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的评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完善应急处理机制和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4—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6所高校抽取7 719名大学生,采用自编问卷进行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学校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模拟训练、开展健康教育等情况以及大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的评价情况与存在问题等调查。  结果  65.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高校采取了应急处理措施,67.7%表示有应急预案,53.9%表示开展过模拟应急训练,64.7%表示开展过健康教育,大学生对高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措施评价得分为(24.15±4.59)分,其中对学校制定的有关疫情控制的措施政策评价得分最高,为(4.05±0.81)分;对心理健康教育或咨询辅导等服务的评价最低,为(3.95±0.85)分。性别、年级、专业、户口类型、学校是否采取应急处理措施、学校是否有突发应急预案、学校是否开展过应急模拟训练、学校是否开展健康教育影响大学生对措施的评价(t/F值分别为5.04,43.83,79.92,-3.40,26.86,34.83,29.35,35.01,P值均 < 0.01)。  结论  大学生对高校总体的防控工作表现较认可,但认为应对措施还存在不足之处;高校应针对防控过程中的成效与不足,不断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  厘清中小学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困难,并提出针对性建议。  方法  2021年1—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北京、重庆、云南三地的2 988所学校疫情相关工作负责人及教师为主要调查对象,开展关于学校一般情况、学校卫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知识、态度以及培训情况等内容的问卷调查。  结果  调查对象职务、职称、学历不同,各相关知识正确率不同:学历越高,相关知识正确率越高(χ2=50.73~203.36,P值均 < 0.05);高中学校定期开展健康相关课程情况最差(50.0%);配备具有执业资格的卫生保健人员情况,城区学校(42.0%)高于农村学校(18.2%),民办学校(48.5%)高于公办学校(24.7%);存在的主要困难是缺乏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相关检测设备(84.91%,74.03%)。  结论  三地区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虽与时俱进,但仍存在诸多不足,知识掌握情况仍有疏漏,建议增加学校卫生工作岗前与专项培训, 疾控机构要加强对学校传染病管理技术指导和工作督导。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现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利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4—5月抽取山东省6所高校7 719名在校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制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影响因素。  结果  山东省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对能力得分(46.22±8.47)分,各维度从高到低依次为事前的个人预防(15.65±2.75)分、事后的配合处置(15.18±3.08)分、事中的个人防范(15.01±3.23)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性别、专业(文史类、理工类)、是否独生子女、父亲文化程度(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母亲文化程度(初中、高中、专科及以上)、是否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否参加应急演练、是否接受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相关因素(B值分别为-1.53,-1.78,-2.08,0.60,0.81,1.11,1.38,0.78,1.65,1.86,9.14,2.00,2.62,P值均 < 0.05)。  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体应对能力较好,但应对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应通过加强应急教育、提升家庭内部支持等促进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山东省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高校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0年4 — 5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山东省6所高校抽取7719名大学生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情况问卷调查。  结果  山东省7719名大学生中,有4378人(56.7 %)表示系统开展过传染病防治教育,有4219人(54.7 %)表示系统开展过运动安全教育,有3238人(41.9 %)表示系统开展过意外伤害避免和安全急救教育,有3090人(40.0 %)认为参加健康教育课程的名额有限,有3889人(50.4 %)认为教学课时数少,有3543人(45.9 %)认为教学形式不灵活,有2264人(29.3 %)认为考核方式轻松,有2345人(30.4 %)认为授课老师的专业水平不能满足需要;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者4602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晓率为59.7 %;接受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者4995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为64.7 %。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生和省外生源的山东省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较低,大二年级、农村户口、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认为授课教师专业水平满足需要、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学校对健康教育一般重视和十分重视的山东省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较高。  