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分析1990-2019年我国1~19岁儿童青少年哮喘疾病负担及其变化趋势, 为优化儿童青少年哮喘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中国分省研究结果, 比较1990年和2019年中国儿童青少年哮喘的发病、患病、死亡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描述1990-2019年我国各省份儿童青少年哮喘疾病负担的分布情况。结果 2019年我国儿童青少年哮喘发病人数、患病人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为215.41万[95%不确定区间(UI):137.80万~319.76万]、869.07万(95%UI:579.83万~1 312.65万)和78(95%UI:63~106), 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为718.23/10万(95%UI:459.47/10万~1 066.17/10万)、2 897.73/10万(95%UI:1 933.33/10万~4 376.75/10万)和0.03/10万(95%UI:0.02/10万~0.04/10万)。相较于1990年, 2019年儿童青少年哮喘发病率和患病率均上升[变化率为3.28%(95%UI:-0.66%~7.27%)和0.58%(95%UI:...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室外臭氧暴露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的疾病负担.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GBD)数据,分析1990-2019年中国室外臭氧暴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归因于各类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并对其未来10年的变化进行预测,为CRC的精准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d Burden of Disease,GBD)研究数据,采用Joinpoint估算年度...  相似文献   

4.
张凯  杨丽  彭瑞  叶晓雯 《现代预防医学》2023,(15):2737-2743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因高盐饮食导致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疾病负担,并对未来10年的疾病负担进行预测,以期为慢性肾病的防治提供对策建议。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disease burden 2019,GBD 2019)的数据,采用死亡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DALY率分析1990—2019年中国归因于高盐饮食的慢性肾病疾病负担情况。采用人群归因分值(population attributable fraction,PAF),描述高盐饮食对人群的危害程度。通过Joinpoint模型,采用年平均变化百分率(average annual percent age rate change,AAPC),分析比较中国与全球及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social demographic index,SDI)地区之间的疾病负担差异。运用ARIMA模型,对中国2020—2029年归因于高盐饮食的慢性肾病的死亡率与DALY率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2019年...  相似文献   

5.
2020年的5月7日是第22个世界哮喘日。据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的我国学者完成的《中国成人哮喘流行状况、风险因素与疾病管理现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其中男性患病率4.6%,女性患病率3.7%,患者总人数为4570万。《中国过敏性哮喘诊治指南》(2019年第1版)中介绍,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高于非过敏性哮喘。通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加强全程防控,是控制过敏性哮喘及降低过敏性哮喘疾病负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根据《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 2019)数据,分析1990—2019年全球艾滋病/艾滋病毒(HIV/AIDS)疾病负担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提取全球及21个疾病负担地区HIV/AIDS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相关数据,运用R 4.2.1软件,分析1990—2019年全球HIV/AIDS疾病负担变化趋势,描述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并探讨影响HIV/AIDS疾病负担的危险因素。结果 2019年全球全年龄段人群中HIV/AIDS死亡86.38万例(95%UI(Uncertainty Interval不确定性区间):78.61~99.60),患病3 684.82万例(95%UI:3 514.90~3 885.67),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 4 763.22万例(95%UI:4 263.10~5 565.00)。HIV/AIDS全球年龄标化患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为454.32(95%UI:433.76~478.59)/10万、10...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1990至2019年中国及全球归因于高温暴露的疾病负担, 研究相关人群疾病负担现状。方法于2021年10月, 通过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BD 2019)研究数据, 提取并分析1990年与2019年不同年龄及性别中国及全球人群归因于高温暴露的人群归因分值(PAF)、死亡数、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以及DALY率等指标, 计算变化率, 通过世界标准人口的年龄结构对死亡率进行标化, 并分析中国居民高温暴露造成疾病负担的原因。结果 2019年中国及全球人群PAF较1990年分别下降43.98%、12.41%, 死亡数分别上升29.55%、49.40%, 粗死亡率分别上升7.81%、3.30%, DALY分别下降48.12%、14.41 %, DALY率分别下降56.82%、40.82%;≥70岁年龄组人群的死亡率高于其他年龄群组;男性归因于高温暴露的PAF、标化死亡率、DALY等疾病负担指标均高于女性。