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5—2019年0~19岁人群植物及毒蘑菇类中毒事件的流行规律及特点,为预防和控制儿童青少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防控依据。  方法  收集贵州省2015—2019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0~19岁人群植物及毒蘑菇类中毒事件资料,对其核实整理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贵州省0~19岁人群共发生植物及毒蘑菇类中毒事件590起,中毒1 441人,死亡5人;中毒事件高峰在5月和9月,家庭和集体食堂是植物及毒蘑菇类中毒事件的高发场所,占总事件的90.68%(535/590);中毒原因食品最多的是毒蘑菇及马桑果,占71.69%(423/590),其中5起中毒死亡病例全部由毒蘑菇中毒引起。  结论  贵州省0~19岁人群植物及毒蘑菇类中毒事件中,乡镇及农村地区散居儿童、中小学生是中毒高发群体。应重点加强对农村地区儿童青少年有毒植物及毒蘑菇类中毒防控的宣传教育,减少相关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5—2019年儿童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平顶山市哨点医院送检的3 157例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分型检测,阳性标本经狗肾细胞培养,通过血凝及血抑实验分离鉴定毒株。结果 2015—2019年儿童流感样病例标本阳性624例,总阳性率为19.77%。各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8,P<0.01),以2019年阳性率最高,为31.35%。各年份流感型别A(H1)型、A(H3)型、B型和混合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2,P<0.01),A(H3)型占阳性比例最高,为41.67%。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6,P<0.01),6~11岁组最高,为32.92%。不同性别、城乡之间儿童流感阳性率和型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值分别为0.77,7.38;χ2地区值分别为0....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贵州省2016-2020年毒蘑菇中毒发生规律及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控制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方法 对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报告的贵州省2016-2020年的毒蘑菇中毒事件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贵州省2016-2020年毒蘑菇中毒共报告1173起,中毒3996人,死亡39人,病死率0.98%;报告起数最多的是202...  相似文献   

4.
2006-04-20 T 9:40宁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白鹤滩镇卫生院报告:该乡解放村小学有4名学生因食用马桑果后发生中毒,其中1名已死亡.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儿童急性马桑果中毒10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雪梅 《职业与健康》2005,21(2):283-284
我县处于山区地带,山上马桑树甚多,每年5、6月份马桑果成熟季节,均有儿童误食引起中毒事件发生.现将我科1994年5月~2004年6月收治的急性马桑果中毒106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黔南州2011—2020年肺外结核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登记的黔南州2011— 2020年肺外结核病例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20年黔南州肺外结核发病9 39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8.12/10万,占全人群结核病的平均比例为19.12%(9 397/49 138),其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男性5 037例,占53.60%(5 037/9 397);女性4 360例,占46.40%(4 360/9 397)。男女比例为1.16:1;全年均有病例,主要集中在第一季度和第二季度;黔南州12县(市)肺外结核患者发病数前三位分别是三都县12.60%(1 184/9 397)、罗甸县10.57%(993/9 397)和长顺县10.38%(975/9 397)。按民族分析,肺外结核中病例数前三位分别是苗族25.28%(2 376/9 397)、布依族21.68%(2 037/9 397)和水族15.56%(1 462/9 397);10年间发病农民病例数占总发病数的63.50 %(5 967/9 397);总体发病年龄46~60岁发病数最多。男性16~30岁和46~60岁发病数较多,呈“M”型双波峰形。女性发病数集中在31~60岁呈单波形;肺外结核以结核性淋巴腺炎最多,占全部肺外结核20.77%(1 952/9 397),其次是泌尿生殖系统结核病17.41%(1 636/9 397)和骨关节结核病13.86%(1 302/ 9 397);发现方式以因有症状就诊和转诊为主,占83.25%(7 823/9 397);肺外结核初治成功率96.92%(9 108/9 397),复治成功率73.36%(212/289)。结论 2011—2020年黔南州肺外结核病呈缓慢上升趋势,男性、农民、布依族、年龄46~60岁是肺外结核防治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20年四川省毒蕈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中毒事件的毒蕈种类分布,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毒蕈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对采集的毒蕈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2020年全省共报告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144起,发病人数482人,死亡3人,年发病率0.6/10万,病死率0.62...  相似文献   

8.
