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深入分析和总结肝外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与病患生存率、转移等有关因素的联系。方法收集1990年2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癌病患15例为研究对象,15例病患当中,属于胆总管中段癌的病患有9例、属于远端癌的病患有6例。在15例病患当中除1例病患进行癌肿局部切除手术外,其余14列病患都采用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法进行手术,并例行清扫区域淋巴结。分析手术后病患淋巴转移部位、转移数目、病患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中段胆管癌转移的病患有9例,占总比例的160%;远端胆管癌转移的病患有6例,占总比例的250%。无转移现象的病患有7例,生存率为72.0%,具有1~2个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4例,生存率为18.0%;具有3~9个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的病患有3例,生存率为8.0%,具有10个或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1例,生存率为2.0%。有淋结受侵现象的有7例,其中肝转移现象的病患4例,肺转移现象的2列病患、脑转移现象的1例病患。结论肝外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现象在远端胆管癌发生概率较高,且在转移当中多发生在肝脏部位,病患生存率与淋巴结转移数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深入分析和总结肝外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与病患生存率、转移等有关因素的联系.方法 收集1990年2月-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外胆管癌病患15例为研究对象,15例病患当中,属于胆总管中段癌的病患有9例、属于远端癌的病患有6例.在15例病患当中除1例病患进行癌肿局部切除手术外,其余14列病患都采用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治疗法进行手术,并例行清扫区域淋巴结.分析手术后病患淋巴转移部位、转移数目、病患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 中段胆管癌转移的病患有9例,占总比例的160%;远端胆管癌转移的病患有6例,占总比例的250%.无转移现象的病患有7例,生存率为72.0%,具有1~2个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4例,生存率为18.0%;具有3~9个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的病患有3例,生存率为8.0%,具有10个或10个以上淋巴结转移现象的病患有1例,生存率为2.0%.有淋结受侵现象的有7例,其中肝转移现象的病患4例,肺转移现象的2列病患、脑转移现象的1例病患.结论 肝外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现象在远端胆管癌发生概率较高,且在转移当中多发生在肝脏部位,病患生存率与淋巴结转移数量成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病理活检确诊为胃癌的584例患者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根据ROC曲线确定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以提高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结果: (1)肿瘤直径、淋巴结送检数目及肿瘤浸润深度是影响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2)胃癌淋巴结转移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3)CA-724、CA-199、CA-242及CEA对胃癌淋巴结转移诊断的敏感性分别为64.4%、51.9%、41.9%、41.1%;特异性分别为92.9%、82.8%、86.6%、82.5%;(4)4项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Cut-off值分别为CA-724:6.69 U/mL、CA-199:17.36 U/mL、CA-242:17.20 IU/mL、CEA:3.12 μg/L;其中,单项检测时CA724或者联合检测3项以上血清肿瘤标志物诊断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准确性较高;(5)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判别的符合率达到76.6%。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可以用来预测患者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CA-724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较好,3项以上联合时可以提高诊断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在肝门胆管癌根治手术可切除性判断应用和术前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肝门胆管癌手术患者103例,通过ROC曲线分析等对肿瘤标志物在肿瘤可切除性判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 ROC分析得出CA19-9和CEA的新界值分别为400 μg/L和8 μg/L,各自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05±0.057和0.631±0.055,按新界值并联联合检测CA19-9和CEA(其中一项阳性即判定不可切除,两项阴性判定可切除)来预测肝门胆管癌根治手术可切除性,其ROC曲线下面积、敏感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0.660±0.054、62.79%、65.00%、56.25%、83.33%。结论 "CA19-9<400 μg/L+CEA<8 μg/L"提示肝门胆管癌根治切除可能性大,"CA19-9≥400 μg/L或CEA≥8 μg/L"提示其根治切除可能性小。在对患者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的前提下,结合CA19-9和CEA作为肝门胆管癌术前判断可切除性的新辅助指标,可以进一步减少外科治疗的盲目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MRI影像组学术前预测肝外胆管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MRI图像,按8∶2随机将淋巴结分为训练组(n=65)及验证组(n=16)。利用飞利浦ISD软件于轴位DWI图像手动勾画局部淋巴结的三维感兴趣区,并复制到对应的ADC图上,利用RyRadiomics软件包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及Kruskal-Wallis算法筛选出30种最佳影像组学特征,使用支持向量机建立影像组学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结果 良、恶性淋巴结的短径(P=0.009)、长径(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终14种影像组学特征参与建立MRI影像组学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集及测试集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5及0.917。