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采用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进行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干预治疗,两组均干预10 d,干预前后进行VAS量表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记录镇痛起效时间与持续时间,评价镇痛疗效,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结果(1)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7.06%比88.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和对照组VAS量表评分改善值、生活质量评分改善值、镇痛起效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分别为(19.7±9.6)比(8.1±6.7)分,(21.6±4.6)比(11.3±5.8)分,(13.7±5.0)比(23.2±5.3)min,(7.7±1.4)比(5.2±1.5)h,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6.47%(9/34)和52.94%(18/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能够明显有效增强三阶梯癌痛治疗方案的止痛效果,间接减少了由止痛药物所引起的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联合镇痛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瑶药止痛贴穴位敷贴治疗癌痛的止痛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用瑶药止痛贴穴位敷贴合并三阶梯治疗方案,对照组90例单用三阶梯治疗方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有效率为6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瑶药止痛贴穴位敷贴合用三阶梯能有效地控制癌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在癌性疼痛中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20例中晚期癌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接受单纯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及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疼痛介质水平、生活质量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平均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的5-HT、NE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治疗后的社会功能、情绪功能、精神健康等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加巴喷丁联合三阶梯止痛法有助于减轻癌性疼痛患者的疼痛感受,降低疼痛介质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吗啡对晚期肝癌患者疼痛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96例晚期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比较两组镇痛效果,治疗前后疼痛数字分级法(NRS)评分、爆发性疼痛次数、用药后疼痛缓解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爆发性疼痛次数少于对照组,用药后疼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采用吗啡镇痛的晚期癌症患者加用中药穴位贴敷,可增强镇痛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在癌痛规范化治疗中对癌痛患者疼痛强度和疼痛影响是否有明显的缓解。方法:将本科2013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存在癌性疼痛,并接受三级阶梯止痛药物镇痛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0例。对照组按照规范的三级阶梯止痛原则进行护理,试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措施,包括:评估癌痛→实施镇痛→健康教育→观察与记录→定期随访。观察两组癌痛患者干预前后疼痛强度、疼痛影响及止痛药的不良反应。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在疼痛强度与疼痛影响方面评分均明显下降(P0.01),试验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1);试验组癌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药物不良反应较低(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措施能明显降低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疼痛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消瘤止痛散外敷阿是穴缓解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6例中度癌性疼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采用消瘤止痛散外敷阿是穴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盐酸曲马多缓释片治疗。两组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缓解情况、止痛起效时间、止痛持续时间、不良反应和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基于视觉模拟量表评分的止痛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缓解疼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止痛起效时间明显延迟(P<0.05),但止痛持续时间明显延长(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力状况(performance status, P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P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不良反应少,仅有2例患者发生轻度皮肤反应。结论 消瘤止痛散外敷阿是穴能有效减轻癌性疼痛,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7.
王玉霞 《当代医学》2016,(2):160-161
目的 分析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患者7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三阶梯癌痛方法治疗,观察组加用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疼痛评分为(2.9±1.1)分,生活质量评分为(75.4±4.7)分;对照组VAS疼痛评分为(5.9±1.4)分,生活质量评分为(49.1±4.2)分,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自拟消瘤止痛汤在中晚期恶性肿瘤癌性疼痛中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三阶药物疗法治疗肝癌疼痛的疼痛缓解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法 54例原发性肝癌疼痛患者随机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采用针灸与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联合治疗;针灸治疗组取双曲泉、双肝俞、双心俞、大椎7穴进行阻滞针法治疗;药物对照组采用三阶梯药物止痛法进行治疗。结果 3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与针灸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药物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三阶药物治疗肝癌疼痛疗效良好,明显优于单独使用三阶药物疗法治疗或针灸疗法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单纯应用三阶药物疗法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消癥止痛方外敷神阙穴对肝癌镇痛作用的治疗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2年7月至2014年3月我院内四科收治的肝癌患者共144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就诊的诊疗号,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为72例。对照组采取WHO大力推广的癌痛治疗方案"三阶梯药物止痛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用消癥止痛方外敷神阙穴治疗,观察患者镇痛效果。结果:通过对研究数据的整理、比较和分析可知,两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胸胁部、腰部、腹部以及背部的癌痛情况均得到了明显的缓解,但是治疗组的患者癌痛缓解情况明显较对照组具有优势,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癥止痛方外敷神阙穴对缓解肝癌疼痛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副作用少,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辨证施护联合三阶梯止痛疗法对重度癌性疼痛的应用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伴有重度疼痛的中晚期癌症患者102例。