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经鼻纤支镜气管检查治疗中患者使用咪达唑仑、丙泊酚等镇静麻醉效果,探讨经鼻纤支镜气管检查治疗中使用镇静麻醉药物后对血压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择期需经鼻纤支镜气管检查治疗的尘肺病人,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仅术前均予2%利多卡因和1%丁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B组术前均予2%利多卡因和1%丁卡因注射液局部浸润麻醉后应用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进行镇静麻醉。结果 A组各年龄段患者术后收缩压升高明显高于B组(P均<0.01);A组术中术后收缩压升高率为56.00%;B组术中术后收缩压升高率为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61,P<0.001)。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麻醉效果良好,对患者血压升高有明显改善,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方便患者配合术者操作,明显减少患者痛苦和并发症,简单易行,可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局麻药超声雾化联合纤支镜表面麻醉用于纤支镜引导的经鼻清醒气管插管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烧伤后颈部疤痕挛缩需清醒气管插管的3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采用超声雾化丁卡因+纤支镜气管内利多卡因表麻(A组)和丁卡因鼻咽、口咽部喷雾+纤支镜气管内利多卡因表麻(B组).记录入室后10min (T0),纤支镜达声门(T1),纤支镜进入气管内(T2,气管导管过鼻腔(T3),气管导管进入气管(T4)时患者的HR、MAP及SpO2记录各组表麻的时间,记录患者在插管操作过程中的躁动及恶心和呛咳发生率.记录患者对清醒插管的满意度.结果 A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时较T0时有显著增高(P<0.05),B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T3、T4时较T0时均有显著增高(P<0.05);组间比较,B组患者的HR及MAP在T1、T2、T3、T4时较A组显著增高(P<0.05).2组患者的SpO2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躁动及恶心和呛咳的发生率明显少于B组(P<0.05).A组患者的插管满意度好于B组(P<0.05).结论 局麻药超声雾化结合纤支镜气管内表面麻醉可以为纤支镜引导的经鼻清醒气管插管提供较喷雾表麻更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及更好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2%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与常规局部喷雾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行气管镜检查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予2%利多卡因10ml氧气雾化,在检查过程视情况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麻醉(2%利多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活检孔滴注).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麻醉方法上大多采用1%地卡因咽喉部喷雾,环甲膜穿刺注入2%利多卡因麻醉声门及声门下区,此法效果虽满意,但操作复杂,术后几天病人仍感咽喉部疼痛。我院于1988年5月,改用鼻导管经鼻孔直接注射2%利多卡因,行咽喉部及气管内麻醉,通过321例临床观察证明,此法操作简便、安全、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万小兵  陆海英  陈宇洁 《四川医学》2007,28(10):1110-1111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应用德国产PARITIA雾化器加入2%利多卡因10ml雾化吸入局麻,与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麻醉(1%丁卡因咽喉喷雾3次,加2%利多卡因纤支镜孔滴注),进行临床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麻醉效果、达到有效麻醉时间及平均耗药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采用雾化吸入的方法患者易于接受、能减小操作对患者心率、指脉氧饱和度及心电的影响。结论对进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术前采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方法简便易行,成功率高,不良反应小,患者易于接受,且有利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烷在无痛纤支镜临床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拟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七氟烷全身麻醉组,B组为表面麻醉组,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未进纤支镜前(T1)、纤支镜到达咽部(T2)、纤支镜到达声门(T3)、纤支镜到达气管(T4)、手术第15min时(T5),的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心率(HR),记录A组发生体动、呛咳以及气道痉挛等并发症和麻醉恢复时间。结果:A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查,检查期间仅仅有1例患者发生轻微呛咳,A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在5~10min之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患者对检查满意;而B组患者均出现体动、呛咳以及气道痉挛,并有2例患者因无法忍受这种痛苦而放弃检查。结论:七氟烷麻醉在无痛纤支镜检查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检查术前鼻咽部喷雾麻醉联合环甲膜穿刺法及单纯鼻咽部喷雾法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06年4月至2009年5月笔者做检查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鼻咽部喷雾联合环甲膜穿刺法,B组:单纯鼻咽部喷雾法,观察2组麻醉效果。结果麻醉效果A组优于B组(χ^2=6.10,P〈0.05)。结论环甲膜穿刺法麻醉效果准确可靠,麻醉用药量少,易于操作,保证纤支镜检查的顺利进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继琼  李解  周登文 《四川医学》2007,28(11):1246-1247