2019年中国人群因高温暴露的影响DALY的主要原因是缺血性心脏病(8.44万人年), 影响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缺血性心脏病(0.49万例)。结论中国及全球归因于高温暴露的疾...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酒导致的疾病负担。方法 采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分析我国1990年与2019年归因于饮酒的人群归因分值(PAF)、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对比中国与全球及不同社会人口学指数(SDI)地区饮酒导致的疾病负担。结果 与1990相比,2019年中国居民归因于饮酒的PAF上升了12.85%,死亡人数增加至51.47万例,死亡率增长至36.18/10万,DALY增加至1 726.51万人年,DALY率上升了5.16%。男性归因于饮酒的疾病负担高于女性,70岁以上老年人群归因饮酒导致的死亡率和DALY率高于年轻人群。2019年中国归因于饮酒导致食管癌疾病负担变化最高,其次为结直肠癌。与全球及不同SDI地区相比,中国归因于饮酒的标化DALY率最低。结论 饮酒是导致我国相关疾病及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应针对重点人群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数据库2019版(GBD 2019)数据, 选取1990—2019年国内外5岁以下儿童标化死亡率与标化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率作为评价指标, 比较分析中国和国外5岁以下儿童的疾病负担现状及差异, 并对中国不同性别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变化趋势及差异进行分析。1990—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全因标化死亡率由1 153.81/10万降至160.39/10万, 全因标化DALYs率由104 426.40/10万降至16 479.01/10万。2019年新生儿早产、先天性心脏异常、下呼吸道感染位列中国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前3位, 除新生儿早产疾病负担低于北美外, 均远高于西欧和北美同期水平。肺部吸入物和气道异物、溺水在内的非故意伤害类疾病负担均高于西欧和北美。中国5岁以下男童和女童前10位疾病和伤害的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5), 其中多数标化率男童高于女童(P<0.05)。1990—2019年中国5岁以下儿童疾病负担大幅度下降, 但相较于国外仍要加强新生儿早产、出生缺陷、非故意伤害类疾病的防控, 针对性别差异采取不同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从全球视角分析中国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疾病负担的现状与趋势,为我国CKD防控提供参考。方法从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2019中获取中国及其他地区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等CKD疾病负担指标,对比分析这些指标,来反映中国CKD疾病负担情况。结果 2019年,中国女性CKD发病率、患病率高于男性,而死亡率、DALY率低于男性。CKD疾病负担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且65岁以上人群具有较高的CKD疾病负担。CKD疾病负担主要来源于高血压肾病、2型糖尿病肾病。1990—2019年,中国CKD DALY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消除人口年龄构成差异后,中国标化DALY率尽管低于全球,但仍高于日本、韩国以及乌克兰。CKD疾病负担的首要危险因素是代谢性因素。结论中国的CKD疾病负担在不断上升,仍需重视三级防控,从重点人群和高危因素入手以进一步降低我国CKD的疾病负担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我国老年人群HIV/AIDS的感染、新发感染、死亡以及伤残调整生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率的变化情况。  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e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数据, 根据年龄、性别、年份对疾病负担指标进行统计描述, 并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进行时间趋势分析, 计算感染、新发感染、死亡和DALYs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老年人群HIV/AIDS的标化感染率从7.56/105增至48.90/105; 标化新发感染率从1.03/105增至1.89/105; 标化死亡率从0.35/105增至2.97/105; 标化DALYs率从11.01/105增至90.51/105。根据Joinpoint回归模型结果显示, 1990-2019年, 中国老年人群HIV/AIDS标化感染率、标化新发感染率、标化死亡率和标化DALYs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AAPC分别为6.71%、1.91%、7.65%和7.52%,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  结论  中国老年人群HIV/AIDS的疾病负担严重, 各项疾病负担指标总体呈上升趋势。应加强HIV/AIDS的早期筛查与健康教育, 根据老年人群HIV/AIDS的疾病负担特点, 制定有针对性地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在中国造成的疾病负担现状与趋势,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使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采用粗发病率、粗死亡率及其标化率评估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水平,采用伤残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ved with disability, YLDs)、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ears of life lost, YLLs)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评价中国不同性别和年龄的恶性肿瘤疾病负担情况,分析1990―2019年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变化趋势。  结果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分别增加170.07%和86.10%,粗发病率与粗死亡率分别上升124.76%和54.87%,标化发病率上升24.18%,标化死亡率下降19.06%。