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1 毫秒
1.
目的应用PCR技术检测小儿急性肠梗阻细菌移位,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定性检测小儿急性肠梗阻各组及对照组全血细菌DNA;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儿急性肠梗阻组术前、术后及对照组血清中IL-10浓度。结果肠切除肠吻合手术组16SrRNA、大肠杆菌(BG)阳性率分别为86.4%、72.7%;未切除肠管手术组16SrRNA、BG阳性率分别为64.3%、42.8%;保守治疗组16SrRNA、BG阳性率分别为57.1%、28.5%,正常血清对照组16SrRNA、BG均未检出;肠梗阻各组术前血清IL-10浓度高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术前血清IL-10浓度比较有差异(P〈0.05);肠梗阻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有差异(P〈0.01)。结论急性肠梗阻患儿发生细菌移位,随病情加重发生细菌移位机会增加,检测IL-10对小儿急性肠梗阻细菌移位的发生机制及判断愈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液中炎症标记物在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炎(AA)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东山区第二人民医院近4年51例4~12岁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及16例无手术的非特腹痛患儿血样,检测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严重急性阑尾炎患儿(蜂窝织性或坏疸性阑尾炎和阑尾穿孔)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IL-6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非特腹痛患儿及单纯性小儿急性阑尾炎。ROC分析表明,IL-6和TNF-α用于鉴别诊断严重小儿急性阑尾炎均优于白细胞计数(P<0.05)。结论 IL-6和TNF-α水平可为临床医师提供辅助诊断信息,选择合适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 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61例哮喘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NO、NOS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NO、NO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NO以单纯哮喘组较哮喘并肺炎组升高更著.缓解期NO、NOS均降至正常.结论:NO、NOS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液对小儿重症阑尾炎细菌移位的早期干预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收集山西省儿童医院2011年1-12月40名小儿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其中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穿孔合并泛发性腹膜炎、肠梗阻、腹腔多发脓肿或早期感染性休克为重症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局限性腹膜炎为普通组,术后两组患儿在接受同等级别抗生素的基础上,重症组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1.5ml.kg-1.d-1)强化的肠外营养液治疗,常规治疗7d,两组患儿术前、术后7d分别抽外周静脉血5ml,1mlPCR检测全血细菌;1ml测淋巴细胞亚群T(CD3+)、Th(CD3+CD4+)、Ts(CD3+CD8+)、Th/Ts(CD4+/CD8+);其余检测血生化、血常规。结果⑴术后7d两组细菌移位率均较术前降低,重症组细菌移位率接近于普通组;⑵术前两组患儿淋巴细胞亚群T、Th、Th/Ts较正常水平降低,以重症组更为明显(P<0.05),术后7d两组间T、Th、Th/Ts均恢复正常,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重症组Ts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⑶两组ALT及TBIL术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丙氨酰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外营养液在小儿重症阑尾炎术后早期干预,对细菌移位具有防治作用,可减轻肠粘膜损害,增强免疫促进术后恢复,简单实用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李昌 《吉林医学》2011,(36):7807-7807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经治的120例急性阑尾炎及阑尾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儿根据临床症状、体征、血常规及超声检查均明确诊断为急性阑尾炎,术中发现21例发生穿孔,仔细冲洗腹腔,术后2例发生切口感染,经更换辅料及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未出现肠瘘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结论:部分小儿急性阑尾炎症状不典型,应结合实验室和影像检查与其他急腹症详加鉴别,可适当放宽手术指征,以降低小儿阑尾炎穿孔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治疗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6年6月收治的50例急性阑尾炎患儿的临床资料,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25例/组。对照组实施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观察组采取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比较两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性阑尾炎患儿的手术时长、患儿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小儿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更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超测定小儿阑尾管壁厚度对小儿急性阑尾炎(acuteappendiciti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34例疑似阑尾炎患儿进行彩超检查,其中195例患儿彩超显示炎性阑尾声像(阑尾炎患儿),55例患儿彩超显示正常阑尾声像,189例阑尾炎患儿进行手术及病检。对急性阑尾炎患儿和正常阑尾的患儿进行分组,分别使用彩超测量阑尾管壁的厚度,得出小儿正常阑尾和炎性阑尾的管壁厚度,同时将55例正常阑尾显示的阑尾管壁厚度与随机抽取55例阑尾炎管壁厚度进行比较。结果急性阑尾炎患儿阑尾管壁厚度范围:(2.37±0.79)mm,小儿正常阑尾管壁厚度范围:(1.06±0.2)mm。结论阑尾炎手术患儿阑尾管壁厚度与正常阑尾管壁厚度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笔者认为,小儿阑尾管壁的厚度可以作为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一项参考值。  相似文献   

8.
