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李建军 《海南医学》2010,21(12):1-3
冠心病影像学检查方法分为有创和无创两大类,有创性方法包括X线冠状动脉造影(CAG)和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无创性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和心肌声学造影(MCE)、螺旋CT、磁共振成像(MRI)、放射性核素检查即单光子发射体层摄影(SPECT)和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等,通过无创性检查方法诊断冠心病是心脏影像学未来发展的重要目标。本文综合分析评价上述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探讨目前冠心病影像学诊断中检查方法的优选问题。  相似文献   

2.
林日旭  郭瑛  谢春明  黄卡特  李剑敏  陈国荣 《浙江医学》2022,44(23):2531-2534,2538
目的探究粪便重组人黏结蛋白聚糖2(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在结直肠癌(CRC)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7—10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88例CRC患者、47例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患者、238例对照人群(肠癌术后、其他癌症、其他肠道疾病及肠道健康人群)粪便,使用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中SDC2甲基化情况,分析其对CRC及结直肠进展期腺瘤诊断的特异度、灵敏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绘制ROC曲线,评估其在CRC和进展期腺瘤诊断中的精确度和区分度。结果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对于CRC及结直肠进展期腺瘤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0.841和0.553,总体灵敏度为0.741,假阴性率为0.259;阴性对照样本筛查中,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CRC的特异度为0.882,假阳性率为0.118;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CRC及结直肠进展期腺瘤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781和0.857,总符合率为0.831,AUC为0.819,Kappa=0.63,P<0.05,说明两者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粪便SDC2基因甲基化检测对CRC筛查具有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为CRC无创筛查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在电网单位女职工进行乳腺癌初步筛查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使用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进行乳腺癌早期筛查的电网单位女职工检查资料988例,最终根据乳腺超声图像的分级标准(BI-RADS)为诊断进行统计。结果筛查988例,其中BI-RADS等级1(337例);BI-RADS等级2(300例);BI-RADS等级3(321例);BI-RADS等级4(27例);BI-RADS等级5(3例)。结论超声光散射成像系统在电网单位女职工的乳腺癌初步筛查中,可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可提高女职工乳腺癌的防范意识。  相似文献   

4.
王磊  邓克学  隋秀芳  张杰  张行 《中国全科医学》2020,23(18):2309-2313
背景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超声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ARFI)量化技术和超微血管成像(SMI)检查是早期乳腺癌的常用筛查诊断手段,但二者各具优缺点,超声ARFI量化技术联合SMI检查应用于早期乳腺癌诊断的研究较少。目的 探讨超声ARFI量化技术联合SMI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筛查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7年1月-2018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就诊的以乳腺肿块为主要临床表现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ARFI和SMI检查,其中ARFI采用量化技术进行处理,ARFI和SMI检查之后行病理检查。分别比较ARFI检查、SMI检查、ARFI+SMI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16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早期乳腺癌124例、良性病变36例;早期乳腺癌确诊率为72.3%。ARFI检查、SMI检查、ARFI+SMI检查与病理结果一致性程度分别为中、中、优(Kappa=0.569、0.529、0.880,P<0.05)。ARFI检查筛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9.8%和88.9%,SMI检查筛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8.2%和86.1%,ARFI+SMI检查筛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5.2%和97.2%。不同检查方法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检查方法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显示,ARFI+SMI检查的灵敏度高于ARFI、SMI检查(P<0.05)。结论 ARFI检查和SMI检查均是早期乳腺癌筛查诊断的重要检查方法,而两种检查方法联合应用能够提高早期乳腺癌筛查诊断的灵敏度,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ARFI量化技术联合SMI检查对早期乳腺癌进行筛查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系统疾病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深圳市观澜人民医院外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30例下肢动脉系统疾病患者(均经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和手术确诊),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诊断资料。结果 30例下肢动脉疾病患者经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诊断为腹主动脉及下肢动脉粥样硬化19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4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脉吻合口血栓形成及蔓状血管瘤各2例。结论螺旋CT血管成像不仅可作为下肢动脉系统疾病的筛查及诊断手段,而且能为临床拟定治疗方案准确提供病变部位、程度、性质及范围等影像学资料。  相似文献   

