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6周颈部离心训练对大学生颈部功能的影响,为通过运动疗法改善不良姿势及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提供依据。  方法  招募山西省某医学院52名大二学生,按性别分层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颈部离心训练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6名),干预组每次训练时间25 min,每周3次,共进行6周,对照组进行健康宣教。分别于训练前和训练后,测试颈部围度、力量、活动度、耐力、头颈姿势。  结果  颈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旋转力量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4.25,55.96,56.49,37.13,P值均 < 0.05),6周后干预组力量为前屈(65.37±18.64)N、后伸(87.61±21.38)N、左侧屈(55.80±12.04)N、右侧屈(55.87±11.83)N,对照组力量为前屈(45.69±9.25)N、后伸(53.34±9.45)N、左侧屈(41.60±6.96)N、右侧屈(42.20±9.92)N,干预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4.82,7.48,5.21,4.52,P值均 < 0.01)。颈部前屈、后伸、左侧屈、右旋转活动度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1.62,8.83,8.29,6.57,P值均 < 0.05),6周后干预组颈部活动度前屈(53.54±7.28)°、后伸(57.42±7.37)°、左侧屈(40.77±4.14)°、右旋转(85.12±6.35)°,对照组相应活动度为(45.35±9.55)°、(50.85±7.56)°、(37.19±5.86)°、(76.15±7.86)°,干预组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3.48,3.18,2.54,4.52,P值均 < 0.05)。颈围、右侧屈和左旋转活动度、颈部耐力、头前伸角度的时间主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15.79,13.94,35.90,10.17,8.61,P值均 < 0.05)。  结论  6周颈部离心训练可显著提升大学生颈部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对颈围、颈部耐力、头前伸姿势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7~18岁儿童青少年不同性别、年龄体成分百分位值变化趋势特点,为制定百分位参考值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0年9—12月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纳入北京市7~18岁儿童青少年1 585人。利用GAMLSS法估计性别、年龄别的体脂率(BF%)、脂肪质量指数(FMI)和瘦体重(FFM)的P25、P50和P75  结果  在不同年龄组中,营养状况正常的男生体脂率在10岁左右出现峰值,其中10岁儿童青少年体脂率P25、P50和P75分别为22.2%,26.1%和30.1%,肥胖男生的体脂率均处于较高的水平; 而女生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年龄组的体脂率变化不明显。营养状况正常和超重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处于平缓水平; 但在肥胖的男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MI随着百分位的增高变化值逐渐增大,而女生逐渐减少。无论是在男生还是女生中,随着年龄的增加,FFM呈现增长的趋势,且男生增长的速度更快。  结论  在不同营养状况下,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体脂率、脂肪质量指数和瘦体重的百分位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制定儿童青少年体成分百分位参考值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郭镇  何江川  何璐  兰岚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7):1073-1076
  目的  了解毛南族中小学学生体质现状,为毛南族中小学生整体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7~18岁毛南族2014年(男生1 107名,女生1 236名)和2019年(男生1 130名,女生1 308名)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  结果  与2014年相比较,2019年7~18岁男女生身高平均增长1.5,1.1 cm,男生7,8,9,10,12,18岁年龄段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8,15,16,17,18岁年龄段身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肺活量增长平均为126 mL,除7与17岁外,男生各年龄段肺活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除7岁外,女生各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50 m跑成绩平均提高0.2,0.4 s,男生7,8,10,11,12,13,17,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有8,10,11,12,13,14,15,16,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男生1 000 m跑成绩平均提高3.7 s;13,14,15,17,18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女生800 m跑成绩平均提高12.8 s;13,14,15,17岁年龄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毛南族中小学生身体形态、身体功能、运动素质整体呈上升趋势,个别年龄段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本文旨在了解佳木斯市学生视力不良现况及增长速度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为视力不良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9年佳木斯市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选取7~18岁性别、年龄、城乡及视力不良等指标资料完整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纳入37 544人,其中男生19 177人,女生18 367人。