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琳  韩瑞芳  王培红  李轩 《国际眼科杂志》2021,21(12):2038-2043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人角膜上皮细胞(HCECs)炎症和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诱导HCECs发生炎症反应,设对照组、TNF-α组、RSV+TNF-α组; 用H2O2诱导HCECs发生氧化应激反应,设正常组、H2O2组、RSV+H2O2组。采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 RT-q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相关炎症因子IL-1、IL-6、IL-8的表达; 免疫荧光染色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的核转位; 2'',7''-二氯荧光黄双乙酸盐(DCFH-DA)荧光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

结果:在HCECs炎症反应中,RT-qPCR及ELISA结果均显示,与对照组相比,TNF-α组的HCECs IL-1、IL-6、IL-8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RSV预处理细胞后,以上指标较TNF-α组显著下降; 免疫荧光染色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TNF-α组NF-κB p65核转位增加,而RSV预处理细胞后NF-κB p65核转位受到抑制。在HCECs氧化应激反应中,MTT和DCFH-DA荧光探针染色结果分别显示,H2O2刺激使HCECs活力显著下降,HCECs内ROS的产生增多。而RSV 预处理后,细胞活力显著上升,且RSV抑制了H2O2诱导的HCECs内ROS的产生。

结论:RSV对HCECs的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具有抑制作用,RSV通过抑制NF-κB通路激活以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α-倒捻子素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株ARPE-19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分别用不同浓度的α-倒捻子素和H2O2处理ARPE-19,CCK8法检测α-倒捻子素和H2O2对ARPE-19细胞毒性作用。不同浓度的α-倒捻子素预处理ARPE-19,再用200μmol/L H2O2处理24h,观察细胞活性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水平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NF-κB蛋白表达变化。

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当α-倒捻子素浓度在0~12μmol/L时,ARPE-19活性无明显变化; 当浓度达到16μmol/L时,细胞活性开始下降(P<0.05)。H2O2诱导后,当α-倒捻子素浓度在0~16μmol/L之内时,α-倒捻子素预处理均可提高ARPE-19细胞活性。ROS结果表示:H2O2诱导后,ROS表达量增高(P<0.05); 8和12μmol/L α-倒捻子素预处理,均可有效清除H2O2诱导产生的ROS(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H2O2诱导后NF-κB蛋白表达增高(P<0.05),12μmol/Lα-倒捻子素预处理可以继续上调H2O2诱导后ARPE-19的NF-κB蛋白表达(P<0.05)。

结论:H2O2诱导ARPE-19细胞氧化损伤,造成细胞活性下降,ROS表达量增加,经过α-倒捻子素预处理后,可有效提高细胞活性,清除ROS,活化NF-κB。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对分化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方法:利用外源性活性氧(H2O2)造成分化的RGC-5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同时应用PEDF进行保护。用MTT检测其细胞活性,用Annexin V-FITC凋亡试剂盒测定凋亡。结果:H2O2以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RGC-5细胞活性,200μmoL/L H2O2在24h可以导致分化的RGC-5细胞活性降低40%;细胞凋亡百分数(36.60%±2.12%)较空白对照组(6.03%±1.45%)明显增加(P<0.01)。100ng/mL PEDF使H2O2损伤分化后RGC-5细胞的细胞活性提高了30%,凋亡率降低为(9.36±1.61)%。结论:PEDF能够有效地防护氧化应激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损伤,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神经保护性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浓度变化,探讨ET-1与NAION的关系。方法通过放射免疫法(RIA)测定41例NAION患者及年龄相匹配的15例非病变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将NAION患者按视盘水肿程度分为重度水肿组、轻度水肿组、水肿消退组3组;并根据病程分为发病14 d内(病程1组)、15~30 d(病程2组)、31~60 d(病程3组)和61~180 d(病程4组)等4组。对比分析不同性别、视盘水肿程度以及病程的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结果NAION患者比对照者血浆ET-1水平增高(t=5.02,P<0.05)。不同性别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无明显差异。视盘水肿程度不同组间血浆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5,P<0.05);血浆ET-1水平随病程延长逐渐下降,不同病程组间血浆ET-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29,P<0.05);病程1、2、3组与对照组血浆ET 1水平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5.92,t2=3.47,t3=2.18, P1<0.01, P2<0.05, P3<0.05)结论NAION患者血浆ET-1水平可能与视盘损害程度和病程长短相关联。