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分析2003年和2004年度精神病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分析用药频度和药物费用。结果:应用抗感染药物2003年为13类37种,金额排序前3位是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2004年为13类36种,金额排序前3位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结论:专科医院抗感染药物品种较少,用量较低,使用基本合理。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抗感染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2.
2003年~2005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统计我院2003年~2005年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分析抗感染药物使用的特点和趋势,为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WHO药物统计合作中心设定的限定日剂量(defined daily dose,DDD)方法计算我院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结果:较常用的药物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2003年~2005年我院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在年度药品消耗总金额中,都排在临床用药第1位;但比例逐年下降;大部分抗感染药物日均费用逐年递减。结论:2003年~2005年我院抗感染药物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某综合医院2000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动态变化,为临床合理应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12月逐月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频度,日用药金额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抗感染药物品种数及其金额占药品销售总额的百分比和日均用药金额在1年内均无明显变化,抗感染药物的使用以口服药物用药频率最高,而且日均用药金额明显低于注射用抗感染药物,各类抗感染药物的DDDs排序每个月稍有不同,但总体DDD s排序列前五位的依次为青霉素类,抗结核病药,头孢菌素类,其他抗菌抗生素以及喹诺酮类,各类抗感染药物日均用药金额列前3位的依次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和抗病毒药;DDDs排序前10位的抗感染药品种在不同月份大致趋于稳定,且口服品种占绝大多数,但具体排序结果存在较大差异,结论:该院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趋于合理,但仍存在部分不合理用药现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状况及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L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对本院2005~2007年抗感染药的出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用药金额较大的是抗感染药中的头孢菌素类药物,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金额最高,各类抗感染药物中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青霉素类购人金额排序占前3位,β-内酰胺酶抑制剂排序呈上升趋势。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率增长迅速。结论我院临床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控制细菌耐药率增长。  相似文献   

5.
王霞  任雪松 《中国药业》2009,18(8):49-50
目的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从医院计算机系统提取2005—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消耗数量和消耗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计算用药频度(DDDs)并排序。结果3年来头孢菌素类消耗金额都明显高于其他类抗感染药物,青霉素类药物也占据一定的比例但逐年缩小,喹诺酮类药物的用量上升很快。结论医院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头孢类所占比重太大等问题,医院应加强管理,力求做到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掌握我院各类抗感染药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科学制定采购计划提供依据。方法:根据我院“医院药品库存管理系统”的原始数据资料,采用限定日剂量法和销售金额排序法进行分析。结果:我院抗感染药品种数从2003年至2005年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大,头孢菌素类品种数最多。抗感染药销售金额平均占西药销售金额的32.36%,低于国内其他医院。β-内酰胺类销售金额遥遥领先,平均占抗感染药销售金额的50.99%。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和硝基咪唑类药物是使用频度最高的5大类,这5类药的DDDs之和平均占各年度占抗感染药物DDDs总和的85.29%。在DDDs排序前20位中,口服制剂占2/3,注射制剂占1/3;排序比>1的占75%,<1者,占25%,表明安全有效、价格低廉的抗感染药物占主导地位,临床用药基本合理。结论:掌握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抗感染药物用量的变化趋势,为医院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1~2003年本院用药分析系统中抗感染药物的数据资料,用DDD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分析用药频率和药物费用。结果 从2001~2003年,β-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占绝对优势,按消耗金额排序各年度位序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年平均4.7个,按DDDs排序各年度位序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年平均5.7个。2003年以来大环内酯类以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用量呈上升趋势。结论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发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马丽  濮旭萍  罗建华 《抗感染药学》2007,4(3):130-131,144
目的:了解医院抗感染药物用药现状及趋势,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对医院2003年~2006年抗感染药物消耗数据进行统计,综合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占药品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8.02%、30.08%、33.02%、34.14%: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在抗感染药的使用中占主导地位,青霉素等老药仍在使用。结论: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物用量的变化趋势,为医院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1~2003年本院用药分析系统中抗感染药物的数据资料,用DDD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分析用药频率和药物费用.结果从2001~2003年,β-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占绝对优势,按消耗金额排序各年度位序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年平均4.7个,按DDDs排序各年度位序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年平均5.7个.2003年以来大环内酯类以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用量呈上升趋势.结论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发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2002年~2004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DD为指标,对医院2002年~2004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度、消耗金额、排序比、DUI及品种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占全部药物的比例三年平均为46.59%;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以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为主;部分药物的DUI值较高,用药剂量偏大。结论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1.
