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体外受精结局预测指标的研究一直是热点.孕酮作为女性月经周期及反应排卵的重要性激素,在体外受精促排卵的过程中其浓度的改变是否与妊娠结局相关?血清孕酮水平能否作为一个预测指标?对相关文章进行阅读总结得出:早卵泡期孕酮水平的升高降低体外受精的妊娠率,大部分研究认为,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日孕酮水平与体外受精结局无关,而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后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结局的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过程中,在卵泡晚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孕酮水平升高是否与妊娠结局有相关性,尚无统一的意见。针对这一问题,基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围绕hCG注射日孕酮水平升高对IVF结局的影响,首先阐明孕酮主要由卵泡颗粒细胞产生,而促排卵方案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孕酮水平升高。其次从激素环境、卵母细胞的质量及子宫内膜的容受性方面综述了孕酮升高影响IVF结局的机制。然后,系统阐述了孕酮升高对IVF结局影响的实证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孕酮通过改变子宫内膜容受性而最终降低妊娠率。最后,在这些研究基础上,指导临床医生优化促排卵方案或移植方案,尽可能地改善实验室及临床结局,也为下一步研究微刺激/自然周期IVF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14 d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β-hCG)和孕酮对妊娠早期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1年11月IVF/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的554例患者胚胎移植后14 d的血清β-hCG和孕酮水平。根据早期妊娠结局的不同分为正常妊娠组(包括单胎和多胎组)、异常妊娠组(包括妊娠早期流产、异位妊娠、生化妊娠)及未妊娠组,比较各组β-hCG和孕酮的水平。结果:①ET 14 d正常妊娠组血清β-hCG高于妊娠早期流产组、异位妊娠组、生化妊娠组和未妊娠组,除妊娠早期流产组与异位妊娠组间血清β-hC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正常妊娠组血清孕酮高于异常妊娠组和未妊娠组(P<0.05);多胎妊娠组血清孕酮高于单胎妊娠组(P<0.05)。③单次β-hCG>197.27 IU/L时,正常妊娠的可能性为88.9%。β-hCG>613.94 IU/L,妊娠结局较好,但有多胎妊娠的可能。结论:ET 14 d血清β-hCG和孕酮可作为预测IVF-ET后早期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4.
刘平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8):1251-1252,1242
目的联合动态分析糖类抗原1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在鉴别先兆流产结局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单胎早孕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正常妊娠孕妇84例,先兆流产继续妊娠孕妇65例,先兆流产妊娠失败孕妇43例,动态监测三组糖类抗原125(CAl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分析各监测指标的意义。结果正常妊娠组CAl25、孕酮、β—HCG值与继续妊娠组及妊娠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继续妊娠组CAl25、孕酮、β—HCG值与妊娠失败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指标联合检测对先兆流产妊娠结局的预测更具优越性,可以明显提高特异度和准确度。结论联合监测糖类抗原i25、孕酮、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可找出早期先兆流产的病因,针对病因治疗,对于早期正确评估先兆流产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控制性超排卵(COH)过程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注射日激素水平与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with donor seman,IVF-D/ICSI-D)结局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1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VF-D或ICSI-D助孕的157例患者170个取卵周期资料,比较妊娠组及非妊娠组HCG日激素水平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并根据HCG日孕酮水平分为≤0.9μg/L组及>0.9μg/L组,比较两组间的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妊娠组HCG日孕酮水平明显低于未妊娠组(P<0.05);孕酮>0.9μg/L组较≤0.9μg/L组HCG日血清E2水平、获卵率升高(P<0.05),而可利用胚胎率、优质胚胎率降低(P<0.05),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P<0.05);两组受精率、卵裂率及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孕酮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卵子质量及子宫内膜容受性,根据HCG日孕酮值可有效预测供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6.