6.
颅内动脉狭窄的检查方法有经颅多普勒(TCD)、计算机体层摄影血管成像(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 MRA)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TCD和MRA均为颅内血管狭窄性病变无创性检测手段,尤其是TCD技术具有简便、经济及可重复的特征,已成为我国民众颅内动脉狭窄性病变筛查的重要检测手段,其临床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就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颅内动脉狭窄诊断中的应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乳腺疾病影像学诊断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健玮  宗绍云 《西部医学》2007,19(4):697-699
本文就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钼靶X线摄影、核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T)以及近红外线扫描等影像学检查技术在乳腺疾病的诊断价值做综述评价。  相似文献   

8.
影像学检查泛指使人体内部结构和器官成像,借以了解人体解剖与生理功能状况及病理变化,以达到诊断目的的各种检查,它属于活体器官的视诊范畴,是特殊的检查方法。目前临床上普遍开展的影像学检查有:X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超声波诊断(USG)、磁共振成像(MRI)等。中医院校学生运用影像检查的思维能力,主要是指在正确诊察思维指导下的将临床知识与影像知识有机结合,完成鉴别诊断与最终诊断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黄培隽 《海南医学》2012,23(3):117-119
随着高频彩色多谱勒超声的普及,超声检查已逐渐成为乳腺疾病筛查的首选影像学技术;近年来超声造影技术、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介入超声以及三维超声成像技术的迅速发展,乳腺肿块的超声检查、鉴别诊断成为影像学研究热点.本文就现阶段主要超声技术在乳腺肿块的临床应用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王丹珠 《中国热带医学》2009,9(6):1100-1101
阻塞性黄疸病因复杂,所表现的影像学征象交错重叠,导致阻塞性黄疸的影像学鉴别诊断十分棘手。这就要求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如:体表B超(Bus)、计算机断层找描(CT),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最大程度地获得全面信息,达到明确诊断的目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定性和定位诊断,对于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起着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姜宇  徐春华  姜平舟 《中外医疗》2012,31(35):173-174
目的探讨磁共振血管成像和弥散加权成像检查对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价值。方法 14例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均在入院后立即(〈72h)接受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弥散加权成像(DWI),T1、T2加权成像检查。结果所有患者都在MRA上可见基底动脉闭塞、狭窄或瘤性扩张的基底动脉内异常信号;弥散加权成像可见后循环区域内不同形态散在分布的多发急性梗死灶。结论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对基底动脉血管闭塞,狭窄或瘤性扩张有较高的敏感性;弥散加权成像对后循环区域梗死灶的诊断能力优于传统影像学核磁T1、T2加权成像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调查结直肠癌(CRC)患者一级亲属(FDRs)对CRC筛查的认知现状,探讨CRC筛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应用窄带成像内镜技术(narrow band imaging,NBI)筛查喉部增生性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10月期间在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因喉部增生性病变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187例,术前行电子喉镜下白光成像检查和NBI成像检查并作出初步诊断,之后在全麻支撑喉镜下显微镜下行喉部病变切除术,将切除组织行病理检测,并以病理诊断为标准,比较电子喉镜两种观察模式对喉部病变的诊断符合率,评价NBI对喉部良恶性病变筛查的意义,同时观察并总结NBI成像下喉腔各类病变的微血管形态特征。结果 在病理参照下,187例患者白光成像的诊断符合率为76.47%(143/187),而NBI成像的诊断符合率为90.91%(170/187),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36例恶性病变组,白光成像的诊断符合率为75.00%(27/36),而NBI成像的诊断符合率为94.44%(34/36),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由于NBI在识别粘膜表面微细血管形态变化方面较白光内镜有更多的优势,将其应用于喉部增生性病变的筛查,对于提高喉部恶性病变的早期诊断率将更有帮助。  相似文献   