其中肺癌30例、胃癌24例、肝癌26例、结直肠癌16例,宫颈癌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和三阶梯止痛疗法,观察组患者实施辨证施护联合三阶梯疗法。观察并比较治疗2个月后2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副作用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6.27%(44/5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26.78%(33/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513,P=0.004);观察组患者恶心(χ2=9.543,P<0.01)、呕吐(χ2=6.095,P<0.05)、头晕(χ2=5.830,P<0.05)及失眠(χ2=8.947,P<0.01)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09,P<0.001)。 结论 辨证施护联合三阶梯止痛疗法能更好的缓解癌性疼痛,并能减轻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护理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加味失笑散微囊贴剂穴位治疗中重度癌痛患者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150例中重度癌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加味失笑散微囊贴剂穴位;对照组对于中度癌痛患者予曲马多片口服,重度癌痛患者使用美施康定片,比较两组的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癌痛患者NRS评分下降,药物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综合护理干预后,150例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1)。结论加味失笑散微囊贴剂治疗癌痛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疾病早日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全程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15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术前给予心理疏导,充分术前准备后,均采用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进行介入治疗,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症状的变化,并及时配合医生处理相关并发症,术后24h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穿刺点情况,及时观察和处理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进行全程跟踪护理。结果中晚期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前、术中、术后,经过全方位细致入微的护理,使患者伤口愈合率达到100%,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大大提高了介入手术的成功率,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创伤小、疗效佳的新方法,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芬太尼透皮贴治疗食管癌放疗引起的食道黏膜炎所致疼痛的疗效。方法将2012年1-6月我科收治的30例经病理学诊断为食管癌并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食道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15例)和研究组(15例),研究组在放疗基础上加用芬太尼透皮贴,对照组仅行放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治疗结束后的疼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疼痛缓解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20.00%;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均能耐受。结论芬太尼透皮贴用于食管癌放疗相关性食道黏膜炎所致中、重度疼痛,镇痛作用强,不良反应轻,利于放疗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应用于难治性癌痛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0例晚期难治性癌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癌痛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吗啡镇痛泵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干预前后暴发痛发作次数、睡眠质量及抑郁情况、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感评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镇痛总有效率、服药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4h、72h、7d时,两组患者暴发痛发作次数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4h、72h、7d时,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低于干预前,干预后7d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中的心理、躯体、生活、社会领域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氢吗啡酮镇痛泵应用于难治性癌痛患者具有良好的疼痛缓解效果,可降低患者暴发痛发作次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抑郁情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自我效能感评分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规范化的无痛护理工作能否提高癌痛的缓解程度。方法我科自2010年3月~2011年2月收住的癌痛患者8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三阶梯镇痛治疗)、我科2011年3月~2012年2月收住的癌痛患者120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常规三阶梯镇痛治疗加上规范化护理),比较两组病例镇痛治疗后第10天的癌痛缓解情况。结果经治疗后第10天评定对照组癌痛缓解率为76.25%,观察组癌痛缓解率为8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6,P<0.05)。结论通过规范化的无痛护理工作能明显提高癌痛患者的缓解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数字疼痛分级法量表及面部表情量表在老年患者癌痛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医生用药提供准确、有效的依据。方法将2012年1~12月收治的120例老年癌痛患者分为两组:使用面部表情量表进行疼痛评分的60例癌痛患者设为对照组,使用数字疼痛分级法量表进行疼痛评分的60例癌痛患者设为观察组,均采用规范的三阶梯镇痛治疗,比较两组癌痛患者在癌痛规范化治疗7d后的疼痛缓解率。结果经过7d治疗,观察组疼痛缓解率为95%,对照组疼痛缓解率为83.3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数字疼痛分级法量表较面部表情量表反映患者的疼痛程度更为细化、精确度高,为临床医生凋整止痛药物剂量提供了依据,使癌痛患者得到有效、专业的疼痛护理,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的辅助作用。方法本院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4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和研究组2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CHOP(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强的松)化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有效率为75.0%,对照组有效率为73_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细胞减低、肝功能损害、胃肠道不适等明显少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中辅助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可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有利于提高及巩固化疗效果。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混合痔术后疼痛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经皮穴位电刺激白环俞穴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曲马多缓释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治疗后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组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的止痛作用与对照组口服曲马多缓释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能避免口服止痛药的副作用,且操作方便安全,有推广运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