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广锋 《淮海医药》2012,30(1):93-94,F000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现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操作的关键是胆囊三角的处理。现结合国内相关文献对LC术中胆囊三角的处理情况做一综述。1胆囊三角的解剖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胆道损伤高危因素的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8月术中LC术中出现的21例胆道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入选21例LC术顺利病例一研究对照方法进行分析,探究胆道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术中短胆囊管、胆囊三角电灼、胆囊管切断顺序、胆道编辑、术中胆囊三角出血是LC手术胆道损伤的主要高危因素。结论胆道损伤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为避免出血LC术后胆道损伤,应重视胆囊管长度、胆囊三角电灼、胆囊切断顺序、胆道变异、胆囊三角出血等高危因素,减少LC术后胆道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放手术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探讨LC治疗良性胆囊疾病的优越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10例良性胆囊疾病患者随机分为LC组和OC组各55例,LC组给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给予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短)于O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45%,明显低于OC组的18.1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较OC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目前良性胆囊疾病治疗的一种经典术式,值得临床大范围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 (OC)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强效镇痛 ,放置腹腔引流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LC)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急诊 (OC)组。结论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只有时机得当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体会,以减少或避免LC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129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后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LC成功124例,转开腹手术5例,LC成功率为96%,1例LC术后15d发生急性胰腺炎,经保守治疗获愈。结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只要注意术中操作细节,掌握好中转开腹的时机,可以减少或避免LC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损伤小、术后恢复快、痛苦轻等优点,在治疗胆囊结石同开腹胆囊切除术一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LC占我院同期胆囊切除术的95%以上。我们对1992年10月以来17000例LC中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切除72例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进行对比研究,探讨胆囊切除术适应证患者的理想术式。方法 回顾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与200例直视微创胆囊切除术的(mini—incision cholecystectomy,MC)临床资料,从手术通应证、术前准备、麻醉选择、手术创伤、并发症等方面对比分析两者的优缺点。结果两者比较LC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较少而MC并发症较多,术后恢复较慢。结论两种方式均具有微创特点,但是LC仍为适应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被作为有症状的良性胆囊疾患的首选术式,其优点超过了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但是,LC不可能完全取代开腹胆囊切除手术,手术医师根据术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决定术中的手术方式。而LC中转开腹并不意味着LC治疗失败,而是手术医师采取的更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文献报道LC术中转开腹手术率为3%-12.5%。作为手术室护士应随时作好准备,进行应急配合。  相似文献   

9.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比较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种手术术式机临床疗效,探讨LC的安全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6月本院收治的112例因胆囊结石、慢性胆囊炎、胆囊息肉需要施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分为LC组、OC组,LC组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OC组患者行开腹胆囊切除术,比较两种术式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LC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置引流例数等均较0C组患者减少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C组切口大小明显长于LC组,P〈0.05。LC组术后排气时间、开始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住院时间、用止痛药及并发症例数等均较OC组患者减少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术后并发症较OC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手术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和探讨小切口胆囊切除术(MC)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需行择期胆囊切除术的良性胆囊疾病患者200例分为两组,一组120例行腹腔镜手术,另一组80例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比较手术操作效果、创伤应激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LC组的手术时间、术后镇痛剂的使用、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住院天数均少于MC组(P<0.05),LC组术后1、3d外周血WBC也均低于MC组患者(P<0.05)。结论LC造成的创伤要比MC小,只要熟练掌握操作技术,其临床效果也要优于MC。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治疗亚急性期胆囊炎进行对比,探讨LC治疗亚急性期胆囊炎的安全性.方法 对亚急性期胆囊炎LC术178例及OC术215例各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LC术组平均手术时间大于OC术组,术后住院天数少于OC术组.LC术组术中损伤胆管比例小于OC术组,两者在胆漏和胆囊窝积液比例无明显差异,LC术组的穿刺口感染率高于OC术组的切口感染率.结论 只要掌握好手术方法,亚急性期胆囊炎的LC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胆囊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方法 将急诊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与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进行比较。分析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强效镇痛,放置腹腔引流及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 (LC)组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急诊(OC)组。结论 急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只有时机得当才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2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凯  丁宗龙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143-3144
自1987年Mouret医生开展首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以来,LC已成为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首选术式。但有时会遇到某些特殊情况,若强行行完整的胆囊切除术容易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行腹腔镜胆囊大部分切除术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魏瑕  王珏  唐万彪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4):2204-2204
目的:探讨电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总结我院3 126例LC的护理方法.结果:3 119例LC手术一次性成功,成功率99.8%,4例因腹腔胆囊粘连严重改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3例LC手术因误伤胆总管改作开腹胆肠吻合术,但住院时间延长.结论:正确的术前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准确熟练的术中配合,耐心细致的术后仪器保养是LC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于治彬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3):167-168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应用常规器械镜下丝线打结法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在52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丝线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对比50例应用钛夹的LC手术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上的差别。结果:52例应用丝线打结的LC手术,术中经过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均全愈出院。结论:LC术中普通丝线取代钛夹结扎胆囊管和胆囊动脉,安全、可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无差别.并可节省部分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6.
王燧 《中国基层医药》2003,10(9):867-868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证和操作要点。方法对419例胆囊病变病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适应证广,并发症少,治疗效果好,提高手术安全技巧,可以完成各种难治性胆囊病变治疗。结论LC基层医院能够推广运用,可作为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传统胆囊切除术(OC)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患的临床作用.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良性胆囊疾患患者14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另选取同期行传统胆囊开腹手术的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应用传统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等.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疾患能收到良好的疗效,优于传统方法(OC).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胆囊切除8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师宗县人民医院2008至2010年完成的8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结果 87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80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并发症7例,其中胆管损伤1例,中转开腹胆囊切除术2例,胆漏1例,腹腔内出血1例,术后置管引流1例,残株胆囊及胆囊管结石1例,均治愈出院,本组无LC技术性并发症导致死亡病例。结论严格掌握LC适应证,娴熟的LC操作,及时发现并发症,适时的中转开腹手术,可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的不同手术方式对切口感染率,分析降低医院感染的原因,从而降低医院切口感染率.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组,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切口感染率,对切口感染采用回顾性调查与按2001年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共有280例患者行胆囊切除术,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感染率为0.9%,开腹胆囊切除术感染率为4.1%.两种术式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较开腹胆囊切除术后伤口感染率低,符合手术适应证的胆囊切除术,采用LC可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洪峰  谢峰 《安徽医药》2013,34(2):164-165
目的总结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手术方法、手术技巧以及术后处理。方法对我院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153例困难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困难LC术成功率为96.7%,5例中转开腹,其中胆囊十二指肠瘘2例,胆囊结肠瘘1例,胆囊十二指肠瘘合并胆囊横结肠瘘1例,变异肝外胆管1例(术中利用胆道造影,明确变异肝外胆管,行肝外胆管胆总管吻合+T管引流),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多数困难LC术能顺利完成,对情况比较复杂者应立即中转开腹治疗。困难LC术中应谨慎操作,手术技巧和术后处理在整个治疗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