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CD3AK细胞过继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功能活性的影响。方法 58例 PLC患者分为:CD3AK细胞治疗组(n=37),对照组(n=21),另取11例献血员为正常对照。治疗组术后第1天开始输注CD3AK细胞,每天1次,每次输注2x109个细胞,输注前30min静脉注射IL-2100u,连续5d为一个疗程;对照组只给予与治疗组相同的保肝治疗。观察两组T淋巴细胞亚群、IL-2R、细胞增殖功能、NK及LAK活性。结果 治疗组CD4/CD8比值、NK活性、LAK活性、IL-2R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力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过继输注CD3AK细胞治疗能够补充肝癌患者有效抗肿瘤活性细胞数量的不足,并能够使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和功能低下的状况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术前IL-2皮下注射治疗对晚期实施姑息性手术的结肠癌病人免疫功能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共收集可供分析的50例Dukes分期为D的结肠癌病人,将其分为术前IL-2治疗组和非IL-2治疗组。术后两组病人给予相同的化疗。疗程结束后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杀伤活性、可溶性IL-2受体(sIL-2R),观察两组免疫功能的变化,对两组病人同时进行2年的随访,观察生存期。结果:术前IL-2治疗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水平及CD4^+/CD8^+比值,NK细胞杀伤活性明显高于不用IL-2组;可溶性IL-2受体(sIL-2R)水平在使用IL-2组明显低于未用组。1年生存率用IL-2组也显著高于未用组。结论:术前IL-2皮下注射治疗可以提高晚期结肠癌病人的免疫功能,中和外科手术诱发的免疫抑制,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CD3 AK细胞提高烧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索治疗烧伤患免疫功能低下的新方法。方法 用无血清培养法培养CD3AK细胞,治疗大面积烧伤患,类似患另设对照组进行普通治疗,观察不同时相点两组患的细胞免疫指标变化。结果 同对照组相比,经体外培养的CD3AK细胞治疗后,患T细胞亚群中CD4细胞比例升高,CD8细胞比例下降,CD4/CD8细胞比值升高。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水平下降,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增强,NK细胞活性增强。结论 无血清培养法培养的CD3AK细胞,能改善烧伤患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状态,促进细胞免疫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对乳腺癌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 从肿瘤组织分离培养的TIL,对25例乳腺癌患者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活性及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结果 经TIL治疗后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和NK细胞活性均明显增高,CD8、sIL-2R水平明显降低。结论 TIL能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肝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NK活性及IL-2R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对30例原发性肝癌及30例正常人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NK活性及lL-2R表达检测。结果:肝癌患者外周血CD_8细胞增高,CD_4细胞降低,CD_4/CD_6比值上升,NK活性减低及IL—2R表达阳性率降低。提示肝癌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较正常人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癌患者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HIFU治疗的肝癌患者20例,ASAⅡ或Ⅲ级,随机分为2组(n=10):对照组(C组)和乌司他丁组(U组)。U组于麻醉诱导后缓慢静脉注射乌司他丁20万U,C组输注等量生理盐水。于HIFU治疗前即刻(T1)、治疗结束即刻(T2)及治疗结束后24h(T3)采取肘静脉血样2ml,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4^+、CD8^+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百分率。结果 与T1比较,C组T2、T3时CD3^+、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CD4^+,CD8^+比值增高,T2、T3时NK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U组T2、T3时CD3^+T淋巴细胞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时CD4^+、CD8^+T淋巴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T2、T3时CD4^+/CD8^+比值、NK细胞百分率增高(P〈0.01);与C组比较,T2、T3时U组NK细胞百分率增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有效提高HIFU治疗肝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途径注射IL-2后在大鼠肝癌模型体内的分布和存留情况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建立大鼠原位肝癌模型,分别经腹腔(IP组),阴茎静脉(IV组),脾动脉(SA组)注射以Iodogen法标记的^131I-IL-2,比较其在各组中的分布存留情况;并测定内源性IL-2水平,NK和LAK细胞活性,T细胞亚群改变以及sIL-2R,TGF-β,IL-10水平。结果:与腹腔及静脉注射途径相比,脾动脉注射组的^131I-IL-2血药浓度及肝脏,脾脏内的放射性浓聚升高更为迅速,药物高峰维持时间也显著延长。IP和IV组在给药后第4天,IL-2水平达高峰,以后逐渐下降,至第8天接近对照组水平,SA组IL-2峰值出现在第6天,至第8天尚呈较高水平。各组sIL-2R,TGF-β,IL-10水平均较对照组为低,其中SA组降低维持时间最长。IP和IV组的NK和LAK细胞活性,CD4^ 亚群,CD4^ /CD8^ 虽有增加,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显著,而在SA组中上述各指标相对均有显著提升(P<0.05)。结论:经脾动脉应用IL-2,能迅速升高血液,肝脏及脾脏内IL-2浓度,并在较长时间内维持较高浓度。经脾动脉应用免疫治疗对荷瘤大鼠免疫状态的改善显著优于经腹腔和静脉给药,有望成为免疫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TCI)清醒镇静对围术期患者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30例硬膜外麻醉下行子宫切除或下肢手术的患者,ASAⅠ或Ⅱ级,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丙泊酚TCI组(TCI组)。