR 0分组(低NLR+低CAR),NLR-CAR 1分组(高NLR或高CAR其中一项),NLR-CAR 2分组(高NLR+高CAR)。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研究独立预后因素,通过ROC曲线比较NLR、CAR、NLR+CAR联合评估和NLR-CAR评分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结果术后随访5年死亡64例(36.57%)。术前NLR、CAR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2.970、0.124。低NLR组、低CAR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明显高于高NLR组、高CAR组(χ2=38.654、20.745,均P<0.001),NLR-CAR 0分组患者术后1、3、5年生存率优于NLR-CAR 1分组或NLR-CAR 2分组(χ2=48.425,P<0.0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N分期、TNM分期、NLR、CAR和NLR-CAR评分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存的独立相关因素(均P<0.05)。与NLR、CAR和NLR+CAR联合评估相比,NLR-CAR评分的曲线下面积最大,预测价值更高。 结论NLR-CAR评分与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是一种潜在的基于炎症的预后评分指标,其评估结直肠癌的预后优于单独的NLR或CAR,具有更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肿瘤标志物水平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0月本院收治的76例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集所有患者病理特征,并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包括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评价肿瘤标志物水平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不同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的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复发情况患者上述指标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将患者预后作为因变量(无转移或复发=0,有转移或复发=1),以肿瘤大小、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肿瘤标志物水平作为自变量,应用Cox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CA125、CA19-9、CEA水平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CA125、CA19-9、CEA均与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预后呈正相关性(P<0...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循环肿瘤细胞(CTCs)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的10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一般临床病理资料、肿瘤标志物、术前MPV、术前及术后2周CTCs以及根治术后5年内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获得独立预测因素,重点分析MPV及CTCs与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基于MPV及CTCs建立相关Cox复发转移风险得分模型,并绘制MPV及CTCs用于预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转移净收益率的决策曲线,进一步验证MPV及CTCs的预测效能。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分化(β=0.554,HR=1.546)、低分化(β=1.017,HR=2.841)、TNM/T分期(β=1.554,HR=6.552)、淋巴结转移(β=1.215,HR=4.312)、术后CTCs(β=1.235,HR=4.415)以及MPV(β=0.578,HR=1.615)为影响患者术后5年肿瘤复发转移的独立预测指标(P<0.05)。Cox复发转移风险得分模型显示,MPV及CTCs与Cox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miR-34a在Ⅱ-Ⅲ期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收集根治术后3年内复发转移与未复发的Ⅱ~Ⅲ期结直肠癌新鲜手术标本各40例.采用反转录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miR-34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miR-34a的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浸润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脉管癌栓和病理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复发转移患者miR-34a的表达水平低于无复发者(P=0.039)。单因素生存分析显示,miR-34a低表达与患者根治术后无病生存时间缩短有关(P=0.010),且在Ⅲ期患者中这种趋势更加明显(P=0.003)。40例复发患者中,miR-34a低表达者(14例)中位无病生存时间为13.4个月,低于高表达者(26例)的18.4个月(P=0.037)。Cox模型多因素分析miR-34a低表达是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无病生存时间的独立因素(RR=0.397.95%CI=0.205~0.768.P=0.006)。结论miR-34a表达水平下降与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无病生存时间缩短有关.miR-34a可作为预测结盲肠痛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一个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结直肠癌组织中错配修复(MMR)蛋白表达情况,探究错配修复缺陷(dMMR)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就诊且行根治术治疗的214例结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标本进行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和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临床肿瘤组织、对应癌旁正常组织中MMR蛋白(hMSH2、hMSH6、hMLH1、hPMS2)的表达情况,任一蛋白表达缺失则判定为dMMR。分析MMR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Pearson检验结直肠癌组织中四种MMR蛋白表达缺失的相关性;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dMMR对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 结果(1)四种MMR蛋白阳性染色均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呈棕黄色或棕褐色。结直肠癌组织中dMMR发生率为15.4%(33/214),显著高于对应癌旁正常组织的3.3%(7/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42,P<0.001)。hMLH1蛋白表达缺失25例,hPMS2 20例,hMSH2 12例,hMSH6 9例;MMR蛋白常协同表达缺失,以hMLH1/hPMS2协同缺失为主。(2)dMMR与肿瘤位置有关,多位于右半结肠;错配基因功能正常(pMMR)患者则多位于直肠和左半结肠,表现为高-中分化腺癌。hMLH1表达缺失多为中-低分化腺癌,与肿瘤直径、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密切相关;hMSH2表达缺失与肿瘤直径密切相关;hPMS2表达缺失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浸润深度密切相关;hMSH6表达缺失与肿瘤形态密切相关(均P<0.05)。(3)结直肠癌组织中四种MMR蛋白表达缺失呈正相关关系,以hMLH1/hPMS2、hMSH2/hMSH6协同表达缺失最为显著(P<0.05)。(4)dMMR患者的术后累积总生存率为84.8%,显著高于pMMR患者的6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2=2.985,P=0.043)。 结论结直肠癌组织中dMMR发生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在右半结肠癌患者中比例更高,以hMLH1/hPMS2协同表达缺失较为多见;dMMR患者预后更好。dMMR对于判断结直肠癌临床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方案及预测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血清中mSEPT9含量与胃癌和结直肠癌术后生存的关系,收集首尔国立大学附属医院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共计153例胃癌患者、101例结直肠癌患者和96名正常人的血清,通过PCR方法检On.0mSEFT9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根治术后生存的关系。结果:胃癌和结直肠癌两组患者血清中mSEPT9的表达水平均与肿瘤TNM分期和远处转移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高龄(≥75岁)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13年1月间在辽河油田总医院普通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的67例75岁以上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术前外周血NLR与临床病理因素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根据NLR的ROC曲线截点值(2.98)将患者分为低NLR组(NLR3)和高NLR组(NLR≥3),其中低NLR组44例,高NLR组23例。与低NLR组比较,高NLR组肿瘤分化程度低(P=0.040)、淋巴结转移率高(P=0.018)、TNM分期高(P=0.008)、CEA水平高(P=0.026);全组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率为62.7%,其中低NLR组和高NLR组术后3年生存率分别为72.7%和43.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NLR连同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和CEA水平与患者术后生存有关(均P0.05)。