(中华眼底病杂志,2005,21:156-158)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Mcc950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ARPE-19细胞)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方法:将ARPE-19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H2O2损伤组、单纯Mcc950给药组、Mcc950预处理+H2O2损伤组,采用 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并确定H2O2和Mcc950合适的实验浓度,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IL-1β浓度,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LRP3炎性小体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细胞活力随H2O2刺激浓度的增加逐渐下降,H2O2浓度为400μmol/L时细胞活力显著降低; 而0.1、1μmol/L Mcc950对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故选取400μmol/L H2O2和1μmol/L Mcc950作为合适的实验浓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H2O2损伤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细胞上清液中IL-1β浓度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H2O2损伤组比较,Mcc950预处理+H2O2损伤组细胞活力明显升高,细胞上清液中IL-1β浓度和细胞凋亡率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H2O2能够促进细胞中NLRP3、Pro-caspase1和caspase1的表达,而Mcc950预处理+H2O2损伤组细胞中NLRP3、Pro-caspase1依然保持高表达,但caspase1表达水平得到明显抑制,表明Mcc950能有效抑制NLRP3炎性小体的激活从而干扰具有细胞凋亡作用的成熟caspase1的产生。

结论:Mcc950能够有效抑制H2O2诱导的NLRP3炎性小体激活,恢复细胞活力,抑制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核转录因子-κB(NF-κB)和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在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表达及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前房加压法制作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2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缺血再灌注组和EPO治疗组,后两组又分为1、6、12、24、48、72 h组.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视网膜组织中NF-κB和PCNA的表达.结果 正常组视网膜无NF-κB和PCNA表达.缺血组两者的表达均24 h达高峰,48 h后下降;治疗组于6、12、24、48、72 h两指标的表达均明显增强(P<0.05).结论 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能诱导NF-κB和PCNA的表达,rhEPO能增强NF-κB和PC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SiPc(C35H27O5)8介导的PDT对人RPE影响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hRPE细胞分空白对照组、激光组、光敏剂SiPc(C35H27O5)8组、PDT 1J组、PDT 2J组,对各实验组应用CCK-8、荧光显微镜蓝光激发、DCFH-DA检测RPE细胞线粒体活性氧水平与RPE细胞凋亡率。

结果:不同浓度光敏剂\〖SiPc(C35H27O5)8\〗 介导的PDT对RPE产生的作用不一样,其中以5μg/L的浓度对RPE的杀伤作用最大。

结论:新型光敏剂SiPc(C35H27O5)8介导的PDT对RPE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光敏剂\〖SiPc(C35H27O5)8\〗 介导的PDT对RPE细胞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增加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鼻腔NK/T(natural killer)细胞淋巴瘤中EB(Epstein-Bart)病毒感染潜伏膜蛋白(latent membrane protein-1,LMP-1)与细胞因子κB(nuelear foctor-κB,NF-κB)的表达及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e idex,AI),研究EB病毒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关系。方法26例鼻腔NK/T细胞淋巴瘤为实验组,30例良性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病例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石蜡包埋块中LMP-I和NF-κB蛋白的阳性率,DNA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AI,比较这些指标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差异,分析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结果LMP-1检出率、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AI在实验组分别为69.2%(18/26)、65.4%(17/26)、2.314-0.38;对照组分别为10%(3/30)、30%(9/30)、3.124-0.45。两组指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MP-1检出率与NF-κB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相关(P=0.0010,r=0.6860),与细胞凋亡指数呈负相关(P=0.0001);NF-κB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率呈负相关。结论EB病毒感染与鼻腔NK/T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及发展关系密切。