中国恶性肿瘤标化YLDs率在各级社会发展指数(socio-demographic index, SDI)国家中处于中等水平,但标化YLLs率及DALYs率处于较高水平。中国总体标化YLDs率[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APC)为1.56%, P < 0.001)]呈上升趋势,标化YLLs率及标化DALYs率(AAPC分别为-1.15%和-1.10%, 均有P < 0.05)呈下降趋势。相较于女性,男性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15~ < 50岁组的整体标化YLDs率上升速度较快,≥70岁组的整体标化YLLs率和DALYs率下降速度较慢。男性和50~ < 70岁组的YLDs、YLLs和DALYs构成占比最大。DALYs构成中,YLLs构成占比大于YLDs,且呈下降趋势。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恶性肿瘤的疾病负担仍较重,尤其是男性和中老年人群,YLLs是疾病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管理和预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等三个南亚国家结核病疾病负担变化,为中国与部分沿线国家结核病防治和开展结核病领域国际卫生合作提供科学参考。  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GBD 2019)数据,采用发病率、死亡率和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adjusted life years, DALYs)等指标描述结核病疾病负担,同时采用年均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分析其变化趋势。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与南亚三个国家结核病的标化发病率(age-standardized incidence rate, ASIR)、标化死亡率(age-standardized mortality rate, ASMR)和标化DALY率(age-standardized DALY rate, ASDR)均呈现下降趋势,降幅在42.85%~90.23%,AAPC在-7.77%~-1.90%且其趋势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019年四国中巴基斯坦结核病的ASIR、ASMR和ASDR最高。除巴基斯坦外均是男性结核病的ASIR、ASMR和ASDR高于女性。四国结核病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均随年龄的上升而增加。  结论  1990―2019年四国结核病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仍较高,距WHO终止结核病策略目标差距仍较大;印度等南亚三国结核病的ASIR总体高于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应将结核病防治作为国际卫生合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痴呆症的疾病负担现状、变化趋势及危险因素,为痴呆症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基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GBD)数据,获取1990-2019年中国、美国、日本、印度、马来西亚和全球痴呆症发病率、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率及相应标化指标,利用Joinpoint软件计算痴呆症标化发病率、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 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 change, AAPC),分析痴呆症发病和死亡随年份变化的趋势。  结果  2019年中国痴呆症的疾病负担均表现为女性高于男性,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中国痴呆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率分别从1990年的43.32/10万、7.88/10万、155.95/10万上升至2019年的126.57/10万、22.55/10万、420.22/10万。2019年中国痴呆症标化发病率、标化死亡率及标化DALY率均高于全球,但低于日本。中国痴呆症标化发病率平均每年上升0.47%、标化死亡率无明显变化。2019年造成男性和女性痴呆症疾病负担的主要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高BMI和高FPG。  结论  1990年以来,中国的痴呆症疾病负担总体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痴呆症防控的宣传教育,尤其关注老年人群的预防控制,制定合理政策,控制危险因素,进一步减轻中国痴呆症疾病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基于全球疾病负担项目2019年最新开放数据,分析我国女性人群因乳腺癌所致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负担的现况、既往与未来并行国际比较。方法 摘录描述DALY总数、世界标化率值及不同亚组构成,分析我国女性乳腺癌2000-2019年趋势、2019年现况与国际现况比较;利用Joinpoint行2050年预测,主要指标为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结果 2000-2019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所致的DALY数在所有女性癌种中的顺位由第四位升至第二位,DALY总数增长了48.4%,其中伤残损失寿命年的占比从4.8%增至8.8%;标化DALY率仅有略微下降(AAPC=-0.3%,其中2016-2019年转为上升,AAPC=1.6%)。2019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所致标化DALY率为278.0/10万,DALY数为287.7万人年(占全球乳腺癌的14.2%,占我国女性全部癌种负担的12.1%),其中26.5%有明确归因(以超重与肥胖最多,为33.6万人年;月经、生育等常见乳腺癌影响因素相关数据在平台未见);预测提示,205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所致DALY总数将达380.0万人年~516.2万人年,较2019年增加32.1%~79.4%。年龄分布方面,2000-2019年,年龄别DALY数和DALY率峰值均后移,年龄≥ 65岁者的DALY数较<65岁者增长更快(AAPC分别为4.8%和1.3%);2019年的45~74岁(中国女性乳腺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指南推荐筛查起始年龄)女性贡献了全部DALY负担的74.3%。结论 近20年我国女性乳腺癌所致DALY率基本未变,近年甚至有增加;若无持续扩大的有效干预,伴随人口老龄化的放大作用,乳腺癌所致DALY在我国女性人群的负担将会加重。乳腺癌主要危险因素相关DALY负担归因数据报道仍有限。