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加强基础医学“理科基地班”建设的几点做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建立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基础学科人才是关系到国家科学和教育事业发展,迎接21世纪高科技挑战的重要战略问题,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基础科学研究和教育的发展,关键在于人才。上海医科大学基础医学“理科基地班”已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我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统一筹划下,为加强“理科基地班”建设,培养出面向21世纪高层次、高素质的基础医学科研和教学人才.提出了以下几点思考和做法。  相似文献   

2.
高校要实现快速发展,最现实最有效最根本的途径和办法,就是千方百计培养、引进和用好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和干部管理队伍。为此,各高校纷纷出台政策采取措施,加紧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抢占制高点。作为人事管理工作的重要数据和资料——人事档案,是人才的发现、选拔和培养的重要依据,是完善人才队伍建设的有力保障。但由于种种原因,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往往被忽略,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加强。笔者试图探寻人事档案管理与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之间的关系,以引起高校各级领导及广大教职工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促进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设及“人才强校”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我国高等中医药教育面临空前的挑战和机遇.“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师”,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中医药院校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去构建适应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是一个急需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学位点是高校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也是高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加强学位点建设是提升高校综合实力和学术地位的关键。文章探讨了某地方高校基础医学学位点的建设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当前社会需求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趋势,提出了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加快学科队伍建设;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成果转化平台建设以及构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加强学位点内涵建设等学位点建设的具体措施及建设成效,为培养高素质、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提供有力支撑,也可为可其他地方性高等院校学位点建设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机能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能学实验室是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从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和实验教学的特点出发,在实验室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应完善实验教学内容、丰富实验形式、重视实验技术人才培养等。  相似文献   

6.
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是围绕学生素质教育而进行的实验教学体系、实验内容的调整,以及实验资源向学生进行课外开放,另外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人员的自身素质等在实验室建设过程,尤其在营造高水平育人环境,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科技强军、军队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人才。作为肩负着培养和造就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军队院校,必须要拥有一支稳定的政治合格、业务过硬、作风优良的高素质教员队伍。作者提出以胡锦涛总书记“人才是第一资源、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为指导,从狠抓“陶冶师德、锤炼师能、讲究师表、遵守师纪”为基础的“四师”工程建设着手,培养军队院校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8.
徐晓媛 《医学教育探索》2013,(12):1198-1201
立足全方位服务医药行业是改善与促进医药行业发展,提高药学人力资源水平,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办好药学教育,关键要凸显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强化学校核心竞争力。一要确立“不唯药、需围药、应为药”的特色办学理念;二要培养适应医药行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药学创新人才;三要以药学优势学科高峰带动药学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9.
基础医学教学和科研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水平,必须以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为基本任务,始终占领科技前沿,在把握教学科研特点规律,规范秩序,稳步发展中,不断深化改革,出高素质人才和高水平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环境,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医学人才,不断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按照学校“十一五”建设发展规划提出的要求,我们应以“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标准建设实验教学中心;使之成为现代化的、综合性的、多功能的、开放性的、网络信息化的省级重点实验示范中心;所以搭建科学完善的机能学实验教学平台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浅议提高基础医学教师素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在医学生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流的人才,需要一流的教师”,因此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靠教师去完成。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能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力军.如何引导帮助教师提高自身素质,主动迎接教育改革的挑战,促进学校发展,是我们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阐述当前“人工智能+X”背景下市场对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能力的需求,分析医学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从重塑学科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建设“双师型”导师队伍、搭建多方协同共建共享在线平台及设立“政用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等方面探索医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以期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发展,具备学科优势特色的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在理科基地建设中,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中医基础医学“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成为知识面宽,基础扎实,理相互渗透的高层次、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4.
如何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中等卫生人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以“三个代表”为导向,增强使命感、责任感,时代感和紧迫感,与时俱进.创新育人手段,在提高办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上谋求更大作为。  相似文献   

15.
发展中医事业的关键是教育,只有高素质的中医师资队伍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医师资队伍是搞好中医教育的前提。通过分析陕西中医学院中医系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别从加强教育素质的培养、提高教学能力;加强临床实践锻炼、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两方面,就如何提高中医专业青年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展望21世纪,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越来越快。初见端倪的知识经济预示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将发生新的巨大变化。”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和知识创新的水平。教育部门是培养和输送人才的摇篮,而且是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基地,也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在迎接21世纪的挑战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中,高等院校承担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使命,要成为培养高素质创造性人才基地、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面对这一历史重任,高校要搞好自身的改革和发展。为此,我院要通过深化内部改革,更新教育观念,调整发展思路,主动适应社会对我们提出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教学与科研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和科研在高等教育中起着核心和主导作用。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的关系 ,是迎接新技术革命和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需要 ,也是培养新世纪人才和进一步适应高校教育改革的需要。本文就高校的教学和科研两个相关问题在此加以认识和思考。1 正确认识和处理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教学和科研是高校的两个中心。教学是高校的基本任务 ,科研是高校的重要任务。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对培养高质量人才至关重要。国家科委制定的《中国科学技术政策指南》中指出 :“只有有高水平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才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只有把教学搞…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高校是国家培育人才的摇篮。是全社会创建精神文明的传播源、辐射源。与时俱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时代需要。因此,重视并加强高职高专精神文明建设尤为重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19.
王玲  王兵 《医学教育研究》2001,14(1):44-45,59
构筑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军队医科院校创造高质量知识产品,培养高水平医学人才,保证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本文针对当前军队医科院校面临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分别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和人才开发三方面谈了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0.
现在我国正进行着教育史上一场伟大的变革 ,即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需要高素质的人才 ,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要依靠高素质教育 ,高素质教育的实践则在于高素质教师。因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高素质人才的铸造者 ,因而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邓小平指出 :“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 ,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关键在于教师。”江泽民在接见全国师范教育工作代表会议和出席教师活动时也强调 ,要把造就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