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主动脉夹层是一种发病急、病死率高的疾病,Stanford B型夹层传统手术治疗创伤大,以前多倾向于保守治疗,其保守治疗5年生存率为50%~[1]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AoD)的近期效果,分析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预防措施。方法分析41例Stanford B型AoD腔内修复术的临床资料。结果临床成功率95.1%(39/41);主要并发症发生率4.9%(2/41),包括持续内漏1例,逆行性Stanford A型夹层1例;次要并发症包括植入后炎症综合症5例、入路动脉损伤1例。结论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近期疗效好,主要并发症发生率低,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2009-06在我科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16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总结其疗效.结果:接受治疗者无围术期死亡.本组覆膜支架释放均成功,封闭左锁骨下动脉4例,其中采用动脉导管封堵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1例.随访过程中,无内漏、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1例于术后1a,发生脑出血死亡,其余均存活.结论:腔内修复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有效的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方法:对本中心2010年6月~2013年12月接受TEVAR治疗的4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进行回顾性分析,术前通过主动脉CTA明确诊断并评估病情,术中通过将胸主动脉支架植入来封堵主动脉夹层破口以隔绝假腔。结果: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出现,技术成功率100%,术后1人失访,其余40例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6个月,平均14个月,2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因心脑血管意外死亡,其余患者均存活,无截瘫、脑梗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近端真腔基本恢复正常管径,近端假腔内血栓形成。结论:TEVAR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有效方法,技术可靠,安全性较高,创伤小,临床应用前景广泛。  相似文献   

5.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文锋  邱阳  杨康  刘铭  廖克龙 《重庆医学》2008,37(4):368-369,371,F0002,F0003
目的探讨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治疗经验。方法从2002年5月~2007年10月,对多病并存的8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选择性动脉造影动态监控下施行了腔内主动脉修复术。移植物大小根据螺旋CT动脉造影测量确定。结果8例腔内修复术均操作成功,其中2例小内漏术后早期随访内漏消失。8例随访1~66个月,螺旋CT扫描提示血管内移植物无移位。结论螺旋CT是在主动脉夹层诊断及术后随访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无创技术。腔内主动脉修复术后内漏的处理至关重要。腔内主动脉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腔内修复术这一微创治疗方式特别适用于高龄、有伴随疾病等增加开放手术风险的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与分析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药物保守治疗,观察组给予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再次手术或介入治疗的干预率、IL-1β、INF-γ、NF-kB、VEGF表达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随访12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及再次手术或介入率均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较治疗前相比IL-1β、INF-γ、NF-kB及VEGF mRNA表达水平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上述指标改善更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相比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认知功能及社会功能评分相比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采用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显著,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较低,生存率较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腔内隔绝术治疗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江  赵志青  景在平 《中华医学杂志》2001,81(22):1406-1406
作者近期采用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graftreconstruction ,EVGR)治疗一例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horacicdissectionaneurysm ,TDA) [1,2 ] 。患者男 ,43岁。因胸部撕裂样疼痛 1周入我院。螺旋CT动脉造影 (CTA)主动脉自动脉弓部开始出现夹层 ,弓部主要动脉分支无受累 ,夹层向下蔓延至髂总动脉分叉处止。髂总动脉及分支无受累。夹层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方约 2cm处 ,大小约 1cm。假腔内大量血栓形成 ,压迫真腔使其最窄处内径为 0 5cm…  相似文献   

8.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术前护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  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thoracic aortic dis-section,TAD)的主要威胁是突发性破裂或夹层累及重要分支血管而造成供血脏器缺血。传统的手术方式 [1 ]主要为开胸行人工血管重建术 ,其创伤大、并发症多、恢复慢 ,且老年患者多有严重并存病 ,常不易耐受。 1994年美国 Standford大学的 Dake等 [2 ] 利用腔内隔绝术 (endovascular graft exclusion,EVGE)治疗此病 ,我院自 1998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该手术 [3] ,优点是减少了创伤程度、避免了手术中主动脉的钳夹 ,减少了传统手术后常见的大量出血以及心、肺、肾等并发症 ,使有严…  相似文献   

