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精神病人拒食是一种异常的摄食行为,在临床相当常见。儿童患者拒食不仅妨碍药物治疗和精神康复的顺利进行,而且可能导致精神症状的恶化。因此了解儿童精神病人拒食行为的原因,加强护理,对于患儿康复十分重要。对象与方法自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共观察56例有拒食行为的儿童病人,  相似文献   

2.
56例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的分布、原因、改善时间及应采取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03年1月~12月在我院住院期间有拒食行为的56例精神病患者从精神症状,缺乏自知力强迫住院有抵触情绪等临床特征方面进行分析.结果:发生拒食行为者中,女性多于男性;精神症状中被害、幻听是拒食行为的首位原因,其次为缺乏自知力强迫住院有抵触情绪等.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拒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3.
<正>拒食是指患者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有意识地拒绝进食的行为,有时还拒绝饮水,是精神科临床上常见的一种本能行为障碍。拒食的原因很多,其原因主要为精神病患者的病态所致,如被害妄想、疑病妄想、罪恶妄想、幻觉木僵、认识不到自己患了精神病而强迫入院,有的属于躯体因素,如腹胀、腹疼等。由于大多数精神药物必须在保证足够饮食量的基础上才能  相似文献   

4.
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拒食是指在意识清晰的状态下 ,有意拒绝进食甚至拒绝饮水的行为。拒食不仅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从而延误治疗 ,而且长期拒食会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加强拒食患者的护理 ,保证其安全不仅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也是保证患者获得成功治疗的必要前提。现将我院 96例拒食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6例拒食精神病患者中 ,男 37例(38 5 4 % ) ,女 5 9例 (6 1 4 6 % ) ;最大 6 6岁 ,年龄最小 18岁 ;职业 :干部 18例 (18 75 % ) ,工人 30…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行为的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从不同角度分析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29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行为的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精神病患者出现拒食主要为精神症状、抵触情绪、药物副作用等原因所致。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采用针对性护理对策可明显改善拒食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118例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希望能掌握拒食现象的一些规律或特征以及拒食现象与某些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118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找出患者拒食更确切、更详细的原因,从而针对这些规律、特征或原因,总结出更好、更科学的护理对策。结论:护士进行有效的专科护理知识教育与接待患者技巧的培训,能够预见患者拒食行为,并进行科学护理。  相似文献   

8.
王玉丽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2):1506+1508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23例住院精神病患者拒食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被害妄想、自罪妄想、幻觉等精神症状是导致精神病患者拒食的主要原因。结论:针对精神病患者拒食的不同原因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可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产生的原因及藏药的方式,提出行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患者藏药与无自知力、受疾病影响、药物副作用导致身体不适、缺乏精神疾病与药物治疗知识等有关。结论: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杜绝精神病患者藏药行为,保证药物治疗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的拒食行为及产生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从精神症状及心理、社会、躯体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疾病患者拒食主要是受被害、幻听等精神症状影响,少部分是对强迫其住院产生抵触情绪.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并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精神病患者出现的拒食行为及产生原因,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5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从精神症状及心理、社会、躯体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精神疾病患者拒食主要是受被害、幻听等精神症状影响,少部分是对强迫其住院产生抵触情绪。结论:应高度重视精神病患者拒食现象,并采取必要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从生理护理扩大到心理护理。心理社会因素刺激引起精神患者情绪变化和行为活动,对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有着重要影响。对我院2008年至2009年住院患者中70例拒食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病态心理分析,采取相应心理护理措施,有助于患者症状的消除,促进其正常进食,以保证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精神病人因其病情的特殊性极易发生拒食,笔者针对48例拒食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能在较短时间内消除拒食症状,恢复进食。病情不同,其拒食消退时间亦不相同,护理侧重也不相同,所以,制订妥善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15.
精神病人因其病情的特殊性极易发生拒食,笔者针对48倒柜台精神病患者的病情特点进行分析,并制订相应的护理措施,使其能在较短时间内消除拒合症状,恢复进合。病情不同.其拒食消退时间亦不相同,护理侧重也不相同.所以,制订妥善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住院精神病人拒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依予 《中外医疗》2009,28(19):184-185
拒食行为是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常见问题,拒食不仅影响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从而延误治疗,长期拒食将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从而加重病情给临床治疗和护理增加负担。本文对90例住院患者的拒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患者由于大脑机能失调,除表现在行为、知觉、思维、情感、智能等方面的障碍外,在饮食方面受幻觉妄想的支配可出现拒食现象。如果护理不当,必然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意外。因此,做好精神病患者的拒食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1 拒食处理与护理 1.1 对被害妄想严重,认为食物中有毒者,应参加集体用餐,以消除患者猜疑,护理人员自己先尝或与其他患者对调饭碗,解除患者的疑虑。对个别患者尚可采用让其分饭的方法,使之消除顾虑。  相似文献   

18.
我们在 2 0 0 0年收治的精神疾患的患者中有 2 0例伴有拒食。为了保证精神病药物治疗的顺利进行。我们对患者病态心理进行了分析 ,并采取适当护理措施 ,有助于消除患者症状 ,促进正常进食 ,现将我们的做法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2 0例均为女性 ,年龄 17~ 5 4岁 ,其诊断符合CCMD -2 -R诊断标准 ,病程 3个月~ 2 5年。2 心理分析2 .1 受幻觉、妄想支配拒食 患者中有被害妄想的害怕饭里有毒而不敢进食 ;有罪恶妄想的认为自己罪大恶极不能吃饭 ;有疑病妄想的常感到自己身体内某一部分坏了而不能吃饭 ;有关系妄想的认为别人暗示她不要吃…  相似文献   

19.
刘传满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2):2866-2866,2814
目的:通过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自杀的资料,从护理角度提出相应对策进行干预。方法:分析1995年1月~2008年12月住院期间32例有自杀行为患者的病历。结果:受精神症状支配28例,多次住院4例。结论:护理干预在自杀患者中起到重要作用,可减少精神病患者自杀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暴力行为通常是指直接伤害另一个人的躯体或某一物体的严重破坏性的攻击行为.精神病人在病情发作时精神活动不受意志支配更易出现暴力冲动行为,是精神科常见的危急状态.本文对2006年6月~200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60例精神病病人暴力行为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