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头颈部恶性肿瘤行原发灶切除加同期双侧颈清扫的安全性、适应证及手术难点.方法:回顾分析1998-01-2007-12间134例行肿瘤原发灶切除加双侧颈清扫术头颈部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同期双侧颈清扫术方式分为:一侧根治性颈清扫加一侧功能性颈清扫(29例),一侧根治性颈清扫加一侧侧颈清扫(34例),双侧功能性颈清扫(14例),一侧功能性颈清扫例加一侧侧颈清扫(48例), 双侧颈侧清扫6例.结果:134例患者无一例手术死亡,并发症为创口出血3例,乳糜漏4例,咽瘘8例,咽瘘伴颈部清扫区感染1例,消化道应激性溃疡5例,其中1例抢救无效死亡,脑梗塞1例.结论:头颈部恶性肿瘤行同期双侧颈清扫是安全的,但要选择适当的清扫方式,以降低颈部淋巴结转移,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头颈部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对111例头颈部鳞癌N0M0患者的颈淋巴结清扫标本进行切片观察。结果隐匿性转移总体发生率为26.12%(29/111)。其中口腔癌18.75%(15/80),口咽癌25.00%(1/4),下咽癌54.54%(6/11),喉癌43.75%(7/16)。原发癌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重要因素。111例N0M0患者5年生存率为66.7%,其中pN^-为74.39%(61/82),pN^ 为44.82%(13/29)。结论对临床T3和T4期、癌组织分化程度低和深度浸润的cN0头颈部鳞癌应行选择性颈清扫术以治疗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3.
对于伴有较大颈淋巴结转移 (N2 、N3期 )的头颈部小癌肿患者 ,虽然其原发灶可单纯用某种方法进行治疗 ,但对颈部转移灶的治疗则存在着争议。由于隐匿性及直径小于 3cm的单一淋巴结通常对放疗敏感 ,而大多数 N2 及 N3期淋巴结则对单纯放疗只起部分反应 ,因此一般认为 ,对于 N2 及 N3期的患者 ,若在放疗后颈部有残余淋巴结 ,则需施行颈清扫术治疗 ,而对于颈淋巴结对放疗起完全反应 (淋巴结消退 )的病人是否仍需施行手术则尚有争议。回顾性分析 71例罹患头颈部隐匿性或小的鳞癌(T1 或 T2 期 ) ,并有颈淋巴结转移 (N2 或 N3期 )的病例 ,其中…  相似文献   

4.
在头颈部肿瘤患者,确定其是否有颈淋巴结转移,与治疗和预后密切相关。触诊或 CT 检查因有较高的假阴性和假阳性。作者于1984~1988年对120例肿大颈淋巴结行超声检查,同时与触诊和切除的颈淋巴结行病检结果相对照。120例中有100例几乎都是头颈部鳞癌,84例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头颈部鳞癌隐匿性颈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对111例头颈部鳞癌N_0M_0患者的颈淋巴结清扫标本进行切片观察。结果 隐匿性转移总体发生率为26.12%(29/111)。其中口腔癌18.75%(15/80),口咽癌25.00%(1/4),下咽癌54.54%(6/11),喉癌43.75%(7/16)。原发癌临床分期、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是影响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重要因素。111例N_0M_0患者5年生存率为66.7%,其中pN~-为74.39%(61/82),pN~ 为44.82%(13/29)。结论 对临床T_3和T_4期、癌组织分化程度低和深度浸润的cN_0头颈部鳞癌应行选择性颈清扫术以治疗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舌及口底鳞癌淋巴转移的手术时机与方式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舌及口底鳞癌67例,非手术组12例(为cN_(2~3)患者),手术组55例。cN_028例行原发灶切除,其中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清扫。27例cN_(1~3)(cN15例、cN_(2~3)22例)行原发灶切除加根治性颈淋巴清扫,其中16例cN_(2~3)行岛状肌皮瓣修复术:结果 在34例患者中(cN_(2~3)),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54.55%(12/22),非手术组5年生存率为41.67%(5/12)。28例cN_0患者中,4例单纯癌肿切除者术后45~60天出现淋巴转移;23例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者,证实13例有隐匿性淋巴结转移,10例未见淋巴结转移。结论 对cN_0患者应尽早行选择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对多区域淋巴结或一个区域多个淋巴结转移的cN_(2~3)患者,手术比非手术组的生存率更高,但后者对提高5年生存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7.
颈廓清术     
费声重 《耳鼻咽喉》1994,1(1):64-64,58
颈廓清术(neck dissection).国内的名称较多,如颈淋巴结清除术、颈淋巴清扫术、颈部大块廓清术、颈清扫术、颈清术等。此手术的目的在于清除一侧或两侧的颈部淋巴组织,以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颈部的转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特点及术后治疗策略,改善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7月~2008年7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35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9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且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将术中肿瘤原发灶及颈清扫术中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逐一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通过随访3~5年,观察转移及预后.结果 29例下咽癌总的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6.2%(25/29),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区域为Level Ⅱ区、Level Ⅲ区,转移率为73.8%、69.0%,其次为Level Ⅳ区7.7%,未发现Level Ⅰ区、Level Ⅴ及LevelⅥ区淋巴结转移.结论 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区域同侧为主,以Level Ⅱ、Level Ⅲ区常见.随着颈淋巴结位置的下移及转移淋巴结直径的增大,患者的预后越来越差.  相似文献   

