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下颌恶性黑色素瘤伴发黏液表皮样癌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本文报道1例80岁女性,下颌牙龈肿块,组织形态学显示肿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梭形,局灶见柱状细胞、中间样细胞、少量黏液细胞构成的多个扩张腺样结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1)恶性黑色素瘤细胞:HMB45、Melan A、S-100蛋白等阳性,Ki-67阳性指数为90%;(2)黏液表皮样癌细胞:p63、细胞角蛋白(CK)5/6、过碘酸雪夫染色等阳性。本例患者于手术后14个月死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胆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I临床病理特征、组织发生及鉴别诊断。方法对1例原发于胆囊的恶性黑色素瘤进行光镜观察,并行组织化学及免疫组化染色标记。结果组织学特征为:在上皮和固有层交界处黑色素肿瘤细胞呈巢状或片状分布,肿瘤细胞大小不等,形态多样。瘤细胞内外可见粗大的黑色素颗粒,Masson—Fontana染色阳性,免疫表型HMB45、vimentin及S-100蛋白肿瘤细胞呈阳性表达。结论胆囊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诊断必须结合病史、全身检查及随访资料,以排除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4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特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分子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4例患者, 男女各7例, 年龄52~88岁, 平均年龄69岁。肿瘤肉眼观呈息肉样或溃疡型改变。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方式多样, 大多呈巢状排列, 部分围绕血管呈假菊形团样排列, 梭形细胞呈条束状及鱼骨状排列;肿瘤细胞形态丰富, 细胞呈上皮样、梭形及气球样改变, 部分区域失黏附, 胞质嗜双染或嗜酸性, 核分裂象多见, 细胞异型性显著, 染色质粗糙, 核仁明显, 部分肿瘤细胞中可见黑色素沉着。免疫组织化学染色14例HMB45、S-100蛋白、SOX10及Melan A均为阳性。分子检测14例患者中有1例发现C-KIT基因第11号外显子存在c.16591660insA移码突变, 14例患者均未发现BRAF及NRAS突变。14例患者随访时间为20~95个月, 10例存活, 1例复发及3例发生转移的患者死亡。结论直肠肛管恶性黑色素瘤因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容易漏诊, 确诊依赖HE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本组中1例患者发现C-...  相似文献   

4.
正黑色素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皮肤黏膜和色素膜恶性肿瘤,也是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1])。免疫组化染色是黑色素瘤病理学诊断常用的检查方法。富含黑色素的瘤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时,组织中沉积的大量黑色素与免疫组化阳性所显示的DAB棕黄色颗粒互相干扰,影响结果判读~([2])。因此,这一类组织染色前通常需要进行氧化脱黑色素处理。本实验在实践中发现强氧化剂处理切片不仅会造成组织脱片,还易破坏组织内抗原,造成假阴性结果。本文采用3组不同染色法评估富含黑色素的黑色素瘤组织中常规检测的4种抗原受氧化脱黑色素的影响程度,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重视免疫组织化学的质量控制和标准化   总被引:22,自引:3,他引:19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作为病理诊断的辅助技术,已成为目前临床组织病理诊断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病理诊断的水平,使原来很多很难诊断的疾病,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的发展而得以解决。如对于形态上不典型,又无色素的恶性黑色素瘤,HMB45和MelanA或S-100的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可很容易帮助病理医生确定诊断。很多软组织肉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及异型增生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以及黏蛋白特殊染色、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对于鉴别两种增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诊断的胃黏膜反应性增生63例、低级别异型增生54例、高级别异型增生63例患者临床病理资料, 通过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及Ki-6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3组病变的黏蛋白变化特点、Ki-67阳性细胞数及分布模式, 并观察其组织形态学特点。结果 AB-PAS染色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异型增生中阳性率分别为87.3%(55/63)、10.3%(12/117), AB-PAS染色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中表现为腺体底部到表层细胞质内AB-PAS阳性中性黏蛋白颗粒逐渐增多的成熟现象, 低级别异型增生及高级别异性增生中表现为异型增生的腺体细胞质内AB-PAS阳性黏蛋白颗粒缺失的现象,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Ki-67在胃黏膜反应性增生组中阳性表达率(>10%)为81.0%(51/63), 阳性细胞主要位于腺颈部及黏膜中部(58/63, 92.1%)。低级别异型增生组中阳...  相似文献   

7.
