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如果服药时间与人体节律相吻合,有些药的作用会发挥到最佳。正如海浪中冲刷海滩,人体每天也会经历类似涨潮和退潮的周期性冲动。大约每过24小时,消化、血压甚至呼吸都会经历高峰和低谷。医生们已经开始运用这种知识让高血压、哮喘和其他疾病的治疗方法同人体的节律相适应。知道何时是某种症状的高峰既可帮助医生诊断病情也有助于治疗各种形式的疾病。据魁北克拉瓦勤大学医学中心的加斯顿·拉布雷克  相似文献   

2.
海涛 《现代养生》2005,(11):4-5
人们正寻觅延长人类寿命的更有效的途径,其中适应人体内部规律的生物学延寿法——生物钟养生法便是科学家们的注意点之一。动物实验研究证明,干扰生物的时间节律会引起疾病。如将猴子的周期节律打乱,会导致心脏病;干扰蟑螂的时间节律,结果发生肿瘤。现代生物学和医学研究表明,在生物钟的支配下,人体各器官的机能时而亢奋,时而平和,交替张  相似文献   

3.
人体生物钟的研究,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人体生物钟理论认为,人的智力、感觉和体力状况各有其变化周期,周期分别为33天、28天、23天,并发生兴衰变化。以智力节律为例,当人体处于高潮时,精力集中,反应灵敏;低潮时,则精神涣散,反应迟钝、除上述三大节律外,近年来英国学者发现还有一大节律对人类也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性节律。研究认为,男性性节律是以15天为一循环周期,女性则是以27天为一循环周期。每个性节律周期的最后一天为性节律日,也称高潮日。每循环周期中间的一天为低潮日。性节律和其它生物节律一样,从人诞生的那…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很多事物存在着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简称“周期节律”:月圆月缺,寒暑交替;候鸟的南飞北回,走兽的动情周期。即使是人类的“表亲”——猴类,成年雌性也会出现周期性外阴红肿,以吸引雄猴与之交配,繁衍后代。有人认为,人类作为宇宙中最高级的生物,已无明显的周期节律。然而,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医学研究发现,人体中很多功能仍保留着“周期节律”:正常人体的体温是37℃,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人体节律理论,探讨了现职司机2551件行车事故与人体节律的相互关系。采用理论概率法,着重分析责任行车事故与各种人体节律3个时相(正、负、零)的各种组合之间的期望值与实际值之间的差异显著性,以证实人体节律理论的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情绪节律的零相(即N-C-N组合)的界值可明显增加责任行车事故的发生频率。  相似文献   

6.
正又是一年寒冬时,小雪大雪、小寒大寒,除了岭南四季如春外,我国的中、北、西部一派肃杀气象。江淮的湿冷,西、北的严寒,北方边省甚至化为冰雪世界天道循环,不为人所变更。严冬作为天道循环之一环,使大自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律得以圆满。人也顺应这四时节律来养生护体,这就是天人合一。然而,寒冷毕竟会造成人体的不适,寒邪侵入人体,还会引起诸多疾病。尤其是一些气血不足或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对寒冷的适应性更差,更容易受寒邪的危  相似文献   

7.
《医药与保健》2011,(7):29-29
“滴铃铃……”闹钟每天固定叫你起床,可是为什么很多人即使没有闹钟的铃声,也按时醒来呢?健康人体活动呈现24小时昼夜的生理节律,像人体的体温、脉搏、血压、氧耗量、激素的分泌水平均存在昼夜的节律变化,而像这种近似时钟的结构,我们称之为“人体生物钟”。那么人体24小时的生物钟都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8.
视觉效应是人体基本功能的一种效应,也是人们对环境节律的全面反应,为人类生命节律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视觉作用于环境,并通过视觉神经将信息传递给大脑皮层全控制系统中心,然后由神经系统将处理后的信息传递到人体各部位。良好的环境节律有助于视觉效应的提高,有益人们身心健康。如人们进入一  相似文献   