(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7,7:31—32)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状态下,以pSUPER为载体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特异性小干扰(siHIF1α)RNA对髓样细胞表面黏附分子CD18及神经损伤诱导蛋白-1(Ninj-1)表达的影响。方法 实验分为健康人血清培养组(A组)、糖尿病血清培养组(B组)、糖尿病血清培养联合pSUPERH1 siHIF1α转染组(C组)及糖尿病血清培养联合pSUPER空载体组(D组)进行。A组采用健康志愿者血清培养人髓样细胞系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B、C、D组均采用DR患者血清培养K562细胞。C、D组在加入DR患者血清前24 h分别转染pSUPERH1 siHIF1α及pSUPER空载体。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K562细胞表面的CD18、Ninj-1表达。行细胞黏附实验,检测各组K562细胞与恒河猴视网膜脉络膜血管内皮细胞系(RF/6A)细胞黏附率。结果 A、B、C、D组K562细胞表面CD18表达比较,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33,P=0.01)。组间CD18表达两两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01);C组明显低于B组(P=0.001)和D组(P=0.02);C组与A组间无明显差异(95%可信区间=-14.89~2.13,P=0.12)。A、B、C、D组K562细胞表面Ninj-1表达比较,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9.38,P=0.001)。组间Ninj-1表达两两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0);C组与B组间无明显差异(P=0.06);C组与D组间也无明显差异(P=0.49)。A、B、C、D组K562细胞与RF/6A细胞黏附率比较,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0.62,P=0.00)。组间K562细胞与RF/6A细胞黏附率两两比较,B组明显高于A组(P=0.00);C组较B组明显下降(P=0.01),较A组明显提高(P=0.002);B组与D组间无明显差异(P=0.68)。结论 早期DR状态下,以pSUPER为载体的siHIF1α RNA可降低K562细胞表面CD18的表达,但对Ninj-1表达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培养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生的抑制与Ki-67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柔红霉素对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细胞增生的抑制及其与Ki-67表达的关系。 方法 用180μg/L柔红霉素作用培养的人RPE细胞12h,之后24 h用氚-标记脱氧胸苷(tritium-labelled thymidine deoxyribose,3H-TdR)掺入法测定DNA合成抑制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定量分析观察Ki-67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 培养人RPE细胞DNA合成抑制率与柔红霉素剂量成正比,对照组和柔红霉素组Ki-67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9.3%和45.6%(P<0.01),两组中阳性细胞胞核积分光密度值分别为68.1±6.2和27.3±5.5 (P<0.01)。柔红霉素组G2期细胞比例由8.9%增至29.5%。 结论 柔红霉素使培养人RPE细胞阻滞于G2期,抑制了细胞增生;Ki-67表达可以反映RPE细胞的增生抑制。(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1-70)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雌激素17β 雌二醇(17β E2)对实验性缺氧损伤 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 RPE)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的影响。 方法:用17β E2和17β E2拮抗剂三苯氧胺(Tamxifen, TAM)预处理RPE细胞 后,氯化钴(CoCl2)制备RPE细胞缺氧损伤 模型,分别采用比色法、细胞免疫化学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法检测定正常 对照组、缺氧损伤组、17β E2预处理组及17β E2和TAM预处理组LDH 释放率 、VEGF蛋白表达、VEGF mRNA表达情况。 结果:缺氧损伤组RPE细胞较正 常对照组LDH释放率增加,VE GF mRNA及蛋白表达增多(P<005)。17β E2预处理组与缺氧损伤组比较,VEGF 的表达和LDH释放率明显降低(P<005);17β E2作用被TAM阻断后,VEGF表达 和LDH释放率 增加,与缺氧损伤组比较差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V EGF在缺氧损伤的人RPE细 胞中表达增强;17β E2可以抑制缺氧损伤后RPE细胞VEGF的表达,降低其LDH释放率,该 作用可以为其拮抗剂TAM所阻断。   相似文献   

12.
背景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是囊外白内障摘出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与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的增生、移行和上皮-间质转化(EMT)有关,探讨相关的预防和靶向治疗措施至关重要.目的 探讨Smac对人LECs增生和凋亡的作用及防治PCO的生物学作用. 方法 对HLE-B3细胞株及Smac过表达人LECs株进行培养,将培养的HLE-B3细胞分为PBS组、空质粒转染组和siRNA-Smac3转染组,分别将PBS、空质粒载体和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GFP)的siRNA-Smac3质粒转染细胞24 h,计算siRNA-Smac3质粒转染率.在细胞培养液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5、10、20和50 μg/ml)TGF-β2或200 μmol/LH2O2以建立PCO模型或氧化应激凋亡模型.