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比较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ieroendoscopicdisceetomy,MED)与开放椎板开窗(open disceetomy,0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07年7月手术治疗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椎间盘镜组、开放椎板开窗组各24例),分别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按Nakai评分统计术后优良率。结果:椎间盘镜组和开放椎板开窗组术后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椎间盘镜组优于开放手术组。结论:椎间盘镜与开放椎板开窗术均能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症状,但椎间盘镜具有切口小、组织损伤轻、恢复较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与常规开放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00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MED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52例,常规开放手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8例。MED组及常规开放手术组疗效采用主观满意率问卷调查表及Nakai评分进行测定。结果: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组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国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11)、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维普期刊网关于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或者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试验组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对照组行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比值比、加权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Manager4.2软件.[结果]最终纳入国内7篇文献,随机3篇,非随机4篇,质量等级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路椎间盘镜组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表明在后路椎间盘镜和开放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RCT中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放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同样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MED与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ED)和开窗减压髓核摘除术(OD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 14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70例(MED组)行MED手术,采用旁正中小切口,在内镜下完成神经根探查、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78例(ODD组)行ODD手术,采用经椎板间隙开窗、神经根减压和椎间盘髓核摘除.主要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髓核重量及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术后疗效等.结果 MED组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ODD组,髓核重量及术后并发症组间无明显区别.两组术后JOA评分和改善率均明显提高,MED组术后疗效优良率高于ODD组.结论 MED及ODD术均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MED手术具有组织损伤轻和恢复较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椎间盘镜(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MED)与开放式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各自的手术适应证。方法在相同时间段内,两组病例采用统一的选择标准、疗效评定标准、手术由专人操作。结果随访6个月以上,对2种治疗结果进行比较,术后开放手术组的优良率为85%,MED组的优良率为90%。结论MED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好方法;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传统手术的微创化,其手术技能基本同传统开窗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可作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和膨出症手术治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5,(8):963-965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解放军第十医院2012年6月至2014年1月之间的14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给予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对其手术效果、不良反应、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研究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术后可下床活动天数为3.5±4.5d,平均术后住院天数为6.5±11d,平均手术时间为45±20min,平均出血量在60±20ml,均明显优于传统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实验组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2.9%,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后优于术前。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面,有在临床上进一步使用和推广的价值及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微创腰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MED)后复发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MED治疗的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症状复发73例.统计其症状复发的时间、原因及再次手术方式.结果 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复发平均时间为(5.6±2.3)个月.术后症状复发的原因:侧隐窝狭窄未解除33例(45.2%),原位突出14例(19.2%),游离型椎间盘突出未发现8例(11.0%),椎间盘炎8例(11.0%),相邻椎间盘突出5例(6.8%),术后腰椎不稳3例(4.1%),神经根粘连2例(2.7%).再次手术方式:MED 8例,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29例,半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21例,半椎板切除、横突间融合单侧椎弓根螺丝钉固定术4例,全椎板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前路椎间盘摘除植骨融合术7例,前路椎间盘摘除术1例.前3种术式占再次手术总数的79.5%.结论 MED治疗LDH术后复发时间一般在术后6个月左右.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合并侧隐窝狭窄未解除和摘除椎间盘不彻底致原位突出.MED治疗LDH术后复发多数可采用MED、椎板开窗或半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等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8.
腰椎间盘镜下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MED)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微创治疗方法. 因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治疗中. 我们通过临床研究对椎间盘镜下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的护理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6例,其中40例行小切口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小切口组),46例行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MED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术后腰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及ODI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均P<0.05),但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 >0.05).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MED组,但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ME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两种术式均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满意.相对而言,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创伤较小、手术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疗效。方法703例椎间盘病人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为MED椎间盘镜组326例,对照组为常规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组377例,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的时间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2.4%,对照组93.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恢复正常生活或工作时间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MED椎间盘镜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总体疗效与后路椎板间隙开窗术相同,MED椎间盘镜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种手术方案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显微内镜椎间盘切除术(MED)和开窗手术(OLD)两种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38例MED手术患者与42例OLD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以及治疗费用6项疗效指标。