结论  山东省大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率较低,性别、年级、户口类型、生源地、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程情况、学校对健康教育重视情况及是否认为授课教师专业水平满足需要和知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该地区大学生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教育接受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深圳市10个区抽取7 42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健康素养及各维度得分的因素。  结果  被试学生健康素养总得分为(107.39±22.31)分,其中体力活动(16.81±5.28)分、人际关系(20.69±4.10)分、压力管理(21.64±5.53)分、精神成长(14.93±3.96)分、健康意识(15.61±4.96)分和营养(17.71±4.65)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非住校生与中学生健康素养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3.04,-7.72,-9.99,-3.85),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与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1.56,2.78)(P值均 < 0.05)。  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学校类型、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某高校新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现状,为在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于2020年9 — 11月,在北京市某所全国招生的综合性大学抽取2020年入学的3204名本、硕、博新生,采用高校新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调查表开展调查,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调查对象信息甄别意识的回答正确率最低,为20.29 %(650/3204);其次为心理调适技能,回答正确率为52.68 %(1688/3204)。公共卫生安全意识得分(0.25 ± 0.32)分,知识得分(0.75 ± 0.21)分,技能得分(0.74 ± 0.26)分,总分(1.74 ± 0.52)分;48.85 %(1565/3204)的人具备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女生的公共卫生安全技能得分(0.76 ± 0.25)高于男生(0.73 ± 0.26)(t = – 2.588,P = 0.010),而男生的知识得分(0.76 ± 0.20)高于女生(0.74 ± 0.21)(t = 2.710,P = 0.007),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总分相对较高(1.76 ± 0.50;t = 3.596,P = 0.028),城市学生具备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知识和技能情况优于农村学生(OR = 1.405,95 % CI = 1.213~1.628)。  结论  高校新生公共卫生安全意识、知识与技能处于中等水平,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公共卫生安全素养。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应注重信息甄别意识和心理调适技能的培养,同时注意区分不同性别、学历,并更多地关注农村地区学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适合学校卫生保健教师岗位任务需要的专业能力标准及其评价模型,为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岗位任务分析、质性访谈、专家咨询法筛选75项能力标准条目,对上海市16个行政区教育局卫生专干、教研员、中小学校校长、卫生保健教师及我国首届卫生教育专业本科毕业生共计282人进行问卷调研;采用项目分析确定各能力条目的适当性,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学校卫生保健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指标维度和结构特征。结果所构建的学校卫生保健教师能力标准体系由四大领域(基本素养、学校健康教育、学校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学校卫生管理)、9个能力维度、70项具体的能力指标组成。9个维度包括"师德修养""专业通识素养""协助应对紧急/意外健康事件和管理常见病/慢性病""辅助预防接种和学生健康评估""监测/沟通学生健康状况""具备健康教育知识和教学技能""有效实施健康教育活动并持续改进效果""管理校园传染病和环境/饮水/食品安全""监测学校卫生状况并持续优化学校卫生管理策略"。能力标准总体系Cronbachα系数为0.98,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为0.86~0.96;总体系折半信度系数0.93,各维...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上海市中小学校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和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了解卫生保健人员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为加强学校卫生保健工作水平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在2020年4—8月对上海市所有中小学校进行普查。问卷内容涵盖卫生保健机构设置、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配备情况和卫生保健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运用χ2检验比较不同学段、不同城郊地区学校在卫生保健室设置和人员配备符合率方面的差异。  结果  2020年上海市中小学校(含分部和分校等)共有1 847所,学校卫生保健机构的配备率达100%。全市仅有51.4%的中小学校按在校学生数不低于600∶1的比例配备了学校卫生保健人员,市区学校的人员配备符合率(59.3%)高于郊区学校(4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27,P < 0.01)。所有学校卫生保健人员都认为目前能接受到的能力提升机会较少,需要卫生机构提供能力提升的指导服务。  结论  上海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配备情况好,但人员空缺较大,且现有人员对自身能力提升的需求非常强烈。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上海市3~12岁儿童的睡眠特征,为促进儿童睡眠健康提供参考。  方法  2019年4—6月在上海市开展多阶段整群抽样,抽取31所幼儿园和17所小学,在纳入研究的16 542名3~12岁儿童中开展睡眠现状横断面调查。睡眠特征采用儿童睡眠习惯问卷(CSHQ)进行评估。  