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温州市小学生居家上网课及用眼卫生相关情况,为开展用眼健康教育及制定近视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0年3月6-9日,方便抽取温州市6所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共1127名,采用自编调查表通过在线方式调查疫情期间上课和用眼卫生相关情况.结果 温州市小学生疫情期间的上课方式主要为网络上课(936名,83.1%),学习的主要工具是计算机(391名,34.7%)和手机(344名,30.5%),平均每天的上课总时间、完成作业和课外阅读的时间中位数为3.00,2.00,1.00 h;除学习之外,每天使用手机或平板电脑、计算机、电视时间中位数分别为1.00,0.50,1.00 h.受疫情限制,学生每天锻炼时间中位数为0.81 h,其中户外活动为0.00 h;每天睡眠时间为9.00 h.疫情期间学生报告眼部不适的有553人次(49.1%),其中最多见为眼睛干涩(379人次,47.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阅读距离>30 cm、每天锻炼时间>0.5 h和户外活动时间>0.5 h与发生眼部不适症状负性相关;完成作业时间>2 h、学习之外使用电脑>0.5 h与发生眼部不适症状呈正相关(P值均<0.05).结论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网课形式一定程度上延长了学生视近时间和用眼负担.应严格控制网课之外的电子产品的使用,注意正确的用眼姿势,适当增加户外活动,关注视疲劳的出现并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上海市长宁区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2020年上海市长宁区一起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疫情的病例与密切接触者进行调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采集的呼吸道标本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上海市中学生日常饮食、运动与近视的关系,为预防学生近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嘉定区2所初中和1所高中共795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上海市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2017年版)"进行调查.[结果]上海市嘉定区中学生近视检出率为57.2%.调查之日起的过去7天(简称"过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2020年上海市普陀区60~69岁居民新冠肺炎防控知识与行为现状,为提升老年人新冠肺炎的防控知识及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PPS法)和KISH表法相结合,利用2020年《上海市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第五部分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关题目,对821名60~69岁的居民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哪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上海市远郊地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居民的认知和行为情况,为相关部门制定针对性的新冠肺炎防控干预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20年1月—5月,采用问卷星的调查方式,对某社区居民510人进行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结果 居民对于新冠肺炎的主要知晓时间为1月下旬;获取渠道主要是媒体网站(58.82%);主要的行为改变...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初中学生因疫情居家学习期间家长的心理状态,为促进学生及家长的身心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通过网络邀请开展问卷调查,对自愿参与的调查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家长身心状态的评估。 结果 家长焦虑平均得分(40.83±10.51),焦虑检出率为16.14%。68.11%的家长对孩子学习受疫情影响感到很担心;学校没有组织在线学习的家长焦虑水平高于学校已开设在线学习的家长(t=-2.199,P=0.029);亲子关系越紧张,家长的焦虑水平越高(F=6.674,P=0.000)。 结论 对延期开学影响孩子学习的担心、学校是否开设网课、网课对家长工作的影响程度以及网课期间的家庭亲子关系,是疫情期间影响初中生家长焦虑水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成年居民电子烟知晓和使用情况,为电子烟的流行提供数据基础.方法 采用多阶分层抽样的方法 ,选取上海市闵行区1716名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电子烟使用情况调查.采用SPSS 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40.09%(688/1716)调查对象听说过电子烟,2.35%(16/682)调查对象至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上海市电子烟使用者对电子烟的认知、态度情况,为提出针对电子烟的干预措施和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21年8—10月采用同伴推动抽样法招募上海市电子烟使用者400人为研究对象,问卷调查个人情况、电子烟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对电子烟使用的态度情况。