2004年2月21日21:30,垫江县卫生监督所接该县砚台镇卫生院报告,该院收治了顺昌村有头晕、呕吐、腹痛等症状的儿童病例10多名,疑为食物中毒。该县卫生监督所的监督人员赶赴现场开展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贵州省儿童麻风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征,为今后儿童麻风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2009—2020年新发现儿童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资料,并将信息录入Excel电子表格建立数据库,对其进行回顾性地描述分析,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2009—2020年共新发现麻风患者1748例,其中儿童62例,儿童比为3.55%。2012年后儿童比和发现率呈明显下降趋势;2级畸残患者7例,占11.29%,2013年后发现的儿童患者无2级畸残;患者确诊时平均延迟期(13.26±12.29)个月,延迟期在不同的传染来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326,P<0.05);主动发现患者52例(83.87%),以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检查发现(59.67%)的患者最多。型比MB∶PB=1∶1h,少数民族的MB型构成比62.86%高于汉族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14,P<0.05)。神经受累≥2条神经损害的患者42例(67.70%);55例神经受累部位记录的患者,周围神经受损有尺神经42例(76.36%)、耳大神经21例(38.18%)、腓总神经25例(45.45%)。有28例(45.16%)患者皮损>5块,主要有红斑28例(50.91%)、浅色斑26例(47.27%)、结节 12例(21.82%)。结论 贵州省儿童麻风患者发现提示部分县区麻风传播链仍然存在,临床上以多皮损和多神经受累为主,应坚持麻风家内接触者定期随访措施和促进皮肤科麻风可疑症状监测工作,提高患者的早期发现,建议实施麻风家内密切接触者化学预防服药,打破传染链,以期实现“零”新发患者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了解2011-2015年江西省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疫情特征、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及行为特征变化,为有针对性开展学生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2015年江西省15 ~ 24岁艾滋病报告病例和青年学生哨点监测数据及25名HIV阳性学生深入访谈结果,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011-2015年江西省共报告226名15~ 24岁学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病人,男性占99.56%,同性传播占78.32%,近5年疫情报告年增长率为60.9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4.71%,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6±2.0)岁,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36.48%,自愿检测HIV的比例为1.90%.结论 江西省15~24岁学生人群的HIV/AIDS报告数逐年上升,同性传播是主要传播途径,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较低,主动检测意识不强.应在中学阶段加强性和艾滋病知识教育,大学阶段加强艾滋病警示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的时空分布和聚集情况,为进一步优化贵州省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系统中贵州省88个县(区)2015—2020年肺结核发病数、发病率和常住人口资料,在ArcGIS软件中与贵州省矢量化电子地图关联,建立贵州省肺结核发病率地理信息数据库,然后进行全局和局部自相关分析,再采用SaTScan进行时空扫描分析。结果 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以年均5.53%的速率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趋势χ2 = 3 369.487,P<0.05);年均发病率为114.41/10万,88个县区年均发病率为54.47/10万~254.83/10万。2018—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发病整体呈空间聚集性,Moran’s I指数分别为0.163、0.289和0.294(P<0.05)。2015—2020年“高-高”聚集区主要集中在黔西南部,呈现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同时“低-低”聚集区整体呈现增加趋势。时空扫描结果发现,2015—2020年肺结核一级可能聚集区发生以望谟为中心的西南部等地,二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以汇川为中心的北部地区。结论 2015—2020年贵州省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全省整体存在时空聚集性,聚集区主要集中在望谟等地的西南部,呈现向中西部扩展的趋势,防控工作应统筹兼顾,重视聚集区同时加强巩固非聚集区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昆明市居民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的流行特征及入院治疗的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针对性监测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全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中2015—2020年昆明市所有由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的病例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5—2020年昆明市共报告因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病例2 076例,报告病例呈逐年递增趋势,发病病例主要集中在第四季度,发病人群年龄分布在21~50岁。食用不同种类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用加工不当东北油豆的人群罹患率最高(54.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食用不同种类加工不当菜豆、不同场所就餐、不同地区患者住院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食用加工不当四季豆的人群住院率最高(3.59%)。食用加工不当四季豆、集体食堂用餐以及城区地区是病例住院的危险因素。结论 针对食用加工不当菜豆引起食源性疾病流行特征和住院治疗影响因素,开展针对性精准有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法,对2015年1月—2020年12月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的时间、地区和环节等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事故特点和事故原因。
  结果  2015—2020年上海市共发生一般和较大危险化学品事故217起,未发生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共造成236人受伤,92人死亡。其中发生在第三季度的事故起数及造成的受伤人数最多,但引起死亡人数最多则为第二季度;8—10时和14—16时是事故发生的高峰时段;浦东新区为事故高发地区;微型、小型企业单位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较多,分别为93起(占42.8%)和98起(占45.2%);主要事故类别为爆炸,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3类事故造成的受伤、死亡人数分别占伤亡总人数的90.2%和94.6%;按事故环节分类,使用环节导致事故起数、受伤和死亡人数均最多,分别占总事故起数、受伤人数和死亡人数的54.8%、73.3%和54.3%。
  结论  2015—2020年上海市危险化学品事故数总体平稳,建议从监管部门、企业等角度采取针对性预防对策,为减少同类危化品事故的发生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4.