将细胞分为PBS组、TGF-β2组和Smac过表达+TGF-β2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增生活力;将细胞分为PBS组、H2O2组和siRNA-Smac+H2O2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培养的细胞中Smac、caspase-3及增生细胞核抗原(PCNA)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 结果 siRNA-Smac3质粒转染细胞后GFP阳性细胞达80%以上,荧光定量PCR筛选出最佳干扰质粒为siRNA-Smac3.siRNA-Smac3转染组GFP阳性细胞率为(72.32±2.31)%,明显高于空质粒载体组的(4.91±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342,P<O.001).LECs中Smac mRNA相对表达量为35.21±4.11,高于空质粒载体组的15.24±2.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5.47,P<0.05).20 μg/ml TGF-β2作用后PBS组、TGF-β2组和Smac过表达+TGF-β2组的细胞增生率分别为(98.4±1.7)%、(98.9±0.1)%和(64.2±3.1)%,Smac过表达+TGF-β2组明显低于TGF-β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S组、H2O2组和siRNA-Smac+H2 O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9±1.2)%、(45.1±4.5)%和(27.5±1.8)%,siRNA-Smac+H2 O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O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BS组、H2 O2组和siRNA-Smac+ H2 O2组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21±0.103、0.715±0.112和0.479±0.209,siRNA-Smac+H2O2组细胞中caspase-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2 O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S组、TGF-β2组和Smac过表达+TGF-β2组细胞中PCNA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99±0.013、0.645±0.102和0.490±0.209,与TGF-β2组比较,Smac过表达+TGF-β2组细胞中PCNA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caspase-3蛋白在siRNA-Smac+H2O2组和H2O2组相对表达量为0.712±0.012和0.973±0.051,siRNA-Smac+ H2 O2组细胞中c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H2O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2.52,P<0.05);PCNA在Smac过表达+TGF-β2组和TGF-β2组,相对表达量为0.782±0.212,相对表达量为1.126±0.251,Smac+TGF-β2组PCNA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TGF-β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mac基因抑制人LECs株HLE-B3细胞系的增生并促进细胞的凋亡,其可能用于防治PCO.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装载的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缓释微球(EPO-PLGA微球)经玻璃体腔注射对大鼠视神经挫伤模型中受损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成年SD大鼠,建立视神经挫伤模型.建模后分别经玻璃体腔内注射含10 IU EPO的PLGA微球(EPO-PLGA组)、10 IU EPO(EPO组)、5 μl空白PLGA(PLGA组)、5 μl PBS(PBS组),另设未治疗组不予玻璃体腔注药.术后5 d和2周,做视网膜切片,对各组RGC凋亡情况行TUNEL检测;术后23 d,DiI上丘逆标RGC,并于术后4周处死大鼠,视网膜铺片观察各组RGC存活情况;每组各个时间点分别处死6只SD大鼠.采用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TUNEL检测显示,术后5 d和2周,各组均可见TUNEL阳性细胞,其中EPO-PLGA组和EPO组TUNEL阳性细胞显著减少,其细胞凋亡率明显少于PLGA组、PBS组及未治疗组.术后4周,视网膜铺片RGC计数显示,正常SD大鼠RGC密度为(2387.7±164.9)个/mm^2,未治疗组为(748.3±58.8)个/mm^2,EPO-PLGA组为(1296.7±157.6)个/mm^2,EPO组为(1418.5±154.9)个/mm^2,PLGA组为(821.7±52.1)个/mm^2,PBS组为(804.4±86.4)个/mm^2;可见EPO-PLGA组和EPO组较未治疗组细胞密度显著增高,具有明显的RGC保护作用(P均<0.01),而EPO-PLGA组和EPO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5).结论 EPO-PLGA缓释微球与EPO具有等效的RGC保护作用,这为进一步观察EPO-PLGA缓释微球的长效神经保护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背景 氧化应激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发生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视网膜光感受细胞的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可上调血红素氧合酶1(HO-1)的表达,从而发挥抗氧化效应,但DHA是否能影响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表达HO-1尚未阐明. 目的 观察DHA对体外培养的RPE中HO-1表达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 对人RPE细胞系ARPE-19进行培养,分别用30、50、100和120 μmol/L DHA作用4~24 h,以不含DHA培养的细胞作为对照组.