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贻平  粟占三  周文 《医学信息》2010,23(4):943-945
目的 探讨鼻腔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特点.方法 对32例鼻腔黑色素瘤进行临床和病理(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电镜)资料观察.结果 临床症状为进行性鼻塞和或鼻衄,6例伴有轻重不等的头痛.12例临床诊断为鼻息肉、鼻窦炎,16例诊断为鼻肿瘤,4例诊断为恶性黑色素瘤.治疗为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手段.生存时间为3-65个月.组织学特征为:黑色素瘤组织结构既有象癌的组织像,又有似肉瘤的组织像,肿瘤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多样,部分病例瘤细胞内外可见粗大的黑色素颗粒.4例电镜检查各种瘤细胞胞浆内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黑色素小体.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HMB4590.6%、S-100100%、Vim71.9%、CK21.1%、EMA8.3%,LCA及Actin不表达.结论 鼻腔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生存期短,恶性度高.根据其组织学特点,结合免疫组化染色及电镜下特征,可以作出明确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8.
肾脏上皮样色素性透明细胞肿瘤病理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ou J  Xu JF  Ji Y  Hou YY  Tan YS  Sujie A  Xu L  Shi DR 《中华病理学杂志》2010,39(12):825-829
目的 探讨上皮样色素性透明细胞肾脏肿瘤形态学特点,加强对该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余例肾脏肿瘤,符合上皮样色素性透明细胞肿瘤3例,通过HE、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观察3例肿瘤形态学特点,对其中1例行超微结构观察,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女性2例,男性1例,2例形态学表现为透明细胞癌样,1例见透明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构成乳头结构.免疫组织化学上皮标记及S-100蛋白均为阴性,HMB45均为阳性,2例Melan A阳性.电镜末见黑色素小体结构.结论 色素性透明细胞上皮样肿瘤是非常罕见的肾脏肿瘤,病理学特征兼有肾细胞癌、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黑色素瘤等肿瘤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有利于鉴别诊断.其可能是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低表达乳腺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判读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8—2021年病理档案中报告为ER低表达的乳腺癌病例, 重新判读结果并分析与原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及影响同一患者穿刺标本与根治标本之间ER结果差异的因素, 并进行不同医师间判读重复性分析。结果 ER低表达病例误判率为15.94%(11/69), 原因包括正常乳腺组织的卷入、接近阈值和染色微弱情况下的判读困难。穿刺与根治标本ER检测结果18例(18/35, 51.43%)显示出差异, 其原因包括组织固定、肿瘤异质性、染色微弱、新辅助治疗。重复性判读乳腺病理专科医师间具有中、高度的可重复性;非专科医师与专科医师、非专科医师间可重复性差。结论组织固定、肿瘤异质性、染色微弱的判断、观察者的经验和判读重复性均是导致ER免疫组织化学出现差异的因素。严格规范检测和判读流程、加强病理医师培训有助于提高ER低表达乳腺癌的检测和判读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原发皮肤“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和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9至2012年间原发皮肤“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8例,总结临床病理、治疗和随访资料.常规HE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 患者年龄40 ~ 69岁(平均58岁),男女比3∶1,发生部位分别为背部4例,足底2例,足趾腹面1例,上臂1例.临床上,6例初始表现为逐渐增大的皮肤黑斑,随后出现局部区域皮损颜色变浅并扩大,最终可呈瘢痕样.2例表现为散在簇状分布多灶黑点黑斑.组织学上,完全消退型3例,其中1例表现为肿瘤样黑变病.广泛消退型5例,消退比例达75% ~ 90%,大部分区域示完全消退期图像,局部区域呈消退进行期改变,Breslow厚度0.5 ~1.0 mm.免疫组织化学标记显示淋巴结内转移灶和广泛消退型原发灶内残留的少量黑色素瘤细胞均弥漫强阳性表达S-100蛋白、HMB45和Melan A.吞噬黑色素的组织细胞CD68阳性.8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 27个月(中位时间13个月),5例无瘤生存;3例发生远处转移,其中1例带瘤生存,2例死亡.结论 消退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好发于中老年人罕见的特殊类型的黑色素瘤,诊断时应综合临床病史和病理学改变.消退≥75%是T1期(Breslow厚度≤1 mm)恶性黑色素瘤预后的一个不利因素,建议行病灶局部广泛切除术同时予以前哨淋巴结活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37例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237例不同部位MM病例,复习其临床资料、HE形态,其中128例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本组109例(45.99%,109/237)根据病史、发病部位、HE形态直接诊断;其余128例(54.01%,128/237)由于形态不典型、黑色素稀少或无色素,做免疫组织化学确诊,其中HMB45阳性率79%(101/128)、melan-A阳性率81%(104/128)、S-100阳性率90%(115/128).