9.
坏消息     
《大众健康》2014,(3):13-13
上夜班易引发心血管疾病 近日,俄罗斯科学家研究证实,上夜班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这项研究发现,夜晚工作会破坏人体正常生理规律,长此以往会引发心血管疾病。研究人员解释称,人体内每个器官部有自己的工作节律,如果强行转换到夜间模式,将会打乱该器官与大脑、肾脏及心肌的同步工作节律,继而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相似文献   

10.
大自然万物必须遵循生物钟节律才能生存繁衍,人类也不例外。如果生物钟紊乱,身体新陈代谢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睡眠质量下降,导致人体过早衰老,因此保持生物钟的正常运转,维护良好的睡眠,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护好肛门     
“十男九痔”,说明肛肠疾患之多。以下六项对护好肛门,预防肛肠疾患有重要的意义。 便宜定时 应力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和新陈代谢是有节律的,破坏这种节律就会影响健康。  相似文献   

12.
平战两用脑电节律调节仪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仪器根据人体在各种心态下能产生的α、β、θ、δ脑电波节律不同的特性,利用人工制造的不同节律的低频磁场作用于人体,使人体产生的波与其“同步”,达到调节人体心理状态的目的,用于治疗和预防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咀嚼运动是人体一项非常重要的功能,除了与人体的进食、消化有重要关系外,还可以增加大脑相应区域的血流和激活程度,提高人体的认知、记忆等功能~([1-2])。咀嚼运动具有节律性和半自律性,基础节律由位于大脑网状结构的中枢模式发生器(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控制,大脑的高级中枢如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等也参与了咀嚼运动的调控~([3-4])。  相似文献   

14.
人体顺应自然,在一天24小时当中,有着生命的节律。上午工作学习紧张,代谢也比较旺盛;晚上以休闲休息为主,代谢也有所下降。所以,同样热量的食物在早上吃,相对而言不太容易长胖。那些刺激人体兴奋、促进热量散发、提高身体活力的食物,最好能够在早餐和午餐吃。  相似文献   

15.
<正>钙是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一种矿物质,约占人体总重量的1.5%~2.0%。它不仅参与骨骼的形成,而且在人体神经、肌肉应激,神经兴奋传递,心脏节律的维持,血液凝固,白细胞  相似文献   

16.
学会护肛     
"十男九痔",说明肛肠疾患之多.以下六项对护肛和预防肛肠疾患有重要作用. 便应定时应力争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因为人体的"生物钟"和新陈代谢是有节律的,破坏这种节律就会影响健康,包括肛肠健康.  相似文献   

17.
牛津大学Wellcome Trust人类基因学中心的科学家发现,调解人体24小时节律的DNA同时也可以控制血压。  相似文献   

18.
我们知道,人的一切生命活动,无论是工作、睡眠,还是细胞的分裂以及体内激素的分泌,是受体内生物钟节律所控制的。最近,关于生物钟节律的研究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并提出了第二生物钟学说,以区别于人体最初形成的和总体的生物钟节律(又称第一生物钟节律,或主节律)。这一学说是由日内瓦大学分子生物系的研究人员首先提出。他们确认,人体中几乎所有的细胞都具有第二生物钟,按照太阳的升落来制造蛋白质。研究小组  相似文献   

19.
失眠的烦恼     
良好的睡眠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正常的睡眠是指正常的睡眠节律和时间。一般情况下是白天清醒,夜间睡眠,至于睡觉的具体时间则因人而异。睡眠的节律性与个人的生活习惯有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生物钟。适当的睡眠是良好的休息,充足的睡眠就像充电一样,人们会感到神清气爽、心情舒  相似文献   

20.
<正>5月21日是农历小满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跨入夏季。专家提醒,这个节气因为高温、多雨等原因,人体的阳气容易受损,体内湿气会增加,情绪也会更加烦躁,尤其要注意"三满"对身体健康的危害,及时对症处理,做好养生保健。满汗贪凉易伤阳养阳按揉足三里进入"小满"后,气温不断升高,天气渐热,暑热邪盛,汗液的排泄也会加快,中医认为"气随汗脱",而"气者阳也",所以人体的阳气也会因此受损。此外,热天人们比较贪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