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观察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的疗效。方法本组53例均采用阴囊纵隔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年龄3 ̄17岁,中位年龄9岁;阴茎型14例(非冠状沟型),阴茎阴囊型33例,阴囊型6例。结果本组53例皮瓣全部成活,尿瘘3例,尿道憩室2例,无尿道狭窄。随访6个月至3年,阴茎勃起功能正常,排尿通畅,无毛石形成,3 ̄6患儿疗效更好。结论本术式有可靠的解剖学结构作基础,疗效显著,但是本术式只适用于阴茎型、阴茎阴囊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加盖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OIF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尿道下裂患者进行加盖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其中冠状沟型6例,阴茎体型41例,阴茎阴囊5例,新尿道采用F8~F10号硅胶尿道为支架,术后8~10d拔除尿管。结果随访6月至2年,52例中一次性手术成功37例,成功率71.2%;发生并发症16例,主要为尿瘘,尿瘘患儿术后6个月给予均给予修补并获成功;无尿道狭窄及尿道憩室,阴茎外观良好,手术前后最大尿流率及排尿时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加盖带蒂包皮瓣尿道成形术(OIF术)治疗尿道下裂术后阴茎外形美观,特别是对中、轻度阴茎下弯,且尿道板发育良好的患者远期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应用阴囊纵隔血管蒂皮瓣修复尿道下裂14例,尿道狭窄3例.结果表明使用此皮瓣行尿道成形术,简便易行,避免了对膀胱的损伤,减少并发症,近远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改良Duckett术正位修复尿道下裂(附4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Duckett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疗效。方法:自1998年7月~2007年12月,对42例尿道下裂患者采用横裁包皮岛状皮瓣尿道成形加阴囊皮瓣旋转覆盖的方法,正位修复尿道下裂。结果:42例中,39例术后痊愈,2例术后7天发生尿瘘,1例发生轻度尿道外口狭窄,成功率为92.8%。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a。随访时试行尿道扩张示F15探插顺利。结论:改良Duckett术正位修复尿道下裂,适用于阴茎阴囊型及阴囊型尿道下裂,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治疗尿道下裂的手术效果。方法:利用横形包皮岛状皮瓣,对38例尿道下裂(阴茎型33例,阴茎阴囊型5例)进行一期修复手术,同时作膀胱造瘘23例,另15例仅留置导尿管。结果:一次手术成功33例,占86.8%;术后并发尿瘘5例,其中1例术后2周瘘口自愈、3例术后6个月再手术修补成功、1例两次手术修补后成功;尿道狭窄6例,占15.8%,经尿道扩张4~9次痊愈;阴茎旋转4例,获随访2例,分别于术后11个月和15个月恢复正常。结论:横形包皮岛状皮瓣一期手术治疗尿道下裂,效果良好.手术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手术成功率。方法:根据阴茎包皮及阴囊血管走向及尿道下裂类型,选择带血管蒂皮瓣一期尿道下裂成形。结果:包皮横行岛状皮瓣法手术成功率90.9%(10/11);阴囊中隔皮瓣法手术成功率85.7%(6/7)。结论:根据阴茎、阴囊血管走向特点及阴茎伸直后龟头至原尿道口的距离选择阴茎或阴囊皮瓣,可以明显提高尿道下裂一期成型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局部组织缺损的尿道下裂之临床疗效.方法:手术治疗阴茎体型尿道下裂7例.其中5例患者有手术失败史,先行一期阴茎整形术,6个月后二期行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另2例初次手术患者行一期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结果:随访8~36个月.5例一期痊愈,术后排尿通畅,尿线粗,术后1例出现吻合口瘘,术后半年给予尿瘘修补痊愈;1例术后出现尿道外口狭窄,定期门诊尿道扩张,2个月后排尿通畅.口腔创面黏膜光滑无疤痕形成.结论:口腔黏膜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手术方法简单,效果好,术后阴茎外观美观.尤其适用于局部组织缺乏的尿道下裂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治疗尿道下裂新的手术方法。