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香菊胶囊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的应用疗效。方法:选取11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香菊胶囊治疗,对照组患者不服用香菊胶囊,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8%,高于对照组的7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鼻-鼻窦炎患者内镜术后应用香菊胶囊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分析中药复方“鼻渊通”口服联合鼻腔冲洗治疗嗜酸性粒细胞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ECRSwNP)术后的疗效。方法:选取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嗜酸粒细胞型鼻息肉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予单纯西药联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复方“鼻渊通”口服联合鼻腔冲洗治疗。通过术腔黏膜形态Lund-Kennedy评分和症状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通过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印迹法(ELISA)进一步探讨“鼻渊通”预防复发的作用机制。结果:两组治疗后的VAS和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VAS和Lund-Kennedy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术和ELISA实验表明中药复方“鼻渊通”能够降低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以及炎症因子IL-5和IL-13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情况和鼻内镜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鼻内镜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治疗中,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效果理想,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复发率低,推荐推广。  相似文献   

4.
郭栋伟  刘凌志  罗乐  张晓丽  何智群  陆青 《河南中医》2019,39(12):1906-1909
目的:观察隔姜灸治疗肺气虚寒型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柳州市中医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罗红霉素片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两组均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鼻腔鼻窦结局测试Snot-20量表、鼻内镜检查评估(Lund-Kennedy评分)、鼻窦CT检查量化评估(Lund-Mackay评分)为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Snot-2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Lund-Kennedy评分、Lund-Mackay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姜灸能有效改善肺气虚寒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程需新  吴爱花 《光明中医》2022,(24):4509-4511
目的 观察中药醒窍冲洗液冲洗鼻腔在慢性鼻窦炎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万年县中医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手术患者80例为观察研究对象(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18年2月—2021年2月),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手术治疗,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40例予以生理盐水+庆大霉素冲洗鼻腔,观察组40例予以中药醒窍冲洗液冲洗鼻腔,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鼻窦炎症状评分、鼻内镜量化评分、综合疗效、血清炎症介质及TGF-β1水平等指标差异。结果 术前,2组鼻窦炎症状评分、鼻内镜量化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组患者鼻窦炎症状总分、水肿、鼻漏等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鼻窦炎症状总分、水肿、鼻漏等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结痂、瘢痕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疗效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IL-4、IL-6、TGF-β1均较高,且相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周,2组IL-4、IL-6、TGF-β1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IL-4、IL-6、...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济生乌梅片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0月—2018年10月重庆市中医院诊治的90例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治疗组45例,治疗组给予济生乌梅片联合生理盐水喷鼻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喷鼻剂联合淀粉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检测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水平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鼻息肉组织病理表现,统计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血清IL-5水平和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P均<0.05),2组间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VAS评分、Lund-Kenned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3个月后2组鼻息肉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间质水肿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对照组间质水肿减少更明显;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完全控制率为19.1%(8/42),低于对照组的23.3%(10/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5/4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7.4%(2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济生乌梅片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疗效显著,与使用鼻用激素效果接近,但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托里清窦汤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hronic rhinosinusitis,CRS)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证属肺脾气虚型CRS患者64例,给予托里清窦汤治疗,日一剂,早晚分服,2周为1疗程,2疗程后观察VAS(visual analogres scale)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 Lund-Mackay评分。结果托里清窦汤治疗后,患者VAS评分、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及鼻窦CT评分显著降低(P0.05)。结论使用托里清窦汤可有效改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塞,流涕、涕倒流,头昏、头痛以及嗅觉下降症状,为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开拓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张文韫  蒋群莲  封亚萍 《新中医》2024,56(3):186-189