结论:MM的病理形态多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诊断,其发病机制及临床治疗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妇科盆腔恶性肿瘤外科分期手术中偶发盆腹腔淋巴管肌瘤病(LAM)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分析3例妇科盆腔恶性肿瘤合并盆腹腔淋巴结LAM临床病理资料及鉴别诊断,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宫体子宫内膜样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2级]和1例宫颈腺癌(胃型, 非人乳头状瘤病毒相关性)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伴盆腹腔淋巴结清扫, 受累淋巴结内梭形或上皮样肿瘤细胞局限于淋巴结被膜下或弥漫浸润淋巴结实质, 肿瘤细胞围绕衬覆扁平内皮细胞的裂隙不规则状、小梁束状或吻合绳索状排列, 异型性不明显, 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和坏死。免疫表型:平滑肌肌动蛋白弥漫阳性, β-catenin胞膜和胞质弥漫强阳性, 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散在弱阳性, HMB45灶状阳性, Melan A阴性, D2-40标记内皮细胞, Ki-67低阳性指数。结论 LAM是罕见的多系统疾病, 盆腔肿瘤偶发盆腹腔淋巴结LAM极罕见, 其临床特征、生物学行为及组织形态与肺LAM有一定差异。独特的组织形态及免疫组织化学表型, 明确诊断并不困难。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发生于脊髓的黑色素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组织形态、免疫组织化学等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52岁,右侧肢体活动不灵活9个月。MRI示颈3、4椎体水平见一软圆形界限清楚肿块,大小约3.7 cm ×0.8 cm ×1.3 cm。镜检示肿瘤细胞排列呈巢团状、漩涡状及束状;瘤细胞呈软圆形或梭形,部分细胞呈上皮样,大部分细胞质内见多量黑色素颗粒;瘤细胞无明显异型,无核分裂像。免疫组织化学Vimentin、HMB45、S-100、Melan-A均为阳性,Ki67指数5%~10%;其余Ckpan、EMA、GFAP、CD34、SMA、Desmin和P53均为阴性。结论:黑色素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中间型肿瘤,临床上易与弥漫性黑色素细胞增多症和黑色素瘤病、恶性黑色素瘤以及伴有黑色素分化的其他肿瘤混淆。其诊断主要靠病理形态学特征、免疫组化、影像学及电镜检查有助于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主要依靠肿块切除,必要时可局部放疗,术后随访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1例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 报道1例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对其进行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探讨该病的临床病理学特点.结果 肿瘤位于肝脏右叶,浸润性生长.组织学上可见肿瘤细胞呈结节状或巢状分布,并见少量黑色素沉积,细胞呈圆形、卵圆形、多角形或梭形,细胞界清,胞质丰富,核大深染,可见1~2个大的核仁.免疫表型:肿瘤细胞HMB45、S-100、vimentin、Melan-A呈强阳性表达,Ki-67增殖指数35%,肿瘤细胞不表达CKpan、EMA、CEA、低分子量CK、高分子量CK、CK7、CK8、CK19、CD34、AFP、CD45、ALK、CD117、Dog-1、actin、α-SMA、h-caldesmon、CD68、CD163、Syn、CgA.病理诊断: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结论 原发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罕见的高度恶性肿瘤,临床与病理均要与转移性肝脏恶性黑色素瘤、肝脏低分化癌、转移癌、淋巴瘤等相鉴别,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资料并随访,分析其临床和病理组织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结果本例中包含女性5例,男性2例,年龄50~68岁,平均61岁。肿瘤位于直肠下端1例,齿线附近2例,肛管肛缘4例。该肿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有多样性。组织结构上主要为弥漫片状、巢状、腺泡状。细胞形态主要为上皮样、梭型细胞样、淋巴细胞样。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显示肿瘤细胞HMB45、S-100和vimentin强阳性,LCA、CK和EMA均阴性,其中2例CEA灶性阳性,Ki-67 LI为20%~50%。结论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少见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性的组织形态、免疫表型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1例42岁女性乳腺腺肌上皮瘤。患者查体右乳见一明显肿块, 质稍硬, 无触压痛, 皮肤无红肿、破溃, 双侧乳头无凹陷, 无溢血, 可见少量溢液。镜下见肿瘤呈多结节性生长, 导管上皮细胞和肌上皮细胞增生, 并且以肌上皮细胞增生更明显, 局灶有浸润性生长模式, 肿瘤细胞胞质丰富、透明, 细胞轻至中度异型, 细胞核大小不等, 可见少量核分裂象(<3个/10 HPF)。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腺上皮细胞表达细胞角蛋白(CK)7;肌上皮细胞表达CK5/6、S-100蛋白、p63、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突触素、Calponin、肌特异性肌动蛋白、CK10/13、IDH2阴性, Ki-67阳性指数约5%。本例诊断主要结合病理形态学特点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相似文献   

17.