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获得视力不良增长速度模型,分析视力不良增速在城乡男女间的差异与特点。  结果  (1) 佳木斯市7~18岁汉族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为71.89%;女生整体和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男生,城市学生整体和各程度视力不良检出率高于乡村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整体及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呈上升趋势,而轻度视力不良呈下降趋势。(2)城市男生在12岁前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大于乡村男生,12岁时出现交叉,交叉后呈相反趋势。城市女生10岁前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大于乡村女生,10岁时出现交叉,交叉后呈相反趋势。(3)城市女生在13岁前视力不良检出率及增长速度均大于城市男生,13岁后呈相反趋势。乡村女生在14岁前视力不良检出率及增长速度均大于乡村男生,14岁后呈相反趋势。  结论  佳木斯城乡男女生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峰值年龄前移趋势得到了控制,视力不良增长速度在青春期存在交叉现象。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2000—2019年宁夏7~18岁汉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变化趋势,为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00—2019年5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中宁夏地区数据,选取7~18岁汉族中小学生体重、身高等数据进行趋势分析。  结果  2019年宁夏7~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3.34%(1 181/8 855),9.19%(814/8 855),男生2000—2019年超重增长率为11.68%,肥胖增长率为10.07%(χ2=27.60,P<0.01)。女生2000—2019年超重增长率为6.95%,肥胖增长率为5.77%(χ2=33.82,P<0.01)。城市男生的超重和肥胖总体增长率均最高,为11.38%和10.45%。农村男生的超重和肥胖增长率在2010年之后均高于城市男生(χ2值分别为13.90,17.09,P值均<0.05),女生肥胖增长率在2014年之后农村均高于城市(χ2值分别为9.94,33.39,P值均<0.05)。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经济发展片区由好到差时,超重和肥胖检出率由高到低(χ2值分别为35.19,35.35,P值均<0.01)。  结论  2000—2019年宁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及体质量指数趋于持续性增长趋势,且农村超重和肥胖增长率逐渐超过城市。预防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具体措施应尽快制定,降低因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所造成的社会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索学龄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指标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为明确中国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8年6~18岁学龄儿童及青少年健康体检资料,经匹配个人信息后共纳入94 122名学生,计算年龄别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增长速度,以及以身高增速高峰年龄(PHA)为基点的体重和BMI增长速度,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  结果  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和BMI随年龄增长而增长,除10~11岁男生平均身高低于女生外,其他年龄段男生平均身高均高于女生,各年龄段男生的平均体重和BMI均高于女生(P值均 < 0.01);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年龄交互作用(t值分别为-67.56,-47.46,3.22,P值均 < 0.01),即每个年龄段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具有性别差异;男生PHA为12岁,女生PHA为10岁,男生出现身高增速高峰较女生晚2年,但峰高高于女生。男生体重增长速度高峰年龄为12岁,女生为11岁。男生BMI增长速度曲线呈“双峰”状且最大增长速度年龄为10岁,女生为11岁,男生较女生早1年;调整PHA后的体重增长速度曲线均显示,男生和女生青春期体重增长与身高增长相一致,即体重增长速度在PHA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PHA达到高峰,之后又下降;7~9岁男生可能出现青春期启动前脂肪堆积。  结论  青春期各年龄段男、女生身高、体重和BMI的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差异,且体重的变化与身高增长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15—2021年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生营养状况,为针对性开展中小学生卫生保健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5—2021年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生秋季健康检查数据,共纳入345 968名学生,分析其营养状况。  结果  学生总体营养不良率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趋势2=2 177.92,P < 0.01);学生总体超重检出率从2015年的5.22%上升到2021年的13.75%,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趋势2=6 476.36,P < 0.01);学生总体肥胖检出率,从2015年的11.43%增至2021年的11.73%,呈逐年上升趋势(χ趋势2=20.03,P < 0.01)。各年度男生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 < 0.01)。  结论  长沙市芙蓉区中小学生的营养不良状况逐年改善,但超重、肥胖率存在逐年上升趋势,且男生营养状况两极问题较女生更突出,在卫生保健工作中应当采取针对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丁子尧  韩迪  海波  沈蕙  胡佳 《中国学校卫生》2022,43(12):1796-1800