目的:观察精油穴位按压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鼻内窥镜术后疼痛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 例在全麻下行鼻内窥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按便利抽样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60 例。对照组予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给予精油穴位按压干预。比较2 组术后各时间 段视觉模拟评分法(VAS)、Kok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量表(PSQI) 评分的变 化。结果:观察组术后6 h、术后24 h、术后48 h 3 个时间段的VA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术后,2 组GCQ 评分均较术前下降,观察组GCQ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术后,2 组PSQI 评分均较术前增加,观察组PSQI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 义(P<0.05)。治疗期间,2 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精油穴位按压能够缓解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 者鼻内窥镜术后的疼痛程度,提高舒适度,提升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功能形态恢复、相关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9月—2017年9月丹东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48例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74例给予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74例在此基础上给予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5、IL-6及IL-17水平及主观症状评分、鼻内镜评分(Lund-Kennedy)、鼻窦炎疾病特异性生存质量量表(SNOT-20)评分进行分析,并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主观症状评分、息肉评分、水肿评分、鼻漏评分、SNOT-20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瘢痕评分和结痂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血清IL-1β、IL-5、IL-6、IL-17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1年复发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鼻窦方冲洗联合穴位针刺可促进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修复,下调血清IL-1β、IL-5、IL-6、IL-17表达,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和远期复发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药术腔灌洗对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术腔黏膜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FES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随访3个月。治疗组45例除术后一般治疗外,采用中药术腔灌洗;对照组45例术后予常规治疗,并随访3个月,采用主观症状VAS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综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主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比较两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观评价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术腔灌洗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应用可明显缩短转归时间,减少复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鼻渊通”结合鼻腔冲洗治疗功能性鼻内镜术后慢性鼻-鼻窦炎(CRS)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CRS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进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术后口服西药结合生理盐水鼻腔灌洗,观察组术后在口服西药的基础上予中药复方“鼻渊通”口服联合中药鼻腔冲洗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和Lund-Kenndy评分,并比较其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Lund-Kenndy评分明显降低(P<0.01),2组CRSwNP型和CRSsNP型患者治疗后VAS、Lund-Kenndy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Lund-Kenndy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中CRSwNP型患者治疗后VAS、Lund-Kenndy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57/60,95.0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46/60,76.67%)(P<0.05),观察组中CRSwNP型患者(26/27,96.30%)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29/39,74.3...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鼻内镜手术联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诊断为真菌性鼻窦炎的患者根据入院次序及随机数字表法按1∶1分配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用鼻内镜手术联合氟康唑鼻腔灌洗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加味玉屏风散,比较两组在临床症状,患者生活质量,鼻内镜评分及临床总体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治疗后两组流涕、鼻塞、头痛、嗅觉减退的症状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流涕、鼻塞、头痛的症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而嗅觉减退的症状VAS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LK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65%,高于对照组的78.26%(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加味玉屏风散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中医药在其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龙胆外洗液进行鼻腔冲洗的疗效以及对鼻腔黏膜上皮转归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成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用龙胆外洗液20mL稀释后进行鼻腔冲洗治疗,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进行鼻腔冲洗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主观症状评分(VAS)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鼻内窥镜术后患者内镜检查黏膜形态评分优于对照组(P<0.01)。鼻腔黏膜上皮转归时间比对照组缩短。结论:鼻内窥镜术后应用龙胆外洗液进行鼻腔冲洗效果好,有利于鼻腔黏膜的转归。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鼻内镜联合布地奈德与黏膜促排剂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威海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200例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00例。对照组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试验组实施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与黏膜促排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症状评分、鼻腔情况、鼻气道阻力、嗅觉功能、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疗效。结果 术前,两组临床症状评分、鼻腔情况、鼻气道阻力、嗅觉功能及炎症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临床症状评分、鼻气道阻力更低;鼻腔最小横截面面积(NMCA)、鼻腔容积(NCV)指标更高,嗅觉功能评分更高;IL-6、TNF-α及hs-CRP指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手术联合布地奈德与黏膜促排剂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可减轻不适程度、减轻鼻气道...  相似文献   

15.