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中国皮肤癌的发病趋势并分别估计其年龄、时期、队列效应。  方法  从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估计中国皮肤癌发病率的变化趋势。采用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年度变化百分比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评估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效应对皮肤癌发病率的影响。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皮肤癌男性和女性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均上升。Joinpoint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皮肤恶性黑色素瘤男性AAPC为2.8%(95% CI: 2.6~3.0),女性AAPC为3.0%(95% CI: 2.8~3.2);基底细胞癌男性AAPC为4.2%(95% CI: 3.9~4.4),女性AAPC为4.0%(95% CI: 3.7~4.3);鳞状细胞癌男性AAPC为3.7%(95% CI: 3.5~3.9),女性AAPC为2.9%(95% CI: 2.7~3.0)。此外,年龄-时期-队列模型表明无论男女,皮肤癌的发病风险均随年龄增长和年份推移而增加,且较晚出生的队列的发病风险均低于之前出生的队列。  结论  1990―2019年中国皮肤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龄越大、出生越早且生活在当代的人其发病风险更高。应重视皮肤癌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HIV/AIDS疾病负担在性别中的变化,为制定针对该年龄层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信息。  方法  使用全球疾病负担(Global Burden of Disease,GBD)2019数据库资料,按性别和年龄提取1990—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DALY率、过早死亡损失寿命年(YLL)、YLL率、伤残损失寿命年(YLD)、YLD率等指标来分析该群体HIV/AIDS疾病负担在性别中的变化幅度。  结果  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DALY、DALY率、YLL、YLL率、YLD与YLD率分别为847人、0.37/10万、62 621人年、27.51/10万、58 036人年、25.49/10万、4 584人年与2.01/10万,相比1990年增幅分别为401.18%,691.49%,370.48%,648.26%,409.53%,710.33%,138.87%与279.25%。2019年中国10~14,15~19岁与20~24岁男性因HIV/AIDS的死亡数和死亡率、DALY与DALY率均高于女性,与1990年相比,增幅均高于女性;10~14岁人群疾病负担增幅高于20~24岁。1990—2019年,随着年龄和年份的增加,青少年死亡率和DALY率的性别差距增大。  结论  与1990年相比,2019年中国10~24岁青少年人群HIV/AIDS感染风险持续增加,低龄HIV感染者增幅明显,性别差异日益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1990―2019年中国煤工尘肺(coal workers’ pneumoconiosis, CWP)的疾病负担水平及其变化趋势。  方法  利用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 2019)数据库,提取中国CWP的患病、发病与死亡者例数和特征信息,以及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 DALYs)等疾病负担指标,分析CWP的疾病负担状况、年龄性别分布及时间变化趋势,并与全球人群进行对比。  结果  1990―2019年中国CWP的患病人数从87 555例降至86 296例,降幅为1.44%;发病人数从5 450例降至4 974例,降幅为8.73%;死亡人数从1 661例降至1 302例,降幅为21.61%;DALYs从57 206.70人年降至41 359.25人年,降幅为27.70%。中国CWP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发病率、死亡率和DALYs率均呈下降趋势,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verage annual percentage change, AAPC)分别为-2.75%、-2.53%、-3.67%和-3.73%。中国CWP造成的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男性。相较于1990年,2019年中国有更多高龄工人现患、新发或死于CWP。1990―2019年中国CWP的各项年龄标化率指标均高于全球同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01)。  结论  中国CWP引起的疾病负担整体呈下降趋势,表明中国CWP的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发病例数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且各项年龄标化率指标始终高于全球同期水平,提示需要大力加强CWP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描述和分析1990—2019年中国高体质指数(高BMI)归因疾病负担状况及变化趋势,为我国高BMI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提取2019年全球疾病负担数据中中国高BMI归因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s)、早死损失寿命年(YLLs)和伤残损失寿命年(YLDs)等疾病负担指标,采用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平均年度变化百分比(AAPC)分析率的变化趋势,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0年来,高BMI归因死亡数从23.5万人增至76.47万人,DALYs从787.63万人年增至2 483万人年,YLLs从651.34万人年增至1 831.91万人年,YLDs从136.29万人年增至651.09万人年(标化率分别增长36.07%、44.43%、28.19%和125.05%)。经标化后,死亡率、DALYs率、YLLs率和YLDs率整体呈上升趋势(AAPC分别为1.0%,1.3%、0.9%和2.8%,均P<0.05)。亚组分析发现,男女性别比范围除YLDs率外均大于1;高BMI归因疾病负担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结论 近30年我国BMI疾病负担日趋沉重,应持续加强高BMI的筛查和健康干预,对男性、高龄人等重点人群采取针对性措施,以减小健康损失和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