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志华  郑雪峰 《现代预防医学》2014,(17):3174-3176,3217
目的了解高唐县居民的死因分布特点及其规律,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运用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和期望寿命等分析方法对高唐县2012年居民死亡监测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高唐县总死亡率为730.87/10万,标化死亡率359.10/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为805.84/10万,标化率为447.71/10万;女性为654.81/10万,标化率为278.55/10万;各年龄组死亡专率中男性均高于女性,主要死因前5位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占总死亡的92.14%。男性期望寿命为74.47岁,女性期望寿命为78.45岁,男女合计预期寿命为76.42岁。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这类疾病已成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预防和控制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高唐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分布特点及流行趋势,分析原因和规律,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年高唐县居民意外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高唐县居民因意外死亡267例,死亡率为54.31/10万,标化死亡率39.43/10万;男性死亡182例,死亡率为73.51/10万,标化死亡率54.59/10万,女性死亡85例,死亡率为34.83/10万,标化死亡率24.28/10万,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P0.01)。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淹溺、意外中毒是前五位居民意外死亡原因。45~64岁人群自杀为第二位死因,65岁以上人群自杀上升为第一位死因。农村居民意外死亡率高于城区。结论交通事故、自杀、意外跌落和淹溺是高唐县居民意外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制订相应的预防控制策略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高唐县居民脑血管病死亡状况,分析其死亡趋势,为制定脑血管病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高唐县2008 - 2016年居民脑血管病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死因构成比、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减寿率,并进行趋势分析。结果 2008 - 2016年全县居民脑血管病死亡8 313人,占总死亡的26.83%,年均粗死亡率187.97/10万,标化死亡率108.23/10万。男性死亡4 534人,年均粗死亡率201.62/10万,标化死亡率110.16/10万;女性死亡3 779人,年均粗死亡率173.86/10万,标化死亡率105.71/10万。死亡率与标化死亡率随年份增长略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22.47,P<0.001,χ2趋势= 206.35,P<0.01);农村死亡率(199.35/10万)高于城市(162.46/10万);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60岁以后死亡率呈快速上升趋势;2008 - 2016年份居民期望寿命上升1.25岁,脑血管病的减寿年数为23 826人年,年均减寿率为5.88‰。结论 脑血管病是导致60岁以上人群死亡的重点疾病,已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各级应加强脑血管病的病因预防与行为干预,最大限度降低脑血管病对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危害。  相似文献   

4.
王颖  刘志华 《现代预防医学》2016,(13):2372-2384
目的 分析高唐县育龄妇女死亡的原因,为探讨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育龄妇女死亡率。方法 对2009-2013年高唐县常住人口的育龄妇女死亡个案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研究。结果 5年间育龄妇女死亡数为516例,年均粗死亡率76.59/10万,标化死亡率49.31/10万;农村死亡率高于城镇(χ2=8.097,P=0.005);前5位死亡原因为恶性肿瘤、伤害、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和肾脏疾病;前5位恶性肿瘤死亡原因为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和白血病;前5位伤害死亡原因为交通事故、自杀、中毒、淹死和触电;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45~49岁年龄段死亡率最高,为222.76/10万。结论 加大恶性肿瘤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力度是降低农村育龄妇女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唐县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为制订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和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10月,对高唐县居民2001-2003年死亡原因进行调查。[结果]2001-2003年全县累积调查1 127 540人,死亡7 194人,死亡率为638.03/10万。居民死亡率(/10万),男性为745.16,女性为530.89;0岁组为2101.47,1-4岁组为40.78,5-9岁组为26.43,以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死亡率上升。前3位死亡原因全部居民是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男性为心脏疾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疾病,女性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结论]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是高唐县居民的重要死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高唐县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流行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高唐县2009~2011年居民全死因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观察主要恶性肿瘤死亡水平的变化;分析各类恶性肿瘤流行趋势;统计恶性肿瘤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死亡构成比等指标。结果高唐县2009-2011年居民恶性肿瘤年均粗死亡率为175.60/10万,男性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年均增长1.78%,男性增长高于女性;肿瘤发病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主要恶性肿瘤为肺癌、食管癌、胃癌、肝癌,肺癌上升趋势最为明显。结论恶性肿瘤已经成为高唐县居民的主要死因之一,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是高发人群,肺癌和食管癌是下一步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摘要:目的 探索高唐县居民伤害死亡分布特点,为开展预防控制和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高唐县死因监测死亡报告数据,用Excel和SPSS软件进行进行伤害死亡原因和趋势分析。结果 5年间因伤害引起死亡1 138例,平均死亡率为46.64/10万,标化率为37.65/10万;男性平均死亡率为64.86/10万,标化率为46.80/10万;女性平均死亡率为27.82/10万,标化死亡率为21.77/10万,男性是女性的2.33倍。农村平均死亡率为51.23/10万,城市为35.94/10万,农村是城市的1.43倍。前五位主要死亡原因为道路交通事故、自杀、意外中毒、意外跌落和淹溺,占全部伤害死亡的86.30%,其中男性以道路交通事故为主,女性以自杀为主。0~14岁死亡率最低,为8.45/10万,淹溺为首位死因;60岁以上人群死亡率最高,为118.88/10万,自杀为第一位死因。结论 伤害已成为高唐县居民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应有针对性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和自杀的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8.