结果  上海市3~12岁儿童的平时和周末就寝时间分别为(21:27±00:36)和(21:46±00:46);晨起时间分别为(6:52±00:28)和(7:47±00:48);睡眠时间分别为(9.05±1.07)和(9.52±1.17)h;睡眠不足发生率分别为81.0%和55.4%。平均睡眠问题得分为(51.56±8.04),睡眠不良检出率达93.5%。随着年龄增长,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周末和平时睡眠模式的差异不断增大,睡眠持续时间短和日间困倦两大睡眠问题不断突出。与男生相比,女生的平时就寝时间和周末晨起时间更晚,周末和平时的睡眠模式差异更大,睡眠焦虑更加严重。  结论  上海市儿童总体睡眠时间不足、就寝时间晚、平时和周末睡眠模式差异大、各种睡眠问题多。女生周末和平时睡眠模式差异大和睡眠焦虑表现尤为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查2020年中国5个地区学校健康教育执行情况及其存在问题,为中小学健康教育相关规范制度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一定数据和理论支持。  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1 295名)、海南省海口市(448名)、河北省石家庄市(788名)、四川省成都市(728名)和江苏省苏州市(793名)5个地区的4 052名学生进行网上问卷调查,了解学校健康教育实施和学生健康教育需求情况。  结果  有89.98%学生使用了统一的健康教育教材,63.50%的学生每周上1次健康教育课。学校健康教育中获得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使用统一教材、课时安排、授课教师在地区和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54.98,40.97,590.08,1 061.12;50.70,47.68,356.09,193.30,P值均 < 0.05)。学生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为学校/教师(92.47%)。健康教育课授课教师主要是班主任(30.03%)。学生感兴趣的健康教育内容在性别、学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20.91,35.90,P值均 < 0.05),各地区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希望获取健康知识途径在地区和学段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7.29,32.37,P值均 < 0.05)。  结论  学校健康教育现状良好,但需积极培养高素质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同时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和学生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珠三角某市中小学教师职业紧张现状及甲状腺异常情况,提高教师健康水平。
  方法  选择2019年1月—12月在珠三角某三甲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618名中小学教师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基本信息和职业紧张状况,测定其血清中甲状腺功能指标,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甲状腺,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甲状腺肿大的危险因素。
  结果  研究对象教龄5~30年,平均(9.83 ±2.09)年。职业紧张发生率为26.21%(162/618),其中:轻度职业紧张者102名(占62.96%),中度职业紧张者37名(占22.84%),重度职业紧张者23名(占14.20%)。研究对象职业紧张任务总得分高于国内常模[(167.51 ±22.36)分vs.(162.89 ±27.04)分,P < 0.05)];个体应对资源总得分低于国内常模[(124.16 ±16.08)分vs.(128.23 ±17.73)分,P < 0.01]。中度职业紧张组、重度职业紧张组的促甲状腺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低于非职业紧张组和轻度职业紧张组,而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高于非职业紧张组和轻度职业紧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H水平降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FT4水平升高,教龄增加,职业紧张是中小学教师甲状腺肿大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职业紧张可能增加中小学教师甲状腺功能异常和肿大的发生风险,因此应加强定期体检,提高其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公共卫生硕士(master of public health, MPH)毕业后的岗位胜任力情况,为优化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制岗位胜任力问卷,回顾调查2016―2020年MPH培养模式中选修课程、专业实践及学位论文等内容,综合分析MPH培养模式与毕业入职后岗位胜任力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调查69人,其中53人从事公共卫生相关工作,平均年龄为(37.5±2.3)岁,平均工作年限为(2.0±1.6)年。学院MPH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满足公共卫生岗位胜任力的需求,但需在专业实践的时间和方式等方面改进,以提高MPH毕业后岗位胜任力。结论  加强核心课程建设,夯实专业实践环节,强化科教卫协同培养,是提升公共卫生人才岗位胜任力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银川市中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本地区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5月,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银川市3个区的2 00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特征、健康素养状况和视屏状况等.结果 银川市中学生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1.3±17.5)分,健...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小学校卫生人员的队伍结构现况,为加强学校卫生人员队伍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于2015—2016年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覆盖中国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个调研点,10 027所中小学校,共对9 536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9 536位学校卫生工作人员中,岗位类型多样,小学兼职保健教师最多,占77.6%,专职校医只占10.0%;高中专职校医最多,占70.7%,兼职保健教师只占15.1%。