  目的   了解2018—2021年苏州市中小学生用眼行为变化趋势,为该群体近视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8—2021年每年9—11月以苏州市四至十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问卷收集学生一般资料、用眼行为、户外活动及睡眠状况等,比较学生用眼行为的变化趋势。  结果   2018—2021年,平均每天看电视≥1 h、用电脑≥1 h学生检出率降低(χ趋势2值分别为192.25,95.39,P值均<0.05),2021年平均每天看电视≥1 h、用电脑≥1 h的男生比例分别为26.4%,19.2%,女生为21.1%,12.8%。2018—2021年每天用移动电子设备≥1 h的学生比例降低(χ趋势2=314.85,P<0.05),2021年男生低于女生,分别为29.2%,30.3%,且除职高外其他学段均有下降。平均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间≥2 h的学生比例除职高外均下降,2021年小学、初中、高中、职高分别为22.1%,47.7%,65.1%和11.6%。天黑后看书使用台灯和屋顶灯、看电脑屏幕及看电视保持安全距离、近距离用眼<1 h休息一次等良好用眼习惯比例增加(χ趋势2值分别为34.19,62.21,47.25,457.50,P值均<0.05),2021年分别达72.2%,72.3%,78.6%和67.8%。每天户外活动≥2 h比例增加(2018年为27.1%,2021年为30.7%,χ趋势2=5.17,P<0.05),小学提升明显,其他学段无明显变化;男生高于女生。睡眠不足情况无明显改善,女生睡眠不足比例高于男生,高中生高于初中生和小学生。  结论   2018—2021年中小学生用眼行为有所改善,但睡眠不足、户外活动较少等问题仍存在,应进一步加强学生健康教育,改善用眼行为。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藏族迁移学生营养、视力健康状况与兰州本地学生的差异,为学生营养干预及视力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整群取样法,于2020年9—12月选取自甘南藏族自治州迁移至兰州新区1所全封闭寄宿制中学2 434名学生及兰州市七里河区3所非寄宿制中学的3 291名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测量及视力检查,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藏族迁移学生与本地学生营养、视力不良、近视情况的差异。  结果  藏族迁移男、女生超重(2.8%,5.7%)、肥胖(11.0%,8.3%)比例均低于同性别本地学生(5.6%,8.3%;24.9%,20.9%)(χ超重2值分别为12.17,7.21;χ肥胖2值分别为81.33,91.34,P值均 < 0.05);藏族迁移男生营养不良比例(9.9%)高于本地男生(7.2%)(χ2=6.65,P < 0.05)。藏族迁移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低于本地学生(χ2=3.93,P < 0.05),近视检出率低于本地学生(χ2=975.82,P < 0.01);藏族迁移男生色盲色弱检出率高于本地男生(χ2=8.38,P < 0.05);藏族迁移女生色盲色弱检出率低于本地女生(χ2=8.08,P < 0.05)。藏族迁移男生轻、中度视力不良与轻、中、重度近视检出率均低于本地男生(χ2值分别为3.88,8.32,13.72,55.96,338.50,P值均 < 0.05)。藏族迁移女生轻、中、重度近视检出率均低于本地女生(χ2值分别为7.62,37.79,424.00,P值均 < 0.05)。  结论  藏族迁移学生超重肥胖率低于本地学生,应关注藏族男生营养摄入,减少营养不良;藏族迁移学生近视检出率较低,但初中组藏族学生重度视力不良检出率较本地学生高,应关注藏族初中阶段学生视力健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蒙古族小学生肥胖类型及运动能力的关联性,为制定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以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内蒙古自治区现场调查采集数据为研究资料,纳入7 941名7~12岁蒙古族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依据《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与肥胖筛查》和腰高比,将肥胖分为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3种类型,探讨肥胖类型与各项运动能力及体能指数(PFI)的关联性。  结果  7~9岁男、女生的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5%和28.2%,10~12岁分别为16.3%和16.5%,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在肥胖类型中,两年龄组男女生的复合型肥胖检出率最高(15.6%,9.2%;18.4%,8.2%),男生复合型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检出率均高于女生(P值均 < 0.05)。非肥胖组男生的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m×8往返跑3项运动能力指标成绩均高于3类肥胖组;非肥胖组女生的50 m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50 m×8往返跑4项指标成绩均高于3类肥胖组(P值均 < 0.05)。7~9岁复合型肥胖组的立定跳远、50 m×8往返跑和10~12岁复合型肥胖组的50 m跑、50 m×8往返跑指标成绩均低于其他中心型和一般性肥胖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7~9、10~12岁两年龄组中男女生非肥胖、一般性肥胖、中心型肥胖和复合型肥胖PFI的中位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生: H值分别为79.23,241.42;女生: H值分别为61.94,74.38,P值均 < 0.01)。  