9.
《陕西医学杂志》2019,(12):1657-1659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30例,均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进行治疗。对TEVAR术的治疗效果以及术前术后的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压、心率控制、复发、死亡,以及新发夹层等方面随访,对患者随访1年、2年和3年的生存率进行分析。结果:23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TEVAR手术均成功进行,术后4例(1.74%)患者院内死亡,死亡原因均与主动脉血管破裂相关。与术前相比,术后L_1、L_2和L_3处直径变化差异明显不同(P<0.05)。对患者术后不同节段假腔血栓化程度分析,不同节段假腔化血栓程度分布明显不同(P<0.05)。对226例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6.31±5.48)个月;在随访期间,复发7例,随访1年、2年、3年后全因病死率、脑梗死、复发和内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95.75%,94.39%和92.90%。结论:TEVAR术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近远期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且术后病死率较低,术后3年随访结果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经验及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0年7月在本科行腔内修复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32例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修复后观察真假腔血流动力学变化,内脏及下肢动脉供血的改变.结果 本组接受治疗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所有患者腔内修复治疗后3~24个月随访,无移植物移位、瘤体破裂、中转开胸和截瘫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腔内修复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短中期结果显示,腔内修复术创伤小、痊愈快、并发症少,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降主动脉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治疗经验,并评价近期治疗效果.方法 对112例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利用无名动脉插管、深低温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实施降主动脉真腔人工支架血管置入术.结果 体外循环时间平均(89.3±5.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9±4.7 )min,停循环顺行性脑灌注时间(14.7±2.1)min.1例76岁患者于术后1d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111例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出现一过性神经系统并发症23例,至出院时全部恢复正常;未发生截瘫病例;随访74例,6~52月,全部患者支架血管无移位和滑脱;47例患者降主动脉远端夹层假腔明显缩小、血栓形成.另外27例患者假腔没有明显变化,或仅有部分血栓形成.结论 降主动脉支架血管置入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能够有效准确的封闭血管内膜破口,实现血管壁重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疗效和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方法35例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男性27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61.2±9.7)岁。术前行超声心动图、CT、MRI、MSCT检查,介入治疗过程均在DSA监视下完成。选用大动脉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夹层原发破口。随访采用X线胸片和EBCT检查。结果腔内隔绝治疗全部成功,术后即刻造影无内漏。降主动脉及腹主动脉真腔均明显扩大,远端降主动脉及分支供血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发生左下肢偏瘫1例,股动脉切口淋巴漏1例,间断胸痛2例。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的3例患者中,术后有1例诉有头晕症状,伴有左上肢肌力减退、脉搏减弱、活动后酸痛等症状,术后2周行升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旁路移植术,症状逐渐缓解。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近、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的适应证选择和疗效。方法:2002年8月至2004年11月我院住院的4例(年龄48~82岁;男3例,女l例)胸主动脉夹层患行腔内隔绝术,并进行临床分析和随访.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在全麻下4例均成功在胸主动脉夹层的血管腔内释放覆膜支架,其中为Standford A型及Standford B型各2例,共使用Talent覆膜血管支架4个,术中造影证实Standford B型夹层裂口完全封闭.无术中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发生,Standford A型1例术后证实内漏存在,术后3d死亡.1例在支架释放后出现左冠脉急性闭塞致死亡。结论:应用覆膜血管内支架行腔内隔绝术(EVGE)是治疗Stand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的方法。Standford A型夹层行EVGE术仍有待进一步对技术及器械进行改良。  相似文献   

14.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报道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这一凶险复杂疾病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采用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4例,经增强血管CT(CTA)、磁共振扫描(MRI)、心脏彩色多普勒(UCG)确诊.无名动脉或右腋动脉 腔房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涉及弓部置换的15例均采用深低温(鼻咽温度16~18 ℃)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依据内膜破口位置、夹层累及的部位、有无主动脉瓣关闭不全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其中Wheat术 2例、David 术1例、Bentall术 6例、Bentall术 半弓置换 3例、Bentall术 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 5例(其中合并CABG 3例)、升主动脉 全弓置换 支架象鼻 7例.结果 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97.3±28.3)min,平均心肌阻断时间(86.1±10.8)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41.2±8.7)min.死亡2例(8.3%),1例患者出现一过性脑功能紊乱,1例出现声音嘶哑.结论 外科手术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明显降低死亡率.消除假腔、置换病变血管、重建分支血管血供是手术原则和治疗思考顺序.手术治疗加血管内支架植入这一杂交技术成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经典术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微创腔内人工血管治疗Stanford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TAD)的临床经验.方法采用由“Z“型记忆合金支架与超薄涤纶膜组成的腔内人工血管移植物,行腔内隔绝术(EVGE)治疗22例慢性StanfordB型TAD.所有患者根据螺旋CT动脉造影确诊.手术在DSA动态监视下完成.结果术后1个月死亡1例,死于内漏所致的动脉瘤破裂.其余21例顺利恢复,无严重并发症,术后CT造影表明破口被成功封闭,假腔内血栓形成.随访4~24个月瘤腔均明显缩小.结论腔内人工血管治疗内膜破口距左锁骨下动脉开口0.5~1.5cm以上的慢性StanfordB型TAD安全微创、疗效可靠、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34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对我院2002年至2005年34例Stanford B型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全麻下行腔内隔绝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患者均成功实行了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例因为导丝不能进入真腔而放弃腔内手术,未出现死亡现象,术后疼痛症状即刻得到改善,高血压在1周至半年左右均得到改善.术后随访3—29个月(平均15个月),其中25例行CT复查,9例行DSA复查,结论带膜支架血管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施行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后对颅内及左上肢血供的影响.方法对12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6例接受腔内修复术治疗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中86例患者全部或部分封堵了左锁骨下动脉开口;35例完全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51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封堵程度1/4~2/3);86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颅内缺血的表现,12例术后出现左上肢轻微缺血症状,无左上肢严重缺血发生;51例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的患者左上肢肱动脉收缩压较术前降低15~35 mmHg.结论对于第一裂口离左锁骨下动脉开口〈10 mm的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腔内修复术中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是可行的,术前评估决定是否封堵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及是否先行颈部血管旁路手术将大大增加手术空间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对比传统外科手术与腔内支架治疗升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探讨腔内支架治疗方法的适应症、方法和远期效 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1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其中男8例,女3例,年龄51~73岩,其中3例应用深低温停循环和上腔静脉逆行灌注或右腋动脉顺行灌注进行脑保护,施行单纯升主动脉置换;2例应用改良支架"象鼻"手术,3例行Bentall手术,2例行升主动脉加右半弓替换,1例行经皮带膜COOK支架置入.结果 术后住院死亡6例(55%),均行传统外科手术治疗,存活患者随访3个月~2年.无死亡,术后3个月行256层螺旋CT检查,均无内漏、血栓形成及支架移位.结论 经皮带膜支架置入术较传统外科手术简单,无需体外循环支持,手术创伤小、耗时少,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是理想的微创治疗方法.其作为一项年轻的治疗技术,在今后的医学发展过程中,将会在心血管领域博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临床应用前景.但由于该术式病例数甚少,但与外科手术比较,腔内支架置入疗法是一种早期低风险的治疗方法,目前对其中长期疗效尚有争议,其手术适应症范畴、远期假腔封闭率及并发症仍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