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检测DHA对细胞的毒性;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中HO-1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采用比色法分析各组细胞中HO-1酶活性变化情况;采用荧光探针H2DCFDA检测细胞中活性氧簇(ROS)的相对比例,并采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各组培养细胞中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的核转位情况;分别采用ROS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NAC)干预法和Nrf2小干扰RNA(siRNA)转染法作用于培养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Nrf2蛋白的表达,并观察其对细胞中HO-1蛋白表达量的影响. 结果 0、30、50、100和120 μmol/L DHA作用于ARPE-19细胞后24 h,培养上清液中LDH漏出率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14,P<0.05),其中120 μmol/L DHA作用后细胞中LDH漏出率明显高于0、30、50、100 μmol/L D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浓度DHA作用ARPE-19细胞后8h,HO-1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及HO-1的酶活性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24,P<0.05;F=11.34,P<0.05;F=11.81,P<0.05),其中30、50、100 μmol/L DHA组细胞中HO-1 mRNA及其蛋白的相对表达量以及HO-1的酶活性均明显高于0μmol/L D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浓度DHA作用ARPE-19细胞后4h细胞内ROS相对荧光强度、细胞核Nrf2阳性细胞比例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1.08,P<0.05;F=16.42,P<0.05),其中30、50和100μmol/L DHA组细胞中ROS相对荧光强度、细胞核Nrf2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0μmol/L DH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100 μ.mol/L DHA处理条件下,NAC预处理后细胞中HO-1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和细胞核Nrf2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单纯100μmol/L DHA组,Nrf2 siRNA转染组细胞中HO-1的相对表达量和细胞核Nrf2阳性细胞比例均明显低于空白siRNA转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低于100 μmol/L的DHA可能通过ROS/Nrf2途径诱导RPE细胞表达HO-1,从而发挥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病理状态兔眼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方法 健康成年白化兔81只,随机分为有晶状体细菌性眼内炎组(A组)、晶状体摘除手术后细菌性眼内炎组(B组)及晶状体摘除手术后眼内炎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组(C组),每组27只.所有兔右眼玻璃体腔注射浓度为10 mg/ml的万古霉素溶液1 ml.注射后0.5、2.0、4.0、6.0、12.0、24.0、48.0、72.0、84.0 h,每组注气处死3只兔,摘取眼球,收集玻璃体样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检测各组兔眼玻璃体内万古霉素浓度.应用3p 97药代动力学软件拟合并计算3组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药-时曲线下面积(AUC)、清除率(CL)、半衰期(t1/2)及峰值浓度(Cmax)等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玻璃体腔注射万古霉素后各时间点,A组万古霉素浓度均高于治疗浓度.玻璃体腔注射后0.5、2.0、4.0、6.0、12.0h,B、C组万古霉素均维持较高浓度;玻璃体腔注射后24、48 h,浓度下降较快;玻璃体腔注射后72 h,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注射后不同时间点3组万古霉素浓度比较,A组与B、C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万古霉素AUC分别为15 790.61、7643.94、7443.44 μg/(ml·h),CL分别为0.063、0.131、0.134ml/h,t1/2分别为13.49、7.15、6.93 h,Cmax分别为711.56、648.45、667.74μg/ml.A组与B、C组比较,万古霉素AUC较大(t=4.963,5.097;P<0.01),CL较低(t=2.963,3.097;P<0.05),t1/2较长(t=3.315,3.481; P<0.01);但Cmax无明显差异(t=1.687,1.214;P>0.05).结论 不同病理状态兔眼玻璃体内万古霉素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参数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中黑色素含量与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探讨黑色素对视网膜光损伤的作用.方法 老龄多巴色素异构酶敲除小鼠(Dct-/-小鼠)和C57BL/6小鼠(野生型小鼠)各20只,分别为Det-/-/小鼠组和野生型小鼠组.采用临床电生理国际标准分别对各型鼠进行视网膜电图(ERG)检查,记录其最大混合反应后各组随机处死2只小鼠,摘除眼球作为阴性对照.余下每组各18只小鼠,将6只小鼠用20 W冷荧光灯行12 h明、12 h暗、12 h明的间断光照36 h,连续3个循环.光照强度为(5000±356)lx.光照结束后第6天再次进行ERG检查,记录ERG结果.随机颈椎脱臼法处死每组各2只小鼠,摘除眼球.所有摘除眼球常规组织切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 ERG检查结果显示,光损伤前后Dct-/-小鼠a、b波振幅明显低于野生型小鼠(t_(a波光照前)=-7.13,P<0.01;t_(b波光照前)=-4.414,P<0.01;t_(a波光照后)=-10.162,P<0.01;t_(b波光照后)=-6.772,P<0.01);光损伤后Dct-/-小鼠ERGa、b波的振幅下降幅度明显高于野生型小鼠(t_(a波)=4.975,P<0.01;t_(b波)=2.908,P<0.01).光损伤后,光学显微镜检查可见Dct-/-小鼠视网膜水肿、变薄,较野生型明显;电子显微镜检查可见RPE细胞中黑色素颗粒融解、断裂或丢失,光感受器细胞外节盘膜肿胀、碎裂及空泡变,Dct-/-小鼠损伤较野生型小鼠严重.