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微创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至2004年12月诊治的18例孤立性蝶窦真菌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诊治经过。结果:患者术前均经鼻窦CT、MRI及鼻内窥镜检查,均用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鼻腔径路对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行微创治疗,术后病理报告均为非侵袭性蝶窦真菌病,随访3个月至8年无复发。结论:鼻内窥镜联合切割吸引器微创治疗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刘蓓  梁建平  陆秋天  陈世强  瞿申红 《广西医学》2008,30(10):1509-1510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诊断与鼻内镜微创手术.方法 孤立性蝾窦病变患者22例,在鼻内镜下采用Stryker电动吸切器扩大蝶窦自然口或直接开放蝶窦前壁处理蝶窦病变.结果 术后病理证实,蝶窦炎10例,蝶窦真菌病6例,蝶窦囊肿5例,蝶窦息肉1例.22例均治愈,无脑脊液漏、术中大出血及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随访6个月以上,未见病变复发.结论 对不明原因头痛头昏、眼部症状及抽吸性血痰者应尽早行鼻窦CT扫描或MRI检查,以期早期确诊.鼻内镜下上鼻道径路配合切割吸引器使用行蝶窦开放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最直接、安全并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蝶窦真菌的手术方法。方法 采用鼻内镜、上颌窦柯-陆式术及鼻侧切开术对23例蝶窦真菌病进行手术。结果 23例患者,术后随访均在6个月以上,21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仅1例伴鼻息肉复发,1例自觉有回缩涕症状,经抗炎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 在蝶窦真菌病治疗中,鼻内镜手术较之传统手术具有更多的优越性,其复发率也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临床诊断与鼻内窥镜微创手术的治疗。方法:对22例患者采用鼻内窥镜下蝶窦开放术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术后病理证实均为真菌病,无脑脊液漏,无术中术后大出血及视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半年以上,未见病变复发。结论:对不明原因头痛,头昏,回吸性血涕,应尽早行鼻窦CT扫描,以期早期确诊。鼻内窥镜下行蝶窦开放,清除病变是最直接,安全并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过去一直认为孤立性蝶窦病变发病率较低 ,国外文献[1] 报道蝶窦病变约占鼻窦病变的 1%~2 .7%。蝶窦位于颅底 ,部位较隐蔽 ,解剖关系复杂 ,其早期病变局限于蝶窦内 ,常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对蝶窦病变缺乏简单易行的检查方法 ,根据其临床症状和体征不易建立明确的诊断 ,因此临床上蝶窦病变易被忽视和漏诊[1] 。近年来由于CT在耳鼻喉科、眼科、神经科中的应用以及鼻内窥镜技术的开展 ,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新的认识。我们分析了 12 2例孤立性蝶窦病变 ,总结其发病趋势、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治疗效果 ,以期对其有全面、进一步的认识 ,以…  相似文献   

6.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8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临床疗效.方法 8o例甲真菌痛患者每天口服伊曲康唑胶囊2次,每次200mg,共7d,停药21d为1个疗程.指甲真菌病用药2个疗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同患真菌病用药3个疗程.结果 35例指甲真菌病临床痊愈率为91.4%,45例趾甲真菌病及指(趾)甲同患真菌病临床痊愈率为84.4%,二者伴发皮肤真菌感染者真菌清除率分别为97%、96%.结论 伊曲康唑短期冲击疗法治疗甲真菌病疗程短,疗效高,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复发率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分析78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及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 78例患者中,蝶窦炎32例,蝶窦真菌24例,蝶窦粘液囊肿18例,蝶窦息肉4例。临床表现为头痛者56例(71.8%)、回缩带涕及涕中带血者26例(33.3%)、视力模糊或下降、眼球运动障碍者14例(17.9%)。