结论:术前NLR对高龄结肠癌患者根治术后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高NLR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prognostic score,GPS)对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近期临床结局的预测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3月接受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术的2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外周血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水平将患者分为3组,GPS 0组(CRP≤10 mg/L且ALB≥35 g/L)、GPS 1组(CRP10 mg/L或白蛋白35 g/L)与GPS 2组(CRP10 mg/L且白蛋白35 g/L),对比分析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生存情况。结果:3组患者年龄、术前合并慢性病、肿瘤标志物、肿瘤TNM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肿瘤部位、体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近期生存曲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PS可作为预测腹腔镜胃结直肠癌根治性手术的预后参考指标,GPS评分高的患者预后可能较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术前糖类抗原242(CA242)、血红蛋白(HGB)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临床效能,为早期准确识别术后早期转移高危人群及制定针对性干预方案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性纳入本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行手术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共112例,根据术后随访24个月是否转移分为转移组(50例)和未转移组(7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法评估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描绘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上述独立危险因素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转移风险预测临床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CA242水平、HGB水平及INR水平均可能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有关(P<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ECOG评分、高CA242水平、低HGB水平及高INR水平均是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A242水平、HGB水平及INR水平均可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风险预测,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优于两者联合及单一指标(P<0.05...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效生长因子(pleiotrophin,PTN)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正常结直肠组织中PT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组PT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9%(53/83)和60.2%(50/83),均高于(P=0.008,P=0.002)正常对照组的40.7%(22/54)和33.3%(18/54)。结直肠癌组织中PTN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均有关(P〈0.05),Ⅲ~Ⅳ期者和低分化者的表达阳性率均较高;而与年龄、性别及肿瘤类型均无关(P〉0.05)。结论 PTN mRNA及其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参与了结直肠癌的浸润和转移。PTN可作为预测结直肠癌转移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淋巴结阳性率对Ⅲ期结直肠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 424例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淋巴结阳性率的最佳截断值,根据其最佳截断值将患者分为低淋巴结阳性率组(淋巴结阳性率最佳截断值)和高淋巴结阳性率组(淋巴结阳性率≥最佳截断值)2组,采用单因素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结阳性率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结果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其曲线下面积为0.639,得到淋巴结阳性率的最佳截断值为0.267。低淋巴结阳性率组和高淋巴结阳性率组的5年累积无瘤生存率分别为53.8%和34.4%(P0.001),5年累积总生存率分别为60.5%和44.5%(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癌胚抗原水平、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p T分期、p N分期、脉管侵犯、肿瘤直径及淋巴结阳性率均与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有关(P0.05),而检获淋巴结总数只会影响患者的无瘤生存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癌胚抗原水平、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阳性率均是影响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瘤生存率和总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检获淋巴结总数和脉管侵犯仅是影响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无瘤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淋巴结阳性率为Ⅲ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预后的一个独立影响因素,可作为TNM分期系统的一个补充。  相似文献   

18.
探究外科治疗T2N0M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108例T2N0M0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根治性手术,随访患者术后1年和3年的生存状况。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患者术后死亡相关因素。术后1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4.46%和79.66%,其中腹腔转移、肺部转移、肝脏转移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病理类型为浸润型、低分化程度为T2N0M0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T2N0M0期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易发腹腔转移、肺部转移、肝脏转移,应加强对年龄≥60岁、病理类型为浸润型、低分化程度患者的管理,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术后肿瘤微转移的影响。方法 以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为靶基因,运用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检测48例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肿瘤细胞数鞋的变化。结果 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外周血肿瘤细胞增加数量高于传统开腹手术组(P〈0.05)。腹腔镜手术组术后外周血肿瘤细胞数量增加的程度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而与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阳性率有明显的关系(P〈0.05)。结论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有增加术后肿瘤血行转移的危险性;PCNA≥50%的患者如果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术后发生血行转移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术前格拉斯哥预后分数(GPS)对直肠癌手术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回顾6年半内经手术治疗的219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并以术前GPS分值将患者分为GPS 2分组,GPS 1分组和GPS 0分组,分析术前GPS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比较3组患者的生存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癌胚抗原(CEA),C反应蛋白(CRP),清蛋白水平,TNM分期,GPS与患者总生存时间有关(均P<0.05);GPS与术前CEA,CA19-9,CA724,CRP,清蛋白水平,Dukes,TNM分期有关(均P<0.05)。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CEA,CA19-9,CA724,CRP,清蛋白水平,肿瘤分化程度,Dukes及TNM分期和GPS与术后死亡有关(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术前清蛋白浓度,分化程度,TNM分期和GPS是术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GPS 2分组,GPS 1分组与GPS 0分组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13.8%,59.9%,88.4%,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术前GPS可作为评估直肠癌术后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