使用SPSS 24.0软件进行统计学描述。结果 电子烟使用的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方面,13.1%的使用者对电子烟烟油(烟液)具体成分完全了解,50.0%对电子烟气溶胶具体成分不清楚;电子烟的使用会对呼吸系统产生健康影响的知晓率为53.9%,但电子烟造成其他系统危害的知晓率较低。了解电子烟相关知识的途径渠道中,55.8%的调查对象通过网络媒体了解,38.2%的调查对象通过同事、家人或朋友了解。对电子烟的认知情况方面,54.2%的调查对象认为使用电子烟对身体的危害程度比传统烟草小,58.9%的调查对象认为电子烟使用会产生二手烟危害但是要比传统烟草小,50.5%的调查对象认为电子烟使用是否能帮助戒烟因人而异,47.4%的调查对象认为电子烟不可以被用作戒烟工具。对电子烟的监管态度方面,62.8%的调查对象支持将电子烟监管纳入《上海市公共场所...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口罩预约配售方案的居民认可度情况,为上海口罩保障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比例抽样的方法,调查上海市16个区共计2900位居民对于口罩预约配售方案的认可度评价情况.结果 上海市居民对于政府口罩预约配售方案的整体评价较高,75.1%的居民认为该方案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初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上海市初中学生对艾滋病的认知情况,探索影响相关知识得分的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通过横断面调查,对上海市20所初中学校2 432名初中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问卷调查.结果 上海市初中学生艾滋病知识平均答对率为62.0%,影响得分高低的主要因素为学校类型(OR=1.67)、年级高低(OR=1.66)、是否独生子女(OR=1.37)、是否接受过艾滋病知识教育(OR=2.00)以及与父母是否讨论过艾滋病相关问题(OR=1.32).结论 上海市初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较高,但需要加强低年级和普通初中低年级学生的艾滋病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前及期间城市学龄前儿童各类电子屏幕使用时间及影响因素, 为控制学龄前儿童电子屏幕使用和预防近视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 于2020年6—7月, 横断面调查上海市闵行区幼儿园8 244名儿童, 通过家长问卷收集学龄前儿童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各类电子屏幕的使用时长, 估算加权屏幕屈光时间, 分析家庭电子屏幕督导行为与学龄前儿童加权屏幕屈光时间的关联。  结果  被调查学龄前儿童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每日手机、电脑/平板、电视/投影视屏时长过度检出率分别为30.52%, 51.40%, 56.82%, 而疫情前上学日三者检出率分别为21.94%, 41.80%, 47.51%。控制重要混杂因素后, 家长控制孩子使用电子屏幕的频率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有规定并严格实施与疫情前加权屏幕屈光时间负向关联(调整OR=0.60~0.77, P值均<0.05);家长陪伴孩子时使用电子屏幕的频率高、家长对孩子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有规定但实施不严格与加权屏幕屈光时间和疫情期间加权屏幕屈光时间增加正向关联(调整OR=1.18~1.80, P值均<0.05)。  结论  城市学前儿童疫情前后电子屏幕用眼时长均过长。学龄前儿童视屏行为的控制措施中, 应注重家庭内部的电子屏幕使用管理和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新型冠状肺炎疫情期间广东省小学生网课及视屏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儿童视屏行为干预和健康促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东省广州市、湛江市、中山市共5 266名6~12岁小学生家长进行线上问卷调查。采用方差分析或χ2检验比较各年级学生网课和视屏行为现状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  结果  小学生学习日和周末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检出率分别为42.2%和55.2%;与非疫情的学期相比,娱乐型视屏时间在学习日和周末分别增长了40.31和33.07 min/d。各年级小学生平均单节网课时长为(26.07±9.62)min,单日网课时长为(110.41±51.98)min。