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浆活化蛋白C(Protein C,PC)、活化蛋白S(Protein S,PS)、抗凝血酶Ⅲ(AntithrombinⅢ,AT-Ⅲ)的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院临床确诊的9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组,根据病灶大小分为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根据发病时间分为急性期组与恢复期组;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分为管壁正常组、增厚期组、斑块期组。另选取同期41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PC、PS、AT-Ⅲ活性,并分析PC、PS、AT-Ⅲ的表达与病情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PC、PS、AT-Ⅲ表达活性明显偏低(P0.05);急性期组PC、PS、AT-Ⅲ活性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恢复期组,对照组PS、AT-Ⅲ的表达活性最高(P0.05);小梗死组PC、PS、AT-Ⅲ表达活性高于中梗死组和大梗死组(P0.05);斑块组PC、PS、AT-Ⅲ活性低于正常组和增厚组(P0.05);增厚组和正常组上述因子表达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PC、PS、AT-Ⅲ的表达与发病时间呈正相关,与梗死病灶及颈动粥样硬化程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PC、PS、AT-Ⅲ的表达与发病时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与梗死病灶及颈动粥样硬化程度具有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蛋白C(PC)、蛋白S(PS)以及抗凝血酶Ⅲ(AT-Ⅲ)与急性脑梗死(ACI)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ACI患者100例为观察组,按照梗死严重程度、合并颈动脉病变情况、治疗阶段分为不同亚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PC、PS以及AT-Ⅲ水平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PC、PS以及AT-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不同梗死严重程度亚组PC、PS以及AT-Ⅲ水平比较,重度亚组低于中度亚组,中度亚组低于轻度亚组(P<0.05);不同颈动脉病变亚组PC、PS以及AT-Ⅲ水平比较,颈动脉斑块亚组低于颈动脉增厚亚组及正常亚组(P<0.05);不同治疗阶段亚组PS与AT-Ⅲ水平比较,急性期亚组低于恢复期亚组,恢复期亚组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期亚组PC水平低于恢复期亚组及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PC、PS以及AT-Ⅲ诊断ACI的AUC分别为0.760(95%CI:0.679~0.841)、0.822(95%CI:0.745~0.899)、0.797(95%CI:0...  相似文献   

3.
抗凝血酶-Ⅲ、血浆蛋白C在脑梗死中的病因学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蛋白C(PC)在脑梗死中的病因学意义。方法测定30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稳定期外周血浆中AT-Ⅲ、PC的活性水平。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AT-Ⅲ、PC水平[(82.9±13.2)%、(86.5±19.5)%]低于正常对照组[(103.5±23.5)%、(102.5±20.1)%](均P<0.05);脑梗死组稳定期AT-Ⅲ、PC水平[(98.9±13.2)%、(97.6±19.5)%]与正常对照组[(103.5±23.5)%、(102.5±20.1)%]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结论外周血浆中AT-Ⅲ、PC活性水平降低难以成为脑梗死发病的始发因素,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后存在的抗凝作用降低对临床的抗凝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α与C-反应蛋白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脂蛋白-α(LP-α)和C-反应蛋白(CRP)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采用透射比浊法分别在急性期和恢复期检测36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清LP-α和CRP含量,并与32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LP-α两次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LP-α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急性期CRP有显著差异(P<0.05),而脑梗死恢复期CRP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LP-α与CRP同样可作为脑梗死的观察指标,LP-α水平不受病程及治疗影响。因此,急性期检测结果可说明患者LP-α水平是脑梗死独立危险因素。但CRP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随病程转归而恢复正常水平。脑梗死是炎症参与的复杂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PC、PS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本文测定了9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PC、PS抗凝活性。结果:PC:A以肺癌组为最高;肝癌组最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均<0.01。其他癌症组与正常组比较P>0.05。PS:A除肝癌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外(P<0.05),其余癌症组与正常组比较P均>0.05。17例恶性肿瘤经治疗后PC:A高于治疗前(P<0.05);而PS:A治疗前后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经手术治疗病人的PC:A,以术后1周内为最低,术后2周恢复正常水平。结论:血浆PC:A检测可作为肺癌、肝癌等的辅助诊断指标,如连续测定PC:A的动态变化有助于判断疗效及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蛋白C(PC)及纤维蛋白原(Fbg)与进展型卒中的关系.方法 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 h内),入院第2天即测定AT-Ⅲ、PC活性水平及Fbg含量,根据病程演变,分为进展组(26例)和非进展组(46例).另将同期住院的非脑血管病患者5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AT-Ⅲ、PC活性水平及Fbg含量的差异.结果 3组AT-Ⅲ、PC活性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展组Fbg含量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及对照组,而非进展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Fbg水平升高与卒中进展相关,是缺血性卒中进展的有效预测指标.对该类患者提早进行干预,对降低缺血性卒中进展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DM)患者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TM)、蛋白C(PC)活性、抗凝血酶(AT-Ⅲ)活性在糖尿病肾病(DN)各期的水平,探讨其在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检测30例正常人、80例2型DM患者血浆中TM、PC、AT-Ⅲ活性。结果DM各组血浆PC活性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T—Ⅲ活性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在DM无并发症时即出现上述改变(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尿蛋白的排泄率(UAE)与PC水平呈正相关(β=0.407,P〈0.01),AT-Ⅲ与UAE水平呈负相关(β=-0.369,P〈0.01)。DM各组血浆TM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其中,无并发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余下的各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表明,UAE与TM呈正相关(β=0.321,P%0.01)。结论DM患者存在血管内皮损伤、血浆高凝状态,血浆TM、PC、AT-Ⅲ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DM患者凝血功能变化,有助于延缓DN的形成与发展。TM是早期诊断DN较敏感的指标,并能反映DN的发生和发展,与UAE联合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DN。