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对15例天疱疮病人皮损组织进行了免疫荧光检查。结果表明:天疱疮病人不仅皮损及邻近正常表皮细胞间有荧光标记物沉积,而且发现汗腺及汗管细胞间也有同样现象。且见到病人血清中存在抗汗腺及汗管细胞间抗体。还发现落叶型和寻常型天疱疮荧光标记物在表皮沉积密度的分布存在差异。讨论分析了发生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抗天疱疮抗体对天疱疮抗体棘层松解的阻断作用,探讨天疱疮治疗的新途径。方法 制备出小鼠抗天疱疮抗体,在体外天疱疮器官培养基础上,采用病理学及直接免疫荧光技术,观察不同浓度及时相抗天疱疮抗体对天疱疮抗体致棘层松解的阻断效果。结果 抗天疱疮抗本在体外与天疱疮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减少天疱疮抗体与角质形成细胞的结合,小剂量时能减轻天疱疮抗体致棘层松解的程度,大剂量时则能基本阻断棘层松解的发生。结论 抗天疱疮抗体与天疱疮抗体结合后能有效地减轻或阻断棘层松解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天疱疮抗体对表皮角朊细胞粘合性连接(桥粒及其成分dg2/3)的影响,探讨棘层松解过程中桥粒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采用纯化的天疱疮抗体,建立天疱疮的器官培养模型和棘层松解模型,观察加入天疱疮抗体后不同时相表皮在光学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情况,并用抗dg2/3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天疱疮抗体在24小时内仅引起细胞间隙增宽;在48小时时可引起部分桥粒的破坏;72小时时可致胞膜变平滑,桥粒消失。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有桥粒成分的内部化。结论天疱疮抗体对桥粒及其成分的影响是在较晚期开始的,但桥粒的破坏是棘层松解的关键一环。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天疱疮抗体对表皮角朊细胞粘合性连续(桥粒及其成分dg2/3)的影响,探讨棘层松解过程中桥粒的动态变化情况。方法 采用纯化的天疱疮抗体,建立天疱疮的器官培养模型和棘层松解模型,观察加入天疱疮抗体后不同时相表皮在光学显微镜下和电子显微镜下的结构情况,并用抗dg2/3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天疱疮抗体在24小时内仅引起细胞间隙增宽;在48小时时可引起部分桥粒的破坏;72小时时可致  相似文献   

5.
6.
寻常型天疱疮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探讨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病理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的特点,为进一步研究桥粒蛋白在疾病中的功能变化所致的病理生理改变奠定基础。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寻常型天疱疮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男女之比1·12∶1,平均发病年龄43岁。皮损有典型的水疱、大疱。40·2%的患者有口腔黏膜损害,23%的患者以口腔水疱、糜烂为首发症状。除接受甲强龙冲击治疗的患者外,控制皮损所需的皮质类固醇剂量平均值为泼尼松64·5mg。结论寻常型天疱疮是一种存在循环自身抗体攻击皮肤桥粒蛋白引起大疱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评价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抗桥粒芯糖蛋白1、3抗体(Dsg1、Dsg3)在天疱疮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诊治经临床、组织病理及间接免疫荧光确诊为天疱疮的34例患者(试验组),选择同期排除天疱疮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 Dsg1、Dsg3;统计各检测指标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符合率。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73.5%(25/34)、2.8%(1/36)。Dsg1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6%(24/34)、0.0%(0/36),Dsg3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9.4%(27/34)、5.6%(2/36)。在天疱疮患者中,抗表皮棘细胞桥粒抗体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PPV、NPV、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3.5%、97.2%、96.2%、79.5%、85.7%,Dsg1分别为70.6%、100.0%、100.0%、78.3%、85.7%,Dsg3分别为79.4%、94.4%、93.1%、82.9%、87.1%。3种指标在天疱疮患者中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行血中循环抗体检测与具体靶抗原确认试验检测,能互相补充,减少临床漏诊,提高诊断阳性率。抗天疱疮抗体阳性结果对确诊天疱疮准确性较好,阴性者排除天疱疮的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鼠模型的建立,研究nAchRα9抗体对寻常型天疱疮(PV)棘层松解的影响.方法:取Balb/c新生鼠150只,随机分为15组,1~5组注射PV患者血清;6~10组注射nAchRα9抗体;11~15组二者同时注射.注射后,1,6,11组于12 h处死,2,7,12组于18 h处死,3,8,13组于24 h处死,4,9,14组于36 h处死,5,10,15组于48 h处死.从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和直接免疫荧光评价nAchRα9抗体对PV鼠模型棘层松解的影响.结果:6~10组新生鼠均未能出现棘层松解;12组较2组棘层松解程度增大;13组较3组棘层松解程度增大;4组与14组间、5组与15组间的棘层松解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chRα9抗体有可能增大PV-IgG诱导的天疱疮鼠模型的棘层松解程度,单纯nAchRα9抗体很难诱导棘层松解产生.  相似文献   