对法国Clamant生殖中心,1992年1月~1995年12月期间1020例妇女,1189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目的是研究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中早期孕酮水平升高对IVF-ET结局的影响是否受卵巢对“控制下卵巢超排卵”(COH)的反应能力调控。以寻找提高IVF-ET妊娠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控制性卵巢刺激中,卵泡晚期血清孕酮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2009年4月在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中心接受体外受精助孕的不孕症患者88例,根据hCG注射日血清孕酮水平的不同分为两组,血清孕酮5.5nmol/L者67例(A组),血清孕酮≥5.5nmol/L者21例(B组),回顾性分析卵泡晚期血清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发育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的总受精率、正常受精率、早期卵裂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卵泡晚期血清孕酮水平升高对体外受精和胚胎发育具有负面影响,并导致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中,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P)值对治疗的影响。方法分析了136个IVF—ET周期依据血清孕酮(P)值不同分组比较。结果HCG日血清P〉9.6nmol/L组妊娠率低于3.2~9.6nmol/L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超排卵周期HCG日适宜P值可以提高IVF—ET治疗妊娠率.可以作为预测妊娠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血清孕酮水平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行IVF-ET长方案助孕治疗233个周期,按HCG日血清孕酮水平将其分为3组,第1组P<0.9 ng/ml;第2组0.9 ng/ml≤P<1.5 ng/ml;第3组P≥1.5 ng/ml.结果:3组患者在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随着孕酮值升高有下降的趋势.3组患者在获卵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G日孕酮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子宫内膜容受性,且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卵子的成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早期血清雌二醇(E2)、孕酮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水平预测在先兆流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孕6~9周自然受孕的先兆流产孕妇73例,根据妊娠结局不同将其分为继续妊娠组(40例)与妊娠失败组(33例);另选取同期该院收治的孕6~9周自然受孕的无任何并发症的正常妊娠者40例,将其作为正常妊娠组。抽取所有孕妇的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各组孕妇血清E2、孕酮及h CG水平进行动态测定并比较。结果第6~9周,正常妊娠组与继续妊娠组孕妇血清E2及h CG水平均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但孕酮水平均无显著变化,表现较为平稳;与妊娠失败组比较,正常妊娠组与继续妊娠组孕妇血清E2、孕酮及h CG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E2、孕酮、h CG水平是维持孕早期妊娠正常的重要指标,血清E2、孕酮、h CG水平较低且其水平增长缓慢则预示着孕妇发生流产的几率较高,孕早期进行血清E2、孕酮、h CG水平的监测对预测先兆流产结局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孕酮、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及雌二醇联合监测在早孕期先兆流产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孕龄在6~8周的早期妊娠孕妇共162例,根据妊娠结局将其分成3组,继续妊娠组56例,胚胎停育组36例,对照组70例。按孕周又分成3个亚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水平。结果孕6~8周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水平继续妊娠组低于对照组,胚胎停育组低于继续妊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孕酮(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及雌二醇(E2)是维持早期妊娠的重要因素。可以预测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预后,判断能否继续妊娠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 CG)注射日血清孕酮(P)、雌二醇(E2)水平和E2/P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9月在解放军105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ET治疗的不育患者共72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h CG日血清P、E2水平和E2/P对IVF-ET结局的预测价值,确定其临界值及最佳预测指标。结果:h CG日血清P水平和E2/P预测妊娠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和0.64,均显著大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P<0.05),对妊娠有预测价值,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01和1.13 ng/ml,敏感度分别为0.66和0.57,特异度分别为0.75和0.67,其中后者的AUC显著大于前者(P<0.05);血清E2的AUC为0.54±0.02,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E2水平及E2/P预测流产的AUC分别为0.67、0.68、0.76,最佳临界值分别为1.59 ng/ml、3 022.42和2.02 pg/ml,均显著大于机会参考线下面积(P<0.05),对流产具有预测价值,其中E2/P对流产预测价值最高。结论:h CG注射日血清P水平对妊娠预测价值最高,E2/P对流产预测价值最高,两者可作为预测IVF-ET结局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医院》2015,(5):77-78
目的对应用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检测方式对异位妊娠疾病进行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患有异位妊娠疾病的患者53例,和同期同年龄段接受健康体检的正常妊娠女性资料53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的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异位妊娠疾病患者的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会明显降低,临床上可以将上述两项指标作为对异位妊娠疾病进行鉴别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蔡晶  杨菁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2):1667-1669