小儿急性阑尾炎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致病细菌及药敏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自2005年8月-2007年7月,在我院行阑尾切除术患儿,术中采集腹腔渗液标本共84例,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回顾分析培养阳性的65株需氧菌及药敏结果。结果: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致病细菌仍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其药物敏感率由高到低依次为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匹肟、头孢曲松、头孢唑啉、庆大霉素、氨苄西林/舒巴坦。氨苄西林全部耐药。结论:大肠埃希菌仍为目前小儿急性阑尾炎主要致病细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脓液细菌培养对术前合理用药及术后抗生索的选用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光水 《当代医学》2010,16(33):76-77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治疗方法。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及疗效,减少误诊率。方法小儿急性阑尾炎患儿52例,41例采用手术治疗,11例采用保守治疗,保守治疗中6例因保守治疗无效,患儿中毒症状加重,转手术治疗。结果本组52例患儿,无1例死亡病例。手术治疗的47例患儿中,单纯性阑尾炎35例,化脓性阑尾炎10例,阑尾穿孔2例。结论对于小儿阑尾炎尽量做到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手术切除病变阑尾,做好围手术期处理,不仅手术操作简单,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小儿腹腔镜手术系在CO2气腹下将带摄像机的腹腔镜插入腹腔,外与监视器相连,手术在监视器下进行。2003年3月~2005年3月,我科共行小儿腹腔镜手术80例,现将术中护理要点介绍如下。临床资料2003年3月~2005年3月,我院共行小儿腹腔镜手术80例。男47例,女33例,年龄24天~12岁。其中<1岁10例;1岁~3岁18例;3岁~6岁27例;6岁~13岁25例。手术时间最短的为30分钟,最长的为3小时20分钟,手术种类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麦克尔憩室探查切除术、肠闭锁、肠狭窄探查术、急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肠旋转不良复位术、嵌顿疝复位结扎术、胆道探查术等。麻醉方式为静…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儿童急性阑尾炎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临床症状疑似急性阑尾并进行MSCT检查的84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最终诊断标准,分析MSCT检查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以及急性阑尾患儿影像学特点。结果84例疑似急性阑尾患儿的手术病理结果显示急性阑尾炎63例,非急性阑尾炎21例;MSCT诊断结果显示急性阑尾炎64例,非急性阑尾炎20例,MSCT诊断小儿急性阑尾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8.41%、90.48%、96.43%,kappa值为0.903。急性阑尾炎患儿的阑尾最大直径、阑尾壁最大厚度、腔内液体最大直径分别为(11.14±1.24)、(2.76±0.42)、(4.47±0.99)mm,明显高于非急性阑尾患儿[(7.14±0.87)、(1.92±0.31)、(0.65±0.20)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急性阑尾患儿的MSCT影像学显示阑尾正常或者稍有肿大,阑尾壁稍增厚、淋巴结稍肿大,部分患儿阑尾内可见粪石;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性坏疽性阑尾炎MSCT影像学显示阑尾壁增厚、回盲部位有稍肿大淋巴结、阑尾内可见粪石以及软组织出现团块阴影,合并穿孔时还表现出阑尾壁显著增厚、脂质间隙模糊、肠管内扩张积液明显以及大量的絮状高密度影。结论MSCT可以提高小儿急性阑尾术前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及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急性期血清白细胞介素(IL)-10、IL-13、IL-15的水平变化及其与部分免疫学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取40例已确诊的HSP患儿血清,其中19例为有肾损害组,21例为无肾损害组;同时取2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检测3组血清IL-10、IL-13、IL-15的含量。结果 HSP患儿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肾损害组血清IL-10、IL-13、IL-15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HSP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且肾损害组IgA含量明显高于无肾损害组(P<0.05)。经相关性分析IL-10、IL-13、IL-15与IgA明显相关。结论 HSP存在细胞免疫与体液免疫功能紊乱,血清IL-10、IL-13、IL-15及IgA与HSP、紫癜性肾炎(HSPN)的发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Etiology of Acute Otitis Media in Infants and Children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Seventy-one children were studied intensively in an attempt to identify both bacterial and viral agents responsible for acute otitis media. Studies included processing of nasopharyngeal secretions and of fluid obtained by needle aspiration of the middle ear. Ear fluid was consistently sterile for viruses but grew bacterial pathogens in 10 of 20 specimens. Nose and throat cultures yielded bacterial pathogens in less than 40% and were of little value in predicting middle-ear flora. Influenza C was isolated from one of 48 throat washings. Viral serology was compatible with influenza A2 and adenovirus infection in two cases. Bacterial and viral agents could not be incriminated in nearly 50% of the children studi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为疾病诊断以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别收集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标本,其中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各50,并与50例健康体检儿童进行对照,采用相关检测方法对PCT、hs-CRP、IL-6等指标进行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明显比病毒感染组与对照组都要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毒感染组PCT、hs-CRP与IL-6水平正常或轻度升高,与健康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CT、hs-CRP与IL-6水平对诊断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价值以PCT最高.