2001~2003年抗感染药物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抗感染药物用量的变化趋势,为医院药品管理和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01~2003年本院用药分析系统中抗感染药物的数据资料,用DDD分析法及消耗金额统计法,分析用药频率和药物费用。结果 从2001~2003年,β-内酰胺类抗感染药物占绝对优势,按消耗金额排序各年度位序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年平均4.7个,按DDDs排序各年度位序前10位的药物中β-内酰胺类年平均5.7个。2003年以来大环内酯类以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用量呈上升趋势。结论 随着抗感染药物的大量使用,细菌耐药性不断发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2002年~2004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感染药物的临床应用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DDD为指标,对医院2002年~2004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频度、消耗金额、排序比、DUI及品种构成等进行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消耗金额占全部药物的比例三年平均为46.59%;抗感染药物的应用以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为主;部分药物的DUI值较高,用药剂量偏大.结论徐州医学院附属连云港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仍需加强管理,提高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3.
某医院1997~2000年抗感染药物的使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药物经济学角度对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及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 1 997年~ 2 0 0 0年药品出库单 ,计算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年用药频度 (DDDs)和日用药金额 ,并分类别、分品种、分剂型进行排序分析。结果 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的用药金额和 DDDs百分比逐年增加 ,青霉素和头孢唑啉的用药金额和 DDDs稳居前列。口服用药金额平均占 3 7.2 %。结论 该医院抗感染药的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分析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了解临床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2003~2006年各类抗菌药销售金额、构成比、DDDs及排序.结果 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抗感染药物占主导地位.结论 抗感染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各类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统计各类抗感染药物的品种、用药金额、DDDs等,进行排序分析.结果2001~2003年抗感染药物品种数逐年减少,但用药金额逐年增加,平均占化学药品年用药金额的36.11%,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年用药金额占抗感染药物用药金额的63.31%.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是使用频度最高的三类抗感染药.注射剂型的用量呈增长趋势;国产品种的平均日均费用逐年增加.结论掌握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对于促进合理用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药品管理、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以WHO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对我院2003-2005年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及消耗金额进行统计排序,并比较其排序比,同时计算每个品种的日均治疗费用。结果2003-2005年抗菌药物消耗金额分别占总药品消耗金额32.91%、29.58%、29.78%。头孢菌素类及内酰胺抑制剂,不论消耗金额还是DDD s排序都占绝对优势,3年分别占抗菌药物消耗金额的48.00%、54.39%、46.90%。喹诺酮类用量逐年上升。结论强化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意识,严格《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原则》,使抗菌药物的使用趋于合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007—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科学管理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院内信息系统查询统计2007—2010年我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和销售金额,采用用药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DDD)法对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与评估。结果:4年来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头孢菌素类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年销售金额(万元)分别占所有抗菌药物年销售金额的72.20%(1 260.53/1 745.90)、68.75%(1 429.06/2 078.67)、78.61%(2 185.85/2 780.56)和84.80%(3 061.42/3 610.48),β-内酰胺类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销售金额和氟喹诺酮类药用药频度(DDDs)一直居第1位,抗真菌药用量逐年增加,排序逐年靠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用药结构比较稳定,选择和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问题,应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发生,提高临床抗感染治疗的效果,保证用药更安全、有效和经济。  相似文献   

18.
宋伟明 《中国药业》2009,18(19):49-50
目的了解精神病专科医院抗感染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用药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DDD分析法和销售金额统计分析法,对一所精神病专科医院2005年至2007年抗感染药物的用药金额和用药频度(DDDs)进行统计。结果2005年和2006年头孢菌素类用药金额最大,2007年喹诺酮类用药金额最大,3种头孢拉定胶囊是临床最常用的抗感染药物。结论精神病专科医院使用的抗感染药物品种较少,用量较低,使用基本合理;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为临床抗感染主要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2007—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的应用情况。方法:以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对2007—2009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进行分类统计、综合分析、对比。结果:3年间年成都地区17家医院抗感染药用药金额增长幅度较大,各亚类抗感染药中头孢菌素类、化学合成药、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排序依次占前3位,抗病毒、抗真菌药使用增多,氟喹诺酮类药物限制性使用。销售金额及用药频度前10位中,大多数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结论:抗菌药物的细菌耐药率增长迅速,二重感染现象加剧,需加强抗感染药的合理应用和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20.
目的促进医院抗感染药物的合理使用。方法调取2007年至2009年住院部抗感染药物的消耗量和消耗金额,分析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并排序。结果住院部抗感染药物金额比例在22%~29%之间,比例较合理。头孢菌素类金额构成比和日用药金额过高,喹诺酮类药物控制明显,青霉素钠粉针及青霉素类用药金额构成比偏低。结论住院部抗感染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在合理用药、药物经济学方面还应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