9.
下咽癌国内统计占全身恶性肿瘤的0.15%~0.24%,占头颈部恶性肿瘤的2%左右[1]。下咽癌发病位置特殊,恶性度高,预后差,早期即可侵犯颈深部组织;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总体转移率在70%左右,主要转移部位为颈部淋巴结,罕有转移到腋窝淋巴结的文献报道。2014年5月,我科收治下咽癌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外科治疗方法 和病损修复的疗效.方法 对包括基底细胞癌12例和鳞状细胞癌4例的16例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患者,采用Mohs显微外科手术(MMS)和标准切除术切除肿瘤,术后选择不同的修复方法,分别是直接缝合6例、邻近皮瓣法修复9例、耳郭复合组织瓣法修复1例.结果 16例术后随访1~6年,复发1例为基底细胞癌(鼻背部)患者,其于术后5个月局部复发,经再次手术扩大切除后采用邻近皮瓣修复,随访2年未再复发;随访患者均存活良好,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头颈部皮肤恶性肿瘤的预后关键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结合肿瘤不同部位及大小采取不同手术方法,在彻底切除病变的基础上尽可能遵循功能和美观的原则行修复治疗.  相似文献   

11.
头颈部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9.9%~30.2%,病理类型主要以鳞状细胞癌为主,手术和放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尽管现在综合治疗被广泛应用,但局部区域肿瘤未控、复发和转移仍然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是对外科手术及放疗缺陷进行互补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2007-01-2008-06期间我们对38例头颈部鳞状细胞癌术后复发和淋巴结转移患者施行125I放射性粒子组织间植入近距离放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区域的特点及术后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8年7月于我科住院治疗的18例下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8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前未行放疗或化疗,将术中肿瘤原发灶及根治性颈廓清术中的颈淋巴结标本按区域标记逐一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原发部位及颈淋巴结转移区域。术后随访3~5年,观察淋巴转移与患者的关系。结果 18例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为88.9%(16/18);颈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区域为LevelⅡ区、LevelⅢ区,转移率分别为73.1%、69.2%;其次为LevelⅣ区8.3%,未发现LevelⅠ区、LevelⅤ及LevelⅥ区淋巴结转移。结论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率较高,转移区域同侧为主,以LevelⅡ、LevelⅢ区常见。颈淋巴结位置的下移和转移淋巴结的直径与患者的预后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喉癌     
著者对1942—1969年有关喉癌治疗的进展作一评述: 一、前期:(1942—1952): 在此阶段喉癌之治疗以手术摘除为主;对颈淋巴结不进行根治性清扫;转移淋巴结只作单纯摘除。共治152例,术后5年存活者93例(61.2%),复发48例(31.5%),其中颈淋巴结转移26例、下咽部转移7例、气管断端复发12例、其他脏器转移3例,11例死于其他疾病。  相似文献   

14.
大多数皮肤鳞癌发生在头面部,虽然区域淋巴转移仅约5%,但是,与腮腺有关的淋巴结转移却很常见,治疗主要采取手术切除。对1983~1994年收治的75例头颈部皮肤鳞癌发生腮腺和颈转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前瞻性联合分析,着重研究其局部复发,生存结果及预后因素。患者中位年龄67岁(32~88岁),男69例,女6例,男女之比约为12:1。其中29例转移灶在颈部(N),33例在腮腺(P),13例颈部和腮腺均有转移灶(N+P)。9%的患者面神经功能受损。除5例单纯放疗,2例放、化疗外,其余68例手术治疗.50例术后补充放疗(3800~6200CGy)。行腮腺…  相似文献   

