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无张力性瞳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无张力性瞳孔金旭红金维立锦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眼科(121001)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后并发无张力性瞳孔的报告逐年增多,本文收集国内95—97年已报告10例,及我院2例,共12例情况,就其临床特点、发病原因治疗及预防进行分析。临床资...  相似文献   

2.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无张力性瞳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52岁。因双眼进行性视物不清3年,右眼不能视物半年,于2003年8月14日就诊,以老年性皮质性白内障(右成熟期)住院。既往否认有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及青光眼病史。查视力:右光感,光对位准,辨红绿色,左0.02,双眼压12.23mmHg,术前瞳孔2mm,光反应灵敏。15日下午,在局麻下行右眼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相似文献   

3.
白内障术后并发无张力性瞳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无张力性瞳孔临床较为少见 ,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常被忽略。现将我们遇到的 1例报告如下。患者 ,女 ,6 0岁。因左眼视力下降 2年 ,视物不见 2个月 ,于 2 0 0 0年 10月 19日以左眼老年性白内障住院行手术治疗。既往有糖尿病史 7年  相似文献   

4.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并发无张力性瞳孔三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百臣  彭秀军  李刚 《眼科研究》2004,22(2):208-208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并发无张力性瞳孔表现为术后瞳孔散大,对光反应、调节反射及对缩瞳剂反应消失,临床上比较少见。现将近年我院发生的3例报告如下。病例1:患者,男,5 5岁,因左眼逐渐视物模糊3年入院。入院检查:视力右1 2 ,左0 12 ,左眼色觉正常。双眼球结膜无充血,角膜清亮,瞳孔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 44例 (4 6只眼 )老年性及外伤性白内障施行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 1周矫正视力>0 .5者占 72 .4% ,3月后达 95 .7% ;术后 1周散光为 1.86± 0 .83D,术后 3月散光为 0 .89± 0 .6 1D,分别小于大切口 (10~ 12 m m) ECCE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小切口无缝线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及处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自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及如何处理。方法 对171例(183只眼)白内障行现代囊外摘除并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进行视力、眼压、裂隙灯及眼B超检查,定期随访3个月,以确定并发症的存在,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 183只眼术中有6只眼后囊膜裂,4只眼前房出血。术后几乎所有病人都短暂性高眼压及不同程度的角膜水肿。约20%病人术后出现上方虹膜萎缩。部分病人出现葡萄膜炎、渗出膜形成及瞳孔不可逆中度散大。1只眼出现瞳孔夹持。结论 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并发症,大多数是人为因素所造成。随着手术器械不断更新,手术技术不断熟练提高,可大大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无张力瞳孔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内障晶状体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并发无张力瞳孔虽不常见,却可影响术后视力的恢复,其机制至今不明,且无有效治疗方法。作者1993年~1998年遇到2例,报告如下。例1,张××,男,65岁。因左眼老年性白内障成熟期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服用降压药血压维持在85~150mmHg(1mmHg=0.133kPa)。入院体检:血压130/80mmHg,左眼视力002,光定位正常,虹膜纹理及色泽正常,瞳孔正圆,直径3mm,光反射( ),晶状体呈乳白色浑浊,眼底窥不见。於1993年12月在局麻下行左眼晶状体囊外摘出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以025%托品卡胺滴…  相似文献   

8.
王亚娜  骆彦丽 《眼科》2003,12(3):165-166
总结2001年3月至2002年11月,我院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567例(585只眼)白内障患者,现将术中发生的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切口非手法切核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法、疗效及手术并发症。方法 对 3 8只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 ,手术结果与同期 5 0只眼 10~ 12 mm大切口手术相比较。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 1周矫正视力≥ 0 .5者占 78.9% ,1月矫正视力≥ 0 .5者占 86.8%。术后1周角膜散光为 1.67± 1.0 3 D,术后 1月角膜散光 0 .75± 0 .86D,均小于大切口组 ( P <0 .0 5 )。小切口手术主要并发症为角膜水肿。结论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手术能显著减少术后角膜散光 ,迅速恢复视力。适用于中等硬度核的白内障  相似文献   