手术前5min开始输注生理盐水或丙泊酚,手术结束前5min停止输注。流式细胞术测定输注开始(T1)、手术开始(T2)、术毕(T3)、术后24h(T4)和术后48h(T5)各时点外周静脉血T细胞亚群和NK细胞水平。结果与T1时比较,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和NK细胞明显降低(P<0.05或P<0.01),T3、T4时TCI组CD3+、CD4+、(CD3++CD4+)/(CD3++CD8+)和T2~T4时NK细胞明显降低(P<0.05)。T2~T5时对照组CD3+、CD4+、(CD3++CD4+)/(CD3++CD8+)及NK细胞变化幅度大于TCI组。两组各时点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丙泊酚TCI清醒镇静可改善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对终末期肾病患者NK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腹膜透析组患者行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组行常规血液透析。分别于透析前和透析后6个月采集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对两组患者血液中CD+3CD4、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调节性T细胞比例以及NK细胞的比例比较分析。采用MTT法检测NK细胞的活性。结果:腹膜透析组和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前CD+3CD4、CD+3CD+8、CD4/CD8比值、调节性T细胞比例以及NK细胞的比例及活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Treg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及活性较治疗前显著下降,而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无变化(P0.05)。血液透析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Treg细胞比例、NK细胞比例及活性下降较腹膜透析组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组内CD+3CD+8T淋巴细胞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会导致患者免疫系统功能低下,其中血液透析对患者免疫系统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0.
胸腺五肽对严重烧伤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Thymopentin,TP-5)对严重烧伤患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影响。方法 检测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患伤后不同时间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治疗组从伤后第2天起接受TP-5治疗,1mg/d,肌肉注射,疗程20d;对照组不使用TP-5。结果 烧伤后第2天,两组患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差异无显性意义。烧伤后第5、8、15、22天,两组T淋巴细胞总数差异无显性意义,但对照组NK细胞数量及CD4/CD8比值显低于治疗组。结论 胸腺五肽能明显提高和改善严重烧伤患T淋巴细胞及NK细胞功能,起到良好的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郭臻伟  杨茂清  朱惠芳 《中国骨伤》2001,14(10):582-584
目的 对35例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断裂治疗进行临床分析,重点探讨了有关交叉韧带断裂的治疗问题。方法 经明确诊断后,分析采用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手术治疗26例、早期髌韧带中1/3移植重建3例、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结果 本组病例全部进行随访,随访时间13个月-5年,胫骨附着处撕脱骨折复位固定及髋韧带中1/3移植重建29例为优良、单纯长腿石膏固定6例为差。结论 后交叉韧带断裂后应该及时给予手术修复;膝后外侧手术入路,操作简单,暴露充分;少于3个月的陈旧性病例仍适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重建指尖离断静脉回流的疗效。方法: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指尖离断患者80例,38例吻合指侧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或1:2或2:2,平均1:2;22例吻合指腹静脉重建回流,术中吻合动静脉比例1:1;20例未吻合静脉,术中仅吻合1条动脉,行侧切口或甲床放血。观察各组治疗效果。结果: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手指全部成活,无一例发生回流障碍;吻合指腹静脉组19例发生静脉危象,其中4例手指坏死;未吻合静脉组20例均发生回流障碍,其中6例手指坏死。58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28个月。吻合指侧方静脉组32例,指尖外形佳、指腹饱满;吻合指腹静脉组14例,指体轻度萎缩,指甲生长不平整;未吻合静脉组12例,指体萎缩明显。吻合指侧方静脉组指甲生长近平整,长度长于其他两组[(14.4±3.2)mm比(12.5±2.3)mm和(12.2±2.2)mm],远侧指间关节活动度大于其他两组[(63±5)°比(48±3)°和(45±7)°],两点分辨觉小于其他两组[(4.6±0.4)mm比(7.1±1.2)mm和(7.3±0.6)mm],感觉级别高于其他两组[S(3.45±0.39)级比S(2.57±0.42)级和S(2.55±0.49)级],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吻合指腹静脉组和未吻合静脉组在指甲长度、运动和感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指侧方静脉能有效解决指尖再植静脉回流问题,可避免回流障碍,成活率高,促进指甲生长,可恢复 DIPJ 活动度及感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不同固定器械在胫骨干不同骨折类型固定中的特点,以指导临床应用。方法:68例胫骨干骨折,行加压钢板螺钉、交锁髓内钉、单侧外固定架固定后,作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加压钢板固定组42例,感染5例,骨不连1例,平均愈合时间3.8个月;交锁髓内钉固定组13例,无感染及骨不连,平均愈合时间5.4个月;单侧外固定架组13例,骨不连1例,踝关节背伸受限3例,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结论:胫骨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适用范围广,但要注意及时进行动力加压。加压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应选择各自的最佳适应证,以达到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