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调查福州社区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高骨折风险患者自我健康管理(知识-信念-行为)的现状,分析骨质疏松症知识水平的影响因素,为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3月,应用FRAX中文版子模块筛选出191名DO高骨折风险患者,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OKT)、骨质疏松症自我效能量表(OSES)和自行设计的健康行为问卷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分析骨质疏松症患者知识、自我效能、健康行为水平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骨质疏松症知识问卷每题平均得分为(0.44±0.16)分,钙知识维度得分最高,危险因素维度得分最低,性别、学历是骨质疏松症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即男性的OKT得分高于女性,学历越高,OKT得分越高。自我效能平均分为(129.13±26.07)分,锻炼自我效能得分低于食钙自我效能。健康行为平均分为(31.74±6.88)分,摄钙健康行为维度得分最低。结论女性、低学历患者是骨质疏松健康教育的重点人群,应强化危险因素教育,提高"治未病"的意识和行为,提供多样化的运动方案和摄钙来源,以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健康行为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是个体为维持健康或促进健康,达到自我满足、自我实现而采取的行为;其内容包括生活方式、情绪管理、避免危害健康的行为及体检等;影响因素有心理因素、社会及人口学因素及其他因素对健康行为的影响;研究方法包括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健康行为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为缺乏对健康知识与行为之间差异性的研究,问卷调查法或访谈法易出现偏倚。严格不记名调查,测量生物学指标可控制偏倚的发生。提出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对个体的整体健康行为进行综合性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支气管哮喘患者知识、信念和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哮喘患者的自我照顾知识、健康信念、自我照顾行为状况,识别其影响因素,为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哮喘患者知识、信念和行为调查问卷对70例哮喘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哮喘知识总分8.54±2.59,得分率65.69%;哮喘信念总分46.25±11.37,得分率38.54%;哮喘自我照顾行为总分51.33±16.50,得分率57.03%;哮喘自我监测知识、健康信念、自我照顾监测行为得分率较低,分别为29.50%、30.24%和26.30%。病程及是否有峰流速仪是哮喘患者知识得分的阳性预测指标(均P<0.01);是否有峰流速仪及哮喘严重程度是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均P<0.01)。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知识掌握较好,用药及自我监测知信行较差;健康教育应注重提升患者的信念和行为依从性。  相似文献   

4.
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研究的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目前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对近5年有关我国护理人员健康促进生活方式的文献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总得分处于一般水平,影响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或行为的决定因素有认知-知觉因素和修正因素,年龄、居住情况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有影响,健康价值、健康行为自我效能及健康概念等影响因素与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呈正相关性.结论 我国护理人员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存在改进空间,通过对健康价值、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等影响因素的干预,可以促使他们采取有效的健康促进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女护士排尿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修订版女性排尿行为量表和女性排尿行为信念量表,对济南市3所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401名临床女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憋尿和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是女护士排尿行为问题最大的两个方面,评分分别为2.99±0.79、2.90±0.85。分层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月经状况、工作年限和排尿行为信念是女护士排尿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相关影响因素分别可解释排尿地点选择倾向、无尿意排尿、憋尿、用力排尿和排尿姿势变异量的12.5%、9.3%、20.9%、11.3%和10.3%。结论女护士的排尿行为存在问题,可以应用健康信念模式对护士群体的排尿行为进行健康教育,通过提高女护士排尿行为信念来改善排尿行为。健康教育应特别针对年龄大、已婚、月经不规律和低年资护士。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相关运动锻炼行为状况,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糖尿病足知识问卷、糖尿病足自我锻炼健康信念问卷、糖尿病足自我锻炼行为问卷,对上海市某社区糖尿病患者209例进行调查。结果社区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相关运动锻炼行为得分率60.53%~72.48%;糖尿病足相关知识和健康信念是运动锻炼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运动锻炼行为不理想,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知识水平及健康信念,促进其锻炼的健康行为,有效预防糖尿病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成效的对策。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分别调查本院血管外科22名护理人员和166例乳腺癌患者对乳腺癌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因素的看法。结果护患之间对护理人员素质、患者接受教育的时机及心理素质等因素看法一致,对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影响因素如护理工作量大、无完整教材、患者一般情况及家属支持等4个因素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掌握护患所关心的主要因素,保证护士健康教育的人力和时间,开展有针对性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活动,选择合适的宣教时机和方法,提高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成效,为患者赢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乙醇性肝病(ALD)患者戒酒行为的影响因素,以便有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60例ALD患者进行调查。结果患者的文化程度低(55.0%)、宴请的程度高(51.7%)、医务人员健康教育少(43.3%)、媒体对戒酒防治ALD宣传少(41.7%)及家庭的支持程度低(33.3%)5项因素是ALD患者戒酒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加强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宣传,重视大众媒体的宣传,寻找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呼吁家庭社会的支持,是促进ALD患者建立良好戒酒行为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慢性乙肝患者在院外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护士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乙肝患者抗病毒的疗效。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92例院外进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按时复诊检查、遵守健康行为依从性较差。影响乙肝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包括患者的认知、健康信念、选择不同的抗病毒药物。结论:医护人员应该加强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抗病毒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促使人们自愿改变不良行为和影响健康的相关因素,消除和减轻影响因素,以预防疼痛,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其本质是一种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11.
