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发病与Th1/Th2优势活化状态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FLISA)测定32名狼疮性肾炎患者和10名健康人PBMC培养上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结果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IL-4、IL-10水平明显高于非活动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IL-2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动期、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IFN-γ水平3组间无显著性(P〉0.05)。结论Th2细胞因子介导的免疫应答在活动期狼疮性肾炎的发病机制中占主导地位,活动期狼疮性肾炎患者Th1细胞因子的细胞活化降低。  相似文献   

2.
结核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TNF—α、IFN-γ、IL-12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结核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肺结核并HBsAg阳性患者21例(A组),单纯肺结核患者30例(B组),健康对照组30例(C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三组血清中TNF-α、IFN-γ、IL-12浓度水平。【结果】A组和B组TNF-α水平均高于C组(P〈0.01);但A组T组和B组之间TNF-α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IFN-γ、IL-12水平均低于C组(P〈0.05);而A组IFN-γ、IL-12水平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结核病合并慢性乙肝患者的体内,可能存在着显著的Th1细胞免疫应答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结肠黏膜中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情况。方法:检测UC患者及正常对照者结肠黏膜培养上清液中IL-4、IFN-γ、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UC组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低于正常对照组(0.1591±0.1014)(P〈0.05),IFN-γ和TNF-α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4481±1.1661、1.8349±1.6417)(P〈0.01)。结论:UC患者结肠黏膜中IL-4的表达较对照组降低,IFN-γ、TNF-α的表达较对照组升高。IL-4、IFN-γ、TNF-α表达的改变是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慢性肝病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一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10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水平。结果 各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指标以肝硬化患者最为显著;肝病患者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IL-10、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肝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水平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和前列腺液中4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索-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AP)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6例CAP患者血清和前列腺液中IL-2、IL-4、IL-8、TNF-α进行检测,同时与20例非CAP健康男性进行比较。结果CAP患者血清和前列腺液中的IL-2、IL-8、TNF-α以及血清IL-4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患者前列腺液中的IL-4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前列腺液中WBC计数与IL-8水平存在相关性(r=0.64,P〈0.05),与IL-2、IL-4、TNF-α水平无相关关系(r=0.12、0.29,均为P〉0.05)。结论检测血清和前列腺液中IL-2、IL-8、TNF-α水平和前列腺液中的WBC计数,对CAP辅助性诊断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的含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预后的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PHC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Ⅲ期患者血清TNF-α和sIL-2R含量明显高于Ⅰ期(P〈0.01);肿瘤根治术后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中的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随之增加。PHC患者在治疗前血清中sIL-2R和TNT-α水平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检测PHC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对了解PHC患者体内免疫状态、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患者的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2(IL-2)以及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RBC-C3bRR)和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CIC)的变化,探讨机体免疫功能和CAA发病的关系。方法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血清IFN-γ、TNF-α、IL-2的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RBC-C3bRR和RBC-CIC测定采用红细胞酵母花环法。结果与对照组相比。CD4、CD4/CD8以及RBC-C3bRR显著降低(P〈0.05和P〈0.01)。而CD8和IFN-γ、TNF-α、IL-2水平则显著升高(P〈0.05和P〈0.01)。结论CAA患者表现多种免疫功能改变。监测CAA患者的白细胞及红细胞免疫活性有助于了解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PSD组)和健康者(CON组)为研究对象,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NEU)、血小板(PLT)、淋巴细胞(LYM)、BD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差异,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PSD组患者WBC和NEU明显高于CON组(均 P<0.01),在RBC、PLT 和LYM 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SD组患者BDNF和IL-10明显低于CON组,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明显高于CON组(均 P<0.01)。将脑卒中后抑郁患者BDNF与 hs-CRP、TNF-α、IL-1β、IL-6、IL-8和IL-10进行相关性分析,BDNF与hs-CRP、TNF-α、IL-1β、IL-6和 IL-8均呈负相关(rs <0,P<0.05),与IL-10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BDNF水平与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呈负相关,与IL-10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及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46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设为UC组与对照组。清晨空腹采取静脉血,离心分离血浆,ELISA法检测血浆中MMP-1、TIMP-1、TNF-α水平。结果UC组患者(活动期,缓解期)血浆MMP-1、TIMP-1、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UC组活动期MMP-1、TIMP-1、TNF-α水平明显高于缓解期(P〈0.05)。不同病情UC患者血浆MMP-1、TIMP-1、TNF-α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病情越重,血浆MMP-1、TIMP-1、TNF-α水平越高。结论外周血MMP-1、TIMP-1、TNF-α水平可反映UC病情变化。  相似文献   

