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外源性17肽胃泌素(gastrin-17, G-17)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及N-钙黏素(N-Cadherin)表达的影响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初步探究。方法:体外培养胃癌SGC-7901细胞,使用G-17与胃泌素受体(cholecystokinin2 receptor,CCK2R)特异性抑制剂YM022处理胃癌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分别转染针对CCK2R的siRNA和过表达质粒,观察G-17处理对E-Cadherin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G-17/CCK2R对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活化情况;在分别使用JAK2特异性抑制剂AG490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或降低STAT3表达后,观察G-17对E-Cadherin和N-Cadherin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显示外源性G-17处理能降低SGC-7901胃癌细胞E-Cadherin的表达并上调N-Cadherin的表达,同时活化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且这种效应能够被CCK2R特异性抑制剂YM022或siRNA所阻断,提示上述效应是由CCK2R所介导的。当使用AG490抑制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或下调STAT3表达后,G-17诱导的E-Cadherin下调以及N-Cadherin上调效应会部分被逆转。结论:外源性G-17可通过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的CCK2R,进而激活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下调E-Cadherin蛋白表达,上调N-Cadherin蛋白表达,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eriostin(POSTN)调控AKT信号通路激活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机制。方法:选取胃癌病人的癌旁、原发灶、转移灶以及不同临床分期的原发灶胃癌组织标本,采用POSTN与CD44共同免疫荧光染色。选择人胃癌细胞MGC 803细胞,并分别过表达和敲除POSTN基因,分别添加AKT抑制剂LY294002进行孵育培养,采用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的POSTN、CD44和EMT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POSTN、CD44和EMT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采用CCK-8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水平;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胃癌病人的转移灶中POSTN表达高于原发灶,且原发灶中POSTN表达高于癌旁组织。与MGC 803细胞相比,过表达POSTN基因的胃癌细胞中POSTN、CD44、α-sma、snail、slug、Vimentin表达升高和E-Cadherin表达降低以及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升高;敲除POSTN基因的胃癌细胞中CD44、α-sma、snail、slug、Vimentin表达降低以及E-Cadheri...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肌联蛋白反义RNA 1(lncRNA TTN-AS1)是否可通过靶向微小RNA-204-3p(miR-204-3p)调控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及上皮-间质转化(EMT)。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中TTN-AS1、miR-204-3p的表达量;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AGS,分别将si-NC、si-TTN-AS1、miR-NC、miR-204-3p mimics、si-TTN-AS1与anti-miR-NC、si-TTN-AS1与anti-miR-204-3p转染至AGS细胞;采用qRTPCR法检测AGS细胞中TTN-AS1、miR-204-3p的表达量;采用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迁移及侵袭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TTN-AS1、miR-204-3p的靶向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TTN-AS1的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增加约2.90倍(P <0.05),miR-204-3p的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减少约0.57倍(P <0.05);转染si-TTN-AS1或转染miR-204-3p mimics可明显减少迁移及侵袭细胞数(P <0.05);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证实TTN-AS1可靶向结合miR-204-3p;共转染si-TTN-AS1与anti-miR-204-3p可明显增加迁移及侵袭细胞数(P <0.05)。结论:抑制TTN-AS1表达可通过上调miR-204-3p的表达从而抑制胃癌细胞迁移、侵袭及EMT。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沉默神经性钙黏附蛋白(N-cadherin)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与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21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卵巢癌患者手术切除的卵巢癌组织与邻近癌旁正常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N-cadherin蛋白表达。通过RNAi技术沉默卵巢癌细胞SKOV3细胞中N-cadherin的表达后分为空白对照组、空载体组、siRNA-N-cadherin组。CCK-8法、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克隆形成能力以及细胞周期分布,Transwell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N-cadherin、上皮性钙粘附分子(E-cadherin)mRNA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各组细胞中N-cadherin、E-cadheri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MEK、ERK蛋白表达。结果 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卵巢癌组织中N-cadherin呈高表达(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空载体组比较,沉... 相似文献
6.
