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种植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冠-种植体比(crownimplant ratio,C/I)对种植义齿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65例上、下颌后牙缺失患者,共植入98枚长度≤8.0 mm的短种植体,并进行常规修复.通过临床观测、X线检查和测量修复后修复体高度,计算C/I.结果 98枚种植体均获得良好的骨结合并完成种植修复,其中92枚(94%)C/I≥1.通过3~18个月的随访观察,无种植体脱落.结论 短种植体应用于骨量不足后牙区种植短期临床效果明显,可简化术式、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术后反应、扩大种植义齿适应证.未发现C/I≥1的种植修复体对其短期成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口腔短种植体长期修复效果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估应用短种植体进行缺牙修复的长期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8年8月至2004年8月共有43例患者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口腔种植中心植入短种植体77枚,回顾其临床资料及X线片,测量冠-种植体比(crown-implant ratio,C/I).选取其中负重已达到5年以上的15例患者29枚短种植体,测量种植体边缘骨高度,采用Zarb种植体成功标准及Wheeler存留标准评估短种植体5年成功率及存留率.结果 77枚短种植体的平均追踪时间为5.4年(36~99个月),其中固定修复74枚,C/I平均值为(1.08±0.21),活动修复3枚.负重已达5年以上的29枚短种植体中,种植术后即刻、二期术前、负重3年内、负重5年以上种植体近中边缘骨高度分别为(0.59±0.66)、(0.64±0.59)、(-0.05±1.11)、(-0.37±1.29)mm;远中边缘骨高度分别为(0.62±0.77)、(0.60±0.86)、(-0.26±1.12)、(-0.23±1. 59)mm.短种植体5年的存留率和成功率分别为97%和93%.结论 短种植体5年成功率与常规种植体无明显区别,可避免植骨手术、降低风险、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的创伤及经济负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影响种植体成功的诸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以牙种值体为桩基的修复物得到广泛开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外仅根状种植体以商品化形式出现的就达24种之多。以前对种植体成功的临床评价比较混乱,均由各研究者自己制定,因此,对同一种形式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的报道差异较大。 虽然Schnittman及Shulman等对种植体的临床成功率制定了统一的标准,但均属原则性,较笼统。本文对牙种植体的某些临床重要客观指标的观测及评价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临床成功率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直径与长度连续变化时选择种植体尺寸的方法。方法 :运用Pro/E和ANSYS软件建立不同长度(716 mm)、不同直径(316 mm)、不同直径(36 m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观察种植体位移峰值和骨组织VonMises应力峰值等评估指标。结果:垂直或侧向荷载作用下,随着直径和长度的增大,各评估指标均明显下降(60%6 mm)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施加垂直荷载和侧向荷载,观察种植体位移峰值和骨组织VonMises应力峰值等评估指标。结果:垂直或侧向荷载作用下,随着直径和长度的增大,各评估指标均明显下降(60%80%),相关度分析显示,两种荷载下直径的影响均较大(约90%),长度的影响与荷载有关(垂直荷载:18%80%),相关度分析显示,两种荷载下直径的影响均较大(约90%),长度的影响与荷载有关(垂直荷载:18%60%;侧向荷载:<7%)。直径-长度比兼顾种植体直径与长度,当确定皮质骨承载力及安全系数,便可由直径-长度关系曲线选择合适的种植体直径与长度。结论:种植体直径与长度均可明显影响种植体位移和骨组织应力峰值。本文介绍的直径长度比法可为临床医生选择、优化种植体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骨结合和负重后的应力分布是影响种植体长期成功率的重要因素。这3个因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植体的表面设计特点。本综述结合目前临床常用的种植体系统,从种植体表面设计的宏观角度即螺纹设计和微观角度即表面处理来阐述对种植体长期成功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作者基于246只牙种植体植入的临床经验,获得近期疗效为97.1%的成功率,提出在目前的普通设备及条件下,提高牙种植体成功率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提示了进行牙种植体植入手术的几项成功要点,为在我国各基层医疗单位更好普及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牙种植修复在牙列缺损及无牙颌修复中的应用日益增加。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开展,HIV感染所致的艾滋病相关的死亡率急剧下降,使其成为一种慢性疾病,HIV感染人群对口腔健康的长期需要也随之而来。本文就HIV感染对牙种植体成功率影响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薛洪权  衣红梅  李敏 《口腔医学研究》2012,28(11):1111-1114
目的:探讨短种植体表面设计和长度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为指导短种植体临床应用和开发新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12种包含不同长度和不同表面设计短种植体的上颌后区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V形螺旋设计、反支撑形螺旋设计、支撑形螺旋设计和鳍式非螺旋设计分别建立种植体长度为7 mm、6.0 mm和5.0mm模型,对所有模型进行垂直和侧向加载,分析比较周围骨组织的应力分布和Von-Mises应力峰值。结果:垂直加载时,鳍式非螺旋设计的应力分布最合理,在螺纹设计中6.0mm反支撑形表现出较好的应力分布。侧向加载时,在同一长度下,鳍式非螺旋设计的应力分布最佳。结论:短种植体表面设计以鳍式非螺旋设计最佳,在螺纹设计中,反支撑形的应力分布更合理,应避免应用V形螺旋表面设计;螺纹表面设计的短种植体长度不应小于6mm;鳍式非螺旋设计的短种植体长度可以更小,甚至可以小于5mm。  相似文献   

9.