14.
通过筛查和早期发现,可以降低结直肠癌(CRC)的发病率,有效切除肿瘤病变可以降低CRC的病死率。虽然对CRC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前体病变的了解已经取得进展,但最近年轻人群CRC发病率升高,原因尚不清楚。在过去十年中,出现了多种侵入性、半侵入性和非侵入性筛查方式。目前对结肠镜检查质量的重视提高了筛查的有效性,人工智能等影像新技术在肿瘤检测中的作用正在迅速显现。而且,CRC有效干预措施,如保肛治疗新术式、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领域的新进展,被证明可以提高CRC患者的生存率。该文旨在总结目前国内外CRC筛查方式和指南的证据,并综述CRC治疗领域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通过甲基化敏感性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析(MS‐HRM)检测粪便中人DNA甲基化筛查大肠癌(CRC)的性能。方法收集合格的新鲜粪便标本82例,其中CRC患者27例(CRC组)、进展期腺瘤(AA)患者25例(AA组)和结肠镜阴性的正常人30例(对照组),在LightCycler480设备上应用MS‐HRM技术检测上述粪便中vimentin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并与粪便潜血试验(FOBT)的诊断性能相比较。结果MS‐HRM在CRC组、AA组和对照组中检测vimentin基因甲基化的阳性率分别为81.5%(22/27),80.0%(20/25)和6.7%(2/30)。FOBT在CRC组、AA组和对照组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7.0%(10/27),12.0%(3/25)和3.3%(1/30)。在病例组中,MS‐HRM和FOBT的诊断敏感性分别为80.8%(42/52)和25.0%(13/52),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5);在对照组中两者的诊断特异性分别为93.3%(28/30)和96.7%(29/30),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CRC筛查中,MS‐HRM技术检测粪便中vimentin基因甲基化状态的诊断性能明显优于FOBT,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临床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类型,发病率逐年升高,给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飞速发展,对AD 研究逐渐深入,通过影像学特征诊断早期AD 患者,达到早期诊断和治疗。影像学检查方法包括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如结构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扩散张量成像等,以及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显像,尤其是特异性示踪剂淀粉样蛋白、tau 蛋白显像,对临床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尤其目前最高端的一体化PET/MR 的应用,可以同步进行MR 和PET 扫描,对研究AD 的发病机制和早期诊断,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CT与磁共振成像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价值。方法:选入2021年1月-2022年1月于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进行检查的49例高度疑似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儿童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49例儿童都进行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以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CT、磁共振成像诊断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结果、诊断价值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病理诊断43例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CT诊断35例,磁共振成像诊断41例。磁共振成像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都比CT诊断高,其中敏感度、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平扫儿童左侧顶叶可见囊实性肿块;磁共振成像检查能够看见儿童脑桥位置存在病灶,且已经出现肿胀情况。结论:CT与磁共振成像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磁共振成像的诊断价值高于CT,但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神经母细胞瘤临床诊断治疗仍然需要进行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甲状腺癌在头颈部肿瘤中居首位,亦是近年备受关注的肿瘤之一.甲状腺癌的早期筛查及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而早期筛查及诊断可依赖于先进的影像学诊断技术及B超引导下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性检查(FNAB)等.常用的诊断甲状腺癌的影像学方法包括超声、CT、MRI等.本文对各种影像学诊断方法及FNAB的现状做一综述,为临床合理选择检查方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比分析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在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诊断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甲状腺占位性病变88例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其中甲状腺癌42个,良性占位70个,比较实时超声弹性成像与灰阶超声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甲状腺良、恶性占位性病变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差异。结果以病理学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实时超声弹性成像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5.24%(40/42)、97.14%(68/70)、96.43%(108/112);灰阶超声分别为83.33%(35/42)、90.00%(63/70)、87.50%(98/112),实时超声弹性成像技术检查甲状腺占位病变比灰阶超声检查有显著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具有较高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高于灰阶超声检查,该种方法值得在诊断甲状腺占位性病变方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临床医生对医学影像学的认识和了解,以便临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需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检查项目,笔者分别对X线成像、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等成像的基本原理、成像的特点、临床应用特点等进行分析探讨。由于上述各种影像设备在不同的临床应用中都有一定的优势或局限性,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不同的医学影像学检查方法,使其在不同疾病的诊断及治疗中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