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郑逸轩  朱雍  陆涛 《中国现代医药》2010,27(12):1089-1096
核心组蛋白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在调节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目的 讨论单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亚型作为抗肿瘤药物靶点的可行性以及他们在癌症中的致癌能力。方法 大量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已被研发,并且在临床实验中进行评估,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肿瘤活性。结果 这些化合物大部分都不具有选择性,I期临床中表现出了很多方面的副作用。结论 这个领域最值得研究的方向就是设计出选择性的抑制剂,仅仅作用于肿瘤细胞,而对正常细胞不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涉及多个信号传导通路。研究表明,多靶点抗癌药物可提高单靶点抗癌药物的治疗效果,并降低耐药性,是抗癌药物研发的重要研究方向。目前,多靶点抗癌药物的设计是其研发的主要挑战之一。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与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其抑制剂可以降低肿瘤细胞凋亡的阈值,具有广泛的抗肿瘤活性,并且可与多种抗肿瘤药物联合使用发挥协同作用。目前,已有2个HDAC抑制剂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瘤,分别是Vorinostat(SAHA)和Romidepsin(FK228),还有多个HDAC抑制剂如PXD-101(Phase II)、LBH589(Phase III)、MS-275(Phase II)等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本文主要对基于HDAC抑制剂的多靶点抗癌药物的设计思路和生物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代表了一类重要抗肿瘤化合物,其中vorinostat(SAHA)、romidepsin(FK-228)已经成功上市,应用于临床;MS-275、CI994、MCGD0103等处在系统的临床研究阶段,它们对于HDAC亚型有一定的选择性。近年来,还发现了一些对HDAC亚型具有高选择性的化合物,关于这些化合物的设计、结构改造及药理活性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将对HDAC亚型选择性抑制剂的结构类型、构效关系及作用特点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多个环节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肿瘤抑癌基因沉默、细胞分化、血管生成、细胞迁移、细胞周期异常、信号传导及细胞附着等。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istone deacetylase inhibitors, HDACIs)可以靶向组蛋白去乙酰化酶调控组蛋白的乙酰化,进而调控关键的抑制肿瘤蛋白和原癌基因,是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HDACIs已经在血液/淋巴系统肿瘤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目前已经有2种HDACIs:SAHA(suberoylanilide hydroxamic acid)和FK228被批准用于治疗皮肤T细胞淋巴癌,当前大量的临床试验正在挖掘HDACIs在实体瘤治疗方面的潜力。尽管目前基于细胞的研究发现HDACIs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分化,抑制血管生成和自噬等,但HDACIs发挥抗肿瘤活性的分子机制仍未阐明,其对实体瘤的临床治疗效果及相关治疗策略有待进一步确证。  相似文献   

5.
多靶点作用的抗肿瘤药物比目前单靶点药物具有更好的药效,且能够降低耐药性和毒副作用。为了探索多靶点药物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前景,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抑制剂为基础设计多种作用的双靶点抑制剂已经成为了研究热点,其中部分化合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比现有的上市药物更好。本文综述了基于HDAC的双靶点抑制剂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作用机制、设计策略和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6.
作为I亚族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成员, HDAC8是重要的抗肿瘤靶点。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构建的HDAC8药效团模型,以喹啉作为母核,设计并合成了13个目标化合物,其中SDFZ-E2和SDFZ-E3具有较好的HDAC8抑制活性和亚型选择性;在细胞实验中, SDFZ-E2和SDFZ-E3表现出优于HDAC8选择性抑制剂PCI-34051的抗肿瘤细胞增殖活性;还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SDFZ-E2与HDAC8的结合模式。该项工作是以喹啉为母核发展HDAC8选择性抑制剂的一次探索,相关活性化合物可以作为先导化合物进行进一步的结构改造。  相似文献   

