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窒息新生儿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异常与临床分度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意义。方法:分别于生后24 h内、24~48 h、48~72 h采用血糖试纸法测定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结果:①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占41.19%,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占15.39%,重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②重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占29.41%,轻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占5.13%,重度窒息新生儿高血糖发生率高于轻度窒息新生儿(P<0.05)。③胎龄<37周组血糖异常50.00%,≥37周组血糖异常16.47%,胎龄<37周组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37周组。结论:对窒息新生儿要严密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儿和早产儿;及早发现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异常并及时采取措施,可避免造成新生儿神经系统的损害。  相似文献   

2.
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糖代谢平衡的维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动态监测血糖,评价其临床意义及防治效果.方法 4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重度组,120例)、轻度窒息(轻度组,315例),测定两组生后1、3、24、48、72h血糖,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新生儿3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糖变化.结果 (1)重度组生后1 h高血糖12例(15%,12/81),轻度组生后1 h高血糖5例(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2例生后1 h出现低血糖外,其余血糖正常.(2)重度组生后1 h血糖[(5.8±2_3)mmol/]L]明显高于3 h血糖[(3.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且出生时间越短,血糖波动越大.提示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有一定规律,加强血糖监测,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血糖异常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廊坊市人民医院及我院附属医院新生儿窒息患儿的160例临床资料,根据Apgar评分分为轻度窒息102例和重度窒息58例。结果:轻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为3.37±0.45mmol/L,重度窒息组血糖值为7.17±0.58mmol/L,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度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血糖值与窒息程度成正比,血糖可监测新生儿窒息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祁勇军 《现代保健》2009,(24):15-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水平与窒息临床分度的关系。方法选用笔者所在医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确诊窒息的新生儿140例入院治疗前右侧足跟采血,用SurestepTM Hospital微量血糖测定仪测定血糖。结果轻度窒息82例,其中低血糖30例(36.59%),高血糖12例(14.63%),血糖异常发生率51.22%;重度窒息58例,其中低血糖11例(18.97%),高血糖29例(50.00%),血糖异常发生率68.97%;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x^2=4.41,P〈0.05)。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轻度窒息后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后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新生儿窒息应注意血糖监测,血糖高者应限制葡萄糖液输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血糖水平的异常与临床预后的关系,评价血糖水平监测对判断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明确诊断为窒息新生儿入院24,72小时的血糖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1)窒息新生儿血糖值显著高于健康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持续时间愈长;(2)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而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3)血糖持续高水平的窒息患儿预后不良,窒息新生儿中并发低血糖或高血糖的死亡率较高,以重度窒息组更显著,为正常血糖水平的2.3~2.5倍。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与血糖变化呈正比,对宣息患儿生后应定期监测血糖,特别是重度窒息患儿可把治疗前后血糖的变化作为常规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窒息新生儿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轻度窒息组46例,重度窒息组29例,对照组30例,分别于出生后1~6 h、7~12 h、13~18 h、19~24 h及24 h以后各测定患儿指、趾端末梢血血糖1次,进行统计学分析。新生儿血糖值在2.2~7.0 mmol/L之间为正常,<2.2 mmol/L为低血糖,>7.0 mmol/L为高血糖。结果:出生后1~6 h 3组新生儿血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4,P<0.05),重度窒息组血糖值显著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分别为q=3.91、4.46,P<0.05、0.01),轻度窒息组血糖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q=3.52,P<0.05)。窒息新生儿6 h内血糖值与窒息程度间呈正相关(r=0.574,P<0.01)。在1~6h和7~12 h内,血糖类型在不同组间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分别为H=15.291、6.401,P<0.05、0.01),重度窒息组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0.05)。其他时间段内组间差异未见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及时处理高血糖,维持血糖稳定,对于减少血糖异常引起的脑损伤进而改善患儿的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窒息新生儿早期动态血糖监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爱国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2235-2236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为监护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对126例窒息新生儿于生后1h输液前取静脉血测定血糖,随后采用微量血糖监测法监测生后(108±84)h血糖。重点记录生后1、3、24h血糖变化。结果:窒息新生儿在生后1h重度组的血糖显著高于轻度组和对照组,轻度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生后3h血糖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重度组生后1h血糖显著高于3h,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轻度组生后1h血糖高于3h血糖,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程度窒息儿早期血糖变化有显著性差异,应注意动态监测,有针对性调整输注葡萄糖的浓度、速度,并注意其他能量的供给,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从而降低窒息新生儿血糖异常可能造成的脑损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动态监测血糖,评价其临床意义及防治效果。