本例报道1例老年男性唇部外生性肿物, 镜下间质见梭形或多角形肿瘤细胞浸润, 中度异型性, 胞质嗜酸性, 部分胞质内可见色素, 核分裂象4个/10 HPF, 局灶伴有黑色素沉着, 免疫组织化学S-100蛋白弥漫阳性, 其他标志物均失表达。由于荧光原位杂交检测EWSR1基因有分离现象, 组织学最初诊断为透明细胞肉瘤。后续进一步做二代测序证实EWSR1基因未与其他基因发生融合变异, 只检出EWSR1基因内部倒位;黑色素瘤六色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到RREB1基因扩增、CCND1基因扩增和MYC基因扩增, 最终确定诊断为黑色素瘤。EWSR1基因变异类型复杂多样, 因此需要充分结合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以及分子检测以便鉴别透明细胞肉瘤及黑色素瘤。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 43岁。因右乳肿块3个月行手术切除。病变切面呈囊实性。镜下观察:肿瘤呈囊实性生长, 囊内可见乳头状突起。肿瘤由形态温和的中间细胞、表皮样细胞、黏液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构成, 细胞间可见筛状腺腔/微囊结构, 其内含黏液或嗜酸性分泌物。瘤周乳腺组织可见淋巴组织增生。免疫组织化学:p63、细胞角蛋白(CK)5/6和CK7呈分区阳性染色, GATA3阳性、S-100蛋白和SMMHC阴性, 雌激素受体(ER)阳性率25%、孕激素受体(PR)阴性、HER2 1+、Ki-67阳性指数约5%。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提示MAML2基因重排。病理诊断为右乳低级别黏液表皮样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原位甲下黑色素瘤(subungual melanoma in situ, SMIS)的临床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及预后。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8—2022年间SMIS共30例, 评估其病理学特征, 分析免疫组织化学和黑色素瘤第一代组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联合9p21(CDKN2A)和8q24(MYC)基因检测结果, 并随访患者生存情况。结果患者30例, 男性8例, 女性22例, 年龄范围为22~65岁(中位年龄48岁)。所有病例均表现为甲纵行黑线, 最常受累的部位是大拇指(16/30, 53.3%), 56.7%(17/30)的病例具有Hutchinson现象。30例都表现为甲母质上皮黑色素细胞的增生, 细胞核深染且不规则, 细胞密度计数(melanocyte count, MC)范围30~185。29例细胞呈小到中等大小(29/30, 96.7%)。30例均有Paget样播散现象, 56.7%(17/30)的病例甲母质/甲床上皮内增生的肿瘤细胞中可见核分裂象。19例镜下见皮肤累及, 其中4例同时累及附属器。SOX10、PNL2、Melan A、HMB...  相似文献   

20.
非典型小叶状宫颈腺体增生作为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依赖型宫颈原位腺癌的一种组织类型, 可能源于小叶状宫颈腺体增生和简单型胃型腺体化生。本文报道1例非HPV依赖型宫颈原位腺癌(非典型小叶状宫颈腺体增生), 临床表现为长期阴道排液, HPV阴性。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镜下见富腺细胞, 排列拥挤、重叠, 胞质丰富透亮、部分稠厚、个别略呈淡黄色, 核略大、可见嗜酸性小核仁, 判读为非典型腺细胞, 无具体指定, 其细胞块及宫颈管搔刮中黏液腺体胞质同步呈现免疫组织化学MUC6弥漫强阳性并特殊染色阿辛蓝-过碘酸雪夫(AB-PAS)染色玫红显色模式, 提示存在胃型分化腺体。全子宫标本中宫颈管近内口距表层4.5 mm间质见非典型小叶状宫颈腺体增生。免疫表型:Ki-67阳性指数约5%, DPC4弥漫强阳性, p53野生型模式, PAX2小叶状腺体阳性、非典型腺体弱阳性, p16阴性;MUC6、AB-PAS与细胞块表达模式一致。回顾其诊疗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 有助于宫颈胃型腺癌及癌前病变的筛查与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