10.
晶状体后囊膜混浊是目前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影响视功能恢复的主要并发症 ,其发生与手术残留的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关。为了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其发病机制成为眼科临床的重要任务。许多眼科医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工作 ,力求从根本上解决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的发生。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人眼晶状体起源于外胚层 ,由晶状体囊膜、囊膜下晶状体上皮细胞及其产物 ,即晶状体纤维组成。晶状体上皮细胞为单层立方上皮细胞 ,紧密贴附于前囊膜的内表面 ,与下方的晶状体纤维疏松连接。晶状体上…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对因眼外伤、青光眼、糖尿病及葡萄膜炎等所致的瞳孔形态异常、变形,并伴有白内障患者108例(108只眼)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探讨相应的手术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方法 虹膜广泛粘连、机化的小瞳孔术前用阿托品、肾上腺素联合散瞳,术中应用粘弹剂充分分离。如分离不成功,则行瞳孔缘放射状剪开。对大瞳孔及上方虹膜根部离断者先缝合虹膜,修复瞳孔。对瞳孔进行处理后,行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术,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或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108例(108只眼)视力康复满意,术后瞳孔保持在3~5mm,圆形或近圆形,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对于各种原因所致瞳孔变形、粘连及复杂瞳孔下的白内障,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时,应先要仔细、适当地处理好瞳孔后,人工晶状体的一期植入已非禁忌,术后积极应用抗炎药物和激素联合治疗,使这些患者的视力康复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3.
高度近视眼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 1998年 11月至 2 0 0 0年 5月 ,我们采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 ,共 39例 (6 8只眼 ) ,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 :本组共 39例 (6 8只眼 ) ,其中男 18例 (30只眼 ) ,女 2 1例 (38只眼 ) ,年龄 43~ 71岁 ,平均 5 8.7岁。核性混浊 43只眼 ,后囊下混浊及皮质性混浊 2 5只眼 ,均为成熟期。术前矫正视力为光感~ 0 .0 6。眼轴平均 2 7.5 mm ,最大为 31mm。应用 SRK- 公式计算人工晶状体度数 ,均选用光学部分为 5 .5 m m的 PMMA一体型人工晶状体。随访 3~18月 ,平均 8.5月。2 .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葡萄膜炎并发小瞳孔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植入术的疗效。方法:对24例(24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的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囊外摘除,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视力≥0.5者20只眼(83.3%),≥0.3者3只眼(12.5%),术后瞳孔呈圆形,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小瞳孔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囊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只要方法得当,有选择性手术,术后反应轻,视力恢复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瞳孔全后粘连并发白内障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新的手术方法。方法:采用虹膜下囊袋内操作,娩出晶状体核及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37眼无一例出现角膜线状浑浊,丁达尔征(+-+++)33眼,薄膜性渗出2眼,较厚的膜性渗出2眼,术后视力0.5-1.0不等。结论:采用虹膜下前囊切开娩核及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剪除前囊的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对角膜和虹膜的损伤,术后反应轻微,是一种值得引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在小瞳孔状态下白内障手术的操作方法和技巧。方法:对42例46眼小瞳孔白内障患者,行巩膜隧道小切口,利用黏弹剂钝性分离虹膜后粘连或瞳孔缘放射状剪开的方法扩大瞳孔,白内障囊外摘出,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6~18mo,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最佳矫正视力0.04~0.1者8眼(17%),0.2~0.5者18眼(39%),0.6~1.0者20眼(44%),其中视力<0.1者均为眼后段病变所致,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手术技巧,小瞳孔下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同样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减少手术创伤、使白内障手术更趋完美是眼科医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出现的双手超乳配合白星软件、激光乳化、声波乳化及水乳化等冷超声技术,可使手术切口缩短至0.9-1.5 mm。而超小切口人工晶状体Acri.Smart和ThinopttX的研制成功,实现了真正的微切口,从而使白内障手术质量又获得了一定的进步。本文综述双手微创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发展、现状、优势及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比较常用的方法,尤其在基层医院,无需昂贵设备,手术费用低,且复明效果佳,易为广大基层患者接受。白内障术后患者发生无张力瞳孔散大,对光反应及缩瞳剂无反应,患者常有畏光,影响术后视力。其发病原因不详,一般考虑与瞳孔括约肌缺血缺氧或损伤麻痹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瞳孔上移的原因,方法:对236例白内障行后房型人工晶状体入术,其中225眼行囊袋植入,11眼行睫状沟植入,结果:瞳孔上移22眼,发生率9.32%,主要原因素虹膜萎缩及玻璃体脱出所致。结论:避免瞳孔上移的关键在于提高手术者的显微手术技巧和减少对虹膜的损伤,术后合理地应用散瞳剂及彻底地控制虹膜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王秀梅  毛泉报  刘金芝 《眼科》2004,13(3):166-167
葡萄膜炎患者常并发白内障,随着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广泛开展,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已不再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禁忌证。90年代以来,超声乳化吸除术的开展又大大减少了传统白内障手术的并发症,我们总结了1998年10月至2002年6月41例(45只眼)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的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并对手术技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