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艳梅  亓晶 《重庆医药》2009,38(14):1839-1840
异常子宫出血是生育期、围绝经期、绝经后妇女的常见症状,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有与妊娠相关的疾病、子宫的良恶性病变、子宫内膜的病变以及宫内节育器等。以往常采用B超联合诊刮术来协助诊断,其漏诊、误诊率高。随着官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使得宫腔镜直视下的活检或诊刮成为明确异常子宫出血原因的首选方法,同时宫腔镜检查还可用于宫内异常超声学改变、HSG异常结果的评判、不孕症、闭经的宫腔因素等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并分析宫腔镜对异常子宫出血疾病诊断的优势及价值。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1年7月在我院因异常子宫出血疾病就诊并行宫腔镜检查及宫腔镜下取内膜病理行组织学检查的患者252例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检查前超声提示宫腔内异常发生率为38.1%;宫腔镜检查发现宫腔内异常共185例,占73.4%;诊刮或取子宫内膜行病理学检查,其结果异常为215例,占85.3%。结论宫腔镜检查可直视宫腔内病变,经诊刮及内膜活检后疾病诊断率相对高,对异常子宫出血疾病的诊断可誉为"金标准",其已成为检查宫腔最准确和可信的方法。但宫腔镜检查不可取代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  相似文献   

3.
异常子宫出血874例临床观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对本院病理科2007年1月~2009年12月因异常子宫出血进行诊断性刮宫的患者(除外流产患者)874例。按年龄组分为绝经组、非绝经组两组,对两组患者病史、病理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各年龄组发病情况。结果 874例患者中发现子宫恶性肿瘤16例。绝经后患者组中子宫内膜癌发病率最高,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征兆,要首选的检查是诊断性刮宫。非绝经组诊刮指征主要为异常子宫出血,病史及组织病理结果主要为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器质性病变、与妊娠有关疾病、孕激素应用不当。结论 B超、宫腔镜、诊刮相结合的检查是异常子宫出血常用的诊断方法。为减少漏诊及创伤,要结合病史、B超、宫腔镜联合检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06-2008年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应用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164例,术中定位取材或诊刮。结果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诊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51例,符合率63%子宫内膜息肉36例,符合率94%,子宫黏膜下肌瘤21例,子宫内膜癌2例,符合率50%。结论宫腔镜联合阴道B超检查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可以提高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的诊断率,对子宫内膜增生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与单纯诊刮相似,但可以更详细地观察形态学变化,对子宫内膜癌可以直视下活检,阳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5.
李莉 《河北医药》2012,34(23):3576-3577
目的探讨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在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异常子宫出血患者526例,分为宫腔镜直视下活检及分段诊刮术(A)组250例,单纯分段诊刮术(B)组276例,比较2组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诊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子宫内膜癌的敏感性,A组分别为100%、82.81%、90.91%,B组分别为54.09%、77.92%、62.50%,对子宫内膜息肉、子宫内膜癌的诊断,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检查可提高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及子宫内膜癌的诊断率,并可准确了解子宫内膜癌患者宫颈受累情况,尽管对子宫内膜增生过长与单纯分段诊刮术相似,但可观察到更详细的形态学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诊治子宫异常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9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进行宫腔镜检查,根据情况取活检、诊刮并送病理,探讨其应用价值。结果 92例患者中镜下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45例,黏膜下子宫肌瘤10例,子宫内膜病变33例,妊娠残留3例,子宫内膜癌1例,并对92例患者进行活检、刮宫送病理,镜下诊断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92.4%。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复杂多样,与传统的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相比较,宫腔镜检查更能直接清晰地观察宫腔内及宫颈管内的形态及结构,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宫腔镜用于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优点。方法回顾分析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8例患者均能耐受,顺利完成宫腔镜检查,2例患者术中出现恶心,腹坠痛,勉强配合完成检查,无放弃检查者。术后常规应用口服抗生素。本组术中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B超可为宫腔镜检查提示导向,观察子宫形态及盆腔情况,宫腔镜直接窥视内膜形态及宫内占位病变,并能定位活检及诊刮,提高了异常子宫出血疾病诊断的准确性,B超下行宫腔镜检查可减少子宫穿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7年1月~2002年12月在我院行宫腔镜检查的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105例,均行镜下定位活检或诊刮。结果 50例诊为非器质性病变,44例诊为良性病变,11例诊为恶性病变。与病理诊断的总符合率为88%。结果 宫腔镜检查是明确绝经后子宫出血原因精确而迅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和诊刮病理分析的重要性。方法对105例41~55岁的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临床与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功能失调子宫出血占89.6%(94/105),增生期子宫内膜和分期子宫内膜改变27例(占25.7%),单纯性增生59例(占56.2%),复杂性增生10例(占10.5%),不典型增生8例(占7.6%)。子宫内膜良性病变6例(占8.6%);子宫内膜癌5例(占1.9%)。结论子宫内膜增生是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原因,年龄和同时患有其他疾病是子宫内膜增生发生癌变的主要危险因素。诊刮病理分析是围经期子宫出血的有效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作用。方法我们对2003~2004年74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纤维宫腔镜检查,同时进行分段诊刮,内膜全部送病理检查。结果74例患者中子宫内膜增生过长254例,内膜息肉15例,子宫内膜炎14例,宫内环12例,黏膜下肌瘤4例,结论宫腔镜检查具有准确性高,操作简单,病人痛苦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疾病中的优势及价值。方法:2006年1~8月大连市金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对86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宫腔镜下诊刮取病理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性病变及子宫内膜形态异常74例,有60例经病理证实。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但不能取代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2.