10.
杨凯  贺兼斌 《临床医学》2009,29(2):96-9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8(IL-8)、干扰素-γ(IFN-γ)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40例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及30例健康者的血清IL-8、IFN-γ水平。结果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IL-8、IFN-γ水平均显著高于稳定期和正常对照组(P〈0.01),稳定期血清IL-8、IFN-γ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8与IFN-γ共同参与了COPD气道炎症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美沙拉嗪缓释颗粒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UC活动期患者89例,随机分为美沙拉嗪组46例和柳氮磺吡啶(SASP)组43例。美沙拉嗪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颗粒口服,SASP组给予SASP片口服。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Sutherland评分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8水平变化,以及随访情况。结果美沙拉嗪组总有效率93.48%,SASP组总有效率79.07%,2组差异显著(P〈0.05);2组治疗后Sutherlan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美沙拉嗪组显著低于SASP组(P〈0.01);2组治疗后血清TNF-α、IL-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显著(P〈0.01)。随访6个月后,美沙拉嗪组Sutherland评分低于SASP组(P〈0.01),2组复发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美沙拉嗪治疗UC的疗效优于SASP,且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肠道乳酸杆菌变化及其与临床分期、炎症指标的关系。方法 选取120例UC患者为UC组,其中活动期69例、缓解期51例;另按照年龄、性别适配原则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肠道乳酸杆菌、炎症指标水平,并分析UC组患者各指标其与病情分期的关系,以及乳酸杆菌与炎症指标的关系。结果 UC组患者乳酸杆菌数量、血清白介素-4(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8.17、25.42,P均<0.05),血清白介素-17(IL-17)、白介素-23(IL-2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6.70、-16.02、-15.67,P均<0.05)。UC活动期患者Mayo评分高于UC缓解期,乳酸杆菌数量明显低于UC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9.54,t=6.22,P均<0.05)。UC活动期患者血清IL-4水平明显低于UC缓解期,血清IL-17、IL-23、TNF-α水平明显高于UC缓解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0.08、-9.12、-9.6...  相似文献   

13.
产后甲状腺炎患者血中细胞因子与TPO-Ab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锂  张秋玲 《浙江临床医学》2006,8(10):1029-1030
目的 通过观察产后甲状腺炎(PPT)患者血中三种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及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含量,探讨它们其间的关系.方法 对PPT39例及正常对照组35例,分别用放免法和双抗夹心ELISA法测定其血清三种细胞因子及TPO-Ab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PT组IL-6、TNF-α、IFN-γ及TPO-Ab均高于对照组;IL-6、TNF-α、IFN-γ与TPO-Ab均呈正相关.结论PPT患者存在IL-6、TNF-α、IFN-γ的分泌增加,且与反映甲状腺免疫状态的TPO-Ab显著正相关.推断细胞因子参与了PPT发病中免疫炎症反应过程,提示IL-6、TNF-α、IFN-γ水平可作为PPT的临床免疫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刘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0):1414-1415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 )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方法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体检的健康人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常规、PCT和炎症因子的差异,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 PCT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白细胞(WBC)、红细胞(RBC)、中性粒细胞(NEU)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两组研究对象RBC、血小板(PLT)和淋巴细胞(LY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观察组患者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 P<0.05 ),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PCT与hs-CRP、TNF-α、IL-1β、IL-6和IL-8均呈正相关(均 rs >0,P<0.05),与IL-10呈负相关(均 rs<0,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PCT 明显高于健康人,其水平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可用于评估其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内毒素(ET)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UC患者组患者(轻度15例,中度22例,重度15例)及正常对照组的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11NF-α、ET水平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UC组患者血清TNF—α、ET平均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UC患者血清TNF—α、ET水平显著高于轻、中度患者,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不同病情UC患者血清TNF-α、ET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测定血清TNF—α、ET水平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病情观察及疾病诊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d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组26例和缓解期患者组22例,健康人(对照组)22例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中IL-4、IL-8、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IL-4、IL8、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IL-8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IL-4、IL-8、IL-10和TNF-α的水平可作为判断哮喘疾病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10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水平.结果:各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血清IL-10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肝病患者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真人养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及其对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及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择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63例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且中医辨证属脾肾阳虚证的患者,按照数字单双号分为分为观察组(n=32)和对照组(n=31)。观察组以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评分及结肠黏膜病变活动指数(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判定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证候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患者上述证候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Sutherland疾病活动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 0. 05);观察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真人养脏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显著降低血清IL-6、IL-8、TNF-α水平,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方法60例CHB HBeAg阳性患者被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C HB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C HB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分别在开始和第48周时两组患者抽血检测 HBV DNA、IL-2、IL-4、IL-10、TNF-α和IFN-γ。结果 CHB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IL-2、TNF-α、IFN-γ明显升高,HBV DNA、IL-4、IL-10明显下降(P<0.01);CHB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抑制CHB HBeAg阳性患者HBV DNA复制,可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慢性日本血吸虫病患者血清中1Th1型[γ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Th2型[白细胞介素(IL)-10、IL-13)]细胞因子水平,探讨晚期肝纤维化易感性与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358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采用B超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随机选取HBsAg阴性,早期肝纤维化患者39例,晚期肝纤维化患者29例。检测患者血清IL-10、IL-13、IFN-γ、TNF-α的水平。结果358例患者HBsAg阳性率高达23.2%(83/358)。血吸虫病患者合并乙型肝炎感染较未感染者、晚期肝纤维化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并未提前,且构成比无明显差异(Х^2=0.427,P=0.513)。晚期肝纤维化患者血清IL-10水平[4.20(1.43~52.07)ng/L]高于早期肝纤维化患者[1.60(1.30~12.14)ng/L,Z=-3.907,P〈0.01];血清IL-13水平[21.37(0.56~61.37)ng/L]显著高于早期肝纤维化患者[12.94(3.37~26.99)ng/L,Z=-4.653,P〈0.01];血清IFN-1水平[3.12(1.38~66.14)ng/L]与早期肝纤维化患者[5.87(1.33-216.33)n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067,P〉0.05);血清TNF-α水平[2.48(0.79~19.86)ng/L]与早期肝纤维化患者血清TNF-α水平[2.28(0.67~15.72)n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112,P〉0.05)。结论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乙肝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晚期肝纤维化的患者血清存在着高水平的IL-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