9.
天疱疮的临床分型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捷  潘萌 《上海医学》2007,30(1):1-4
天疱疮是一组大疱性皮肤和黏膜疾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和严重性等特点。临床表现为正常皮肤或黏膜表面出现松弛性水疱、大疱,尼氏征阳性。组织病理为棘层松解,表皮内可产生裂隙、水疱和棘松解细胞;真皮水肿,少数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浸润。天疱疮亦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中存在致病性的针对自身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18例天疱疮患者血清中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1(Dsg1)及抗桥粒芯糖蛋白抗体3(Dsg3)的表达水平和治疗前后的变化以及抗体指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关系,以探讨Dsg1及Dsg3在天疱疮患者的诊断、监测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18例患者通过病理及直接免疫荧光进行诊断,并用ABSIS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Dsg1及Dsg3抗体的水平,最后通过统计分析判断各指标间的关系及意义.结果 18例患者中Dsg1阳性13例,Dsg3阳性10例;治疗后的Dsg抗体指数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前后的Dsg1差值为3.13±13.52,Dsg3差值为3.81±1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例正常人血清中,Dsg1阳性2例,阴性18例;Dsg3阳性1例,阴性19例.Dsg1及Dsg3抗体检测的灵敏性分别为72.22%及55.56%,特异性分别为90%及95%.治疗前后的Dsg抗体指数与病情评分分别具有相关性(均为P<0.05).结论 天疱疮患者血清中Dsg1及Dsg3中抗体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其抗体水平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天疱疮的常规辅助检测,并用于监测病情变化及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评价一种新型根管充填糊剂--复方牡蛎糊剂潜在的皮肤致敏性.方法 采用豚鼠最大剂量试验方法,选用健康白色豚鼠40只,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粉剂组、混合物组、阳性对照组(各10只),分别于皮内注射9 g/L氯化钠溶液、材料粉剂浸提液、材料混合物浸提液、50 g/L 甲醛溶液与完全弗氏佐剂的乳化液,进行初次致敏,1周后进行二次致敏,于二次致敏后第14天进行激发接触,分别于24、48、72 h后观察注射处皮肤有无红斑、水肿现象,并计算致敏率.结果 阴性对照组、粉剂组与混合物组动物均无明显致敏反应,阳性对照组出现明显红斑、水肿现象.粉剂组致敏率10%,混合物组的致敏率为0.结论 复方牡蛎糊剂作为根管充填糊剂无潜在的皮肤致敏性.  相似文献   

13.
用超薄切片法对5例人腿部脾经与胃经低阻线下的表皮进行了电镜观察。发现该部表皮较薄;基底细胞之基部有外附基膜的胞突;桥粒随细胞分化形成及退化而改变;细胞间隙深部的大、浅部者小,至角化细胞无桥粒处又变大;棘细胞间有两类郎格罕细胞。依观察所见并结合文献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雨蛙素诱发的大鼠急性胰腺炎胰腺毛细血管透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实验性急性胰腺炎时胰腺毛细血管超微结构的改变并探讨其与急性胰腺炎的关系,方法:采用皮下注射雨蛙素建立大鼠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模型,用透射电镜观察胰腺毛细血管形态细胞的变化。结果:毛细血管腔内表面不规则,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核增大、线粒体肿胀、内皮细胞向腔内的突起增加,内皮细胞胞质内蚕饮小泡及“窗孔”数量均明显增加。结论:急性胰腺炎早期即存在胰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推测其与胰腺微血管通透性增高有关,并导致胰腺局部区域血液灌流不同,最终引起组织缺血,加速病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锇酸—二甲基亚砜—锇酸(ODO)法,对6侧人小腿部脾经与胃经低阻线区的表皮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基底细胞表面平滑;棘细胞表面有密集的微褶,胞质内张力丝束交织成网,与胞核关系密切;角化细胞表面可见稀疏的平行微褶,角化层表面可见多种类型的孔状结构。依观察所见结合文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以扫描与透射电镜观察家兔中脑水管室管膜上皮,主要有纤毛、微绒毛、花球状和泡球状结构,以及三种室管膜上细胞。中脑水管室管膜上皮的作用,实际上要比以前所预料者更为的重要,支持神经元—室管膜—脑脊液间通路的存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归脾汤加减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同时配合心理疏导、适度运动和规律生活,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归脾汤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归脾汤治疗失眠可做到因人而异,从本论治,因而疗效确切可靠,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临床疗效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用抗S100蛋白抗血清对面部播散粟粒状狼疮、着色真菌病、疥疮、日光性皮炎、银屑病及扁平苔藓的病损行免疫组化染色。前4种病真皮淋巴细胞浸润灶中均可见较多的S100蛋白阳性细胞(+++、++++),而在浆细胞密集区阳性细胞则很少或没有。表明此种细胞与炎症发生有关,但无疾病特异性,与郎格罕氏细胞的抗原提呈作用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中药沐浴涂搽剂是外治法的一种新剂型,用以治疗寻常痤疮、皮脂溢出、多汗及臭汗症、足癣及瘙痒症共318例,有效率分别为97.8%,100%,96%,100%及88%。本品具有消炎、杀菌、去脂、止痒及除臭等多种功能,其特点是见效时间快、有效及近期治愈率高、使用方便、副作用少,是防治皮肤病的一种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