结论 基于淋巴结本身的MRI影像组学模型能较好地预测肝外胆管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有助于指导临床选择精准淋巴结清扫范围并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肝门胆管癌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和健康的恶性肿瘤,因其早期病变难以发现,且尚无有效的筛查方法,许多患者确诊时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根治性切除或肝移植可能是唯一治愈肝门胆管癌的有效手段。为提高肝门胆管癌的诊断率,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可以采用多种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方法,同时可以作为临床疗效评价及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本文就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肝门胆管癌诊断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中肿瘤标志物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对72例无淋巴结转移和114例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患者血浆M2-PK,血清CEA和CA199的检测资料进行研究.结果:①胃癌有淋巴结转移者血浆M2-PK,血清CEA,CA199浓度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00);②血浆M2-PK浓度、血清CEA和CA199浓度用于预测胃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显著意义(P=0.000);③三种肿瘤标志物联合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判别符合率为80.6%.结论:血中肿瘤标志物可以用来预测胃癌患者是否有淋巴结转移,采用多种标志物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细胞外容积分数(ECV), 联合CT征象术前预测肝内胆管癌(ICC)病理分型[大胆管型ICC(LD-ICC)和小胆管型ICC (SD-ICC)]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本院2018年3月—2024年1月经病理证实的64例ICC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腹部多期增强CT扫描。计算病灶内高强化区高ECV(ECV1)、低强化区ECV (ECV2)及相对ECV (ECVr) = ECV1-ECV2,采用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CT征象及ECVr的差异,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行多因素分析建立模型,并进一步评估该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单因素分析两组间高ECVr值、动脉期无环形强化、中央型、胆管扩张更提示诊断为LD-ICC。其中高ECVr、胆管扩张、肿瘤位置是预测LD-ICC的独立影响因素,所得logistic回归模型ACU高达0.928 (95% CI:0.866, 0.991),敏感度84.0%,特异度92.3%。结论 高ECVr、胆管扩张、肿瘤位置是预测ICC病理分型的独立影响因素,CT联合模型具有良好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HICC)的危险因素及肿瘤标志物CA199、癌胚抗原 (CEA)等血清学指标检测HICC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11年我校华西医院确诊为HICC 58例患者(HICC组)及按性别、年龄匹配的同期单纯肝内胆管结石(IHDS)189例患者(对照组)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对HICC发生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单因素及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学指标CA199、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及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等对HICC预测的准确度。结果 HICC 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仅体质量下降一项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表明,存在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包括胆肠吻合手术(P<0.001)、家族肿瘤病史(P=0.001)、以及发病早期行取石(P=0.003)。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史(OR=3.621,95%CI:1.333~9.834,P=0.012),肿瘤家族史(OR=16.830,95%CI:1.937~146.21,P=0.010),胆肠吻合史(OR=5.115,95%CI:1.733~15.098,P=0.003),CA199>100 IU/mL (OR=5.478,95%CI:2.539~11.820,P<0.001)为HICC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病早期取石(OR=0.315,95%CI: 0.128~0.771,P=0.011)是其保护因素。诊断性分析表明CA199及CEA升高鉴别HICC与IHDS组诊断价值偏低,以CA199及CEA联合诊断(满足CA199>100 IU/mL或CEA>5 ng/mL即可),联合诊断检测HICC的曲线下面积为0.807,敏感性达71.05%、特异性为82.05%,准确性较高。 结论 胆肠吻合手术史、糖尿病、是否早期取石及结石取尽否是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独立危险因素。CA199及CEA联合检测能有效提高诊断HICC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肝内胆管细胞癌(ICC)是仅次于肝细胞癌的第二大肝脏恶性肿瘤,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CC早期症状较隐匿、进展快、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早诊断、早治疗可有效改善ICC患者的生存水平。通过检测ICC患者组织及外周血清肿瘤标志物,深入开展ICC发生、发展、复发与转移相关研究,对于阐明ICC发病机制以及研究新的ICC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制电凝钩在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肝门部胆管癌的根治性治疗资料。所有病人均用电凝钩行淋巴结清扫。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骨骼化淋巴清扫,未发生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中平均出血70ml。结论用电凝钩行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清扫安全性高,出血量少,并发症少,淋巴结清扫和术后恢复均较满意,值得临床进一步探索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orcarcinoma,PTMC)中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方法 收集2007年1 月至2009年12月488 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TMC 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PTMC临床病理特征、肿瘤位置与淋巴结转移相关性,并采用logistic 回归法对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48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PTMC 患者中,132 例(27.0%)发生淋巴结转移,均未发现远处转移。