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关于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教育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任务。中医护理是我国护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自然科学的结晶,是祖国医学宝库的珍贵文化遗产。随着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护理在医疗实践中也不断改革进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健康需求  相似文献   

2.
人体解剖学是护理专业的重要医学基础课之一,为了适应护理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工作者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建设进行了大量探索和改革。目前高校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建设发展迅速,但中职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发展相对滞后。为了更好地加强各层次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建设,现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的出版和使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广义来讲就是:医德高尚、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要有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决心和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远大抱负.在具体工作中,要使被护理的对象感到身体舒适、心理满足、情绪愉快.这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4.
张莉 《吉林医学》2004,25(7):54-55
护士的心理品质是指在护理过程中所应具有的心理状态和特点。从广义来讲就是:医德高尚、大公无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要有献身祖国医学事业的决心和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远大抱负。在具体工作中,要使被护理的对象感到身体舒适、心理满足、情绪愉快。这不仅要有娴熟的护理技术,还必须具备以下几种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5.
阑尾炎在祖国医学属“肠痈”范围,过去治疗阑尾炎,只要阑尾炎诊断一经确定,就立即施行手术。护理也是遵循这条原则,以术后护理为主。自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阑尾炎以来,打破过去传统护理看法,逐渐形成了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新观点。为了适应医疗事业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社区家庭病床与中医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病床 (简称家床 )发展迅速 ,它继承和发扬了祖国医学界出诊上门的优良传统 ,是我国新的医学模式付诸与实践的一方面 ,这种新的服务形式适合我国国情 ,为家庭医学的研究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在这新的重要课题中 ,护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如何在家床中进行护理 ,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下面 ,我根据祖国医学理论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家床中的中医护理。1 中医的心理护理现代医学的发展 ,正由原来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面对这种发展趋势 ,护理学必须随之转变 ,心理护理成了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祖国医学早就认识到除外…  相似文献   

7.
“天人相应”是关于祖国医学中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 ,对应着人体生长老已的生命规律 ;一日中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对应着人体昼夜消长盛衰的规律。人体必须随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才能维护生存 ,防病治病。“天人相应”的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是现代中医护理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8.
祖国的医学事业有着悠久而光辉的历史,它在保证中华民族的健康方面,有着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因而它是医学上重要的和必须发展的一门科学,不管现在和将来仍有它的重要地位和光明的发展前途。任何一个人民医务工作者都不能对它加以歧视。国家和人民需要我们年青的一代去学习、了解、运用和发扬祖国宝贵的医学遗产,使它在维护人民的健康事业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年青一代有责任去继承这—光辉灿烂的事业。长辈的医务工作者,不管他们是中医或是西医,都有责任教导和鼓励下—代的医务工作者热爱和学习祖国医学。可是我们在学习当中,得不到老师们任何关于祖国医学的介绍;相反地,他们却对祖国医学加以污蔑和嘲笑,向我们年青一代传播消灭中医的极端  相似文献   

9.
气与气病     
在祖国医学的古典文献中,常以气血的理论,解释人体的机能、发病原理、症状及病理变化,一直延用至今。气的概念,不仅反映在祖国医学中,同时,也是我国古代哲学内容之一。祖国医学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哲学思想影响很深。今天我们要用现代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整理研究祖国医学遗产,因此正确理解气的概念、气的生成、气的生理病理以及气病的治法,为进一步从理论上阐明气的本质,这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天人相应”是关于祖国医学中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的理论。春夏秋冬四时自然气候的变化,对应着人体生长老已的生命规律;一日中四时阴阳消长变化对应着人体昼夜消长盛衰的规律。人体必须随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才能维护生存,防病治病。“天人相应”的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是现代中医护理值得探索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1.
<正>祖国医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它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由于几千年来祖国医学对人的情志活动与摄生、防病治病的关系非常重视,因而中医的七情护理自始至终贯穿在对疾病诊治过程中,是中医护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将人体的精神情感因列为致病因素之一,认为七情的变化可以导致人内脏功能失调而产生各种病症,且对配合治疗,提疗效有很大作用。因此,护理人员要重点掌握患者的七情变化,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护理工作。下面,我们根据中医理论体系谈谈中医的七情护理。  相似文献   

12.
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到现代医学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对心理、社会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已有了共识。我们的护理事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临床护理工作已从单纯的机体护理转入全身心的整体护理 ,这一护理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关键在于心理护理在临床中的具  相似文献   

13.
时间护理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物节律,对病人病情观察、心理因素、用药时间、治疗、生理病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用阴阳来描述昼夜节律,并注意到了时间因素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近年来,医务人员对人体的生物节律、选择给药治疗的最佳时间等研究较多。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掌握了人体在不同周期内的生理节律、疾病的发展规律及药物的药理作用、时间节律,就能根据这些规律来  相似文献   

14.
韩琳  张淑英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32-133
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核心的有机的整体,在治疗、护理病人时,不仅要注意局部的病变,同时也要注意相关脏腑的变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并且把护理程序运用到临床护理和护理管理中。作为一个新型的科学的护理模式,正逐步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  相似文献   

15.
探讨祖国医学与免疫的关系及用现代免疫学方法来研究和发展祖国医学理论,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必将为现代免疫学的发展增添新的内容。1 正邪学说与免疫 正邪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部分。它认为正气不足或降低是人体发病的根据,邪气是人体发病的条件。疾病的发生和变化是在一定条件下正邪矛盾斗争的反映。“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相似文献   

16.
中医护理历来在祖国医学整体观、辨证观的理论指导下,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在临床护理中,强调人是一个以脏腑、经络、气血为内在联系的整体,强调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的关系,进行辨证施护.  相似文献   

17.
中医和西医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中医是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产物;西医是现代大工业的产物;这两种体系各具特色,有明显的互补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医学事业也突飞猛进,当代医务工作者已越来越重视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西医向系统、整体的发展和中医向局部、具体的深化,是东西方医学发展演进的规律,这也正是发展祖国医学的有利途径,更是将世界医学事业的发展推向新高峰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医学事业的发展,医学教育事业也蓬勃发展起来,怎样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是摆在每个医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而作为医学课程中的基础课-人体解剖学,它的教学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体解剖学是一门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学科,其中神经系统部分由于内容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相似文献   

19.
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的组成部份,具有悠久的历史。先秦时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上层建筑领域的进步,人们生产活动和医疗活动中医学知识的大量积累,丰富了祖国医学,也奠定了耳鼻咽喉科学发展的基础。了解这段历史,对于继承、发展和振兴中医耳鼻咽喉科事业,  相似文献   

20.
生物钟与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平  丁淑贞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6,28(4):338+340-338+340
时间护理是护理人员利用机体本身存在的生理节律,对病人心理因素、用药时间、病理生理等方面进行护理的一门新兴学科。早在两千多年前,祖国医学就用阴阳来描述昼夜节律,并注意到了时间因素与疾病治疗效果的关系。近年来,医务人员对人体的生物节律、选择给药治疗的最佳时间等研究较多。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掌握了人体在不同周期内的生理节律、疾病的发展规律及药物的药理作用时间节律,就能根据这些规律来更好地观察病情,既有的放矢地实施各项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使病人早日康复。但由于传统护理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