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骨下段切口与右腋下斜切口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手术治疗特点。方法随机选取8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胸骨下段切口34例,右腋下斜切口46例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对术后各项指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腋下切口组体外循环时间(CPB时间)与胸骨下段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其肺部并发症相对较多,但切口隐蔽、美观性优于胸骨下段切口。结论腋下斜切口更具有美观性和隐蔽性,而胸骨下段切口有利于意外情况的处理,安全性高、适应证广。  相似文献   

2.
仝国林 《中国医师杂志》2003,5(8):1079-1080
20 0 0年 5月~ 2 0 0 2年 1 2月 ,我们选择性应用右腋下直切口行小儿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 1 6例 ,全部成功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全组 1 6例 ,男 5例 ,女 1 1例 ,年龄 4~ 1 2岁 ,平均年龄 6 8岁 ,体重 1 4~ 32Kg ,平均2 1 6Kg ,术前均经查体、心脏X线摄片、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 ,心胸比例 0 4 6~ 0 6 8,平均 0 5 6 ,全组房间隔缺损 6例 ,室间隔缺损 1 0例 ,其中干下型 1例 ,合并肺动脉高压 2例。1·2 方法 全组病儿均采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 ,6 0°左侧卧位 ,右肩垫高 ,右臂上悬…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常见先天性心脏病的方法.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6月,施行经右腋下小切口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手术38例,其中室间隔缺损(VSD)22例,房间隔缺损(ASD)14例,VSD合并ASD 2例.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再次开胸止血1例, 发生右下肺不张2例,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32例,随访时间1~18个月,除1例VSD患者术后发生残余漏外,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 经右腋下小切口治疗房室间隔缺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简便、美容效果好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已对500余例心脏病患者施行微创伤切口手术,病人术后创伤小,恢复快。心脏病的微创伤手术系指手术入径切口长度为6—10cm,切口可位于一侧腋下、胸骨中下段、胸骨左或右缘或一侧胸前区。而其中的右腋下直切口,则以隐蔽性好、美容效果佳、手术操作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经胸部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治疗经验,评价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8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房间隔缺损大小16~45 mm,手术取右胸骨旁第3或第4肋间切口3~4 cm,在心脏超声引导下送入封堵器.结果 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检查未见分流及异常,1例45 mm的巨大房间隔缺损封堵成功.结论 经胸部小切口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自 1996~ 1999年 9月本院对 2 0 6例病人实施胆囊小切口切除术 ,并在手术中应用自行研制的小切口胆囊切除术自动牵开器和小切口胆囊切除的专用钛夹钳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该组病例男 64例 ,女 142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年龄 4 3岁 ,单纯胆囊结石 12 2例 ,急性胆囊炎 2 8例 ,慢性胆囊炎 4 8例 ,胆囊息肉 6例 ,胆囊结石而术中探查发现合并胆总管结石者 2例。该组病例均无严重并发症。1·2 手术方法 选硬膜外麻醉 ,仰卧位 ,垫高右背部(胆囊相对区域 ) ,选择右肋缘下切口长 4cm~ 5cm ,切口上端距剑…  相似文献   

7.
我院从 1991年至 1999年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共开展 2 36例心内直视手术。随着体外循环设备的不断完善 ,灌注管理技术逐步改善 ,疗效不断提高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性 89例 ,女性 147例 ,年龄 4~ 70岁 ,平均 37 8岁 ,体重 9~ 72kg。病例类型 :房缺修补术 76例 ,室缺修补术 91例 ,法乐四联症根治术18例 ,左房粘液瘤切除术 5例 ,二尖瓣置换术 2 8例 ,二尖瓣主动脉双瓣置换术 16例 ,冠状动脉搭桥术 2例。1·2 手术方法 本组取胸骨纵正中切口 ,采用全麻、中低温、中度血液稀释体外循环下手术 ,体外循环时…  相似文献   

