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出院回访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本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出院指导,给予研究组患者出院指导联合出院回访,然后对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造口狭窄、造口周围皮炎、造口损伤、造口旁疝、造口脱垂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相对固定时间排便、排便前有便意、大便成形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出院回访能够显著改善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家庭随访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吴苏光 《天津护理》2004,12(1):44-45
低位直肠癌患者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后改变了原有正常的生理排便方式,需要终身使用人工肛门,不仅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患者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时间往往只有短暂的十几天,绝大部分的护理和康复是回到家庭或社区中去实施,因此,对造口患者进行家庭随访,针对患者个人健康需求分别做好健康教育,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帮助其建立规律排便,促进身心康复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患者行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后会留置永久性结肠造口,致使其受到各种造口并发症的困扰。如何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改善其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减少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成为了护理人员的关注焦点。本文检索了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的并发症类型及各种护理干预模式,并对其进行系统性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专职随访对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后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山西某三级甲等医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直肠癌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出院常规护理,干预组由专职随访护士登记患者资料,出院后由专职随访护理人员进行随访和指导。在出院前和出院12个月时采用自制的疾病知识掌握调查表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对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进行测量。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最终完成研究的人数分别为39人与38人。出院12月后,干预组患者疾病知识总分以及除造口袋更换外其余维度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自我概念、自护技能、自护责任感、健康知识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专职随访可提升直肠癌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并进而有助于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结肠造口灌洗对直肠癌行结肠造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霞  方文  吴霞 《现代护理》2008,14(2):271-272
目的探讨结肠造口灌洗减少直肠癌行肠结肠造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把纳入本研究的88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3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按直肠癌病人术后外科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术后3 d开始结肠造口灌洗。结果实验组有排便感知的时间及有规律排便的时间提前(P〈0.01);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结肠造口灌洗可明显减少直肠癌行结肠造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结肠造口灌洗减少直肠癌行肠结肠造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把纳入本研究的88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43例,实验组45例,对照组按直肠癌病人术后外科护理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术后3d开始结肠造口灌洗.结果 实验组有排便感知的时间及有规律排便的时间提前(P<0.01);术后腹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 结肠造口灌洗可明显减少直肠癌行结肠造瘘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后肠造口并发症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直肠癌根治术后结肠造口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2例为实验组,选择同期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36例为对照组,应用癌症患者生活质量调查表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两组在躯体、社会人际关系、心理三方面共13项指标中的9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说明直肠癌根治术后发生肠造口并发症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低于未发生并发症的患者。结论:肠造口并发症明显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护士应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直肠癌根治术结肠造口是挽救直肠癌患者生命,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措施,但术后并发症需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Miles术后结肠造口并发症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1994年~2002年间256例直肠癌患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情形及患年龄、性别、体形对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在256例结肠造口患中,有84例出现129个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造口局部坏死2.3%(6/256),造口周围炎24.6%(63/256),造口回缩狭窄4.7%(12/256),造口粘膜脱垂9.0%(23/256),造口旁疝9.8%(25/256)。末端造口通过腹膜外隧道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年龄超过60岁的患,其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体形消瘦造口粘膜脱垂和造口旁疝的发生率明显上升,体形肥胖造口局部坏死、造口周围炎和造口回缩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上升。结论 直肠癌患Miles术后结肠造口的并发症与手术情形、患年龄及体形有密切的关系。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造口构造,有助于减少结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改善患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顾娟  王薇   《护理与康复》2016,15(7):677-680
目的评价定期电话随访对直肠癌患者造口术后出院后不同时段心理困扰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将120例直肠癌造口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实际完成试验的观察组56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护理指导,并定期复诊随访;观察组在基本护理指导基础上增加定期电话随访,对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在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应用中文版心理困扰筛查工具评估患者的心理困扰现况水平。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和出院后1月困扰温度计及问题列表问卷得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3个月、6个月的问卷得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期电话随访有助于降低直肠癌造口患者术后的心理困扰。  相似文献   

11.