结果MED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日均低于OLD组,而治疗费用高于OLD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手术疗效、并发症例数在2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D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OLD手术适应症广泛、费用低。临床医师可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和经济条件,合理选用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间盘切吸术、胶原酶溶解术以及两法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对12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适应证分别选择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胶原酶溶解术以及联合治疗,按手术方法分3组(即切吸组A组,溶解组B组,联合组C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椎间盘切吸组总有效率87.7%(50/57),胶原酶溶解组总有效率85.4%(35/41),联合组总有效率92.3%(23/25)。结论: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联合胶原酶溶解术是目前临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第二代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2006年5月~2008年7月应用第二代腰椎间盘镜手术(MEDⅡ)治疗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33个间隙),单间隙突出者31例,双间隙突出者1例。腰3、42例,腰4、57例,腰5骶122例。结果: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2个月,平均(5.6±0.8)个月,优良率90.6%。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适应证和仔细操作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腰椎后外侧融合术(PLF)与腰椎后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照手术方式将10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分组,PLF组52例行PLF术治疗,PLIF组53例行PLIF术治疗,对比术后手术效果。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IF组术后总有效率94.34%高于PLF组8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能够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但PLIF组提高椎间高度和增加节段角度幅度明显高于PLF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PLIF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7.55%与PLF组15.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IF术治疗椎间盘突出较大或节段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恢复腰椎前柱支撑功能和重建腰椎生理曲度,符合腰椎生物力学原理,在促进患者腰椎功能早期恢复和提高生存质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激光减压术和Disc—FX系统椎间盘摘除、射频消融术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激光减压术39例及Disc-FX系统椎间盘摘除、射频消融术24例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法术前与术后7d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根据MacNab标准评定并比较术后6个月时的疗效,对比术前与术后6个月时MRI测得病变椎间隙高度的变化。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7d时VAS评分和术后6个月时椎间隙高度均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同时点比较,术后7d时VAS评分和术后6个月时疗效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椎间隙高度降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减压术和Disc-FX系统椎间盘摘除、射频消融术均能有效地治疗包容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两者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创伤大小和短期疗效的差别.方法:2003-01/2006—12,临床诊断为单纯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48例,随机分组,分别采用腰椎间盘镜手术和开放手术治疗.对术中、术后反映手术创伤的指标进行监测和观察.术后随访4mo~4a(平均21mo),按照日本骨科协会(JOA)制定的临床随访结果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MED和开放手术相比,手术切k7小、术中出血少、对神经根刺激小,术后全身炎症反应轻、腰部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短期随访结果显示MED组优良率为92.1%,开放手术组优良率为94.4%.MED和开放手术相比,两者之间短期疗效没有明显差别.结论:ME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的手术方法,和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术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优点,就短期疗效而言,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腰椎间盘切割术(PLD)与显微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远期疗效与生活质量,探讨每种术式的临床应用优势.方法 采用查阅原始病案、信函与电话相结合的随访方式,对2000年1月至2002年3月间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接受PLD治疗的患者共104例及MED治疗的患者82例进行远期随访研究,随访的内容包括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JOA腰痛疗效评定标准(JOA)、SF-36量表(SF-36)的评分,使用配对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LD组和MED组评价随访时间分别为5.2~7.3(6.6±0.7)年和5.3~7.2(6.4±0.5)年.MED组的远期ODI、SF-36评分要好于PLD组(秩和检验,P值分别为0.0397和0.0582),JOA信函问卷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秩和检验,P值为0.9742);而MED组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则明显长于或多于后者(方差分析,均P<0.01);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MED组3.49%,PLD组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结论 MED或P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好且稳定的特点.MED的临床远期疗效高于PLD,但是其并发症稍高,住院时间和费用也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可膨胀脊柱融合器(B-Twin)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失稳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1月~2009年11月我院收治的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失稳患者22例,均采用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联合B-Twin椎间融合治疗。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应用JOA评分进行评价,并计算改善率,复查时X线片和CT观察椎间融合及椎间隙高度变化情况。结果 2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70~110 min,平均83 min;出血量为200~400 mL,平均280 mL;术后随访16~40个月,平均34.3个月。术前JOA评分平均14.8分,末次随访时JOA评分平均27.6分,改善率达75%~100%。复查X线片、CT示椎间高度丢失率为18%(4/22),椎间隙植骨融合率为86%(19/22),无感染、血肿、神经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后路内窥镜下髓核摘除联合B-Twin椎间融合治疗腰椎退变失稳性椎间盘突出症创伤较小,出血量少,近期随访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路脊柱内窥镜下髓核摘除术(MED)治疗椎间盘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方法及其效果。方法 用MED治疗椎间盘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术中摘除髓核并同时扩大侧隐窝和神经根管。结果 术后随访50例,平均随访时间1年3个月。参照Nakano标准评定手术效果。优:37例,良:9例,可:4例。结论 MED治疗椎间盘钙化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创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只要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和熟练的手术技巧,便能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MED)与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F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4月至2012年1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8例单节段LDH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MED组(81例)和FD组(87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定期随访,采用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JOA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D评价患者手术疗效.末次随访时通过测量患者腰椎曲度、椎间隙高度、椎间水平位移和角位移评估患者腰椎稳定性.结果 MED组患者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FD组(P<0.05).所有患者均完成4年以上随访,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各项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均明显降低,FD组术后腰椎曲度较MED组明显减小,MED、FD组分别有1、3例患者出现腰椎失稳.结论 MED与FD治疗单节段LDH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MED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对腰椎稳定性影响小,是理想的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