结论  内蒙古自治区蒙古族小学生中复合型肥胖人群占比较大,且运动能力相对较低,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青少年肥胖的控制和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南阳市10~15岁月经来潮与未来潮女生体成分的年龄变化特点,预测月经初潮时间,为及时开展青春期的卫生保健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方法  于2020年8—12月及2021年3—10月,对南阳市13个县市区采取抽签法随机整群抽样抽取1 523名女生,先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然后利用日本百利达MC-180体成分分析仪对研究对象进行体成分测定。  结果  南阳市10~15岁女生体质量指数(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加,体内水分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来潮女生的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均高于未来潮女生,体内水分率低于未来潮女生。其中11~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BMI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07,2.03,2.43,2.45,2.52,P值均 < 0.05);12~15岁已来潮女生与未来潮女生之间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 0.05);10,14,15岁未来潮女生与已来潮女生间体内水分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5,2.35,2.37,P值均 < 0.05);10,11,14岁同年龄组农村女生和城市女生月经来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4,3.45,6.73,P值均 < 0.05)。  结论  女生月经初潮前后BMI、脂肪率、躯干脂肪率、肌肉量、骨量、体内水分率等体成分年龄变化特点有助于月经初潮的预判,月经初潮年龄与营养状况、BMI、体育锻炼、零食及饮料摄入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青少年体脂肪分布与骨矿物质含量(bone mineral content, BMC)的关系以及在不同性别间的差异,为青少年骨代谢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银川市选取1 575名12~18岁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体成分及骨矿物质含量测定,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校正混杂因素后体脂肪分布与BMC水平的关系。结果 除四肢-全身脂肪比(LTFR)外,男生全身脂肪含量(fat mass, FM)、四肢脂肪含量(appendicular fat mass, AFM)、躯干脂肪含量(trunk fat mass, TFM)、躯干-全身脂肪比(TrTFR)、躯干-四肢脂肪比(TrLFR)均低于女生(t值分别为-13.52,-15.18,-12.47,-12.25,-7.96,P值均<0.05);调整年龄、性别和体重后,FM、AFM、TFM、LTFR、TrTFR均与BMC水平呈负相关(P值均<0.05),其中TFM每增加1个标准差,BMC水平下降0.53个标准差(95%CI=-0.57~-0.49,P<0.01)。在男生中,LT...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父母婚姻状况与中小学生受欺凌情况及自伤行为的关系,为预防中小学生的自伤行为提供干预支持。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南阳、安阳和新乡市11 107名中小学生,采用自编中小学生欺凌状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中小学生中男生的受欺凌报告率(18.1%)高于女生(9.8%),女生的自伤行为报告率(3.9%)高于男生(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55.56,4.64,P值均<0.05);受欺凌程度(r=0.44)和受欺凌种类数(r=0.42)与自伤行为均呈正相关(P值均<0.01),父母婚姻关系与自伤行为呈负相关(r=-0.11,P<0.01);父母婚姻状况对受欺凌程度(β=-0.01)、种类数(β=-0.05)与自伤行为水平之间的关系均有负向调节作用(P值均<0.01)。结论 父母婚姻质量在中小学生受欺凌影响自伤行为中起调节作用,父母婚姻质量越低,受欺凌子女自伤行为风险越高。应关注受欺凌青少年的父母婚姻质量,从而更好地避免受欺凌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2010—2019年山东省学生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和艾滋病(AIDS)病例的流行特征, 为防控艾滋病在学生群体传播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9年山东省报告职业为学生的863例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对流行趋势进行分析。  结果  863例学生HIV/AIDS中, 主要经同性性传播(763例, 88.41%), 样本来源以检测咨询(433例, 50.17%)为主要发现途径。2010—2019年报告的学生病例占总病例数比例有增长趋势(χ趋势2=30.21, P < 0.01)。同性性传播病例有逐年增长趋势(χ趋势2=6.35, P=0.01), 18~22岁病例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χ趋势2=6.10, P=0.01), 大专及以上学历病例占比呈逐年增长趋势(χ趋势2=4.26, P=0.04), 目前报告来源以检测咨询为主, 样本来源年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趋势2=2.97, P=0.09)。  结论  山东省学生病例报告呈逐年上升趋势, 尤其以同性性传播途径为主, 以高学历为主, 应针对这些特征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12~15岁青少年纵跳能力的年龄与性别特征,分析纵跳能力与身体形态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区域分层方法选取中国9省(市)15所中学的12~15岁青少年1 280名,采用Smartjump纵跳测试系统测量半蹲跳高度(SJ-H)、下蹲跳高度(CMJ-H)、左腿下蹲跳高度(LCMJ-H)、右腿下蹲跳高度(RCMJ-H),通过CMJ-H和SJ-H的比值计算出离心利用率(EUR)。