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35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伤椎经椎弓根自体骨植骨后路固定治疗,了解神经功能变化,X线测定术前和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CT测定椎管狭窄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术后随访4~40个月,平均21个月.神经功能明显改善.术后椎体高度丢失少,术后Cobb角、伤椎前后缘压缩率以及椎管狭窄变化较术前明显改善,与术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伤椎自体骨植骨和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有效恢复前柱稳定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手术固定植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两种特殊类型胸腰椎骨折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000年3月到2007年1月经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两种特殊类型胸腰椎骨折共56例.其中A组22例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伴有明显的椎间盘和后柱损伤,采用后路复位及椎弓根内固定治疗,B组3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结果:56例平均随访21个月.术前后和最后一次随访脊柱X线检查,评估脊柱复位,伤椎高度和cobb角的恢复,以及内同定位置和断裂松动情况.临床上评价腰痛恢复情况.结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采用后路复位和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胸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后路减压复位,椎弓根钉内固定和植骨治疗脊柱复位较困难,且椎弓根钉断裂、融合率低、迟发性后凸畸形和腰背部疼痛等并发症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及结果。方法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植入,椎板减压,植骨术治疗24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研究。结果24例病例神经功能及椎体前后方高度均有明显恢复。结论后路手术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自1998~2006年以来我院采用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病人24例。结果:24例随访6个月~6年,不完全截瘫患者术后大部分恢复良好,4例全瘫患者,2例有1~2级恢复。结论胸腰椎骨折早期手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坚强的内固定,疗效显著。术前、术后正确处理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前路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结果 本组41例患者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功能恢复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法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8例,D级10例,E级14例.术后CT复查椎管内无后移骨折块,容积扩大明显.术后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到0°~8°,平均4°,未见后凸加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 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使骨折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急诊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间接复位治疗胸腰椎压缩及爆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外伤后4d内胸腰椎压缩或爆裂骨折急诊患者53例(男性34例,女性19例),经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椎管间接减压及植骨内固定术。对患者术前、术后伤椎高度、后突角、椎管矢状径变化率、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变化进行随访。结果所有病例获得2周内随访,其中47例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后伤椎平均高度由术前的42.28%恢复到93.46%;平均后突角由术前的26.44°恢复到17.73°;平均椎管矢状径由63.14%恢复到78.55%。术后各随访期除5例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无恢复外,其余脊髓、马尾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均获得Frankel分级1级以上恢复。随访患者中无1例出现晚发性脊髓损伤及腰背痛;3例出现部分螺钉松动或断裂,但均无特殊不适,亦无椎体高度丢失。结论对胸腰椎压缩、爆裂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急诊经后路行椎弓根钉棒系统间接复位、减压及内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且骨折复位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应用椎弓根钉内固定、自制圆棒透视下经伤椎椎弓根撬拔复位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结果】采用Frankel标准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术前、术后1周伤椎影像学检查,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及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均明显改善。椎管狭窄受堵情况按wolter分类评估。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9.2&#176;矫正至平均4.2&#176;;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平均19mm矫正至平均36mm,伤椎椎体前缘高度与伤椎上下椎体平均高度的比值由术前的平均35.8%矫正至95.5%,术后随访测量伤椎X线片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与术后1周比较无明显变化,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失败。【结论】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植骨融合率高,有效防止内固定失败和骨折复位丢失,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查振刚  林宏生  赵明杰  刘宁 《新医学》2003,34(6):357-358,363
目的:寻找一种治疗急性胸椎或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的实用而可靠的固定方法。方法:总结分析17例经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并用通用螺旋顶端固定板(universalspinalanteriorlockingplate,USALP)行内固定术治疗的胸椎或腰椎爆裂性骨折伴不完全性截瘫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术前受伤椎体被压缩体积平均为54.4%。术后受伤椎体恢复为原体积的91.3%。后凸成角畸形术前25.3°,术后为3.1°。骨愈合时间平均为4.6个月,无1例不愈合。17例病人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均良好(按Frankel分级方法,均达到D级或E级)。结论:经前路手术减压植骨并用USALP内固定术减压彻底,固定可靠,植骨融合率高,重建了脊柱的稳定性,可使脊髓神经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破性骨折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6例,围手术期给予精心护理,并定期随访并评定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s'角较手术前明显恢复(P<0.01).随访8~26个月,患者均能下地行走,X线摄片显示36例均骨性融合.围手术期病情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后路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恢复椎体高度、生理弯曲及神经功能.围术期相关护理及健康教育能够保证该项技术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不稳定性骨折的适应证、技术要点及其疗效。方法:对胸椎不稳定性骨折46例做短节段椎弓根复位固定,其中29例行部分或全椎板切除减压,关节突间植骨融合。结果:随访6个月~2 a,椎体前高度由术前平均45%恢复至术后92%,cobb角由术前25°恢复至术后6.5;°合并脊髓损伤患者A S IA神经功能评分平均升高一级;无断钉、松动、椎弓根骨折及感染发生。结论: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具有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固、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及患者早期离床活动等优点,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靠内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和胸腰骨折的内固定器(简称SF钉)椎弓根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后路SF钉治疗25例胸腰椎单节段骨折患者,按 Denis分型:压缩型骨折6例,爆裂型骨折16例,安全带型骨折1例,骨折脱位型2例.10例行后路椎板减压植骨融合.