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延伸护理服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医院开展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延伸护理服务的方法。方法将72例结肠造口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接受术后延伸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服务,出院半年后就两组造口并发症、规律性排便的建立、自我护理能力和性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反映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诸项目中,尤为每日护理造口所需时间和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并发症观察组发生少。结论术后延伸护理服务能较好地满足造口者的需求,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体验。方法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生存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访谈。结果由于原发疾病和造口的存在,造口者在生活中承受着极大的的心理压力,主要集中在排便控制、自理能力、经济压力、担心癌症复发、夫妻生活等方面。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造口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提供造口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社区康复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目的 :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 ,分析其影响因素 ,为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 4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采集资料。结果 :本组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仅为 56 .87,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理能力、排便是否规律、造口时间、是否参加造口联谊会等。结论 :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 ,加强院外健康教育 ,鼓励参加造口联谊会 ,提高自理能力 ,建立规律排便 ,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状况,并分析其与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健康行为能力自评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测评104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6个月以上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状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04例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为(57.1±7.7)分,处于较高水平自我护理意愿(37.4±5.1)分,自我护理知识(15.6±3.5)分,自我护理技能(4.1±1.1)分,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总分(82.66±17.43),得分率为(73.80±15.56)%;社会支持总分(64.71±13.20),其中家庭内支持得分(24.10±3.95)分,家庭外支持(40.62±11.10)分。单因素分析发现自我护理能力与年龄(r=-0.214,P〈0.05)、文化程度(r=0.341,P〈O.01)、家庭人均月收入(r=0.271,P〈0.01)、参加造口联谊会情况(r=O.227,P〈0.05)、健康行为自我效能(r=0.422,P〈0.01)、家庭内支持(r=0.224,P〈O.05)、家庭外支持(r=0.530,P〈0.01)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自我护理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家庭外支持、健康行为自我效能(调整后R。=0.316,F=23.827,P〈0.01)。结论直肠癌结肠造口康复期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处于较好水平,家庭外支持和健康行为自我效能有利于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生活体验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生活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5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生存1年以上的患者进行访谈。结果 由于原发疾病和造口的存在,造口者在生活中承受着极大的的心理压力,主要集中在排便控制、自理能力、经济压力、担心癌症复发、夫妻生活等方面。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造口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提供造口护理的知识和技能,并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社区康复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生大黄脐疗对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接受永久性结肠造口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宣教;实验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后15 d开始给予生大黄脐疗,共30 d.比较2组术后3个月的结肠造口功能及排便规律情况.结果 2组患者人工肛门评分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患者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排便规律形成1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例.结论 生大黄脐疗能有效地改善直肠癌患者结肠造口的功能,且有利于患者术后排便规律的形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进而为提高其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其进行手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情况进行研究.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来进实施因素分析.结果 研究中的60例老年患者其生活质量的平均分为(28.15±2.24);而经过调查和分析证明患者自身对于疾病的认识、患者对于治疗持有的态度以及家属的配合程度是影响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子.结论 老年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为心理因素.所以在有关的诊疗过程中应该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心理支持进而积极的给予护理干预,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仅为56.87,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理能力、排便是否规律、造口时间、是否参加造口联谊会等。结论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加强院外健康教育,提高自理能力,建立规律排便,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刘学英 《现代护理》2007,13(4):937-939
目的了解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的生活质量,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对4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病人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造口病人生活质量总体评分仅为56.87,生活质量影响因素主要有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自理能力、排便是否规律、造口时间、是否参加造口联谊会等。结论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加强院外健康教育,提高自理能力,建立规律排便,以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2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35例,采用直肠癌术后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37例,除常规护理方法外,同时实施全程护理干预.两组均于术后6个月和1年采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研制的生活质量核心问卷(EORTC QLQ-c30)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各护理干预措施与EORTC QLQ-C30中各维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P<0.01),干预组术后6个月和1年EORTC QLQ-C30中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直肠癌结肠造口术后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全程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