严曌 《现代临床医学》2006,32(4):273-274
目的:评价宫腔镜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性疾病的优势及价值.方法: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我科对61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用宫腔镜检查宫内病变,同时镜下或诊刮取病变组织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B超检查宫腔内异常病变20例(32.8%).宫腔镜发现宫内占位病变及形态异常42例(68.9%).病理检查结果异常54例(88.5%).结论:宫腔镜检查能直视宫腔内病变,定位取材,诊断准确率高,可作为诊断异常子宫出血的首选方法.但宫腔镜检查不能取代子宫内膜病理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镜在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中的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宫腔镜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宫腔镜检查联合病理检查确诊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中,子宫内膜良性病变78例,包括子宫内膜增殖症、子宫内膜息肉、黏膜下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炎和正常宫腔,宫颈管息肉16例,子宫恶性肿瘤4例,宫内节育器4例,妊娠物残留10例,剖宫产瘢痕憩室8例。宫腔镜检查与病理检查符合率81.6%。结论宫腔镜检查协助病理检查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全面、精细、准确率,并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宫腔镜、B超检查对异常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宫腔镜、B超在诊断异常子宫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4月至2004.年9月初诊为异常子宫出血并进行了B超、电子官腔镜检查的86例病例。结果B超报告子宫内膜正常者42例,宫腔镜诊断宫内膜息肉2例、增殖期子宫内膜4例、宫颈管小息肉2例,病理报告与宫腔镜诊断相符。B超发现异常情况44例,经宫腔镜检查活检、诊刮的病理报告异常的有32例,宫腔镜对诊断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宫内膜癌的准确性较高分别达100%、83.33%、100%,宫腔镜诊断宫内膜增生、宫内膜萎缩的准确性分别达61.9%、50%。宫腔镜诊断子宫异常出血的漏诊率为0,腹部结合阴道B超检查的敏感性为90.6%,漏诊率9.3%。结论宫腔镜检查只有结合B超并与定位组织活检、诊刮相结合,才能提高对宫腔内疾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在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及活检病理分析,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符合率。结果 300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发现患者疾病类型包括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癌等,经病理组织活检证实,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诊断异常子宫出血最高符合率为92.3%,诊出率较高。结论宫腔镜联合B超检查异常子宫出血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能够为异常子宫出血临床诊治提供系统、全面的信息指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经阴B超联合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的诊断价值,探索子宫出血的原因。方法对172例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做阴道B超及宫腔镜检查,并于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应用TVS联合纤维宫腔镜检查对绝经后子宫出血病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2.86%,远远高于TVS。结论绝经后子宫出血患者先行经阴B超进行筛查,子宫内膜厚<5mm的患者,可以不行宫腔镜检查及诊刮。对于子宫内膜厚度≥5 mm者需作宫腔镜检查,同时直视下活检或诊断性刮宫,进行病理学检查,避免漏诊、误诊,可作为绝经后子宫出血的最佳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型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ron receptor,PR)表达有无差异。方法 门诊宫腔镜下观察需行诊刮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子宫内膜组织,石蜡包埋制成病理切片,HE染色按内膜的病理类型分为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两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ER、PR含量,采用LeicaQ500IW图像分析仪进行测定,应用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ER、PR分布不同,单纯增生病变部位ER、PR含量高于正子宫内膜组织部位。结论 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单纯增生型和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的ER、PR含量不同;ER、PR在子宫内膜增殖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围绝经期包括绝经前期、绝经期、绝经后期3个阶段,一般是指从40岁左右开始至停经1年内的时期,历时10年甚至20年。子宫异常出血是围绝经期妇科最常见的症状,原因比较复杂,恶性肿瘤、良性病变等均可引起子宫出血,因此及时、准确的诊断,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临床上往往行诊断性刮宫或者分段诊刮,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本文对我院68例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患者的内膜诊刮行病理分析,并总结不规则阴道出血子宫内膜病变的特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异常绝经后阴道流血的老年患者病例资料,寻找其致病原因,以指导临床救治的实践工作。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阴道异常流血患者94例,从宫颈外口插入镜头,依次观察宫颈管、子宫前后壁、宫底、宫角及双侧输卵管开口,对异常部化行定位活检、诊刮,宫腔镜直视下内膜无明显异常,行诊刮术取子宫内膜组织送病理检查;宫腔镜直视下内膜有异常,则镜下定点取活检。对于有明确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子宫内膜息肉行电切术。结果出血的病因主要为萎缩性子宫内膜炎,然后依次慢性宫颈炎、子宫内膜炎、恶性肿瘤、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单纯增殖以及宫内节育器。结论宫腔镜技术在阴道异常流血中,可以准确诊断,完全可以在老年妇女中推广应用,但应注意选用尽量细小的宫腔镜,缩短手术时间以免心脑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病因及宫腔镜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79例女性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经妇科检查后结合B超、病理诊断和官腔镜检查明确出血病因.结果 宫腔镜检查联合B超及活检病理诊断宫内病变的阳性检出率为98.6%.其中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子宫内膜息肉是异常子宫出血的主要病因,占56.7%.其次为子宫肌瘤(包括宫颈肌瘤)、子宫内膜炎.发病年龄以育龄妇女为主.结论 宫腔镜是检查女性异常子宫出血的重要方法 之一,可了解宫腔病变与子宫出血的关系,能明显提高临床诊断准确率,并能明确各病种在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