8.
微创小切口心脏手术与常规切口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心脏手术不同入路的创伤、疗效和预后,以指导临床.方法 对41例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左腋下小切口(A组);46例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法洛三联症患者行右腋下小切口(C组);49例瓣膜置换、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法洛四联症、左心房黏液瘤患者行胸骨下段小切口(D组);与常规左胸后外侧切口42例(B组)及胸骨正中切口77例(E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1)A组手术时间(38±13)min、出血量(17±12)ml、住院天数(6±2)d,与B组[分别为(64±14)min、(200±100)ml、(11±3)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C组体外循环时间(39±8)min、出血量(150±150)ml、住院天数(8±3)d,与E组[分别为(68±8)min、(700±300)ml、(12±4)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D组出血量、引流量与E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腋下小切口、右腋下小切口、胸骨下段小切口手术具有切口小、出血少、创伤小、疼痛轻、胸廓稳定、恢复快、住院天数少、切口隐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比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与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CHD)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CH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n=45)与对照组(n=45).观察组行右腋下小切口入路手术治疗,对照组行胸骨正中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及术后不同时间点的气道峰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小切口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的应用。52例复杂先心病手术,其中6例不阻断主动脉,心脏跳动下进行手术,其余46例均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完成手术。结果术野显露良好,手术顺利,主动脉平均阻断时间为(56.7±12.3)m in,体外循环平均时间(62.0±12.4)m in,手术平均时间(192±23.1)m in。术后并发急性喉水肿1例,低心排综合征死亡1例,其余恢复顺利。随访1~9年,无残余分流,心功能I级,切口隐于腋下美容效果满意。认为小切口进行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创伤轻,恢复快,美容效果好,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我院311例6个月~3岁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总结微创切口不停跳外科治疗婴幼儿先心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311例3岁以下心脏手术患者分为两组;1组190例,采用微创切口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进行手术,2组121例,取胸骨正中切口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进行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机械通气时间、胸液引流量、住院天数。结果:微创、心脏不停跳组病人术后低心排发生率较停跳组低、胸液引流量较胸骨正中切口停跳组少(P<0.05),并且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较停跳组短(P<0.05)。结论:微创切口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手术方法不但在婴幼儿心肌保护、改善术后心功能等方面优势明显,而且切口隐蔽,创伤小,是1项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胸部疾病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8月至2008年11月采用腋下垂直小切口行胸部疾病手术治疗52例,其中先心病动脉导管未闭49例,自发性气胸3例。年龄2~43岁。男18例,女34例。左腋下切口50例,右腋下切口2例。取腋下腋中线做6—8cm垂直切口,经第3~5肋间进胸,用2个小号开胸器垂直交叉撑开切口显露进行手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乳糜胸及切口感染,术后7d切口拆线,伤口呈线状I期愈合。患者均痊愈出院,随访至今均健在,生活质量改善,无导管再通及气胸复发病例。结论腋下垂直小切口损伤小、术中失血少、手术时间短、切口隐藏于腋下、术后瘢痕隐蔽、美观,患者易接受、对上肢功能影响小、恢复快、费用低、不需特殊设备、安全可靠、操作简单、效果好、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的疗效,探讨微创瓣膜手术方法及相关技术.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8例,中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合并中度以上三尖瓣关闭不全24例.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4例,手术切口长7.8 ~ 11.8(8.5±2.0) cm,体外循环时间42~ 105(52.5±25.8)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5~ 95(42.5±17.6)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1.6~ 12.0(4.5±5.2)h,术后24 h胸腔引流量105~860(265±67) ml.术后残余轻度二尖瓣关闭不全4例,右膈神经麻痹3例,二次开胸止血5例,切口感染4例.随访2个月至5年,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晚期死亡1例,死于心脏外原因,再发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3例,再次行换瓣手术.结论 综合应用各种二尖瓣成形术,右腋下小切口二尖瓣成形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早、中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经右腋下小切口行心内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切口取右腋中线与第3肋的交点为上缘,腋中线与第6肋的交点为下缘,经第4或第3肋间入胸,其中房间隔缺损15例、室间隔缺损10例、二尖瓣置换 右肺中叶切除1例。结果:全组26例手术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其中二尖瓣置换 右肺中叶切除的患者,并同行三尖瓣DeVega环缩,术后出现高热,抗炎治疗1月后治愈。结论:经右腋下小切口径路行心内直视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美观的手术方式,具有损伤小,瘢痕隐蔽,不破坏胸廓完整性,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符合微创外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的微创治疗经验。方法 自 1999年 10月~ 2 0 0 2年 12月 ,采用微创右腋下小切口 ,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下行心内直视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 3 5例 ,其中房间隔缺损 2 1例 ,室间隔缺损 12例 ,法洛三联征 2例。结果 全组无一例死亡 ,均治愈。结论 微创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安全 ,暴露好 ,手术失血少 ,时间短 ,损伤轻 ,术后病人痛苦小 ,恢复快 ,切口隐蔽 ,美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经右侧腋下直切口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03例的体会。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经右侧腋下直切口,第3、4肋间进胸体外循环下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303例,患儿年龄(3.02±1.35)(7个月至6岁)岁,体重(14.24±2+39)(6~35)kg,其中室间隔缺损(VSD)106例,房问隔缺损(ASD)94例,法洛四联症(TOF)35例,右室流出道狭窄(RVOTO)21例,部分型心内膜垫缺损(PECD)11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I)15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21例。结果术后1例死亡,死因为低心排。其余患儿经治疗后康复出院,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其中室间隔缺损术后残余分流2例,右肺膨胀不全8例,肺部感染5例,右膈神经麻痹1例。结论右侧腋下直切口在治疗某些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效果满意,安全性高,不破坏胸骨连续性,胸骨畸形发生率低,瘢痕隐蔽,美观,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手术方式较多 ,合理的手术入路应尽可能满足原发肿瘤的彻底切除、淋巴结的清扫、手术安全系数高及术后并发症少。我院自 1993年至 1997年手术治疗食管癌 153例 ,效果良好 ,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53例食管癌 ,男 148例 ,女 5例 ,年龄 33~ 71岁 ,平均年龄 57岁 ,6 5岁以上者 32例。胸上段食管癌 2 6例 ,胸中段 89例 ,胸下段 38例。病变范围 2cm~ 10cm ,病程 1~ 10个月。1·2 手术方法 ⑴ 2 6例胸上段食管癌 ,采用右胸、上腹、左颈三切口 ,全胸段食管切除 ,胃代食管颈部吻合。5例胸、腹二野淋巴结清扫 …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贲门癌经腹手术的优越性。作者回顾性分析我院2 9例经腹贲门癌切除病例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探讨,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2 2例,女7例;年龄5 1~76岁,其中腺癌2 8例,腺鳞癌1例。肿瘤位于“Z”状线下2cm内的2 3例,位于“Z”状线处6例,肿瘤多在2~4cm大小。1·3 手术方式 本组病例经腹进行操作,全部采用上腹正中切口;手术器械除用普通胃肠手术器械外,同时选用全方位腹部自动牵开器、带光源拉钩、管状吻合器(美国强生产品和国产常州产品)、荷包钳等;全胃切除12例,近端胃切除17例;KiyotoQu -uti术3例,Roux -y术7…  相似文献   