全部患者术前均行CT及鼻内窥镜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CT及鼻内窥镜检查可提高本病诊断率,内窥镜鼻窦微创手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对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率和治疗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15例孤立性蝶窦病变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检特点以及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蝶窦病变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为头痛,鼻部症状并不典型。经影像学及鼻内镜检可确诊为孤立性蝶窦病变。经鼻内镜手术并随访6个月至3年,15例患者中1例复发,其余获治愈,治愈率达93.3%。复发患者经再次手术后获治愈。结论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症状无特异性表现,临床医师对该病认识不足是导致误诊的主要原因。CT、MRI和鼻内窥镜检查提高了对个孤立性蝶窦病变的诊断水平,经鼻内镜蝶窦手术治疗孤立性蝶窦病变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 回顾性分析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临床特点,评估鼻内镜手术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就诊,并经病理确诊,临床资料完整的60例孤立性蝶窦真菌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蝶窦开放、病灶清除术,术后随访3个月~3年,根据症状缓解程度、快慢,有无复发等指标评估手术疗效.主观病情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客观病情采用Lund-Kennedy 评分法对患侧鼻腔评分,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评分的差异.结果 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涕中带血、鼻涕异味及视力改变,其中头痛43例(71.67%);涕血或回吸性血涕10例(16.67%);鼻涕异味5例(8.33%);视物模糊2例(3.33%).术前鼻部冠状位及横断面CT主要表现为蝶窦内不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术前鼻内镜检查发现合并有鼻中隔偏曲36例(60.00%),嗅裂区息肉15例(25.00%).56例患者术后7 d症状缓解明显,半年后治愈率为96.7%(58/60).术后3、6、12个月VAS评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鼻内镜Lund-Kennedy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孤立性蝶窦真菌病发病隐匿,头痛是非特异性临床表现,鼻腔解剖结构异常致蝶窦口狭窄或阻塞可能为该病主要诱因.鼻窦CT检查有助于临床诊断,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为确诊的金标准,经鼻-鼻内镜下蝶窦开放、病灶清除术是治疗孤立性蝶窦真菌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的临床特征及鼻内镜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确诊为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鼻内镜检查所见、影像学特点、鼻内镜手术疗效。结果:临床症状为头痛10例次(77%),涕中带血2例次(15%)。鼻内镜检查发现蝶窦自然口周黏膜息肉样变6例,蝶窦自然口闭锁1例。鼻窦CT扫描显示全部病例单侧蝶窦腔内混浊影,其中有高密度的钙化斑块或斑点9例,窦腔骨壁增厚6例,蝶窦前壁破坏2例,窦腔内有气泡样影2例。全部患者采用经蝶窦自然口径路鼻内镜下蝶窦开放术,术后随访1~4年,临床症状消失,术腔清洁,无一例复发。结论:孤立性真菌球型蝶窦炎临床症状无特异性,以头痛最为常见;鼻窦CT扫描显示蝶窦腔内混浊影伴有斑点状或条块状钙化是本病最具特征性的表现;鼻内镜结合鼻窦CT检查可提高本病的诊断率;鼻内镜下经蝶窦自然口径路蝶窦开放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临床医生仅凭临床表现判断甲真菌病的准确率及其与真菌镜检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到我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由我科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医师拟诊为甲真菌病的395例患者,取甲碎屑行真菌镜检和培养,计算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的甲真菌病与真菌学检查的符合情况。结果临床诊断和真菌镜检结果的符合率为63.80%,临床诊断和真菌培养结果的符合率为38.73%,真菌镜检和真菌培养结果同时阳性的概率为55.56%,甲真菌病真菌镜检检出率比真菌培养高(χ2=82.99,P<0.01),Kappa检验提示真菌镜检与培养的一致性一般(Kappa=0.404,P<0.01)。结论仅凭临床表现诊断甲真菌病准确率不高,真菌镜检的检出率比真菌培养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不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鼻窦真菌病9例的临床资料并对6例鼻窦真菌病患者进行柯-陆氏手术,3例行鼻内窥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护理.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6个月~7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鼻窦真菌病主要临床特征是:①单侧鼻窦受累,尤其是上颌窦;②单侧头痛鼻塞、脓血涕或鼻腔干酪样物;③CT检查常见鼻腔鼻窦有软组织块影或钙化斑;④鼻腔鼻窦有阻塞因素存在.