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心肌梗死家兔模型恶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并探讨丹参酮导致的钙调蛋白(CaM)信号传导系统改变与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降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大耳家兔共90只,随机分为3组:心肌梗死模型家兔(无干预组)、心肌梗死丹参酮干预家兔(干预组)和假手术对照家兔(对照组),每组30只。对3组家兔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CaM、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活性、跨室壁复极离散度(TDR)、心肌细胞内 Ca2+浓度进行统计并比较。结果对照组未发生恶性心肌梗死,无干预组和干预组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干预组恶性心律失常率(60.0%)高于干预组(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干预组和干预组家兔的 CaM 蛋白水平分别是对照组家兔的1.483倍和1.321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无干预组家兔 CaM 蛋白水平高于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间 CaMKⅡ的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无干预组血清钙离子水平高于对照组和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低于无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 TDR 低 于 无 干预组,这两组 TDR 均高于对照组,差 异 有 统 计 学意义(P <0.05)。干预组梗死心肌单细胞水平胞内钙浓度低于无干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CaM 信号传导系统的相关信号因子的水平对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有提示作用。丹参酮可以通过抑制 CaM 信号传导系统而在预防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患者活化血小板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全血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PAC-1)、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CD6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血流式细胞术测定76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30例高血压病患者和28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PAC-1、CD62P的表达水平,并与20例健康对照者比较。结果脑梗死组急性期、恢复期、高血压病组、糖尿病组PAC-1、CD62p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AC-1、CD62P的表达大梗死灶组〉中梗死灶组〉小梗死灶组,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AC-1、CD62P的表达重型〉中型〉轻型,各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恢复期、高血压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脑梗死病人血小板活化与病情及梗死灶大小有关,PAC-1、CD62p可作为判断病情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蛋白C(PC)、蛋白S(PS)活性与进展性脑梗死疾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该院就诊的脑梗死患者110例,根据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行分组,进展性脑梗死组38例,非进展性脑梗死组72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3组研究对象的血浆PC、PS活性并进行比较。结果进展性脑梗死组患者PC、PS活性明显低于非进展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进展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性脑梗死患者机体的PC系统被激活,血浆PC、PS被消耗是血栓形成和加重损伤的重要环节,因此,通过监测PC、PS活性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3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3例和正常对照者85例,采用库尔特HMX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受检者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MPV、PDW水平均升高,PLT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梗死面积越大,PLT、MPV、PDW水平越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LT参数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广州地区中晚期妊娠妇女抗凝血酶Ⅲ(AT-Ⅲ)参考值范围的调查,初步探讨AT-Ⅲ检测在妊娠妇女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健康妊娠妇女250例及同期体检的健康非妊娠妇女118例,将健康妊娠妇女按孕周分组:孕周14∽27周组设为中孕组,共124例,>27周组设为!孕组,共126例。将上述各组按年龄再分为小于29岁组和大于或等于29岁组。收集所有入组人员抗凝静脉血1.8 mL,检测其血浆AT-Ⅲ水平,调查其相应的参考值范围。结果中孕组、晚孕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AT-Ⅲ水平分别为99.0%(68.1%∽117.0%)、92.0%(71.1%∽112.0%)、103%(76.0%∽1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岁的中孕组、晚孕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 AT-Ⅲ水平分别为96.85%(71.20%∽116.85%)、93.60%(70.53%∽136.48%)、103.75%(80.68%∽13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岁的中孕组、晚孕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浆AT-Ⅲ水平分别为95.47%(77.40%∽113.54%)、92.40%(69.20%∽113.00%)、102.08%(75.20%∽123.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妇女AT-Ⅲ水平在不同孕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制订不同的参考范围,而同一孕期内不同年龄段妊娠妇女AT-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制订参考范围时可不考虑年龄因素。结论该研究为广州地区中晚期妊娠妇女人群AT-Ⅲ的参考值范围制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86例脑梗死[急性期脑梗死(急性期组)患者56例,根据梗死灶的容积大小分为3组:大梗死灶组26例、中等梗死灶组5例和小梗死灶组25例;恢复期脑梗死(恢复期组)患者30例]患者和31例健康体检者血清sICAM-1和sVCAM-1的水平。采用斯堪的那维亚卒中量表(SSS)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对56例急性期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急性期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恢复期组(P均〈0.05),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急性期脑梗死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SSS评分、NIHSS评分、梗死灶容积均无相关性(r=0.139、-0.060、-0.034、0.202、-0.098、-0.026,P均〉0.05)。结论sICAM-1、sVCAM-1可能参与了脑梗死早期的炎症反应及再灌注损伤,而与梗死灶的大小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脑血管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血浆血栓调节蛋白(PTM)水平在脑血管病中的变化。方法 使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79例脑血管病急性期(脑梗死81例、脑出血5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7例)与48例恢复期(脑梗死26例、脑出血22例)的PTM水平,并以60名健康人为对照。