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等人口学因素是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影响因素; 与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较高的儿童相比,父母陪伴运动锻炼频率中等(学习日: OR=1.27,周末: OR=1.40)和较低(学习日: OR=1.86,周末: OR=1.84)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P值均 < 0.05);相较于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较高的儿童,父母限制视屏行为频率中等和较低儿童学习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较高(OR值分别为1.61,1.32,P值均 < 0.05);父母娱乐型视屏时间≥2 h/d较 < 2 h/d易使儿童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增加(学习日: OR=3.09,周末: OR=2.81,P值均 < 0.05);儿童中高强度体力活动 < 1 h/d(学习日: OR=1.31)相较于≥1 h/d,用电子设备学习时间1~2 h/d(学习日: OR=2.65,周末: OR=2.65)、≥2 h/d(学习日: OR=4.05,周末: OR=5.24)相较于 < 1 h/d也增加了娱乐型视屏时间过长的风险(P值均 < 0.05)。  结论  疫情期间,广东省儿童视屏时间水平较高,需加强恢复学校教学秩序后儿童的行为监测以及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上海市中小学生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后不同时期屏幕使用时长和屏幕用眼卫生的现状及影响因素, 为精准实施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上海市闵行区24所小学、18所初中和16所高中的11 402名学生, 进行家长和学生本人问卷调查, 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前后不同时期中小学生各类屏幕使用时长和屏幕使用卫生行为及相关因素。  结果  非疫情平时上学日、非疫情双休日寒暑假和疫情居家学习期间的屏幕使用过度率分别为7.26%, 9.12%和35.30%。疫情居家学习期间, 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使用过度率随学段升高而升高, 16.30%的中小学生使用手机在线学习。未被诊断为近视者屏幕使用过度率在疫情居家学习期间低于曾被诊断者(OR=0.77, P < 0.05);父母文化程度越高的孩子在双休日寒暑假期间的屏幕使用过度率越低(P < 0.05)。在任何时期内, 学校布置的作业中用到屏幕比例高、不良的家庭屏幕用眼环境增加了屏幕使用过度及不良屏幕用眼卫生的风险(P值均 < 0.05);父母的榜样行为有利于降低相应的风险(OR=0.65~0.97, P值均 < 0.05)。在家庭对屏幕使用时长有规定的情况下, 实行不严格也会增加使用过度的风险(OR=1.18~2.48, P值均 < 0.05)。  结论  城市中小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屏幕使用过度率较高, 学校作业中的屏幕使用比例、家庭屏幕用眼环境和屏幕使用管理都与中小学生屏幕过度使用有关。需关注学生使用手机在线学习情况, 已发生近视和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学生也是重点关注对象。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网络评论对中学生家长为子女接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态度的影响,为推进12~17岁人群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选取南京、南通、上海、西安、哈尔滨、青岛、绵阳等地中学生家长477名。请家长阅读有关12~17岁人群接种新冠疫苗的新闻报道和虚拟的网络评论,并在此基础上填写为子女接种新冠疫苗态度问题。  结果  73.55%的家长愿意为孩子接种新冠疫苗。网络评论对于家长接种意愿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F=67.89,P < 0.01):在正向评论的影响下,家长的接种意愿高于其他评论条件(4.02±0.91);在负向评论影响下,家长的接种意愿低于其他评论条件(2.56±0.88);中性评论组(3.71±0.79)和对照组(3.68±0.81)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  结论  中学生家长为子女接种新冠疫苗的态度受到网络评论的影响,在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过程中,要重视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15.
陈鸿雁  廖娅  董磊  王威  王小娟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0):1571-1574
  目的  比较新冠肺炎疫情前后宿迁市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 为近视防控及科普宣教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19与2020年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宿迁市39所小学的学生进行眼健康体检, 包括测量裸眼视力、非睫状肌麻痹电脑验光, 分别对76 823, 76 039名6~12岁小学生进行统计分析, 比较2年筛查性近视率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下的差异。  结果  疫情前后筛查性近视率分别为30.2%, 36.9%, 2次检查均得出筛查性近视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女生近视率(32.3%, 40.0%)高于男生(28.3%, 34.2%), 城市学生近视率(34.3%, 41.5%)高于农村(26.5%, 32.2%)。各年龄阶段近视率增加均明显, 其中以9~11岁增加最多(增加量为8.6~10.7百分点), 不同性别、城乡小学生近视率增加均明显, 女生、城市小学生增加最多(分别增加7.7, 7.2百分点)。  结论  疫情后宿迁市小学生筛查性近视率是2019年的1.2倍, 在不同人口学特征下均增加, 疫情后近视现状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6.