柯-陆氏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选择,而鼻内窥镜手术在清理筛窦或蝶窦病变组织及术后窦腔护理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单侧良性蝶窦病变的CT及MRI影像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耳鼻喉科诊治的20例鼻内镜手术后病理证实单侧良性蝶窦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均行CT及MRI检查,评估其影像学特征。结果 20例单侧良性蝶窦病变患者中,7例为蝶窦囊肿,CT见蝶窦内呈圆形/卵圆形密度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影,其中蝶窦腔膨胀者骨质吸收减少,MRI呈长T1、长T2不规则球形影;7例为真菌性蝶窦炎,CT见其蝶窦内呈不规则点片状钙化斑、云絮状影,毛玻璃样改变,MRI见蝶窦内混杂信号,炎症片状渗出影,真菌结节T2WI低信号;4例为蝶窦脑脊液鼻漏,CT发现蝶窦中单纯软组织密度影,MRI上有线状高信号影将脑脊液高信号影及鼻窦内高信号液体影相连,脑组织、鼻黏膜呈明显低信号;内翻性乳头状瘤2例,CT见蝶窦中软组织不均匀密度影,MRI上肿物不均匀强化,条索样或"脑回征"。结论 CT及MRI可为单侧良性蝶窦病变的诊断及治疗提供全面影像信息,其中CT对病变周围骨质改变、MRI对病变侵袭范围分别有较好显示效果,两者联合对病变有较高的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特比奈芬治疗儿童甲真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应用特比奈芬治疗儿童指甲真菌病50例及趾甲真菌病38例,并作疗效、真菌清除率及安全性观察.结果 特比奈芬治疗儿童指甲真菌病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9.1%和97.37%;趾甲真菌病则分别为86.36%和93.94%.真菌清除率均达到96.59%.在本临床研究中未发现特比奈芬有严重的毒副反应.结论 特比奈芬治疗儿童甲真菌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有效根治儿童甲真菌病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讨论眼科特殊性炎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 眼眶真菌病多由邻近结构蔓延而来,特别是鼻窦病变.感染眼眶的真菌,除以上所述的放线菌外,还可有毛真菌、曲真菌、念珠菌、隐球菌等,这些真菌侵犯眼眶的基本病理过程为炎性肉芽肿,引起类似于放线菌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便、结果可靠的甲真菌病检验方法。方法:对121例拟诊甲真菌病的患者分别采用KOH直接镜检法和浸软法进行病损指、趾甲的真菌镜检,并与真菌培养法进行比较。结果:直接镜检法检出58例(47.90%),20% KOH溶甲法检出118例(97.52%),真菌培养法检出72例(59.50%)。结论:20% KOH浸软法真菌镜检是一种适合临床的、检出率高、可行性强的甲真菌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王冠军  虞?  张伟德  杨斌 《浙江医学》2009,31(2):237-238
蝶窦位于颅底,解剖位置深在、部位隐蔽,而且由于蝶窦病变引起的临床表现各异,因此孤立性蝶窦病变临床误诊率较高.本文应用CT行全副鼻窦扫描,探讨其对孤立性蝶窦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深部真菌病无论是临床或病理均无明显特异性,极易误诊而发展为播散性真菌病死亡,多在死后尸检方得到证实。报告了2例播散性真菌病尸检所见,并进行小结,指出误诊原因,结合文献复习归纳深部真菌病的基本病变有化脓、坏死、肉芽肿形成。如有上述病变之一,应作为真菌感染的病理诊断线索,须进一步做真菌染色或多切片查找真菌体。此外还对真菌病的诱发因素、预防方法进行了总结,并指出最好发的器官为肺脏,婴幼儿的发生率远较成人高,对可疑病例尽早使用抗真菌药是提高存活率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孤立性蝶窦炎的CT临床征象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2006年6月诊治的18例孤立性蝶窦炎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蝶窦冠状位及水平位薄层CT扫描.结果 本组中17例以头痛为主诉就诊.18例中,蝶窦气化分型为鞍前型7例(7/18,38.9%),鞍后型6例(6/18,33.3%),甲介型5例(5/18,27.8%).12例蝶窦有中隔,其中1个中隔6例,2个中隔4例,2个以上中隔者2例;6例蝶窦为单房.CT表现为蝶窦腔的部分或全部混浊变暗,蝶窦内密度增高.11例行鼻内窥镜蝶窦开放冲洗术,7例行抗感染治疗,均治愈.结论 CT可提供蝶窦解剖的细节和病变的范围,对鼻内窥镜手术有指导意义.CT可作为诊断孤立性蝶窦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真菌镜检及培养了解真菌病病种及病原菌的临床分布特点.方法 对患者的标本进行直接菌镜、培养及鉴定菌种分析.结果 临床拟诊为浅部真菌病的644例患者,真菌镜检阳性579(89.91%)例;培养分离菌株237例,9个菌种,以红色毛癣菌最多(40.93%),须癣毛癣菌次之(16.88%).结论 手足癣占的比例最大,其致病菌以红色毛癣菌占主导地位,其真菌培养的阳性率头癣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