结果 对照组PTM水平与性别及年龄分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PTM水平明显高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健康对照组(P〈0.01)及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恢复期(P〈0.01,P〈0.0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则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TM是一种稳定反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对脑血管病的诊断、疴情监测及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检测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中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g)、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含量和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活性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冠心病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26例临床确诊的冠心病(CHD)患者,其中稳定型心绞痛(SAP)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45例,急性心肌梗死(AMI)39例,并选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用STA-R全自动凝血仪分别测定上述项目的血浆含量和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AMI组较UAP组、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UAP组较SAP组及对照组,血浆AT-Ⅲ、PC 、PS活性明显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血浆Fg、FDP、D-D含量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1);SA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血浆AT-Ⅲ、PC 、PS活性和Fg、FDP、D-D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临床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纤溶系统失衡,其中AMI和UAP患者存在异常激活的高凝状态.其发病机制可能有血栓因素的参与,联合测定上述标志物,有利于冠心病的早期诊断、临床分型及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抗凝蛋白缺陷与不明原因的反复自然流产(RSA)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血液凝固法、发色底物法检测102例RSA患者和36例经产健康体检妇女血浆中蛋白S(PS)、蛋白C(PC)及抗凝血酶Ⅲ(AT-Ⅲ)的活性水平.结果 RSA组PS、PC及AT-Ⅲ缺陷的发生率分别为28.4%、1.9%及21.2%,PS缺陷及AT-Ⅲ缺陷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C缺陷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SA晚期流产组(孕周大于或等于12周)的PS和AT-Ⅲ缺陷发生率分别为48.9%和35.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RSA早期流产组(孕周小于12周)的PS和AT-Ⅲ缺陷发生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凝蛋白缺陷可能与RSA的发生,特别是晚期流产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血细胞、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参数变化。方法选取95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试验组,又将其分为慢性脑梗死组(A组),急性脑梗死组(B组),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相关仪器进行检测并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白细胞计数(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eu%)、平均血小板体积(MPV)、hs-CRP、NT-proBNP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计数(PLT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67,P>0.05)。A组WBC、Neu%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高于A组和健康对照组;B组MPV、hs-CRP、NT-proBNP高于A组和健康对照组, A组又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或0.01),A组PL T高于B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WBC、Neu%、MPV、hs-CRP、NT-proBNP指标异常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液中血细胞、hs-CRP、NT-proBN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疾病诊断时可作为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全自动血凝仪和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检测急性心肌梗死与肝硬化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4例、肝硬化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设置对照(健康体检者),分别采用全自动血凝仪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 AT-Ⅲ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血凝仪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的 AT-Ⅲ浓度分别为(251.2±58.5)mg/L、(228.0±22.6)mg/L,生化仪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与肝硬化患者的 AT-Ⅲ浓度分别为(255.6±54.3)mg/L、(230.3±23.1)mg/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 AT-Ⅲ浓度均显著高于肝硬化患者,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全自动血凝仪和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AT-Ⅲ可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与肝硬化的诊断与鉴别。  相似文献   

19.
急性脑出血凝血和纤溶异常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血的凝血、纤溶功能异常。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等方法定量分析脑出血患者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蛋白C(PC)、D-二聚体(D-dimer)、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Fib),分别与对照组凝血,纤溶各指标比较,结果:脑出血的t-P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PAI-1浓度低于对照组(P<0.01);PC浓度高于对照组(P<0.001);D-dimer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AT-Ⅲ浓度低于对照组(P<0.001);Fib浓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有抗凝功能异常和纤溶性高的特点,脑出血急性期t-PA和PAT-1变化规范不同于缺血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72例健康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测量其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作比较;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病例(大于10mg/L为阳性)与脑梗死病灶大小、死亡率相比较。结果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情重者升高更明显;病灶〉15mm急性脑梗死组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率高于病灶≤15mm腔隙性急性脑梗死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阳性病例组死亡率高于血清c-反应蛋白阴性病例组死亡率(P〈0.05),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评估预后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