15.
头颈外科     
920485 颈淋巴系统/屠规益∥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1,26(6).-372~374 简述颈部淋巴结转移的一些特点和存在问题。对头颈部肿瘤患者来说,即使有颈淋巴结转移,正确的积极治疗尚可取得较高的治愈率。图8表1(简文) 920486 高位椎动脉假性动脉瘤一例/邝国  相似文献   

16.
关于喉癌患者颈部未触及肿大淋巴结时,颈部淋巴系统治疗问题,及有无预防性切除颈淋巴结必要,文献上尚无一致意见。作者们对284例Ⅲ、Ⅳ期喉癌患者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千放射治疗4,000~5,000拉德后,行喉切除手术。其中126例(44%)经病理检查证实有颈部淋巴结转移,158例(56%)观察3~15年未发现有颈部淋巴结转移。从所有患者的26种症状中,选出对鉴别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最有价值的6种症状,分别以X_1、  相似文献   

17.
1965~1986年,为1 081例连续的既往未接受过治疗的头颈部鳞癌病人施行了1 119次根治性颈廓清术。通过分析转移性颈淋巴结的分布情况来探讨上呼吸道鳞癌颈淋巴结的转移方式,为改良性颈廓清术提供理论基础。1 081例中,男性占71%,女性占29%,年龄12~95岁,中数59岁。原发肿瘤的部位如下:位于口腔者501例,口咽207例,喉咽126例,喉247例。343例临床N_0的病人接受了选择性根治性颈廓清术。其中33%(113/343)经组织学证实颈部有微转移(micrometastasis);776例N+的病人接受了治疗性根治性颈廓清术,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进一步探讨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规律 ,为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 1997年 5月~ 1999年 7月 4 0例临床颈淋巴结阴性 ( c N0 )的喉及下咽鳞癌患者改良根治性颈清扫术所得标本 ,且术前未经任何治疗者为研究病例。对颈清扫淋巴结 (共 2 2 19枚 )进行常规 HE及免疫组化法检查。全部病例随访 1年以上。结果 :喉及下咽鳞癌出现颈淋巴结转移 14例 ( 3 5 % ) ,共 3 1枚 ( 1.4 % )淋巴结 ,其中声门上癌 6例 ( 6/2 0 ) ,跨声门癌 1例 ( 1/1) ,下咽癌 7例 ( 7/10 )。 9例声门癌无颈淋巴结转移。颈淋巴结转移均位于颈 、 区。结论 :喉及下咽鳞癌颈淋巴结转移多发生于患侧颈 、 区 (局限于声门区喉癌除外 )。对于 T2 ~ T4 声门上癌、跨声门癌及下咽癌的 c N0 患者 ,根据其可能发生颈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高危险性 ,建议行患侧或双侧颈 及 区淋巴结清扫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一种检测头颈部恶性肿瘤微灶转移的方法。方法 :对 5 1例临床诊断颈淋巴结阴性 (c N0 )的头颈部恶性肿瘤病人颈廓清标本同时用常规病理切片和连续切片免疫组化染色 (抗细胞角蛋白 ,cytokeratin,CK)比较其微灶转移检查结果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病理切片其颈淋巴结病理阳性 (p N+ )为 2 9.4 1% ;而连续切片抗 CK阳性率为4 9.0 2 % ,二者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发现 5 1例 c N0 病人中 ,常规病理检查有 36例为 p N0 ,经组化 CK染色这 36例中又有 10例被证实为颈淋巴微灶转移 (2 7.78% )。结论 :对于头颈肿瘤的颈淋巴隐匿性病理转移的诊断 ,应用连续切片的免疫组化染色法有一定优势 ,是一种检测微灶转移较为敏感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舌根癌的手术方法及功能重建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4年3月~2006年3月我院手术治疗的37例原发于舌根的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7例患者均行颈淋巴结清扫术,病理报告颈淋巴结转移率达64.9%(24/37)。肿瘤切除的手术方式以咽侧径路为主,占59.5%(22/37),缺损修复主要采用胸骨舌骨肌肌筋膜瓣及胸大肌肌皮瓣修复。术后发生并发症共8例。患者术后经康复训练逐步恢复了饮食功能;除4例未拔除气管套管外,全部恢复了言语功能;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62.2%(23/37)、51.4%(19/37)。结论 术前对肿瘤范围及颈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准确评估,以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及缺损修复方式,是彻底切除肿瘤、进行功能重建并提高生存质量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