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郑兰珍  何静  陈俐 《新中医》2020,52(7):157-159
目的:观察揿针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的疗效。方法:将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睡前口服艾司唑仑片,观察组采用揿针治疗,2组均予行为疗法等护理指导。疗程均为4周。治疗前后评定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和心肾不交证评分,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SQI疗效与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PSQI评分和心肾不交证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SQI评分和心肾不交证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揿针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心肾不交证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情况,减轻临床症状,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原络配穴埋线疗法治疗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采用原络配穴埋线法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口服六味地黄丸治疗。运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对两组治疗前后自身及组间比较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SQI总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络配穴埋线疗法及中药疗法对于中风后心肾不交型失眠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但在症状改善速度、远期疗效及PSQI总分方面,原络配穴埋线疗法明显优于中药疗法。  相似文献   

3.
失眠症状不一,或难以入寐,甚至彻夜不寐,或有寐而易醒,醒后不能再寐,亦有时寐时醒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失眠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失眠23例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蔡燕飞主题词失眠/穴位疗法,埋线疗法近几年来,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顽固性失眠23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3例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病例采用刺五加注射液予安眠2、少海、然谷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32例(58.2%),总有效率为94.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6.
穴位注射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5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种泰 《四川中医》2006,24(2):103-104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55例心肾不交型失眠采用刺五加注射液予安眠2、少海、然谷穴位注射治疗。结果:经治疗2个疗程后,临床痊愈32例(58.2%),总有效率为94.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的疗效是满意的。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在精神科的临床工作中,对一些症状顽固的患者,继续用原来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应用穴位埋线治疗的方法,治疗一些顽固性幻听或精神病伴发的失眠患者,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穴位埋线于背俞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与机理。方法:将6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艾司唑仑,治疗4周。结果: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1%,高于对照组的63.3%,两组比较(P〈0.05);两组匹兹堡睡眠指数积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背俞穴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9.
失眠是临床常见病,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张捷主任医师认为心肾不交型失眠多是由于当前人们起居无常或劳神过度而致精血亏虚,肾阴耗伤,阴衰于下,不能上奉于心,水火不济,心火亢盛,心肾失交而导致的,治当以滋阴降火,交通心肾为法,临床以黄连阿胶汤为基础方加减化裁并结合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11.
穴位埋线结合中药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症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结合加味交泰丸与六味地黄丸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1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55例。中药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和交泰丸;埋线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施以穴位埋线。经2个月治疗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价疗效。结果埋线组总有效率为89.1%(49/55)、中药组为67.3%(37/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74,P=0.006)。治疗后,埋线组睡眠时间[(0.86±1.11)分比(1.29±0.88)分, t=2.251]、睡眠效率[(0.13±0.71)分比(0.43±0.55)分,t=2.477]、催眠药物[(0.93±0.77)分比(1.41±0.81)分,t=3.185]、日间功能障碍[(1.14±0.61)分比(1.59±0.60)分,t=3.900]及PSQI总评分[(6.71±3.55)分比(8.32±2.48)分,t=2.757]均低于中药组(P<0.01或 P<0.05)。结论穴位埋线结合加味交泰丸与六味地黄丸可延长心肾不交型失眠症患者的睡眠时间,疗效优于单纯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配合耳穴压豆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39例失眠患者采用穴位埋线结合耳穴压豆疗法,每周1次,6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治愈11例,占28.2%;显效20例,占51.3%;有效6例,占15.4%;未愈2例,占5.1%;总有效率94.9%,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穴位埋线结合耳穴压豆疗法治疗失眠疗效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国内近年来发表的有关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归类整理,探讨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和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提高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提升其临床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穴位埋线法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以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面搜集并纳入已公开发表的穴位埋线法干预失眠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设定为建库至2016年12月。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基本资料提取和偏倚风险评估,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7个RCT,共435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药物治疗相比,穴位埋线法在提高临床疗效[OR=4.25,95%CI(2.35,7.66),P<0.00001]和降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SMD=-2.61,95%CI(-3.05,-2.17),P<0.00001]方面存在优势。结论:针对失眠患者,穴位埋线法较常规药物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睡眠质量,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治疗失眠的手段。鉴于纳入研究数量和方法学质量有限,上述结论有待更多严谨可靠的临床RCT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蒙珊  杜艳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9):1180-1180
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多表现为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腰酸或其他不适如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发生虚脱,好发于未婚女子。笔者自2000年以来,采用穴位埋线法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4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观察所选病例均为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共45例,均为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14~3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10年;疼痛持续时间最短1天,最长5天;其中属气滞血瘀型19例,寒湿凝滞型18例,肝肾亏虚型8例。另有40例为对照组,两组病人年龄、病程、疼痛程度及月经状况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6.
洪艳丽  何贵翔  吴飞 《中医杂志》2012,53(12):1028-1031,1045
目的 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失眠(心肾不交型)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相关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 将绝经过渡期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45例、针刺组45例、针药结合组50例,中药组口服益肾清心汤,每日1剂;针刺组选穴安眠、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进行电针治疗,隔日1次;针药结合组同时进行针刺结合中药治疗,各组均4周为1个疗程,4个疗程后评价疗效,并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治疗前后Kupperman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检测血清性激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包括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γ-氨基丁酸(GABA). 结果 针药结合组总有效率(74.0%)与中药组(66.7%)、针刺组(62.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中药组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Kupperman量表各因子评分及总积分、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针药结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中药组和针刺组(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清性激素比较及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血清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刺组DA、NE与针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DA、NE、5-HT与针药结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药结合比单纯中药或针刺改善绝经过渡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更佳,其机理与升高5-HT、5-HIAA、GABA含量、降低NE、DA合成相关.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采用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失眠患者35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5例患者均来自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大冶铁矿医院针灸科门诊,男14例,女21例;平均年龄(43±11)岁;平均病程(20.5±16.3)个月。1.2诊断标准参照文献[1]诊断,失眠形式有:①睡眠潜伏期延长,入睡时间超过30min;②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次数2次或凌晨早醒;③睡眠质量下降,睡眠浅、多梦;④睡眠总时间缩短,通常小于6h;⑤日间残留效应,次日早晨感头昏、精神不振、嗜睡、乏力。  相似文献   

18.
失眠人群在现如今的社会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穴位埋线及其配合其他治疗方法和手段治疗各种情况下的失眠都有很好的效果,通过对近些年穴位埋线及其配合疗法治疗失眠的相关文献的整理总结,为临床提供较好的方法和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失眠又称睡眠障碍,中医学称不寐,是以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主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睡后易醒或醒后再难入睡以致影响日间功能活动的症状[1]。随着社会进步及生活节奏加快,失眠患者日益增多,严重影响着人们的身心健康。临床治疗西医多以抗焦虑及镇静催眠类药物为主,中医则有中药、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穴位埋线作为针刺疗法的革新,以其便捷有效、作用持久、不易复发、无毒副作用等优势逐渐受到人们关注[2]。现将近年来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针药结合治疗绝经过渡期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绝经过渡期失眠(心肾不交型)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益肾清心汤配合针刺治疗,穴取安眠、四神聪、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等;对照组45例,予益肾清心汤治疗。治疗4个疗程后,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kupermann评分、内分泌及5-HT、IL-1、TNF-α水平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33%(P<0.05)。治疗后,两组PSQI积分均显著性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kupermann评分均显著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改善潮热汗出、失眠、易激动等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血E2水平升高,LH和FSH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5-HT、IL-1、TNF-α治疗后明显提高,而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药结合比单纯中药改善绝经过渡期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更佳,与调节5-HT、IL-1、TNF-α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