II、III、IV、V 区淋巴结转移率为11.4%,低于VI 区淋巴结转移率16.0%(P<0.01)。腺外侵犯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无腺外侵犯组(字2=75.892,P<0.01)。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腺体外累犯和肿瘤位置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影响因素。结论 淋巴结转移是肿瘤分期的重要组成,腺体外累犯和肿瘤位置为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的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的特征对于PTMC 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基因芯片技术筛选早期子宫颈鳞癌淋巴转移相关基因。方法利用代表人类全基因组的Affymetrix U133 plus 2.0基因表达谱芯片筛查淋巴转移的早期子宫颈鳞癌组织、未转移子宫颈鳞癌组织及正常子宫颈上皮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未转移子宫颈鳞癌相比,淋巴转移宫颈癌2倍以上差异表达的基因322条,其中表达上调的基因182条,表达下调的基因140条;4倍以上差异基因37条,其中在淋巴转移组织中上调基因21条,下调基因16条。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分类包括:DNA依赖的转录调节基因、发育基因、免疫反应基因、蛋白质水解基因和细胞问信号传导基因等。而三组间两两比较发现,在正常子宫颈与无转移宫颈癌组织中表达无差异的基因中,发现转移组和未转移组表达水平具有2倍以上差异的基因有23条,其中在转移组中,上调基因16条,下调基因7条。与正常子宫颈相比,未转移组中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有8条基因在转移组表达下调;与正常组相比。未转移组中表达下调的基因中有6条基因在转移组表达上调。在所有未转移宫颈癌组织较正常宫颈组织表达上调的基因中,未发现在转移组有进一步表达上调的基因;在所有未转移宫颈癌组织较正常宫颈组织表达下调的基因中,也未发现在转移组有进一步表达下调的基因。结论早期子宫颈鳞癌淋巴转移是复杂的多基因作用的结果。本实验初步提供了宫颈癌发生淋巴转移的总体基因表达改变图谱。 相似文献
15.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树突状细胞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树突状细胞 (DC)对转移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S - 1 0 0蛋白作为DC特异性标记物 ,应用S -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DC的数量和分布。结果 转移组淋巴结中DC较非转移组明显增多。在 57例转移组中 ,DC显著者 1 8例 ,5例生存率 55 .56 % ;DC不明显者 39例 ,5年生存率 2 3 .0 8%。 30例非转移组中 ,DC显著者 1 9例 ,5年生存率 73 .68% ;DC不明显者 1 1例 ,5年生存率 36 .36 %。经 χ2 检验 ,在上述两组中 ,DC显著者的转移和 5年生存率较DC不明显者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结论 胃腺癌局部淋巴结中DC程度同转移和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子分型及肿瘤大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有无腋窝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数目、肿瘤大小及肿瘤的分子分型。结果 246例乳腺癌患者中,术后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者108例。其中Luminal A型28例,淋巴结转移4例,转移率14.29%;Luminal B型156例,淋巴结转移92例,转移率58.97%;HER-2阳性型56例,淋巴结转移12例,转移率21.43%;三阴性乳腺癌(Basal-like型)6例,淋巴结均无转移。随肿瘤体积的增大,腋窝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增高。结论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与肿瘤分子分型及肿瘤大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方法将671例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结果全组病例淋巴结转移率为53.2%;患者不同性别和肿瘤位置其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肿瘤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者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O01)。上述多因素回归分析得出相关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密切程度依次为:浸润深度〉大体类型〉分化程度〉组织类型〉肿瘤大小〉年龄。结论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大小、大体类型、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浸润深度相关,浸润深度是影响转移发生的最主要因素。肿瘤越大、浸润越深、分化越差其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基于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影像组学列线图(RN)预测肝内胆管癌(ICC)肝部分切除术(HPx)后辅助化疗(AC)获益人群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2年1月我院行HPx的85例ICC患者的MRI和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训练集60例和验证集25例。用随机森林算法行基于DWI的影像组学特征筛选并建立预测早期复发(ER)的影像组学模型(RS),并计算的影像组学评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临床、病理、常规影像中与ER相关变量建立临床-病理-影像(CPR)模型。筛选出的变量与影像组学评分构建临床-影像组学列线图(RN),评估并验证上述模型的辨别度和校准度。用Kaplan Meier法和log-rank检验分析不同组预后差异。结果 验证集中,基于DWI的RS与CPR模型在预测ER有相似的区分性能(AUC:0.762 vs 0.624,P=0.271),而RN模型(AUC:0.833)预测效能显著优于RS(P=0.012)。RN模型预测的ER高危组患者中,行手术+AC患者的OS与DFS较仅行接受手术治疗患者显著延长(DFS,P=0.035;OS,P=0.020)。结论 基于DWI的RN模型不仅可有效预测ICC患者术后发生ER,还可有效筛选术后AC获益人群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生成与淋巴结转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管生成的分布特点及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CVEGF-C)的表达,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并用淋巴管内皮细胞特异性抗体D2-40标记淋巴管,记数肿瘤淋巴管密度(LVD),结合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VEGF-C表达阳性及淋巴结有转移者LVD显著增高(均P〈0.05Io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新生淋巴管主要分布在肿瘤间质组织中。LVD与VEGF-C蛋白表达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