方法435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重度组,120例)、轻度窒息(轻度组,315例),测定两组生后1、3、24、48、72h血糖,并选取同期出生的无窒息新生儿361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其血糖变化。结果(1)重度组生后1h高血糖12例(15%,12/81),轻度组生后1h高血糖5例(3%,5/1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除2例生后1h出现低血糖外,其余血糖正常。(2)重度组生后1h血糖[(5.8±2.3)mmol/L]明显高于3h血糖[(3.5±1.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且出生时间越短,血糖波动越大。提示窒息新生儿血糖紊乱有一定规律,加强血糖监测,系统的输液、输糖管理,可有效防治窒息新生儿糖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及电解质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289例窒息新生儿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组124例,轻度窒息组165例,并以同期健康新生儿165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血糖及电解质的检测情况。结果轻度窒息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为22.4%,重度窒息组高血糖的发生率为39.5%,低血糖的发生率为12.9%。轻度窒息组、对照组、重度窒息组血糖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轻度窒息组、重度窒息组血Na~+、Cl~-、Ca~(2+)浓度依次降低(P0.01);窒息患儿血Na~+、Cl~-、Ca~(2+)与Apgar评分均呈正相关(r=0.657、0.698、0.752,P0.05)。结论临床工作者需密切关注窒息新生儿的血糖及电解质紊乱情况,积极治疗,以降低新生儿窒息的致死、致残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对窒息新生儿早期监测微量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微量血糖仪对56例足月窒息新生儿和50例足月正常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的7个时段(1、2、4、6、8、12、24小时)进行微量血糖监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重度窒息足月新生儿微量血糖平均值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减现象,而轻度窒息者和正常足月新生儿则随小时龄增加呈不断递增现象,3组均以生后6小时内血糖平均值递减递增现象表现突出.在生后6小时内重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高血糖的比率较轻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9.22、17.25、7.97、5.38,均P<0.05);相反轻度窒息组在每个小时龄段发生低血糖的比率则较重度窒息组的高(χ2值分别为18.21、12.58、6.29、5.18,均P<0.05),而且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越高.随着小时龄的增加和治疗的作用,3组新生儿血糖异常数及异常率均出现递减现象.结论 新生儿窒息可出现糖代谢紊乱,因此加强窒息新生儿早期血糖监测对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及改善预后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新生儿窒息患者血糖等实验室指标、临床特征的分析,探讨血糖与窒息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2008年7月——2012年8月儿科收治的100例新生儿窒息患者,根据Apgar评分分为重度窒息和轻度窒息,用Glucometer4型微量血糖仪监测生后1、6、12、24h血糖,根据血糖动态变化,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结果与对照组和轻度窒息组比较,重度窒息患儿治疗前血糖明显高,而且血糖出生后6小时、12小时也较高,高血糖窒息患儿治疗前血糖与预后显著正相关。结论轻度窒息以低血糖为主,重度窒息以高血糖为主,窒息患儿治疗前血糖血糖高提示预后差。血糖可以作为窒息患儿判断病情及预后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血糖异常变化与窒息临床分度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确诊窒息的新生儿入院治疗前的血糖结果及其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轻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低血糖为主(占31·5%);重度窒息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为主(占66·7%);窒息程度越重,血糖异常发生率越高(p<0·01)。血糖水平与窒息程度成正比(p<0·01)。结论窒息可以引起新生儿血糖出现异常变化;血糖异常的发生率与窒息程度成正比。在窒息新生儿的复苏治疗中要常规检测血糖,出现异常及时纠正,避免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简称HIE)患儿微量血糖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160例HIE患儿分成轻、中、重度3组,入院后采用微量血糖仪测定微量血糖,结果 异常者再抽静脉血测定血糖作对照;于出生后1周对患儿进行神经行为(NBNA)测定,并对高、低血糖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 160例HIE患儿中高血糖61例,低血糖64例,其发生率分别为38.1%、40.0%,且HIE程度越重,高血糖发生率越高,低血糖主要发生于轻度HIE患儿,不同程度HIE患儿高、低血糖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高血糖患儿NBNA异常发生率为31.1%,低血糖、正常血糖患儿NBNA异常率分别为12.5%、0,三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血糖<27.8moL/L时,微量血糖仪测定血糖与静脉采血测定血糖结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IE患儿易存在糖代谢紊乱,高、低血糖均可致脑损伤.微量血糖仪可应用于临床监测HIE患儿血糖变化,具有方便、快捷、结果 可靠、不需抽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洪虹  李立新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9):2695-2696
目的:探讨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新生儿1210例进行血糖监测,监测至3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结果:1210例住院新生儿中发生糖代谢紊乱126例,血糖异常与胎龄及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巨大儿及轻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低血糖症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高血糖症居多(P>0.01)。结论:积极监测新生儿血糖水平变化,及时纠正血糖紊乱,对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窒息新生儿微量血糖监测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围产期窒息对新生儿血糖的影响因素以及病程中血糖变化,为治疗及监护提供依据。方法对38例窒息新生儿生后72 h进行连续血糖监测,其中静脉输糖14例,复苏用药18例,未用药6例。结果微量血糖平均值随日龄增加呈不断递升现象(经方差分析,F=10.46,P〈0.01);生后24 h剖宫产组血糖水平低于正常分娩组(P〈0.01);生后12、24h窒息组血糖水平低于对照组,且低血糖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1);生后48、72 h两组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窒息组血糖异常发生率高于对照组(χ2=12.74,P〈0.01)。结论窒息复苏后新生儿血糖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新生儿;血糖平均值处于较低水平,且低血糖发生率高于正常新生儿;窒息复苏过程中输糖或用药,会对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应慎重应用;血糖动态监测对窒息新生儿尤为重要,窒息复苏及后续治疗中均应重视血糖监测及调整。  相似文献   

16.