结论:血清PCT与hs-CRP、IL-6相比较,血清PCT对小儿细菌性急性上呼感染肺炎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这对于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及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29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水平。方法 总结我院 198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收治的 2 95例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 2 95例 ,6~ 12岁 2 6 7例 ( 90 .5% ) ,5岁以下 2 8例 ( 9.5% ) ,其中单纯性阑尾炎 4 7例 ,化脓性阑尾炎113例 ,坏疽性阑尾炎 2 4例 ,阑尾穿孔 79例 ,阑尾周围脓肿 32例。手术治疗 2 38例 ,保守治疗 57例 ,均痊愈 ,无死亡病例。结论 小儿急性阑尾炎重视早期诊断 ,一旦确诊应积极治疗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手足口病患儿血清IL-6、IL-10、IL-17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黄小霏1,檀卫平1*,江润昌2 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患儿外周血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水平及其在HFMD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方法】本实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19例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同期2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清IL-6、IL-10、IL-17的含量;并对HFMD患儿急性期、恢复期及健康儿童进行两两比较,了解IL-6、IL-10、IL-17在HFMD发展过程中的变化。【结果】1、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IL-6、 IL-10及IL-17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恢复期IL-6及IL-17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IL-10水平仍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2、急性期IL-6与IL-10呈负相关关系(P<0.05);IL-6与IL-17呈正相关关系(P<0.01);IL-10与IL-17呈负相关关系(P<0.05)。恢复期:IL-6与IL-10呈负相关关系(P<0.05);IL-6与IL-17呈正相关关系(P<0.01);IL-10与IL-17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急性期炎症细胞因子(IL-6、IL-17)水平显著升高,可能参与HFMD的发生、发展过程;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水平升高持续到恢复期,可能与手足口病患儿恢复后持续存在免疫功能低下有关。关键词:手足口病 儿童 白介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分析小儿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为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4年9月579例小儿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单纯组临床表现、腹部B超检查情况与化脓组和坏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化脓组与坏疽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转移性疼痛、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体温、白细胞总数等是影响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的主要因素。结论:小儿急性阑尾炎临床表现不典型者诊断准确率偏低。年龄≤3岁、转移性疼痛、右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体温〈37.5℃、白细胞总数〈10×10~9/L等是影响小儿急性阑尾炎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与NO、IL-6、IL-8水平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者氧化亚氮(NO)、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计比色法和酶标免疫吸附法分别测定98例HIE患儿及63例正常新生儿NO、IL-6、IL-8水平. 结果 HIE急性期NO、IL-6、IL-8 水平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升高(P<0.05),中重度HIE三项指标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 NO、IL-6、IL-8水平高低与HIE患儿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对临床早期病情判断、预后估计和指导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哮喘患儿血清——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患儿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61例哮喘患儿及20例正常健康儿童血清NO、NOS水平。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NO、NOS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NO以单纯哮喘组较哮喘并肺炎组升高更著。缓解期NO、NOS均降至正常。结论:NO、NOS在哮喘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