目的 比较1%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与常规局部喷雾麻醉在纤支镜检查中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Ⅰ,Ⅱ级患者80例于1%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下行纤支镜检查,另选同期患者80例常规行咽喉部喷雾麻醉。术中连续监测呼吸和循环状态,观察术中不良反应并评价麻醉效果,记录局麻药用量。结果 两组在镜检过声门、活检时血压、心率均较术前增高,且对照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SpO2两组较术前均有明显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局麻药用量则较对照组为低(P〈0.05)。结论 利多卡因氧气雾化麻醉较常规局麻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清醒状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1 18例需在清醒状态行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的口腔颌面部手术患者作随机分为3组,A组行表面麻醉,B组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C组静脉输注咪唑安定和芬太尼;观察3组患者在麻醉前(T1)、插管开始前即刻(T2)、插管开始后(T3)和插管完成后即刻(T4)的心电图(ECG)、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以及Ramsay镇静评分,并比较插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3个组T3时点MAP、HR、SpO2均出现明显降低,与T1时刻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HR的波动小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点B组患者Ramsay评分显著高于A、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亦明显低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剂量的右美托咪定输注在清醒状态纤支镜引导下经鼻气管插管中的麻醉效果较好,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介绍 男患、53岁,右腮腺巨大肿瘤致口鼻歪向健侧,以致张口受限,不能置入麻释咽喉镜经口插管,拟在全麻下行腮腺瘤根治术。 2 麻醉方法 先行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静脉注入安定10毫克,将F36号气管导管套在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外面,行清醒插管,当纤支镜看清声门时,将纤支镜通过声门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奥布卡因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患者随机分为奥布卡因组及利多卡因组,奥布卡因组30例,利多卡因组28例,观察两组血氧饱和度、心率、耐受性、麻醉效果。结果: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布卡因组心率明显增快有3例,耐受性较好;利多卡因组有9例,耐受性较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支镜检查中,奥布卡因麻醉患者耐受性好,且对心率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无痛气管镜检查的并发症种类、原因及其预防对策。方法两组患者各200例,分为A组: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地西泮和曲马多,B组:单纯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表麻方法为利多卡因氧气加压口鼻面罩雾化,鼻腔、气管内滴药,连续观察患者在支气管镜诊疗前、过程中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观察咽部不适、咳嗽、喉痉挛、胸痛、乏力、头晕、误吸等合并症。结果无痛气管镜(A)组3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4%,主要并发症0例,占0%;单纯利多卡因表麻(B)组:15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5%,主要并发症1例,占0.5%。结论无痛气管镜检查是比较安全的支气管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致死的并发症极低。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检查前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做好充分的麻醉工作;熟练的操作和术中配合及良好的术后护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利多卡因的3种不同给药方法用于支气管镜检查时的麻醉效果。方法:对150例进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50例,A组患者直接给予2%利多卡因经鼻腔内滴入气道;B组患者采用传统的2%利多卡因喉头喷雾麻醉;C组患者给予2%利多卡因氧气雾化吸入。然后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对比。结果:C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A组和B组患者,操作简单,效果满意。结论:利多卡因雾化吸入麻醉对于支气管镜检查效果好、副反应少,是支气管镜检查中的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4.
肖天科  胥晓倩  余学英  叶章文  齐磊  张科 《西部医学》2013,(11):1616-1617,1620
目的 研究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避免上门齿部分缺失患者牙齿损伤的效果.方法 选择100例ASA 1~3级、上门齿部分缺失需择期手术行经口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喉镜气管插管对照组(A组)和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气管插管组(B组),每组50例.A组常规用咽喉镜暴露声门行气管插管,B组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分别纪录插管所用时间(秒)、需两次或两次以上插管例数、牙龈出血例数、术后24小时发生牙齿损伤情况.结果 两组插管所用时间(秒)、需两次或两次以上插管例数、牙龈出血例数、术后24小时发生牙齿损伤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其中A组插管时间明显小于B组(P<0.05),但是A组比B组更易发生两次或两次以上插管,A为32.00%,B为10.00%,组间差异显著(P=0.007),A组比B组更易在插管中发生牙龈出血,A组为34.00%,B组为8.00%,组间差异显著(P=0.001),A组比B组更易发生牙齿损伤,A组为20.00%,B组为4.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结论 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口气管插管用于上门齿部分缺失患者,能够有效避免牙齿损伤,并减少两次或者两次以上气管插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在无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将患者分为3组:A组为常规支气管镜检查组;B组为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组;C组为气管插管下行无痛支气管镜介入治疗组。