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目的分析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2月至2021年4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住院并接受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的35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及2020年7月至2021年4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并接受选择性CAG检查的56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冠状动脉斑块性质将所有患者分为钙化斑块组(n=14)、非钙化斑块组(n=34)和混合斑块组(n=42)。比较三组人口学资料、入院时心率、入院时血压、既往史、入院时实验室检查指标、CT-FFR及血流储备分数(FFR)。以FFR≤0.80作为诊断病变特异性缺血的“金标准”,绘制ROC曲线以评价CT-FFR对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价值;采用相关系数分析FFR与CT-FFR诊断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的一致性,绘制Bland-Altman图以分析CTFFR与FFR诊断不同性质冠状动脉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的差异性。结果三组年龄、入院时舒张压、有糖尿病史者占比、有高血压史者占比及入院时血肌酐(S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T-FFR≤0.80诊断为病变特异性缺血。在冠状动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患者中,CT-FFR诊断病变特异性缺血的灵敏度分别为55.55%、72.22%、75.00%,特异度分别为20.00%、81.25%、55.55%,正确率分别为42.86%、76.47%、66.67%。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T-FFR诊断冠状动脉钙化、非钙化、混合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AUC分别为0.40〔95%CI(0.07,0.73),P=0.549〕、0.75〔95%CI(0.58,0.93),P=0.011〕、0.66〔95%CI(0.48,0.84),P=0.080〕。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FR与CT-FFR诊断冠状动脉钙化、混合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均无线性关系(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患者:R^(2)<0.01,P=0.926;冠状动脉混合斑块患者:R^(2)=0.07,P=0.102),FFR与CT-FFR诊断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结果的一致性良好(R^(2)=0.19,P=0.011)。Bland-Altman图分析结果显示,CT-FFR与FFR诊断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所有散点基本在平均差值的95%CI内,说明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性小。结论CT-FAR对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具有一定诊断价值,对冠状动脉钙化、混合斑块患者发生病变特异性缺血的诊断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被认为是心外膜冠状动脉狭窄功能性评价的“金标准”,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实际临床中FFR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影像数据应用高级计算流体力学及深度学习等方法获得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能同时提供冠状动脉的解剖和生理学信息,成为临床研究和应用的新热点。CT-FFR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使用仍处于探索阶段。本专家共识介绍了CT-FFR的基本原理及诊断效能、工作流程、临床证据、应用临床路径及局限性。专家组希望本临床路径共识的制订与发布能够对未来CT-FFR技术的临床规范化使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探讨基于国产软件DEEPVESSEL-FFR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即深脉分数),对冠状动脉(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人民医院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行侵入性FFR检查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17例(25支血管,血管直径均超过2.0 mm),入选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为50%~80%。采用DEEPVESSEL-FFR软件计算CT-FFR值,当CT-FFR≤0.8时认为狭窄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计算并分析DEEPVESSEL-FFR在患者及血管水平诊断冠脉临界狭窄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共纳入17例患者,25支病变血管。以FFR为金标准,DEEPVESSEL-FFR在患者水平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4.0%、88.9%、87.5%、88.9%、87.5%。在血管水平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2%、81.8%、85.7%、81.8%、85...  相似文献   

4.
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诊断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金标准.冠状动脉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流储备分数(CT-FFR)是以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数据为基础,重建冠状动脉三维结构后即可计算冠状动脉各处的FFR值.CT-FFR通过一次CT即可实现冠状动脉的解剖和功能学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研究证实了CT-FFR的诊断性能,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国产自主研发的基于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前瞻性入选2019年11月至2020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完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检查的心绞痛住院患者。基于冠状动脉CT图像,利用CT-FFR软件来建模计算CT-FFR值。以冠状动脉造影术中导管测定的FFR值为诊断金标准,计算CT-FFR的诊断效能,包括敏感度、特异度、预测值、曲线下面积(AUC)等。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Bland-Altman图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和一致性。并且针对临界病变人群和钙化病变人群进行亚组分析。结果入选患者77例。CT-FFR的诊断敏感度为91.4%,特异度为94.7%,阳性预测值为98.1%,阴性预测值为78.2%,准确性为92.2%。CT-FFR用于诊断心肌缺血的AUC为0.96(95%CI 0.91~0.99,P=0.024),最佳诊断界值为0.79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CT-FFR和FFR的相关性良好(r=0.767,P<0.001),Bland-Altman图显示CT-FFR与FFR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临界病变和钙化病变亚组分析中,CT-FFR也有着类似的诊断效能。