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体质量指数(BMI)、小腿围和足长5项身体形态指标。分析12~15岁青少年纵跳能力的年龄和性别特征,以及与身体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  结果  男生纵跳高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12~15岁SJ-H(29.3~37.0 cm)、CMJ-H(30.8~39.9 cm)、LCMJ-H(15.1~19.2 cm)、RCMJ-H(14.8~18.9 cm)呈上升趋势。而女生纵跳高度仅有14与13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岁SJ-H(25.3 cm)、CMJ-H(27.0 cm)高于13岁(24.5,26.1 cm)(t值分别为2.01,2.19,P值均 < 0.05);男生SJ-H、CMJ-H、LCMJ-H、RCMJ-H均优于女生,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性别差异逐渐加大;EUR在各年龄男、女生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06~1.09)(t值分别为-0.11~0.94,P值均>0.05);偏相关分析显示,全体12~15岁青少年SJ-H、CMJ-H、LCMJ-H、RCMJ-H与身高(r=0.38~0.43)、足长(r=0.22~0.29)存在中、低度相关,与体重(r=-0.17~-0.14)存在低度负相关(P值均 < 0.01)。  结论  12~15岁男生纵跳高度随年龄增加而上升,而女生14岁之后纵跳高度无增长趋势,12~15岁青少年纵跳能力与身高、体重、足长存在显著相关性;较大的体重对纵跳能力会产生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重庆市某区青少年各青春发育指标处于不同发育阶段时的抑郁现况,为改善青少年身心健康提供依据。  方法  对重庆市九龙坡区1 001名随访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采用自编问卷和抑郁量表(Children's Depression Inventory, CDI)进行调查,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χ2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调查对象的抑郁症状检出率、得分和影响因素等。  结果  青少年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17.3%,抑郁量表总得分为(12.02±6.72)分,外生殖器、阴毛、腋毛和胡须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7.08,5.46,5.18,4.21,5.84),乳房、阴毛和腋毛处于不同发育阶段以及是否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快感缺乏、效率低下分量表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9.43,4.92,3.98,7.35,P值均 <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未出现首次遗精和女生未发生月经初潮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OR=0.60,95%CI=0.36~0.98;OR=0.46, 95%CI=0.22~1.00),女生阴毛处于发育期与检出抑郁症状呈正相关(OR=9.58,95%CI=1.28~71.71)。  结论  青春早中期青少年抑郁症状检出率处于较低水平,已发生首次遗精的男生、阴毛发育较为成熟的女生和已发生月经初潮的女生更易出现抑郁情绪和症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上海市小学高年级学生近视与营养状况的关联,为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16个区四至五年级5 576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查、体格测量和问卷调查。分别采用两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混合线性模型分析近视和等效球镜度数与营养状况的关联。  结果  高年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7.0%(949名)和18.7%(1 042名),男、女生营养状况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0.94,P < 0.01),男生超重、肥胖占比高于女生。超重男生更倾向于发生近视(单因素:OR=1.23,P=0.04;多因素:OR=1.21,P=0.06);超重学生屈光度低于体重正常学生(多因素,男生:β=-0.19,女生:β=-0.24,P值均 < 0.05)。肥胖学生近视风险和屈光度与体重正常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上海小学高年级超重学生屈光度低于体重正常学生,需更多的研究验证儿童青少年近视和营养状况间的关联,为近视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16~18岁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吸烟行为的关系,为促进青少年控烟提供参考。  方法  以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8)中的1 057名青少年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吸烟与体育锻炼情况,采用χ2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青少年体育锻炼与吸烟行为的关系。  结果  被试青少年中有104(9.8%)名吸烟者,开始吸烟的年龄为(14.21±2.68)岁,戒烟年龄为(14.41±2.72)岁。年龄(χ2=7.23)、性别(χ2=83.01)、上学状态(χ2=107.12)、体育锻炼(Z=-2.20)、主观幸福感(Z=-2.20)和生活满意度(Z=-2.93)是青少年吸烟风险的相关因素(P值均 < 0.05)。体育锻炼与青少年吸烟行为呈负相关(OR=0.92,P=0.03),控制人口统计学和社会认知心理变量后,负相关作用无统计学意义(OR=0.93,P=0.08);进一步分析显示,体育锻炼与男生吸烟呈负相关(OR=0.91,P=0.04),但与女生吸烟可能性的关系无统计学意义(OR=1.12,P=0.20)。  结论  体育锻炼与16~18岁青少年吸烟风险呈负相关,但未发现体育锻炼与女生吸烟行为的关联,有待后续研究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