目的 探讨HCG注射日雌激素与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本院生殖医学中心548例不孕不育患者IVF-ET周期的临床资料.在控制性超排卵中,依据患者HCG注射日的血清雌二醇水平不同分为3组:雌二醇<3000 ng/L组、3000 ng/L≤雌二醇<5000 ng/L组和雌二醇≥5000 ng/L组;按孕酮水平不同分为3组:孕酮≤0.9 ng/L组、0.9 ng/L<孕酮≤2.5 ng/L组和孕酮>2.5 ng/L组,比较其对IVF/ICSI-ET结局的影响.结果 随着雌二醇水平和孕酮水平的逐级升高,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逐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酮水平升高至2.5 ng/L时,其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显著下降(P<0.01).结论 HCG注射日血清高雌二醇和高孕酮水平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鲜周期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hCG)日不同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对体外受精患者胚胎质量和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因不孕症行体外受精/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患者11...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先兆流产时胎心率的特点,并结合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评估先兆流产妊娠结局.方法 选择140例孕7~10周的先兆流产者,其中继续妊娠组(A组)91例,难免流产组(B组)49例,观察其胎心率特点,就诊当日检测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1周后复查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胎心率为153.54±21.18次/分钟,B组胎心率较慢,为100.21±11.30次/分钟,以120次/分为胎心率分界点,特异性为86.8%,敏感性为71.4%.就诊当日两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9,P>0.05),两组孕酮水平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710,P>0.05);1周后两组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730、10.439,均P<0.05).结论 妊娠早期血清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和孕酮滴度变化结合阴道B超可预测早期有胎心博动先兆流产的结局,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黄体支持治疗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成功率。查阅近十年IVF-ET周期黄体支持药物及黄体支持方法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肌注孕酮为最常用药物,疗效肯定;各种剂型阴道用孕酮与肌注孕酮作用相似甚至更佳,更易为患者接受;口服孕酮阳性研究结果甚少,当前不推荐使用;与孕酮相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黄体支持的继续妊娠率无显著差异,因其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应用受到限制;于黄体早期开始且较大剂量补充雌激素可能改善妊娠结局,是否将其常规用于黄体支持及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多数生殖中心从采卵日起给予黄体支持直至妊娠十周左右。  相似文献   

18.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的黄体支持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体支持治疗可提高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的成功率.查阅近十年IVF-ET周期黄体支持药物及黄体支持方法的相关文献,总结发现肌注孕酮为最常用药物,疗效肯定;各种剂型阴道用孕酮与肌注孕酮作用相似甚至更佳,更易为患者接受;口服孕酮阳性研究结果甚少,当前不推荐使用;与孕酮相比,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用于黄体支持的继续妊娠率无显著差异,因其可能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应用受到限制:于黄体早期开始且较大剂量补充雌激素可能改善妊娠结局,是否将其常规用于黄体支持及其安全性还需进一步研究:多数生殖中心从采卵日起给予黄体支持直至妊娠十周左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得到飞速发展,然而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却约为40%,故如何提高IVF-ET成功率成为辅助生殖工作(ART)研究的难点。卵巢储备功能及其反应性、妇科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孕酮(P)水平等因素均可影响IVF-ET周期临床妊娠率。笔者拟就IVF-ET周期临床妊娠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血清、尿抑制素A(InhibinA)在预测早期先兆流产结局中的临床意义及与孕酮(Proges-terone,P)、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β-HCG)的相关性。方法:观察2007年1月至2007年11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孕5~12周妇女64例,其中20例正常早孕,30例因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早期先兆流产及14例难免流产患者。采用双位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抑制素A、孕酮、β-HCG及晨尿抑制素A。结果:成功妊娠者血清抑制素A、P及β-HCG浓度明显高于失败结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推荐血清抑制素A154.95pg/ml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的有效指标,预测价值高于孕酮和β-HCG。正常妊娠,孕8~10周晨尿中可检测到较低浓度的抑制素A。用黄体酮和/或HCG保胎治疗并不影响母体血清抑制素A、孕酮及β-HCG水平。结论:妊娠早期低浓度血清抑制素A有助于预测先兆流产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当血清抑制素A154.95 pg/ml可作为预测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成功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