结论 光损伤后RPE细胞黑色素含量减少,光感受器细胞功能下降,提示黑色素对光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闪光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的变化,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erythropoieitin,rhEPO)对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2只健康家兔平均分为模型组和EPO组。两组家兔均任选一眼作为实验眼,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法造成急性高眼压模型。模型成功后EPO组家兔皮下注射rhEPO100IU·kg-1,每周两次,共1周。12只家兔在造模前30min和造模后第1、3、7和14d分别进行ERG检查。结果:造模前两组的ERG-b波的振幅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实验眼的ERG-b波的振幅值在造模后第1d降至最低水平,以后逐渐恢复,但第14d未能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EPO组ERG-b波的振幅值的变化与模型组相似,但实验结束时其振幅值已恢复至基线水平(P>0.05)。结论:rhEPO可以显著改善急性高眼压视网膜缺血时的ERG-b波,起到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背景 研究表明小梁网组织的氧化应激损伤是开角型青光眼的基本病理过程之一,莱菔硫烷(SFN)可通过激活Nrf2/ARE通路发挥其抗氧化应激作用,但其是否可对氧化应激损伤的小梁细胞发挥作用目前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SFN对H2O2诱导的牛眼小梁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防护作用. 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对新鲜摘取的黑牛眼球小梁组织进行小梁细胞原代培养,将第3代牛小梁细胞以1x 103/孔的细胞密度接种于96孔板中培养24 h后将细胞分为4个组,空白对照组加入100μl无血清培养基,H2O2组细胞在空白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100 μl终浓度为100 μmol/L H2O2建立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模型,SFN组在培养液中加入100μl终浓度为10μmol/L SFN,而SFN+H2O2组在SFN组的基础上加入100 μmol/L H2O2,细胞培养后6h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牛眼小梁细胞活力,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传至第3代的细胞呈梭形,形状和大小较均一,细胞质丰富,可见色素颗粒,核仁大.H2O2组和SFN+H2O2组相对细胞活力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67.00±1.27)%和(80.00±6.25)%,其中SFN+H2O2组相对细胞活力低于空白对照组和SFN组,但明显高于H2O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空白对照组、H2O2组、SFN组和SFN+H2O2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1.33±0.77)%、(32.31±1.03)%、(10.44±0.68)%和(17.68±0.21)%,各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539.96,P<0.01),其中SFN+H2O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H2O2组但高于空白对照组和SF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SFN可以增强H2O2诱导的牛眼小梁细胞的抗氧化应激能力,减轻氧化应激对牛眼小梁细胞的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光化学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取成人RPE(ARPE)19细胞株传代培养的2~5代细胞建立光损伤模型,光照12 h后再培养24 h终止培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MTT)法和流式细胞双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EPO干预治疗前后RPE细胞活性的变化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并添加酪氨酸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Jak/STAT的阻断剂(AG490)探讨人重组EPO对人RPE细胞光化学损伤的保护性作用及其保护性机制。 结果 EPO可明显增强 RPE细胞的细胞活性,各组中以40 IU/ml EPO组细胞活性的增强结果最明显;明显减少光化学损伤诱导的人RPE细胞的凋亡,以40 IU/ml EPO组结果最明显。在加入AG490(Jak2激酶抑制剂)组,EPO对细胞活性的增强作用和抑制凋亡作用均被阻止。 结论 EPO对人RPE细胞的光化学损伤有保护治疗作用,其保护作用机制主要通过EPO与其受体结合后保护作用机制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王建明  熊蕾  孙乃学  赵世平 《眼科研究》2009,27(12):1080-1083
目的探讨全身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急性高眼压兔眼视网膜谷氨酸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54只,其中6只兔设为正常对照组。其余48只兔采用生理盐水前房灌注加压法建立急性高眼压模型,其中24只兔皮下注射rhEPO为EPO组,另外24只兔为模型组。分别于造模后第1、3、7、14天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谷氨酸的表达。结果正常组视网膜组织无谷氨酸表达。模型组兔眼视网膜出现谷氨酸阳性表达细胞,各观察时间点EPO组兔眼视网膜谷氨酸阳性表达细胞数较模型组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第14天,模型组视网膜谷氨酸阳性表达细胞数为(3.3±1.1)个/高倍视野,EPO组为(0.3±0.2)个/高倍视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rhEPO可以下调兔眼急性高眼压引起的视网膜谷氨酸高表达,可能与rhEPO保护视网膜神经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