方法 选择 17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 ,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辨修复尿道。结果 本组所有病例均治愈 ,病人出院后随访 8个月~ 5年 ,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尿瘘。结论 采用阴囊正中带蒂皮辩修复尿道下裂是一种简单、取材方便、成活率高的手术方式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特别是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采用游离包皮内板进行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儿童不同类型尿道下裂的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取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本科室2010年2月至2012年6月对35例不同类型尿道下裂患儿采用游离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患儿进行游离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后,阴茎伸直外观满意,尿道口位置正常;术后发生尿瘘1例,尿道狭窄4例,经行尿瘘修补或尿道扩张治愈,其余患者情况均良好。结论游离包皮内板一期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各种类型的儿童尿道下裂较好的手术方式,具有手术成功率较高,阴茎外观满意,尿道狭窄、尿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阴茎深度烧伤的修复方法.方法 本组112例阴茎深度烧伤患者,其中阴茎皮肤部分坏死107例,切除阴茎坏死皮肤后,直接缝合修复或利用阴茎皮肤良好的延展性设计切口将清创创面改形后缝合修复32例,自体大张刃厚皮片移植修复75例.另外5例除阴茎皮肤坏死外,合并部分阴茎坏死3例,部分阴茎坏死并有尿道损伤2例,分别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修复阴茎及带蒂阴囊纵隔皮瓣重建尿道阴茎部.结果 经积极修复,112例患者阴茎的外观(常态与勃起)及功能(排尿与性交)均达到良好的效果.结论 阴茎深度烧伤后采用皮片移植、切除缝合及皮瓣覆盖等多种方法修复,均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观察尿道下裂尿道成形材料的组织学特点,指导手术材料的选择。  方法 收集2011年9月-2013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小儿外科重型尿道下裂患者阴茎阴囊皮肤标本共20例,每例均取包皮内板、阴茎体腹侧皮肤、阴囊中隔皮肤、阴囊周边皮肤四份标本,经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超薄切片,Masson染色,置于高倍显微镜下由非本实验研究者利用正立显微成像系统随机拍取5个视野,由研究者观察并计算毛囊、皮脂腺、皮下血管密度以及测量皮肤厚度。  结果 毛囊及皮脂腺密度比较:阴囊中隔皮肤<阴囊周边皮肤(P<0.05),而包皮内板及阴茎体腹侧皮肤未见毛囊及皮脂腺。血管密度比较:包皮内板>阴茎体腹侧皮肤>阴囊中隔皮肤>阴囊周边皮肤(各组比较P<0.05)。皮肤厚度比较:包皮内板<阴囊周边皮肤<阴茎体腹侧皮肤<阴囊中隔皮肤(各组比较P<0.05)。  结论 包皮内板及阴茎体腹侧的皮肤是理想的尿道成形材料,材料不足时可适当使用阴囊中隔皮肤,阴囊周边皮肤一般不应用于尿道成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耻骨径路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复杂性后尿道狭窄采用耻骨径路带蒂阴囊中隔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术野清晰,瘢痕切除完全,1例近端吻合口狭窄,1例有毛石形成,余均排尿通畅。结论耻骨径路带蒂阴囊中隔皮瓣尿道成形术是治疗复杂性后尿道狭窄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阴囊前外侧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对20具成人男尸采用少量氨水经股动脉冲洗后,灌注红色乳胶逐段解剖阴部外动脉及其分支。结果 阴囊前外侧皮瓣的血供来自阴囊前动脉,阴囊前动脉的发起点恒定,血供范围大,故该皮瓣有充足的营养及较大的范围,也便于皮瓣的松解和转移。结论 利用此皮瓣重建尿道,适用于阴茎型尿道下裂病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导致肾积水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35例尿道下裂术后长期尿道狭窄患者通过行排泄性尿道造影、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ECT)、超声、静脉肾孟造影及尿路造影(MRU)等检查后确诊。