上岗途径中学校内调剂上岗者最多,占65.0%。职称系列中教师系列最多,占67.4%。职称级别以初级和中级为主,各占42.6%。工资档次主要为中档、中低档和低档,分别占39.3%, 27.9%和21.1%。  结论  学校卫生人员的学历和年龄结构较合理,但医学背景和专职校医比例较低,职称系列多样,职称和工资待遇相对较低,职业发展空间受限。需要从政策层面做好顶层设计,明确定位改善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队伍结构,满足新时期学校卫生工作高质量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中国六省市初中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知晓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开展师资培训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21年6—12月采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市、重庆市、辽宁省、四川省、云南省和广东省抽取1 016名初中教师,使用结构化问卷调查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知晓情况,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初中教师性知识知晓情况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初中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知晓率为58.1%,向学生开展过性教育的教师性知识知晓率更高(χ2=9.42,P<0.01);性传播疾病防治(26.0%)、不平等对恋爱关系的影响(33.6%)、大众媒体对性认知的影响(68.8%)正确率最低;无论是否向学生开展过性教育,生物学教师、校医/保健教师及心理健康教师的性知识知晓率均较高(OR值分别为2.32,4.17,P值均<0.05)。结论 中国初中教师基于全面性教育的性知识水平还有待提高,应加强初中教师的全面性教育师资培训,重点关注全面性教育相关学科的教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制面向幼儿园、中小学教师的学生视力保护相关健康素养评价问卷,为量化评估学校教师近视防控能力提供依据.方法 依照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颁布的近视防控相关要求和文件、参考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素养整合定义,形成学生视力保护相关学校教师健康素养评价体系和问题条目库,选择24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咨询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中国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的实施现况,为开展更为有效的家庭性教育和学校性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21年9—12月,使用方便抽样法,在北京、辽宁、四川、重庆、云南、河南六地使用电子问卷对初一至初三年级4 109名学生展开横断面调查。问卷包含一般人口学信息、在家庭与学校接受性教育情况、全面性教育知信行现况等。  结果   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性教育的初中生共760名(18.50%),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923名(22.46%),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299名(7.28%),同时接受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2 127名(51.76%)。初中生全面性教育知识得分为(12.43±2.89)分,态度得分为(47.86±5.31)分,行为得分为(40.44±5.18)分,综合水平得分为(82.02±9.01)分。同时接受家庭和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知信行以及综合水平均最高;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知识水平高于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初中生;仅接受过家庭性教育的初中生,其全面性教育行为水平高于仅接受过学校性教育的初中生(P值均 < 0.01)。  结论   家庭性教育与学校性教育可有效提升初中生全面性教育综合水平。应进一步实施基于学校的性教育,并鼓励家庭开展性教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中学生殖健康教育对大学新生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及意向的影响,为生育力保护相关干预活动和政策制定提供证据。  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北京市3 001名大学新生进行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及意向问卷调查。使用χ2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差异比较,采用多元线性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和使用意向的影响因素。  结果  北京市大学新生在中学接受生殖健康教育报告率为65.11%(1 954名);生源地为城市的大学新生在中学接受生殖健康教育报告率为71.11%(1 216名),高于生源地为非城市的新生(59.36%)(P < 0.05)。中学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大学新生,联合国大会艾滋病特别会议指标总分[(4.22±0.90,4.05±0.98)分]、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总分[(24.64±5.34,23.09±4.93)分]和安全套使用意向(82.44%,70.88%)均高于中学未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新生(P值均 < 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中学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大学新生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总分比未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新生高(β=1.21,95%CI=0.79~1.63,P <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中学接受生殖健康教育的大学新生安全套使用意向高于未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新生(OR=1.63,95%CI=1.33~2.01,P < 0.01)。  结论  在中学接受生殖健康教育可以提高大学新生安全套使用自我效能和意向,有助于大学生安全性行为的实施,对生育力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