张健  俞其光  王海国 《新中医》2016,48(6):169-171
目的:观察鼻渊通窍颗粒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行鼻内镜术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术后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辅以鼻渊通窍颗粒治疗,均治疗4周后随访6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生存质量的情况,以及2组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积分、鼻腔黏液纤毛清除能力、VAS评分及生存质量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治疗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鼻渊通窍颗粒联合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析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海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表达法分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行经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经鼻内镜手术基础上增加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和鼻内镜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黏膜恢复时间、鼻腔恢复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治疗上,采用经鼻内镜手术结合药物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术后康复更快。  相似文献   

17.
徐开睿  黄庆琳 《新中医》2015,47(2):131-132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鼻内镜下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共90例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并记录症状评分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33%,对照组为77.7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嗅觉障碍、鼻塞、疼痛、脓涕等症状评分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观察组鼻塞好转、黏膜水肿减轻、囊泡消失、黏膜上皮化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中药配合鼻内镜下鼻窦炙鼻息肉手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苍黄鼻腔冲洗液治疗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8例CRSsN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治疗,治疗组给予苍黄鼻腔冲洗液鼻腔冲洗治疗,疗程为 12 周并随访 3 个月。观察 2 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 4、8、12 周后的症状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体征Lund-Kennedy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和复发情况。【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4、8、12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9%(22/49)、71.4%(35/49)和91.8%(45/49),对照组分别为40.8%(20/49)、51.0%(25/49)和73.5%(36/49);组间比较,治疗组在治疗8周和12周后的总体疗效(秩和检验)和总有效率(χ2检验)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症状体征评分方面:治疗4、8、12周后,2组患者的症状VAS评分和体征Lund-Kennedy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8周和12周后对症状VAS评分和体征Lund-Kennedy 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4)复发率方面: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患者的复发率为10.2%(5/4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5%(13/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苍黄鼻腔冲洗液治疗CRSsNP患者疗效确切,起效较快,且可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的临床疗效,并分析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 85 例 2017 年 3 月至 2019 年 10 月在肇庆市高要区人民医院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 不同将其分为实施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42 例)和实施鼻内镜手术治疗的观察组(43 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 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以治疗效果为评价指标,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7.67 %)较对照组(78.57 %)更高,差异具有统计 学意义(P < 0.05);以生活质量评分为评价指标,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临床上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实施治疗时,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治疗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败丹黄灌洗液在围手术期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wNP)患者的手术愈后影响。方法选择90例2008年10月—201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RwN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鼻内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采用鼻腔灌注抽吸装置进行鼻腔灌洗,治疗组采用败丹黄灌洗液,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盐水,将药液在鼻腔保留15min。14天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1次/3天;第2个疗程,1次/5天;第3个疗程及以后,1次/7天,随着时间推移,灌洗次数逐渐减少。分别对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不适或疼痛4种临床症状进行VAS评分;鼻内镜检查采用Lund-Kenenedy量化评分法,评价息肉大小、黏膜水肿、瘢痕及鼻腔结痂情况,填写SNOT-20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上述评估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5、3、6个月进行,并在1年后对患者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后治愈率分别为79.25%和76.92%,总有效率为90.57%和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腔清洁时间及上皮化时间分别为(2.15±0.13)周、(9.17±1.67)周,早于对照组(2.65±0.15)周、(10.71±3.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周时治疗组治愈而结束灌洗22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5、3个月VAS总分,及术后3个月单项评分,术后6个月、1年鼻漏评分均优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5个月鼻内镜总分和鼻黏膜水肿及鼻分泌物等单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术后1.5、3个月SNOT-20量表质量总分及五大指标积分较对照组积分减少(P<0.05)。结论败丹黄灌洗液鼻腔灌洗在鼻窦炎围手术期运用,能减轻术腔炎症反应,缩短术腔清洁时间,加快上皮化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疗效,尤其在围手术期1.5~3个月,其治疗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