甲状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内分泌恶性肿瘤,分化型甲状腺癌占甲状腺癌病理分型的95%.上皮间质转化(EMT)是分化型甲状腺癌侵袭和转移中的关键步骤.文章就TGF-β/Smad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ERK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阐述调控分化型甲状腺癌发生EMT的分子... 相似文献
7.
的 探讨Wnt-1诱导分泌蛋白2(WIS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患者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8年5月四川绵阳四〇四医院收治的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每组85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WISP2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构建WISP2-shRNA和NC-shRNA稳定细胞系,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WISP2下调对胃癌细胞迁移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WISP2下调对胃癌细胞侵袭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WISP2下调对胃癌细胞E-钙黏蛋白(E-cadherin)、神经-钙黏蛋白(N-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表达的影响。结果 WISP2在胃癌组织(61.2%)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癌旁组织(11.8%)(P?<0.05);与NC-shRNA组(84.74±9.61)%
比较,WISP2-shRNA组(57.18±6.05)%细胞划痕愈合程度下降(P?<0.05);WISP2-shRNA组细胞侵袭个数(195.36±23.45)较NC-shRNA组(404.91±38.16)减少(P?<0.05);与NC-shRNA组比较,WISP2-shRNA组细胞E-Cadheri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 WISP2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下调WISP2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和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ZNF217是否通过激活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分子,参与促进恶性肿瘤细胞的迁徙,导致骨转移。方法:培养不同生物学行为的SUM-159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以及移植瘤小鼠。检测ZNF217过表达与EMT相关基因(Snail1和Twist)表达的关系,探索ZNF217过表达癌细胞骨转移的发生率,随访49例Ⅳ期(或复发)乳腺癌中发生骨转移患者,进一步验证ZNF217过表达与骨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癌SUM-159细胞较MDA-MB231细胞的ZNF217表达水平高,并对阿霉素耐药,且高表达ZNF217的SUM-159侵袭性更高。SUM-159和MDA-MB231移植瘤小鼠中,前者的骨转移发生率更高,骨转移组织检测显示ZNF217过表达,而且EMT相关基因表达(Snail1和Twist)也存在明显上调。随访乳腺癌患者中,ZNF217过表达患者骨转移发生率更高(31%vs 18%,χ2=4. 3,P=0. 038),而且生存时间更短,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0. 7个月(9. 5~11. 8月),ZNF217低表达患者PFS为12. 7个月(11. 7~13. 6月)(Log Rank=4. 8,P=0. 029)。结论:ZNF217可能通过促进EMT通路相关基因的激活,增加细胞迁徙能力,导致乳腺癌骨转移,可能是预测乳腺癌患者骨转移和预后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靶向干扰叉头框E1(forkhead box E1,FOXE1)基因对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TPC-1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影响,探讨其促进肿瘤侵袭迁移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慢病毒介导的RNA干扰技术沉默FOXE1基因表达,用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干扰FOXE1后TPC-1细胞EMT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改变。 Transwell侵袭实验和划痕实验检测干扰FOXE1基因后PTC细胞TPC-1的运动、侵袭能力变化。结果干扰FOXE1基因表达后,细胞形态出现EMT变化,上皮表型标志物E-cadherin表达明显降低,而间质表型Vimentin表达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细胞的Vimentin mR-N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2.24倍;同时,PTC细胞TPC-1的运动及侵袭能力明显增强,穿过小室的细胞数为对照组的2.11倍。结论特异性沉默FOXE1基因,可能通过EMT增强PTC细胞的侵袭潜能。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目的:探讨氯化两面针碱(NC)对胶质瘤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MT)的抑制作用,并阐明抑制作用的信号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胶质瘤U87细胞,分为对照组(不做处理)、EMT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胶质瘤细胞EMT]和不同浓度(2.5、5.0、7.5和10.0μmol·L-1)NC组(不同浓度NC+10μg·...