分别对狭窄距尿道口小于1 cm患者行尿道外口切开及外翻缝合;对长度大于1 cm患者行狭窄段尿道剖开及二期成形尿道;皮瓣成形尿道与原尿道吻合处重度狭窄患者行狭窄段切除后再端端吻合;轻度狭窄患者采取输尿管镜下钬激光内切开术;输尿管明显扩张返流者行抗返流再植术;膀胱容量小于100 mL的患者行膀胱扩大术。结果 20例患者肾脏轻中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小梁增生;9例患者肾脏中重度积水且膀胱内有大量的小梁增生,隐窝形成。5例术后再次出现尿道狭窄(2例重新手术,3例定期行尿道扩张)。其余30例患者术后肾脏积水较术前明显减轻。结论尿道狭窄是尿道下裂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如果发生狭窄需及时采取扩尿道及再次手术等方式解除尿道梗阻,防止长时间下尿路梗阻致肾积水和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并比较穿支螺旋桨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5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创面局部情况及创面位置选择不同皮瓣修复,分为穿支螺旋桨皮瓣组(n=27)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n=30)。比较两组术后皮瓣存活情况,随访6个月,采用改良Weber标准评价患者踝关节功能,统计两组患者术后温度觉、触觉,供区瘢痕挛缩及满意度。结果穿支螺旋桨皮瓣组手术时间短于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低于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在疼痛、步态、日常活动、踝活动范围及距下关节活动范围方面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肿胀方面,穿支螺旋桨皮瓣组评分低于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皮瓣温度觉、触觉及瘢痕挛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支螺旋桨皮瓣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均可有效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但穿支螺旋桨皮瓣修复在外观恢复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同体两侧股前外侧(ALT)皮瓣的解剖学差异,为术前进行供侧大腿选择的必要性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 10具新鲜尸体标本(共20例)上行双侧ALT皮瓣制取,寻找皮瓣的营养穿支,记录穿支类型和数量,并逆向追溯到血管蒂;测量各穿支、血管蒂的长度和管径,统计学数据采用均值±标准差。 结果 10具标本中有3具两侧股前外侧皮瓣为肌间隔穿支和肌皮穿支双供血型;其余7具两侧穿支类型不同。7具标本两侧皮瓣的穿支数量不同,另外3具的穿支数量相同。肌间隔穿支走行于股直肌与股外侧肌之间的肌间隙内,肌皮穿支或垂直或斜形穿过股外侧肌,其穿支长度各异。皮瓣穿支全部发自旋股外侧动脉(LCFA)降支的有14例,另有6例(30%,源于5具标本)皮瓣既有降支又有斜支参与供血,其中1具标本两侧均由斜支与降支双重供血,其余4具标本均只有1侧为斜支与降支双重供血。10具标本共20例皮瓣的两侧主要穿支和血管蒂管径及长度差别不大(P>0.05)。 结论 同体两侧股前外侧皮瓣的营养穿支在类型、数量、走行、血管蒂来源上存在差异,穿支的种类及走行对于皮瓣制取的难易及操作时间有直接影响。术前进行供侧大腿的选择有助于股前外侧皮瓣精准、快捷的制取。  相似文献   

17.
不同缝合法治疗尿道下裂术后尿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与简单连续内翻缝合法对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修复术患者的临床资料,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连续内翻缝合法(连续内翻组32例)和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加强连续内翻组28例)。结果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手术成功率为85.7%,显著高于连续内翻缝合法的53.1%(P〈0.05);28例加强连续内翻缝合的尿道下裂术后尿瘘患者中,瘘口小于4 mm的患者12例,手术成功10例,成功率为83.3%;瘘口大于4 mm的患者16例,手术成功14例,成功率为87.5%,两组瘘口大小与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加强连续内翻缝合法手术操作较简单,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