7.
组蛋白去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抑制剂可促进组蛋白乙酰化,调节染色质结构和基因转录。临床前研究,Ⅰ和(或)Ⅱ期临床试验都已证实,HDAC的小分子抑制剂能够有效地促进抑癌基因表达,抑制肿瘤生长并诱导细胞凋亡。在多种肿瘤中都已观察到,HDAC抑制剂与其他抗肿瘤药物联合应用,可在较低的剂量下产生更好的疗效,而不良反应减轻。  相似文献   

8.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PI3K/mTOR双重抑制剂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点之一.近年,NVP-BEZ235因其能有效并特异性地双重抑制PI3K/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活化而受到关注.本文综述PI3K/Akt/mTOR信号通路及NVP-BEZ235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锌依赖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选择性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抑制剂是当前国际抗肿瘤研究的热点。由于HDAC家族存在多个亚型,而HDAC的各个亚型,特别是锌依赖的HDAC各个亚型(HDAC1-11),其生物学功能及在各种肿瘤中的表达各不相同,导致HDAC泛抑制剂的应用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临床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特异性强、毒副作用低的,具有亚型选择性的HDAC抑制剂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趋势。目前已有的亚型选择性HDAC抑制剂主要靶向HDAC1、2、6、8。该文将阐述HDAC抑制剂的发展趋势及现有的HDAC选择性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PI3K/AKT/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的增殖、存活、分化、运动和胞内运输等生物功能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I3Kδ作为PI3K的一个亚型,在B淋巴细胞中高表达并参与了B细胞淋巴瘤的恶性进展。因此,开发以PI3Kδ为靶点的抑制剂已成为抗B细胞淋巴瘤研究领域的热点。目前,已有多种PI3Kδ抑制剂被FDA批准用于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其各具特点,但在临床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由于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的复杂性及多样性,单靶点的PI3Kδ抑制剂疗效往往有限,且易产生耐药性,常需联合化疗或其他靶向药物以提升疗效。PI3Kδ抑制剂的未来发展趋势是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抑制剂,或者探索与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等联合运用以达到更好的抗肿瘤效果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治疗方案。本文将针对已上市和尚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PI3Kδ抑制剂进行综述,重点围绕其作用特点、不良反应及联合用药方案。  相似文献   