9.
目的了解高唐县死亡原因监测网络系统报告质量,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收集2012年死亡原因网络直报死亡信息,利用诊断依据、报告及时率、根本死因确定和编码错误率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全县的死亡病例报告率为99.99%,审核率为100.00%,审核及时率为100.00%。医疗机构网络报告的死亡病例占居民死亡总数的96.63%,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死亡病例数占死亡总数的92.77%,临床、理化和临床诊断的比例占95.68%,死因编码正确率达99.64%,报告及时率为86.31%。结论 2012年死亡病例网络报告系统报告质量较好,医疗机构报告及时性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变化趋势,分析5岁以下儿童死亡主要因素,为制定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9-2013年高唐县5岁以下儿童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高唐县5岁以下儿童年平均死亡率为7.68‰,婴儿死亡率为6.87‰,新生儿死亡率为5.78‰;儿童死亡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围产期疾病死亡率下降明显。前5位死因为围产期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和未成熟儿、新生儿产伤和窒息、其他先天畸形。结论加强围产期管理和健康教育水平,提高孕产妇和儿童系统化管理率,提升产科、儿科诊疗水平,加大疾病筛查力度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有力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高唐县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卫生政策和恶性肿瘤的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高唐县死因登记报告系统中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2年全县报告恶性肿瘤死亡783例,死亡率为159.27/10万,标化死亡率为85.45/10万,死亡率位居全死因的第3位;男性死亡率为203.58/10万,标化死亡率为115.01/10万;女性死亡率为114.33/10万,标化死亡率为58.43/10万;死因顺位前5位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肠癌,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85.95%,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随年龄增长,恶性肿瘤死亡率呈上升趋势,55岁后明显升高。白血病为0~14岁年龄组主要恶性肿瘤,肺癌为35岁以上年龄组主要死因。结论肺癌是危害高唐县居民健康的首位恶性肿瘤,50岁以上居民应作为恶性肿瘤防治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河南省居民2011年死亡状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河南省居民2011年疾病监测系统资料,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河南省居民粗死亡率为585.07/10万。全省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和伤害3大类疾病男性构成比分别为:4.61%、85.72%和8.12%,女性分别为:4.17%、86.94%和5.91%;女性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3大类疾病构成基本一致(χ2=2.01,P=0.367),而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χ2=7.12,P=0.028),城市男性和女性(χ2=38.57,P〈0.001)、农村男性和女性(χ2=1.88,P〈0.001)、城市男性和农村男性(χ2=7.03,P=0.02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病已经成为危害河南省居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应采取综合措施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从而降低人群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祥云县居民健康状况和主要疾病死亡原因,评价居民健康水平,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制定疾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祥云县2011年居民死亡资料进行比较分析,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法进行编码,以2000年全国标准人口构成比进行死亡率标化。[结果]祥云县居民粗死亡率分别为590.9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96.10/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34,P<0.001),男女性别比为1.47:1。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前5类死因死亡人数占死亡总数的84.31%。祥云县年龄别死因有两个高峰:一个小高峰是0~1岁组,死亡率316.19/10万,另一个高峰是65岁以上的年龄组,死亡率5422.90/10万。[结论]祥云县居民以呼吸系统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心脏病为主要死因。其中损伤和中毒死亡已是祥云县的一个突出死亡原因,以交通事故死亡居首,是男性死亡的第三大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高唐县农村居民伤害死亡现状及死因,为开展预防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县2003~2005年农村居民伤害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县2003~2005年伤害死亡476人,伤害死亡率为42.22/10万,占死因顺位的第4位,男性第一死因为车辆交通事故,死亡168人,死亡率为29.80/10万;女性第一死因为自杀,死亡36人,死亡率为10.82/10万。除85岁以上组男性的伤害死亡率低于女性,其他年龄组男性均高于女性。年龄组不同导致死亡的原因不同。