结论CT-FFR对心肌缺血疾病的诊断效能接近导管测定的FFR,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无创检测心肌缺血的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基于减影技术的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诊断钙化病变所致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狭窄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就诊并确诊或拟诊冠心病患者22例,42处病变纳入分析。准备行有创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提供减影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检查,CCTA图像重建算法采用混合迭代重建。存在钙化所致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提供FFR检查,FFR值≤0.80定义为血流动力学显著狭窄。以FFR为金标准,计算CCTA、减影CCTA、CT-FFR和减影CT-FFR诊断钙化斑块所致血流动力学狭窄效能。结果 以病变为单位分析显示,4种图像中减影CT-FFR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62.1%、54.2%、100.0%和73.8%,ROC曲线下面积为0.83。以患者为单位分析显示,4种图像中减影CT-FFR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为100.0%、33.3%、55.6%、100.0%和63.6%,ROC曲线下面积为0.77。结论 减影CT-F...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6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9月—2021年4月接受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的疑似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通过人工智能软件分析患者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CT-FFR值、钙化积分及狭窄程度,根据CT-FFR值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有功能意义组(CT-FFR≤0.8)和无功能意义组(CT-FFR>0.8),分析两组间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的相关性。[结果]206例患者共有365支血管纳入研究,其中有功能意义组139支血管,无功能意义组226支血管。CT-FFR与狭窄程度(r=-0.473,P<0.001)、钙化积分(r=-0.369,P<0.001)呈中度负相关,钙化积分与狭窄程度呈极弱正相关(r=0.141,P=0.007)。与无功能意义组相比,有功能意义组患者男性占比高,发病年龄大,高血压、吸烟史比例均更高。[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钙化积分是造成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的重要因素,CT-FFR有助于CCTA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功能学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动态CT心肌灌注显像(CTP)对功能性显著狭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比较两种定量分析指标[心肌血流量(MBF)比值与心肌血流储备(MFR)比值]评判心肌灌注显像结果的准确性,并比较CTP与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对功能性显著狭窄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和CTP检查。CCTA图像采集后行CT-FFR检测,CTP在静息相、腺苷三磷酸(ATP)诱导负荷相采集图像,用西门子CT灌注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所有患者均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检查,并进一步行定量血流分数(QFR)检测以作为参考标准。利用负荷状态各节段的MBF与最大值比值算得的MBF比值以及由各节段负荷相与静息相MBF比值算得的MFR与所有节段平均值的比值得到的MFR比值,两种CTP的定量指标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所致的心肌缺血,CT-FFR评估各支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的情况。通过分析各种评估方式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等诊断效能指标以及与QFR结果的一致性,对各评估方式进行比较。结果 研究共纳入48例患者,分析132支血管,其中男23例,平均...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是评价冠状动脉解剖学狭窄的重要手段,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诊断具有较高的阴性预测价值,但其不能准确地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生理学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涌现出一系列基于CCTA的无创冠状动脉生理学评估手段,包括:基于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T-FFR)及其衍生指标、基于CCTA的瞬时无波形比值(iFRCT)等,有望实现冠状动脉功能学缺血程度与解剖学狭窄程度的一站式评估,对冠心病的早期筛查和精准诊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CCTA的冠状动脉生理学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冠状动脉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在预测老年冠心病患者远期结局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在东部战区总医院放射诊断科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收治的临床可疑冠心病患者1133例,最终纳入33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分为无MACE组295例和MACE组35例。患者基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数据分析所有病变血管的斑块特征并测量CT-FFR值。通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Kaplan-Meier生存曲线及ROC曲线分析斑块特征及CT-FFR与MACE之间的关系。结果 MACE组冠状动脉狭窄≥50%、CT-FFR≤0.8比例显著高于无MACE组(P<0.01)。单因素Cox分析显示,狭窄程度≥50%及CT-FFR≤0.8是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1),经多因素Cox分析校正后,仅CT-FFR≤0.8是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HR=17.037,95%CI:5.060~57.358,P=0.000)。此外,基于CT-FFR的风险预测模型显著优于基于CCTA狭窄程度的风险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冠状动脉狭窄50%~70%)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为FFR-CT在心肌缺血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67例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根据FFR值评估心肌缺血情况。根据冠状动脉CTA影像数据算出FFR-CT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FFR值和FFR-CT值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评估FFR-CT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诊断的效能。结果 67例患者中FFR值≤0.8的有35例,FFR-CT值≤0.8的有26例。FFR值与FFR-CT值呈正相关(r=0.666 8,P<0.01)。共评估血管83支,FFR-CT用于心肌缺血诊断的ROC下面积为0.938(95%CI 0.890~0.985,P<0.01),诊断界值为0.8时,其对心肌缺血诊断的灵敏度87.5%、特异度95.24%、阳性预测值85.29%、阴性预测值79.63%。结论 FFR-CT值对冠状动脉临界狭窄病变患者心肌缺血具有较高的诊断...  相似文献   