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对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0、25、50和100 ng/mL)的IL-6处理Eca-109细胞,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能力,荧光定量PCR检测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tat3、p-Stat3、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蛋白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0 ng/mL)比较,IL-6处理组(25、50、100 ng/mL)在IL-6作用后第1~5天Eca-109细胞增殖增加,呈量效-时效关系(P<0.05,P<0.01).IL-6各浓度(0、25、50 ng/mL)组24 h细胞迁移距离分别为(18.20 ±0.89)、(23.77 ±0.40)和(25.27±0.93) mm,与对照组(0 ng/mL)比较,IL-6处理组(25、50 ng/mL) Eca-109细胞体外迁移距离明显增加(P <0.05,P<0.05).IL-6各浓度(0、25、50 ng/mL)组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分别为(70.33±2.36)、(103.00±3.51)、(118.00±4.00)个/视野,与对照组(0 ng/mL)比较,IL-6处理组(25、50 ng/mL) Eca-109细胞体外穿过Matrigel胶的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 <0.05,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ng/mL)相比,IL-6处理(25、50 ng/mL)组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 mRNA达增加(P<0.05,P<0.05),E-cadherin mRNA表达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0 ng/mL)相比,IL-6各处理(25、50 ng/mL)组p-Stat3、N-cadherin、Vimentin和Twist1蛋白表达增加,E-cadherin蛋白表达降低,Stat3蛋白表达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IL-6可提高食管癌Eca-109细胞体外增殖、侵袭、迁移能力,促进上皮间质转化过程,其机制可能通过活化Stat3蛋白,上调Twist1的表达,进一步调控EMT蛋白(E-cadherin、N-cadherin和Viment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4结合蛋白(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4 binding protein,IBP)能否影响结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的发生,观察IBP在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中作用.方法 干预结肠癌细胞中IBP的表达,构建IBP过表达的HT-29-IBP细胞株与IBP沉默的HCT116-shIBP细胞株;干预IBP表达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细胞EMT相关分子的蛋白表达;Transwell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的改变;MTT实验检测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改变.结果 HT-29-IBP细胞中上皮相关分子E-cadherin和ZO-1表达水平降低,间质相关分子Fibronectin表达升高,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增强(P<0.05);HCT116-shIBP细胞则E-cadherin、ZO-1表达水平升高,Fibronectin及Snail表达降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P<0.05).结论 IBP通过调节EMT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相似文献
18.
胃癌(Gastric carcinoma)是上皮源性恶性肿瘤之一,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我国乃至全球均位于恶性肿瘤的前五位[1]。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数据分析,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数高达1930万,且死于癌症的病例数接近1000万人[1]。在我国,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仅次于大肠癌和肝癌,均位居恶性肿瘤第三位[2]。近年来,尽管胃癌患者在临床治疗及预后方面较以往有所改善,但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理想。其中,胃癌患者的术后复发和远处转移仍然是目前临床治疗效果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也是最致命和最普遍的因素。上皮-间质转化(EMT)不仅在胚胎发生和组织修复过程中发挥着密不可分的作用,也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及上皮间质转化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方法 将结肠癌SW480细胞分为对照组、AGEs组(200 μg/mL AGEs)、AGEs(200 μg/mL)+AG490(50 μmol/L)组,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凋亡,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体外侵袭能力,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能力.不同浓度(0、50、100、200 μg/mL) AGEs和200 μg/mL AGEs、50 μmol/L AG490单独处理及二者联合处理SW480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标志物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GEs能明显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减少G1/S期阻滞,抑制凋亡,增强体外的侵袭、迁移能力(P<0.05).与AGEs组比较,AGEs+ AG490组结肠癌SW480细胞增殖减少,G1/S期阻滞增加,凋亡增加,侵袭、迁移能力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AGEs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后E-cadherin表达降低,N-cadherin、Vimentin、p-STAT3、p-JAK2表达升高,而AG490可逆转AGEs对结肠癌SW480细胞的作用.结论 AGEs能够通过JAK2/STAT3信号通路促进结肠癌SW480细胞的增殖,抑制凋亡,增强侵袭、迁移能力,促进上皮间质转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