[结论]高唐县农村居民伤害死亡仍保持在较高水平,应针对主要死亡原因,进行行为干预,降低伤害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掌握凌云县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和变化规律,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居民死亡资料按国际疾病分类(ICD-10)标准分类,用 Excel 2007和 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凌云县2011—2015年年均死亡率700.34/10万,其中男性845.23/10万,女性541.48/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因前5位为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及中毒、心脏病。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凌云县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应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推广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减少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长春市南关区居民死因分布特点、死因谱变化与疾病危害程度,为制订相关疾病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之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中的2009—2011年南关区居民病伤死亡原因报告数据,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死亡原因分析。结果2009—2011年南关区居民死亡原因顺位前5位的疾病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男性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全死因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P〈0.01),以80岁组为最高,10岁组无死亡发生,5岁组为最低,不同年龄组人群的主要死因不同。结论心脏病、脑血管病和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南关区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加强慢病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长春市全死因监测点死因分布特点,计算长春市5城区居民期望寿命以及重要死因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慢性病的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死亡率、构成比及期望寿命对2011年五城区居民死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1年5城区居民总死亡率5.23‰,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其他疾病,占总死因的83.43%。本市5城区居民期望寿命78.56岁,女性期望寿命高于男性。如果去除主要死因,长春市期望寿命将有提高。结论慢性病在总死亡中所占比例最高,是目前危害本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和死因,预防和控制慢性病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泰顺县从2008年开展居民死因监测工作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监测数据已逐步完善.为了更好地指导全县恶性肿瘤防控工作,以及给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现对泰顺县2011年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高唐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原因和流行特征,为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和行为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高唐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意外伤害死亡资料利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5年高唐县60岁以上老年人伤害年均死亡率为140.78/10万,标化死亡率93.93/10万,其中男性死亡率167.54/10万,标化死亡率120.51/10万,女性死亡率114.71/10万,标化死亡率69.28/10万,男性高于女性;死亡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各年龄组死亡率男性均高于女性。前五位死亡原因为自杀、机动车交通事故、意外跌落、意外中毒和火灾,占伤害总死亡的90.79%,死亡率分别为43.50/10万、37.57/10万、23.33/10万、12.65/10万、9.49/10万;男性首位死因为机动车交通事故,死亡率为56.92/10万,占伤害总死亡的33.97%;女性和男女合计首位死因为自杀,死亡率分别为43.70/10万、43.50/10万,占人群死亡的38.09%、30.90%;男性和女性前五位死因相同,死因顺位不同,且不同年龄段首位死因不同。结论 自杀和机动车交通事故作为主要死因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全社会应高度重视预防控制和行为干预工作,以降低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2011年天津市河北区居民死亡监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北区2011年居民的死亡水平与死亡原因,为制定慢性病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河北区2011年居民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5311人,死亡率为840.99/10万。居民死亡率,男性为904.35/10万,女性为776.59/10万;0岁为669.77/10万,1~4岁为37.93/10万,5~9岁为0.oo/10万,10~19岁为15.88/10万,此后逐渐上升,60~69岁迅速上升为1053.19/10万,≥80岁最高为7286.06/10万。居民死亡率最高的前5位死因,依次是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内分泌疾病,合计死亡数占全部死亡数的92.39%。各种死因的合计减寿率为83.11‰,减寿率最高的是恶性肿瘤(28.17‰)、心脏病(20.28%o)、脑血管病(13.92%。)。结论2011年河北区居民死亡率较高,心脏病、恶性肿瘤、脑血管病为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