11.
选择性PI3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是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分子,在细胞存活、增殖和分化过程中起重要调节作用。PI3K是PI3K/AKT/mT0R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关键节点蛋白,调控着重要的生命活动。现已证实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s)是潜力巨大的药物治疗靶点,特别是PI3Kα现己成为抗肿瘤治疗的重要靶点之一。目前己有多种针对PI3Ks的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然而现有抑制剂的化学类型不多且选择性不高、临床应用受局限。因此积极研究和开发结构新颖的PI3K选择性抑制剂对于疾病的靶向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选择性PI3K抑制剂在抗肿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通过对组蛋白氮端氨基酸残基进行乙酰化或去乙酰化,调节组蛋白的乙酰化水平,调控基因表达,该过程与癌症的发生具有密切的关系.组蛋白去乙酰酶抑制剂通过增加细胞内组蛋白的乙酰化程度,提高p21等基因的表达水平等途径,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分化和(或)凋亡.该文对HDAC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3.
以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为靶标的抗癌药物研发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基因表达的精确控制是细胞增殖分化和器官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基础。基因转录和激活程序依赖于组蛋白乙酰化酶(histone acetylase,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的协同作用。当HDAC过度表达并被转录因子募集,就会导致特定基因的不正常抑制,从而导致癌症及其他疾病。目前以HDAC作为抗癌靶点的研究方兴未艾,现综述HDAC类似蛋白(HDLP)的晶体结构和当前存在的HDAC抑制剂的作用机制、结构种类、研发状况和构效关系,以及新的HDAC抑制剂CS055的研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热休克蛋白90 (heat shock protein 90, Hsp90)家族是一组高度保守的分子,在维持细胞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Hsp90及其共同伴侣可调控多种途径和细胞功能,如细胞生长、细胞周期控制和细胞凋亡等。Hsp90与肿瘤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癌症治疗的一个有吸引力的靶点。抑制Hsp90表达可同时影响多种致癌途径。Hsp90小分子抑制剂由于其低疗效、毒性或耐药性等问题,大多数抑制剂都处于临床试验阶段,但其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 HDAC)抑制剂、微管蛋白抑制剂、拓扑异构酶II (topoisomerase II, Topo II)抑制剂等联合使用时,具有明显的协同抗肿瘤作用。针对这一问题,设计Hsp90双靶点抑制剂以提高疗效和降低耐药性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治疗策略。本文简要介绍了Hsp90的结构域及其生物学功能,并讨论了Hsp90双重抑制剂的设计、发现和构效关系,旨在从药物化学的角度为新型Hsp90双重抑制剂的发现和临床药物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皮肤T细胞淋巴瘤治疗新药伏立诺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伏立诺他是一种新型的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通过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基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而使细胞周期停滞和/或细胞凋亡。它是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用于治疗经两个全身治疗方案后仍进展、耐药或复发的具有明显皮肤侵犯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CTCL)的HDAC抑制剂。文中概述了其药理毒理、药动学、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是一类锌离子依赖性金属蛋白酶,广泛分布于各种真核细胞内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功能。HDAC抑制剂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非细胞毒抗肿瘤药物,其对各种实体瘤、淋巴癌和白血病细胞的生长、成熟、转移和侵袭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大部分抑制剂是通过螯合酶催化活性中心的锌离子来发挥抑酶活性,而苯甲酰胺类HDAC抑制剂不同于传统的异羟肟酸类抑制剂,其分子中所含有的独特的N-(2-氨基苯基)苯甲酰胺的药效团结构使其具有良好的口服生物活性和抗肿瘤活性。文中主要综述了近年来该类抑制剂的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多靶点抗肿瘤药物能同时作用于肿瘤发生的多个疾病通路,比单靶点抗肿瘤药物有更好的治疗效果.研究显示,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HDACs)在多种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是肿瘤发生的关键靶点,因此以抑制HDACs为基础设计兼顾作用于其他靶点的多靶点抗肿瘤...  相似文献   

18.
磷脂酰肌醇3-激酶δ(PI3Kδ)主要分布在造血细胞和免疫细胞中,对于B细胞的活化、增殖非常重要。PI3Kδ抑制剂可用于免疫相关的疾病与血液肿瘤的治疗。PI3Kδ抑制剂的化学结构多种多样,其中喹唑啉酮类选择性PI3Kδ抑制剂能诱导PI3Kδ构象的改变,是螺旋桨型PI3Kδ抑制剂的代表。本文基于喹唑啉酮类选择性PI3Kδ抑制剂与铰链区结合的结构不同(分为嘌呤类、吡唑并嘧啶类、嘧啶类),对近年来喹唑啉酮类选择性PI3Kδ抑制剂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与染色质重塑有关,在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中扮演重要角色。此外,HDAC介导的低乙酰化作用可调节非组蛋白活性。近年来,抑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成为逆转与肿瘤相关的表观遗传异常改变的潜在策略。临床前研究发现,多种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表现出有效的、特异的抗肿瘤活性,然而其疗效相当广泛和复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组蛋白乙酰化与慢性不可预见刺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致大鼠抑郁行为的关系。方法30只♂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采用孤养结合CUS方式连续刺激28 d建立大鼠抑郁症模型;以开场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评价大鼠抑郁行为;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组蛋白去乙酰化酶2(histone deacetylase 2,HDAC2)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前脑皮层和海马组蛋白H3(histone3,H3)、组蛋白H4(histone 4,H4)、乙酰化组蛋白H3(actylation-histone 3,ac H3)及乙酰化组蛋白H4(actylation-histone4,ac H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开场实验得分明显降低(P<0.01)、强迫游泳实验不动时间明显延长(P<0.01)、前脑皮层和海马HDAC2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1)、组蛋白H3和组蛋白H4蛋白表达均无明显差异、ac H3及ac H4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US诱导大鼠产生抑郁样行为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脑内HDAC表达增高致组蛋白乙酰化修饰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