术后随访3个月至2年3个月,平均1.5年.全部病例于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摄伤椎X线片,记录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氏角,椎管横截面积(%),全部病例按 Frankle分级行术前、术后神经功能评定.结果①手术前后相比伤椎前、后缘高度平均纠正36.8%和14.5%,cobb氏角平均矫正12.7°.随访时椎体畸形变扁4例(15%).其中以爆裂性骨折的椎体中央部丢失居多.②术前神经不全损伤者,术后76%恢复(12/16),神经功能 Frankel 分级改善 1级或以上;但5例完全性损伤者无恢复.③术后断钉1例.结论后路SF钉技术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具有良好的复位伤椎、稳定脊柱、恢复神经功能的作用,植骨处理可提高手术的效果.而且此术式创伤小,并发症少,费用低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经伤椎一侧椎弓根内固定,另一侧椎体内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单节段受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28例,其中男22例,女6例,累及T11 4例,T12 10例,L1 10例,L24例,均采用短节段经伤椎上下位椎体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另侧椎体内硫酸钙人工骨植骨术治疗。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行正侧位X线复查,通过比较术前、术后伤椎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楔变角、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标准),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术后除5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外,其余均未出现伤口相关并发症。术后6个月、12个月及24个月后伤椎楔变角、伤椎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均明显改善(P均〈0.05),术后12个月及24个月,伤椎楔变角、伤椎与上位椎体前缘高度比值较术后6个月变化不明显(P均〉0.05)。神经功能除2例A级无变化外,其余均较术前有1-2级恢复。结论采用后路短节段固定联合经伤椎一侧椎弓根螺钉固定,另一侧经椎弓根通道椎体内人工骨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有利于伤椎的复位及增强前柱的稳定性,维持术后椎体高度及防治矫正角度的丢失,防止取骨区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刘雪芬  朱文雄 《护理研究》2009,(12):3159-3160
[目的]探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及分析采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16例椎管明显占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2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提高1级~3级。[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与指导对于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降低并发症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刘雪芬  朱文雄 《护理研究》2009,23(34):3159-3160
[目的]探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回顾及分析采用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16例椎管明显占位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病人围术期的护理经验.[结果]16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个月~32个月.手术后胸腰椎生理曲度恢复满意,平均Cobb's角及平均椎管狭窄指数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 提高1级~3 级.[结论]加强围术期护理与指导对于侧前路减压固定加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椎骨明显占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降低并发症及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前路脊髓减压、植骨、前路Z-Plate钢板内固定术治疗41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结果本组41例患者术后神经损害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功能恢复明显,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按Frankel法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8例,D级10例,E级14例。术后CT复查椎管内无后移骨折块,容积扩大明显。术后x线片示植骨全部融合,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到0°~8°,平均4°,未见后凸加重,内固定无松动、断裂。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使骨折彻底减压,植骨融合率高,能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30例行4钉内固定植骨(A组),108例行经伤椎椎弓根5钉固定同时植骨(B组)。术后随访22~72个月。结果术后及随访时,两组伤椎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神经功能恢复改善,但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时两组间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B组更低(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更有效地降低后期腰背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后路手术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1例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行后路切开复位,后半椎板、全椎板减压,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横突植骨或小关节植骨融合等相应处理。结果经6~18个月随访,术前A级4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3例,C级1例;术前B级7例,其中术后恢复E级4例,D级3例;术前C级9例,其中术后恢复至D级3例,E级6例;术前D级1例,术后完全恢复至E级。结论胸腰段椎体骨折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对重建脊柱稳定性及充分椎管内减压为神经损伤恢复提供良好的条件,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06-2009-06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7例,观察手术前后后凸畸形、椎体前后缘高度变化,Chareles临床效果评定标准评定,神经功能分析。结果所以患者获得6~22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折椎体近似解剖复位33例,椎体高度恢复4/5者4例。手术前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存在明显差异。全部骨性愈合。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可减少椎体高度丢失及纠正后凸畸形,手术安全性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RSS-Ⅲ型内固定系统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应用。方法对34例经影像学诊断的胸腰椎骨折病人,采用RSS-Ⅲ型内固定系统固定或同时行椎板减压,植骨融合。结果伤椎高度由47.5%恢复至93.4%;水平移位完全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6.2°恢复到术后5.4°。椎管受压程度:删除椎管开放减压的6例,余受压面积由术前46%恢复到术后16%,受压的矢状径从术前52.8%恢复到81.8%。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标准均有1级以上的改善。结论RSS-Ⅲ型内固定系统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背景: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可通过同一切口实现。目的:观察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并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严重爆裂骨折合并脊髓及神经根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采用后路钉棒系统置入内固定,侧前方减压植骨融合治疗12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病例。结果与结论:12例患者椎管均获得有效减压,均随访9个月以上。影像学显示植骨块融合良好,伤椎高度基本恢复,Cobb’s角由术前平均22°恢复到6°,Frankel分级恢复1级者6例,恢复2级者3例,无变化者3例。结果表明,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加侧前方减压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是集减压、复位、内固定、植骨融合、矫正畸形、重建脊柱稳定一次完成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掌握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