永久性结肠造口早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利  郭爱敏 《护理学杂志》2008,23(14):23-25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早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时60例结肠造口术后1~12月的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自我护理能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健康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造口患者自我意愿得分35.48±2.99,为高水平;自护知识得分12.70±2.77,为高水平低值;自护技能得分4.97±2.70,为低水平.社会支持评分37.37±5.27,患者具有满意的社会支持度.健康行为评分104.15±16.87,处于中等水平.年龄是自我意愿和自护技能的影响因素(P<0.01);家庭收入对自我意愿有显著影响(P<0.01);社会支持影响患者的自护技能(P<0.05);健康行为对自护知识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 造口患者早期自我意愿水平最高,自护知识处于高水平低值,自护技能水平低,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家庭收入、社会支持和健康行为.护理人员应重视造口早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自护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对社区高血压人群干预效果.方法:对沧州市六小区8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通过对比分析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治疗是否有促进作用.结果:经过1年的健康教育综合干预后,试验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每人平均降低3.67mmHg(P<0.05);在防治高血压等方面的知识、态度、行为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在行为危险因素方面,其中加强锻炼、增加水果和蔬菜摄入量取得较好的干预效果(P<0.05),其余行为危险因素的改善不明显.结论:社区高血压综合干预对改善患者行为、改变不良生活方式、降低血压是有效的和可行的,但某些不良生活方式(如吸烟、盐摄入过多等)在短期内很难纠正,提示社区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委员会、社区医院及居民的共同配合,从多方面、多途径长期不懈地坚持下去,以保证健康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建立其作用关系模型,为社区护士开展流动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抽取杭州市6个社区的流动老年人636人,采用自行设计的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情况影响因素问卷进行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相关影响因素与路径。结果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总分为(8.65±3.58)分,其中高利用者40人,中等利用者173人,低利用者423人。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中健康需要的效应值最大(总效应值为0.51),其次是政策影响和环境可及性(总效应值分别为-0.45和-0.35),而社会支持、健康信念和环境影响性仅对利用行为水平有间接影响(总效应值分别为0.26、0.16、-0.08)。结论流动老年人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受健康需要、政策、环境可及性、利用意愿、社会支持、健康信念、环境影响性的影响较大,需从提升流动老年人健康管理需要意识、完善社区卫生资源分配等多方面入手,以提高其社区健康管理利用行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青年健康饮食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胆结石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为制订中青年饮食干预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选取健康体检的中青年1 038人为调查对象,使用基本情况问卷和成年人健康饮食行为评价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中青年健康饮食行为总分为73.93±12.8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文化程度、居住情况、胆结石既往病史和家族胆结石史是中青年健康饮食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随访1年,饮食行为不健康中青年胆结石患病率显著高于饮食行为健康者(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胆结石既往病史、家族胆结石史、健康饮食意识、规律用餐态度、健康饮食习惯是中青年患胆结石的影响因素(HR 0.091~0.299,均P<0.01)。结论 中青年健康饮食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其健康饮食行为受多因素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健康指导,引导其建立良好的饮食行为,以预防胆结石发生。  相似文献   

15.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卫生行为的调查及其健康教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不同性别、病情、文化程度、职业的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患者卫生行为并探讨健康教育对纠正患者不良卫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在健康教育前、后对200例慢乙肝患者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针对性地对患者采取书面宣教、面对面教育、实物演示等健康教育.结果慢乙肝患者的卫生行为在不同文化程度、职业中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而在不同性别、疾病程度中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均P>0.05),住院期间接受健康指导前、后比较,患者卫生行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1).结论医务工作者应重视慢乙肝患者的健康教育,且健康教育对象应侧重于低文化程度者及农民和学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成都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30例新入院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基本资料问卷和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2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入院时自我管理行为呈中等水平,各维度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遵医服药、高低血糖的处理、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足部护理、运动管理。入院前是否接受健康教育、血糖控制是否达标(HbA1c7%)及不同年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是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医务人员应注重住院期间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以期提高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的阶段,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立意抽样方法,以健康饮食行为阶段问卷、糖尿病知识问卷、社会支持问卷、简易糖尿病认知问卷对302例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阶段的现状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饮食行为存在阶段性特点,各阶段分布比例为前意向阶段16.2%、意向阶段12.3%、准备阶段38.4%、行动阶段13.6%、维持阶段19.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使用胰岛素与否、是否存在糖尿病并发症、是否锻炼是影响患者对健康饮食行为阶段的主要因素(P0.05,P0.01)。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饮食行为现状不容乐观,多种因素可能影响健康饮食行为阶段。临床护理人员以影响健康饮食行为阶段的因素为依据为患者制定阶段个性化的饮食干预措施,可能会更加有效地促进健康饮食行为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个性化健康教育与随访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危险因素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首次接受PCI治疗的AMI患者102例,按入院时间分为干预组(52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和出院指导,干预组增加个性化健康教育和随访,包括完成"AMI患者个体化危险因素评估计划表",制订个体化的行为改变措施以及出院后1、3、6、12个月定期的门诊、电话或QQ随访。结果干预后1年,两组戒烟、低密度脂蛋白、体重指数、运动4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患者的血压、空腹血糖均有明显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和随访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1年危险因素,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妇科恶性肿瘤近年来已成为一种多发病、常见病,严重危害妇女的健康.患者由于疾病、手术、化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情绪变化多端,具有特殊的心理和社会需求,因此适时的健康教育在恶性肿瘤的诊治中发挥着重要的补充和辅助作用[1],有报道[2]表明,护理人力资源、教育者专业素质、教育经费、患者需求及患者文化等因素是影响健康教育的主要因素.现针对患者因素对健康教育效果的影响,将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健康教育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从人们健康信念形成的角度,解释影响人们采取健毫行为因素的重要理论模式.本文探讨健康模式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并分析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时的优点和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