种植体支持式单冠的固位方式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体支持的单冠修复体的固位方式选择直接关系着修复治疗的实施。本文着重讨论了这种修复体的螺钉固位和粘接固位的影响因素及其优缺点。  相似文献   

10.
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应力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比较种植体长度和直径对种植全口义齿的应力影响。发现骨界面应力与种植体长度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种植体直径关系不大。建议临床上应尽量选用较长种植体以利其长期稳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模块,进行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的双目标稳健分析,为临床选择和设计种植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颌骨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的直径(D)为2.5~5.0 mm,种植体长度(L)为6.0~16.0 mm,观察D和L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同时进行颌骨VonMises应力峰值对变量的敏感度分析。结果在一个变量取中间值时,垂直向加载情况下,随着D的增加,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44.66%和51.45%,随着L的增加,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45.97%和52.15%;颊舌向加载情况下,随着D的增加,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71.32%和58.50%,随着L的增加,皮、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21.66%和37.75%。在两种加载情况下,当D>3.7 mm且L>10.0 mm时,颌骨的EQV应力峰值对D和L的响应曲线曲率位于- 1和0之间;变量D比L对颌骨的EQV应力峰值的影响更明显。结论种植体直径的增大有利于改善颊舌向力的力学分布,长度的增大有利于改善垂直向力的力学分布;临床选择种植体时,只要骨量允许,种植体直径应不小于3.7 mm,长度应不小于10.0 mm;相对于长度而言,应更重视圆柱形种植体直径的选择和设计,而改善颌骨的宽度比改善颌骨的高度在缓和颌骨的应力分布中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体在骨愈合过程中,种植体光滑颈部和粗糙颈部设计对边缘骨丧失的影响。 方法2008年8月至2012年3月,因第一磨牙缺失就诊于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接受种植义齿修复患者137例,共151颗种植体纳入研究,通过测量根尖片中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高度,比较光滑颈部种植体(Replace SelectTM Tapered)和粗糙颈部种植体(XiVETM S)在不同颌位、直径、周期中种植体周围边缘骨的各期累计丧失量和期内丧失量的差异,结果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在愈合期,粗糙颈部种植体边缘骨丧失量[(0.17 ± 0.01)mm]比光滑颈部种植体[(0.80 ± 0.05)mm]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4.267,P<0.001);在二期手术至永久修复期,粗糙颈部种植体边缘骨丧失量[(0.59 ± 0.02)mm]比光滑颈部种植体[(0.34 ± 0.01)mm]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23.651,P<0.001)。边缘骨丧失的各期累计均值,在愈合期与期内丧失量相同,在植入至永久修复期光滑组[(1.14 ± 1.19)mm]少于粗糙组[(0.75 ± 1.1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41.368,P<0.001),不同颌位或不同直径种植体边缘骨丧失的各期累计值均值及各期期内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愈合期,与光滑颈部相比,粗糙颈部有利于减少愈合期种植体周围边缘骨丧失量;在二期手术至永久修复期,粗糙颈部和光滑颈部种植体边缘骨高度都出现明显降低,但粗糙颈部比光滑颈部种植体边缘骨丧失更多;不同直径和不同颌位种植体对边缘骨丧失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不同体系的骨整合种植体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牙列缺损的修复,本文就近几年来常用的种植体用于该类修复的成功率以及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进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种植体周围炎是种植修复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种植体 基台连接方式及种植体颈部表面的宏观形状、微观形貌及化学组成在种植体周围炎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已经得到证实。