陈锋  林尧  郑肖瑾 《中国妇幼保健》2009,24(28):3973-3974
目的:分析新生儿糖代谢紊乱的相关因素,探讨病因和防治措施。方法:住院新生儿血糖紊乱136例监测和处理。所有患儿监测至2次空腹血糖正常为止。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糖代谢紊乱136例,其中低血糖症81例,高血糖症38例,二者兼有17例。血糖异常与胎龄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出生体量呈显著负相关(P<0.01);轻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低血糖症为主,重度窒息组血糖紊乱以高血糖症居多(P<0.01);血糖恢复时间与窒息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血糖异常与感染程度呈显著正相关(P=0.017);糖尿病母亲婴儿易患低血糖症。结论:高危儿尽早进行血糖监测,对血糖异常者及时处理,以减少或避免后遗症发生。  相似文献   

17.
王妮  赵孟陶  李彤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4):4836-4837
目的:对确诊宫内感染的新生儿,观察血糖异常发生率以及感染程度对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宫内感染儿97例,其中TORCH感染IgM抗体阳性48例,细菌感染49例。对照组为同期出生的正常新生儿81例。观察对象在生后24h和72h各采血1次(距哺乳时间4~6h),感染组随着病情进展及时监测血糖及电解质,采血样24h内未输血和使用激素。葡萄糖输注浓度7.5%,补糖量为6~7.5mg.kg-1.h-1。血糖检测用氧化酶法,由专人操作。结果:①低血糖和高血糖发生率不同成熟度感染儿差异不明显(χ2=1.79,P>0.05;χ2=0.53,P>0.05);但感染组明显高于对照组(χ2=8.85,P<0.01;χ2=11.71,P<0.01)。②重度感染组高血糖发生率和血糖升高值显著高于轻中度感染组(χ2=29.43,P<0.01;t=25.2,P<0.01);而低血糖发生率两组差异不显著,但血糖降低值重度感染组显著低于轻中度组,差异明显(χ2=0.02,P>0.05;t=6.75,P<0.001)。③重度感染组中的死亡病例,血糖升高值显著高于存活病例(t=17.6,P<0.001)。④低血糖病儿临床表现以呼吸、循环系统异常多见,高血糖病儿以神经系统异常为主。结论:胎儿宫内感染,出生后感染扩散,引起强烈的应激反应,以致内分泌调节血糖功能发生紊乱;感染愈重机体内环境紊乱愈重,最终导致内分泌调节血糖功能处于衰竭状态。因而对感染的新生儿监测血糖对预防高渗血症引起的脑损伤和判断预后都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低血糖症的诱发因素和特点,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临床防治依据。方法:对528例新生儿入院后用微量血糖测试仪进行血糖检测。结果:检出的49例低血糖症,早产儿发生率和足月儿、过期产儿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低出生体重儿低血糖发生率和正常出生体重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母亲患有糖尿病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围生期窒息、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单纯喂养困难儿低血糖症发生率较高,分别为16.67%、14.55%、25.44%、15.38%;感染性疾病患儿发生率8.62%。结论: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主要与胎龄、出生体重、高危母亲、围生期窒息、喂养困难等因素有关;对存在低血糖危险因素的新生儿,均应早期监测血糖,并尽早喂养或鼻饲。  相似文献   

19.
刘伏芽 《现代保健》2010,(19):32-32
目的 探讨危重患儿血糖异常发生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1月~2008年12月60例危重患儿入院1 h内未输液前采外周静脉血2 ml测血糖.结果 60例危重患儿中高血糖35例,发生率58.33%,死亡6例,病死率17.14%;低血糖5例,发生率10.00%.高、低血糖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高血糖组与正常血糖组病死率比较见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危重患儿血糖水平监测对病情预测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危重患儿血糖异常以高血糖多见,血糖水平越高病情越重,预后越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高原地区新生儿出生3天内的血糖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7年12月在该院出生的942例新生儿,取足跟血做微量血糖分析。结果:①发现低血糖66例,高血糖12例,新生儿血糖紊乱以低血糖多见。②与相关报道比较,高寒低氧环境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率并不高于平原地区。③新生儿出生72h内血糖值逐渐升高。④顺产新生儿与剖宫产新生儿血糖值有显著性差异。⑤早产儿、足月小样儿易出现低血糖,而高血糖多见于有窒息史的危重新生儿。结论:新生儿血糖监测极其重要,可及时发现和纠正新生儿糖代谢紊乱,应常规对所有出生72h内的新生儿做血糖监测,特别加强剖宫产分娩及高危儿的血糖监测,及时纠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