谷大为  杨宝晨  马萍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0):1540-1542
了解江苏省2005-2015年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趋势,为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江苏省2005年、2010年和2015年7~22岁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资料,应用中国肥胖工作组(WGOC)“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比较超重和肥胖变化情况.结果 江苏省2005年、2010年和2015年7~2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检出率依次为10.67%,12.22%和13.79%,2015年超重检出率高于2005年和2010年(x2值分别为110.383,61.212,P值均<0.05);肥胖检出率依次为5.05%,5.54%和5.61%,2015年肥胖检出率高于2005年(x2=7.74,P<0.01).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男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67%,15.96%和17.43%,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54%,7.79%和7.54%;女生超重检出率分别为7.65%,8.50%和10.18%,肥胖检出率分别为3.54%,3.29%和3.69%.城市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3.08%,13.74%和15.08%,肥胖检出率分别为7.51%,6.66%和6.41%;乡村超重检出率分别为8.25%,10.74%和12.52%,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57%,4.44%和4.82%.苏南地区(经济较好)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2.66%,12.91%和12.24%,肥胖检出率分别为5.19%,6.04%和4.68%;苏北地区(经济较差)超重检出率分别为9.70%,12.99%和15.00%,肥胖检出率分别为6.88%,7.01%和9.03%.结论 2005-2015年江苏省7~ 22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比例持续增加,其中小学生群体、乡村地区和苏北地区增长迅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安徽省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的动态变化,为进一步开展儿童营养改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2015—2020年在安徽省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县,采用入样概率与活产数成比例的PPS抽样和随机等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抽取的6~23月龄婴幼儿进行身长、体重测量和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对其看护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2015—2020年共调查12 418名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不同年份间,婴幼儿身长、体重和血红蛋白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由2015年的77.83 cm、10.17 kg、115.23 g/L上升至2020年的78.24 cm、10.26 kg、118.47 g/L,分别增长了0.41 cm、0.09 kg、3.24 g/L,身长、血红蛋白值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20年婴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率、超重肥胖率、贫血率呈下降趋势(P趋势<0.05),分别从2015年的4.36%、23.53%、29.81%降至2020年的3.01%、21.05%、17.21%,降幅分别为30.96%、10.54%、42.27%。各类营养性疾病下降幅度均呈现性别和年龄差异。结论 通过实施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安徽省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显著改善,但超重肥胖问题仍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6.
孙政  侯书莹  刘洋 《中国校医》2022,36(10):747-749
目的 掌握2015—2020年徐州市铜山区5~18岁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流行特征,为政府部门出台相关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搜集徐州市铜山区2015—2020年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算伤害的死亡率和构成比,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伤害是铜山区儿童青少年的首位死亡原因,死亡率为8.01/10万,占儿童青少年总死亡的54.05%。随着年龄增加,主要伤害的死亡率从5~9岁年龄组的5.30/10万增加到15~18岁年龄组的12.47/10万(χ2趋势=14.383,P<0.001)。道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和自杀的死亡率分别为3.01/10万、2.81/10万、0.67/10万、0.33/10万,居铜山区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前4位。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跌落、自杀是铜山区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预防控制儿童青少年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金华市居民脑卒中死亡流行病学规律,为制定针对性的脑卒中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浙江省慢性病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5-2020年金华市户籍居民死亡个案资料,采用趋势检验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描述性分析金华市脑卒中的死亡率及变化趋势.结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安徽涡阳地区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情况,为今后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布病监测方案要求,2014-2015年采集涡阳县重点职业人群血样,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试管凝集试验(SAT),并对42例确诊为职业性布病的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4-2015年共监测职业人群406人,布病确诊42例,发病率为10.34%。42例确诊病例主要症状为发热,其次为肌肉关节疼痛和乏力,主要并发症为睾丸炎,全年均可发病,未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急性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6月份。患者在性别、年龄、工种间的发病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职业年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进员工发病率更高。 结论 涡阳地区近年布病感染率有上升趋势,需引起高度重视,做好重点人群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海南省2005—2015年12岁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口腔健康行为的变化,为儿童口腔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比较2005与2015年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海南省12岁儿童口腔健康检查与家长问卷调查,分析儿童恒牙龋患率、饮食习惯、口腔健康行为、就医行为的变化。结果 2005年12岁儿童恒牙患龋率为49.9%,牙龈出血率为63.2%,牙石检出率为31.5%,2015年分别为57.0%,46.8%,39.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6.78,36.78,9.45,P值均<0.05)。2005年,31.0%的儿童每天吃甜点、糖果,13.1%的儿童每天喝甜饮料,21.8%的儿童每天喝加糖牛奶、酸奶,分别低于2015年的40.3%,27.5%,30.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53,38.76,12.73,P值均<0.05)。2005年,49.3%的儿童有过牙疼,2015年上升到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P<0.05)。结论海南省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较高,饮食习惯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和分析苏州市当前经济和社会模式下5年内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变化情况及其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相关卫生政策和评价干预效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6—2020年苏州市儿童生命监测资料,利用描述性分析、χ2检验对儿童意外伤害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儿童意外伤害死亡率从80.17/10万下降到77.84/10万。意外死因顺位前3位为溺水(2.30/万)、意外窒息(1.90/万)、交通意外(1.42/万)。外地户籍儿童溺水、交通意外的死亡构成比均要大于本地儿童(χ2=16.44,χ2=5.284,均有P<0.05)。男童溺水死亡占其总死亡的8.74%,明显要高于女童的5.03%(χ2=9.36,P<0.05),是男童首要意外死因,而女童的首要意外死因为意外窒息。1~4岁儿童死亡中,意外死亡占57.49%,其首要意外死因为溺水,占38.62%,婴儿首位意外死因是意外窒息,占81.44%。不同类别的意外伤害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季是意外窒息的高发季节,而溺水则高发于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