该文就种植体周围炎的病因及治疗手段,特别是通过种植体颈部的优化设计预防种植体周围炎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估短种植体在后牙骨高度不足区行种植修复的5年临床效果。方法:为43名后牙区骨高度不足的患者,植入Bicon系统短种植体共54枚。种植体周围存在骨缺损者,同期植入种植体及行引导骨组织再生术。种植后3~6个月行二期手术,2~4周内完成固定永久修复,测量冠-种植体高度比。术后每年复查,行临床及X线检查,测量种植体边缘骨高度。结果:一期手术时上颌1例1枚种植体进入上颌窦腔;二期手术时上颌1例1枚种植体松动脱落,其余52枚Bicon短种植体均获得了良好的骨结合。二期修复后,经36~60个月(平均46个月)的随访观察,X线片显示种植体周围骨组织稳定。经临床观察,种植成功率为96.3%。种植体的冠-种植体高度比平均值为(1.38±0.32)。种植体周围平均骨吸收约0.54±0.47mm。结论:在骨高度不足的后牙区,通过植入Bicon短种植体,可以简化手术,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达到较高的种植成功率。但在骨高度小于3mm的上颌后牙区,应慎用敲击就位的短种植体,以免种植体进入上颌窦。  相似文献   

16.
种植成功率常受种植体周微生物、种植体负荷、种植体设计、患者自身因素如吸烟、饮酒、种植术后护理、系统疾病等的影响。种植体周微生物是影响种植体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之一,本文主要阐述种植体周微生物影响因素及炎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随着种植体设计的不断改进与完善,骨整合界面、生物力学等基础研究的进展以及临床应用的观察积累,短种植体正越来越多地被更多的医生所重视并应用于临床.本文就短种植体在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观察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的成功率。方法:自2002年7月至2007年7月在山东大学口腔医院种植中心种植牙病例52例,89颗短种植体,所有的种植体由同一个有多年种植经验的外科医生操作,修复医生也有成熟的经验。观察的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种植系统、种植位置、修复方法。种植体成功率的分析采用生命表法(Wilcoxon test)。对于失败的种植体进行了详尽的分析。结果:所有种植体均发生骨结合并完成了上部结构修复,在1~5年的观察中,脱落种植体1枚,为上颌,累积成功率95.8%;下颌种植体无1例脱落,累积成功率为100%。结论:只要病例选择合适,短种植体在上下颌后牙区可获得和标准种植体同样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在Ⅳ类骨质中的优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Ansys DesignXplorer模块,进行圆柱形种植体直径和长度同时连续变化时对Ⅳ类骨质的颌骨应力影响的分析。方法:建立了包含圆柱状种植体的下颌骨Ⅳ类骨质的骨块三维有限元模型,设定种植体直径(D)变化范围为3.0~5.0mm,种植体长度(L)变化范围为6.0~16.0mm,观察D和L变化对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的影响。同时进行颌骨Von Mises应力峰值对变量的敏感度分析。结果:随着D和L的增加,垂直向加载时,皮质骨、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63.9%和87.9%,颊舌向加载时,皮质骨、松质骨的EQV应力峰值分别降低了76.2%和92.7%;当D>4.0mmL>11.0mm时,应力峰值的响应曲线的切斜率位于-1~0之间;在垂直向加载和颊舌向加载时,变量L和D分别对皮质骨的EQV应力峰值的影响更明显。结论:颊舌向力的力学分布更易受种植体参数影响;松质骨的应力更易受种植体参数影响;种植体直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颌骨颊舌向加载下的应力分布,种植体长度的增加更有利于改善皮质骨垂直加载下的应力分布。从生物力学角度而言,对于Ⅳ类骨质在临床上选择种植体时,种植体的直径应≥4.0mm,种植体的长度应≥11.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