3组均先予2%利多卡因5mL雾化吸入行表面麻醉,建立静脉通道,多参数心电监护仪监测血压、呼吸、心率及指氧饱和度。B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术前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mg/kg和芬太尼1μg/kg。C组在B组基础上以支气管镜引导经口腔置入气管插管,然后经气管插管进行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3组患者皆测定术前及术中的血压、心率,然后计算其差值。观察患者体动、短暂呼吸抑制情况及术后感受、反应。结果B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有下降,C组血压波动值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中心率皆有所上升,但C组与A组心率波动值要高于B组(P〈0.05),C组与A组心率波动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体动情况及术后痛苦记忆与B组相似,要优于A组(P〈0.05)。3组患者出现呼吸抑制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气管插管下无痛支气管镜操作安全性与常规支气管检查相似,但其术中反应及术后痛苦记忆明显优于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右美托咪定用于纤维支气管镜(FB)检查患者清醒镇静治疗的护理及使用效果,以提高FB检查中患者舒适度。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12月在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行FB检查的126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高氧驱动以7 L/min的速度用面罩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 mL行表面麻醉+环甲膜穿刺局部麻醉。B组将右美托咪定针按0.6μg/kg标准在10 min内用微量注射泵匀速输完全,同时复合高氧驱动雾化吸入2%利多卡因5 mL表面麻醉。并将两组患者在检查中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在入室未使用药物前(T1)、FB检查前(T2)、FB插入声门时(T3)、插入支气管后(T4)、检查结束时(T5)5个时间点进行监测,评定麻醉效果,记录检查期间的不良反应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检查期自T2时间点起MAP、HR监测数据开始逐步升高,不良反应增加。B组MAP、HR稍有变化,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所需的检查时间显著缩短,患者的舒适度增加,护理工作任务减轻,麻醉效果的优良率高于A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31%,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7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效、合理、规范化护理保障下,高氧驱动2%利多卡因吸入表面麻醉复合右美托咪定行静脉慢诱导清醒镇静联合麻醉,不仅能使FB检查得以顺利进行,而且能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异丙酚在纤支镜检查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东  鲁开智  聂发传  刘蓓 《重庆医学》2006,35(3):235-236
目的研究异丙酚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患者随机编入表面麻醉组和异丙酚组,观察镜检过程中生命征、意识、体动变化度术中知晓。结果表面麻醉组患者检查巾意识清楚,有明显体动,心率明显增快,血压明显升高,SpO2无明显变化,检查完毕诉有明显不适;异丙酚组患者检查中意识消失,偶有体动,有一过性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和SpO2下降,但均在不需干预的安全范围,检查完毕无明显不适,对检查过程无回忆。结论异丙酚在纤支镜检查中应用安全,能明显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相似文献   

18.
喉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苦纤支镜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喉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在无痛苦纤支镜检的应用效果。方法ASAⅠ-Ⅱ级拟行纤支镜检查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喉罩组(L组,n=21)和表面麻醉组(T组,n=19)。麻醉诱导L组静脉依次给予异丙酚1-2mg/kg,瑞芬太尼1-3μg/kg后在喉镜辅助下置入喉罩,视情况间断推注异丙酚50mg维持麻醉;T组按常规表面麻醉后即行纤支镜检查。分别记录麻醉前(T0)、麻醉后纤支镜进入前(T1)、进镜至咽部(T2)、声门部(T3)、气管内(T4)及第15分钟(T5)时的血压(BP)、心率(HR)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观察镜检期间有无呛咳、气道痉挛或体动;记录停药至拔管的时间,麻醉满意度(由内镜医师评价)及麻醉再接受度(由患者评价)。结果L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T组HR、MAP在各时点均升高,与T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L组患者镜检期间1例轻微呛咳,T组患者大部分均有呛咳、体动,其中有1例因不能耐受而中断检查;L组患者均能在术毕5-10min苏醒,麻醉满意度及患者再接受度均显著高于T组(P〈0.01)。结论喉罩-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用于无痛苦纤支镜检查,能保证稳定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苏醒快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气管内持续泵注2%利多卡因对颅脑手术拔管期的影响。方法:颅脑手术患者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均采用静吸复合全麻,其中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用药均相同:其中Ⅰ组气管内持续泵注2%利多卡因至手术结束(一种可持续泵注药物的特殊气管导管,流速3 ml/h);Ⅱ组采用普通气管导管,并且气管内不给药。结果:Ⅰ组患者围术期血压、心率波动小于Ⅱ组( P〈0.05)、清醒时间和气管导管拔管时间都明显缩短(P〈0.05)、拔管时呛咳、体动反应明显减少(P〈0.05);Ⅱ组患者中5例在气管导管拔管后出现低氧血症(SpO2:〈95%),与Ⅰ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持续泵注2%利多卡因可有效预防颅脑手术术毕苏醒期气管导管拔管的血流动力学的剧烈波动和呛咳体动反应,苏醒更加迅速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