12.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是目前常用的冠心病无创诊断方法,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导致不必要的有创冠状动脉造影。CT血流储备分数(CT-FFR)是通过对CCTA图像的进一步处理和计算对缺血做出功能性诊断,多项研究已证实了其诊断稳定型冠心病的准确性及临床可行性和安全性,但也有一些不足和限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狭窄评分(CCTA-SS)在定量评估缺血相关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诊断为左前降支单支病变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疑似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1周内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分析影像特征并计算CCTA...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有创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初步探讨我国自主研发的无创血流储备分数(FFRct)检测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应用的价值。方法:入选于我院行冠状动脉CT造影(CCTA)及有创FFR检查的已知或疑似冠心病患者9例。通过传统CCTA图像,应用计算机流体力学获得FFRct值后,进一步分析该检测技术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和κ值,并检验FFRct与有创FFR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纳入9例患者,共计12支病变血管。以患者数目和血管支数为单位,FFRct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及κ值分别为87.5%、100.0%、88.9%、0.61和66.7%、100.0%、75.0%、0.50。FFRct与有创FFR测定值的相关系数分别为患者(r=0.671,P0.05)和血管(r=0.734,P0.05),经FFRct技术计算的血流压力值稍高于FFR实测值的平均差值[(0.04±0.06),P0.05],二者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论:本研究以我国自主研发的FFRct检测平台为基础,初步证实了FFRct作为一种新的无创诊疗技术,能够识别冠状动脉缺血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可以评估冠状动脉的解剖学狭窄,但不能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尤其临界病变是否可引起相应的心肌缺血。血流储备分数(FFR)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是否引起功能性缺血的金标准,但属于有创性检查,且费用昂贵,临床上尚未普及应用。基于冠状动脉CT的血流储备分数(FFRCT)实现了无创条件功能学和解剖学的结合,对冠心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FFRCT诊断冠心病的价值和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以血流储备分数(FFR)为金标准,比较定量血流分数(QFR)与静息全周期比值(RFR)评估冠状动脉临界病变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因冠状动脉性心脏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接受FFR和RFR检测的142例患者142支血管病变,分析RFR、QFR与FFR的线性相关性和诊断一致率,并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根据性别及靶血管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年龄66(58,71)岁,87例(61.3%)为男性,110支(77.5%)靶病变位于左前降支,RFR与FFR相关性r=0.814(95%CI 0.748~0.864,P<0.0001)、QFR与FFR相关性r=0.617(95%CI0.503~0.709,P<0.0001),均存在显著线性相关关系。RFR对应FFR≤0.80的AUC0.786(95%CI0.715~0.857),而QFR对应FFR≤0.80的AUC 0.707(95%CI0.633~0.782),两者之间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在不同性别及靶病变的亚组分析中,...  相似文献   

17.
目前血流储备分数(FFR)已成为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生理学意义的金标准,但局限于FFR测定耗时长、操作不便、药物应用潜在的不良反应等因素,其临床实际应用并不普遍。因此,基于FFR的系列衍生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基于影像学衍生的FFR技术的诊断性能得到了许多研究的证实。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基于冠状动脉CT的FFR(CT-FFR)、定量血流分数(QFR)、血管造影FFR(FFRangio)、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FFR(caFFR)、基于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的FFR(OFR)、基于血管内超声的FFR(UFR)的工作原理、诊断效能、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心脏磁共振(CMR)成像评估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病变的血运重建适应证。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12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一支血管存在CTO病变的患者32例,通过CMR测量心肌延迟强化透壁程度和区域性室壁运动积分指数(RWMSI),比较主要供体血管和CTO病变血管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FFR值的变化,并观察3个月随访期间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最终19例患者完成所有检查和随访。CTO-PCI后主要供体血管FFR值[(0.88±0.09)比(0.81±0.12),P=0.031]和CTO病变血管FFR值[(0.85±0.10)比(0.41±0.08),P=0.015]均较CTO-PCI前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个月随访时LVEF较CTO-PCI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32±11.72)%比(43.82±10.56)%,P=0.038]。但心肌延迟强化透壁程度>75%和RWMSI>2.0的患者CTO-PCI后FFR<0.8,LVEF无改善。结论即使有良好的侧支循环,CTO病变端心肌仍处于缺血状态。CTO-PCI后CTO病变血管和主要供体血管的FFR值均显著升高,并能带来左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结合血流储备分数(FFR)和冠脉造影图像评估冠状动脉微血管阻力的血流动力学新方法 。方法 入选2020年11月~2021年6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冠脉造影但无明显冠脉狭窄(FFR>0.8)或冠脉狭窄经PCI术治疗后FFR>0.8,且冠脉造影1月内行SPECT静息心肌灌注显像检查的患者。共纳入33例患者,35支血管。基于目标血管分区总评分(summed rest score of target vessel, SRSTV)将患者分为心肌灌注正常组(SRSTV≤1,n=21)和心肌灌注异常组(SRSTV>1,n=12)。35支血管中,SPECT静息心肌灌注正常组23支,异常组12支。通过多角度造影图像重建目标血管三维模型,基于FFR测量静息态和充血态的远近端压力,采用血流动力学方法 分别计算目标血管对应血流量Q,并进一步计算微血管阻力R、归一化微循环阻力指数Rn、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和冠状动脉阻力储备(RRR)。比较两组间上述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住院天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糖尿病史、心...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基于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的血流储备分数(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rived fractional flow reserve,CT-FFR)对冠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