赵春艳  石晶  张国峰  刘波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3):371-374,380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生家长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以下简称“新冠疫苗”)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分析学生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的可行性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通州区3 026名学生家长,采用问卷星进行线上调查,比较不同特征家长对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调查对象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北京市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正确洗手行为及其家庭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洗手相关健康干预提供参考。  方法  2020年11—12月,利用问卷星软件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北京市9个区36所幼儿园和18所小学的7 494名儿童家长开展线上调查。调查内容为儿童及其家庭基本情况,家长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防护知识正确知晓、对疫情风险感知程度、为儿童提供洗手指导等的情况,以及儿童的洗手行为。  结果  学龄前儿童正确洗手的比例为70.2%,高于小学生(61.9%)(χ2=57.63,P<0.01)。学龄前儿童家长知晓洗手相关知识(36.2%,33.4%)、对疫情风险感知低(28.9%,25.4%)、提供洗手指导(99.1%,97.9%)的比例均高于小学生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2,22.84,18.68,P值均<0.05),学龄前儿童家长自我效能高的比例(75.7%)低于小学生家长(78.2%)(χ2=6.43,P=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无论学龄前儿童还是小学生,城区、家长自我效能较高、风险感知低、为儿童提供洗手指导,儿童正确洗手的可能性高;对于学龄前儿童,非独生子女与正确洗手行为呈负相关(OR=0.79,95%CI=0.69~0.92);对于小学生,女童正确洗手的可能是男童1.21倍(95%CI=1.06~1.39),家长知晓知识者是不知晓者的1.20倍(95%CI=1.04~1.40,P值均<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洗手行为优于小学生,家长对于新冠肺炎疫情、洗手行为的认知,自我效能以及采取的指导行为对于儿童健康行为养成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应采取措施进一步提高家长指导儿童预防传染病的能力和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上海市COVID-19疫情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对疫情传播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2年3月1日―2022年5月31日上海市各行政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的COVID-19疫情数据,采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回归分析。选择2021年上海市各行政区统计年鉴中典型的人口、经济、医疗等因素的变量,采用相关性以及多重共线性分析进行筛选,最后纳入4个自变量进入模型。在普通最小二乘线性(ordinary least square, OLS)模型、空间滞后模型(spatial lag model, SLM)、空间误差模型(spatial error model, SEM)中,优选OLS模型作为影响本轮疫情影响因素的模型。结果 本轮上海市疫情传播具有全局空间聚集性,其中虹口区、静安区、黄浦区和徐汇区为高-高聚集区(high-high area, HH),在松江区和金山区为低-低聚集区(low-low area, LL),其余区域局部Moran’s I不显著。OLS模型提示,人口密度与人均GDP为COVID-19发病率的促进因素,单位医院数量与人均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则与COVID-19...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考察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小学生及家长的亲子冲突状况,为促进疫情期间家庭和谐与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3月中旬采用问卷星对12 711名中小学生家长进行网络匿名调查,考察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的情绪反应、应对方式以及亲子冲突频率和年级发展趋势。  结果  亲子冲突按发生率大小依次是情绪对立(62.3%)、言语冲突(52.6%)和身体冲突(20.5%)。38.1%的家长和23.6%的学生出现了焦虑、愤怒等负性情绪,且学生的应对方式比家长更单一。77.9%的家庭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亲子冲突,主要由孩子的学习问题(45.6%)、日常安排(22.1%)和电子产品使用(10.2%)等引起。和去年相比,31.4%的家庭报告最近1个月亲子冲突频率增多。  结论  亲子冲突在中小学生家庭中普遍存在,并受到疫情等应激因素影响。建议加强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援助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上海市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儿童过敏性疾病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4—6月期间,在上海市开展多阶段整群抽样,共有17所小学的10 686名7~12岁学龄儿童被纳入调查。采用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ISAAC)量表评估儿童过敏性疾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影响因素。  结果  上海市学龄儿童中过敏性疾病的总体患病率为47.0%,男童(50.4%)患病率高于女童(43.3%)(χ2=54.44,P < 0.01)。常见过敏性疾病患病率为哮喘(13.9%)、过敏性鼻炎(18.2%)、特应性皮炎(34.3%)。部分儿童同时患有多种过敏性疾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3类过敏性疾病均呈正相关的因素为男童(OR值分别为1.52,1.44,1.22)、母亲学历本科及以上(OR值分别为1.26,1.77,1.84)、有过敏性疾病家族史(OR值分别为2.87,4.24,2.57)、是独生子女(OR值分别为1.16,1.28,1.22)、窗帘清洗频率 < 1次/月(OR值分别为1.41,1.79,1.77)、没有每天打扫房间(OR值分别为1.14,1.18,1.20)、粉尘暴露频率≥1次/月(OR值分别为1.45,1.56,1.42)(P值均 < 0.05)。3类过敏性疾病另存在特有的社会-环境-行为危险因素。  结论  上海市学龄儿童过敏性疾病患病率较高,相关影响因素涉及社会、环境和行为暴露的多个变量,值得后续深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