19.
2000-08~2003-12,本院应用漂浮电极导管经锁骨下静脉途径行床旁紧急心脏临时起搏42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42例患者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男25例,女17例,年龄42~79(63·5±17·6)岁。其中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24例、心脏骤停11例、病态窦房结综合征7例。42例患者中经左锁骨下静脉插管33例,右锁骨下静脉插管9例。1·2方法选择左或右锁骨下静脉,应用Seldinger技术,穿刺植入6F动脉鞘管;选用5F漂浮电极导管(Arrow公司),体外检查气囊不漏气后经鞘管送入,电极导管到达15cm深度时向气囊内充气约1ml;然后将电极导管…  相似文献   

20.
郭辉 《中国医师杂志》2000,2(3):171-171
腹腔镜联合手术国内外报道较少[1] ,我院从 1994年 10月至 1998年 10月开展腹腔镜手术 92 3例 ,其中胆囊切除联合手术 15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联合手术 15例 ,男性 7例 ,女性8例 ,年龄 2 4~ 56岁 ,平均年龄 4 3 2岁。 15例患者中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明确慢性右下腹痛史 11例 ;右侧卵巢囊肿 2例 ;输卵管结扎绝育者 2例。1·2 手术指征 胆囊、阑尾切除术 (LC +LA) :适应全身情况好、病情较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无穿孔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或有明确慢性右下腹痛史的慢性阑尾炎 ;胆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