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CT血管成像(CTA)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颅脑血管CTA27例,颈部动脉CTA8例,肺动脉CTA10例,冠状动脉CTA6例,主动脉CTA11例,下肢动脉CTA11例。采集的原始数据经主机上的重叠层厚基础重建后装载到后处理工作站,使用三维软件的最大密度投影(MIP),表面遮盖重建(SSD)及容积漫游技术(VRT)等功能软件进行重建及评价。结果73例中有71例检查部位的血管显示良好符合诊断要求,共发现血管异常63例,其中脑动脉瘤7例,脑动静脉畸形5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2例,脑血管闭塞2例,脑胶质瘤2例,脑膜瘤3例,颈动脉狭窄4例,椎动脉狭窄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放置术后1例,肺动脉栓塞3例,肺癌侵及肺动脉5例,冠状动脉狭窄3例,主动脉夹层4例,主动脉明显钙化狭窄5例,主动脉瘤2例,肝癌2例,肾动脉狭窄2例,Budd-Chiari综合症2例,髂外动脉闭塞2例,股动脉狭窄5例。结论结合CT轴位图像及各种重建成像,MSCTA能显示全身各部位血管及血管相关病变的范围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是一种安全、简便、可靠、无创伤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在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7月在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治疗的100例疑似双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C T angiography,CTA)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  相似文献   

3.
多层螺旋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显示冠状动脉狭窄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对临床疑诊冠心病的38例患作MS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回顾性心电门控、0.5s螺旋扫描、一12,脏单扇区重建算法和静脉注射对比剂),其检查结果与插管法冠状动脉造影对照。结果:在38例患的152支冠状动脉中,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为104支(占68.4%)。对于CT图像能够满足管腔评价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MSCT显示冠状动脉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和78.4%。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7.1%和87.9%。若将CT图像不能满足评价的≥50%狭窄的13支冠状动脉包括在内,其诊断敏感度为61.4%。结论:如CT图像能够满足影像学评价.MSCT对冠状动脉狭窄(≥50%)的显示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诊断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50例疑似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患者,借助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进行检查和诊断,设为观察组,以患者后续治疗资料为金标准,分析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的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检出率为96.67%(145/150),较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215),观察组混合斑、软斑、硬斑检出42例、49例、52例,正确率为98.62%(143/145),较金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0.193)。结论: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技术可敏锐完成冠状动脉斑块及狭窄检查、诊断,检出率和诊断正确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5.
多层螺旋CT扫描和三维重建在骨折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表面遮盖成像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0例骨折患行多排螺旋CT扫描后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表现遮盖成像。结果 40例患共计34例骨折。二维多平面重建和三维表现遮盖成像能更直观的显示骨折的具体情况。结论 CT二维、三维图像重建对于骨折的显示各有优缺点,两应结合使用。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及三维重建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肺动脉栓塞(PE)简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危急重症,死亡率20%~30%[2]。PE的临床表现各异,无特异性症状,误、漏诊率较高。为此,作者应用16层螺旋CT对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检查,并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肺动脉进行三维重建,成功地检出肺动脉栓塞患者12例。本文旨在探讨和总结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材料与方法12例患者中,男8例,女4例。年龄23~75岁。临床表现:胸闷、呼吸困难、憋喘、咳嗽、咯痰、咯血、胸疼。病史1d~2个月。10例有下肢深静脉血栓,其中,脊柱骨折后5例;剖腹产术后3例;脑外伤后2例,2例无明显诱因。西门子Somatom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机,扫描参数为管电压120 kV,管电流160 mA。扫描条件为:探测器16×0.75 mm,螺距1.25~2.0。对比剂为优维显(370 mgI/ml),注射速率3.5mL/秒,注射总量80~100 mL。延迟15~16 s开始扫描,扫描范围从肺尖至两肋膈角水平。检...  相似文献   

7.
肺动脉栓塞(PE)简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1],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危急重症,死亡率20%~30%[2].  相似文献   

8.
肺动脉栓塞(PE)简称肺栓塞,是指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栓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 ,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危急重症,死亡率20%~30% 。PE的临床表现各异,无特异性症状,误、漏诊率较高。为此,作者应用16层螺旋CT对疑似肺动脉栓塞患者进行检查,并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T),多平面重建(MPR)技术对肺动脉进行三维重建,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仿真血管镜的成像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已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病例,其中60例为增强扫描,20例为平扫,将患者的原始扫描数据进行低对比强化(kernel≤30f)及薄层(层厚及层间距均≤3.0mm)图像重建,然后把重建图像导入CT3D工作站,利用机器所带软件Fly—Through通过调整阈值做仿真内镜观察并做出分析评价。结果 60例增强扫描的患者均能获得大血管的类似内窥镜图,42例能显示到2级分支血管腔镜图,8例获得3级分支其以下血管腔镜图。发现动脉钙化及斑块12例,动脉瘤2例,血管畸形3例,血管狭窄4例;在图像质量和解剖细节方面,CT仿真血管镜能较横断图像获得更多的信息。结论 多层螺旋CT血管仿真内窥镜可比较直观地观察血管腔内的情况,显示管壁的钙化及揭示管腔狭窄的原因,其最大的优势是快速和无创伤性。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MSCTPA)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肺栓塞的19例患者行胸部增强扫描,对原始数据采用MIP、VRT及MPR技术对肺动脉进行三维重建.结果 CT诊断肺动脉栓塞12例.病变累及肺动脉主干、肺叶动脉、肺段及亚段动脉共104支.结论 多层螺旋CT肺血管造影无创、快速、敏感性高,是诊断肺动脉栓塞的首选检查方法,并能为疗效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与MRI在诊断脑干梗塞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既做MSCT检查又做了MRI检查且有完整临床资料的病例。结果:42例脑干梗塞中MRI都能明确显示病灶和做出明确诊断。MSCT明确显示脑干梗塞病灶和做出明确诊断25例,隐约可见病灶和做出可疑性诊断8例,因伪影干扰等而不能显示病灶9例。结论:对脑干梗塞的诊断(特别24小时内的脑干梗塞),目前MRI明显优于MSCT,但多排螺旋CT明显减少了“亨氏暗区”伪影对脑干影像的干扰,明显提高了脑干梗塞的显示率和诊断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的MSCT表现,评价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经64层螺旋CT诊断及临床证实的AD成像资料,运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成像等后处理方法显示真腔、假腔和内膜片。结果 50例AD均清楚地显示主动脉全程及其主要分支,均能辨别真腔、假腔、内膜片及撕破口部位,其中DebakeyⅠ型15例,DebakeyⅡ型6例,DebakeyⅢ型29例。主动脉弓三大分支受累5例;腹腔干受累9例;肠系膜上动脉受累10例;右肾动脉受累8例,左肾动脉受累12例;右侧髂总动脉受累7例,左侧髂总动脉受累13例,双侧髂总动脉均受累5例;合并动脉瘤或瘤样扩张4例;合并假腔内血栓形成10例;合并主动脉壁钙化23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为主动脉夹层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信息。  相似文献   

13.
髋臼骨折属严重而复杂的急性创伤,术前正确诊断和分型尤为重要。笔者通过对2 4例髋臼骨折患者MSCT图像分析,探讨其在髋臼骨折中的应用价值。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对2 4例髋臼骨折患者分别摄骨盆平片和行MSCT容积扫描。其中男18例,女6例,年龄2 6~6 8岁,平均39.4岁。右髋臼骨折13例,左髋臼骨折10例,双侧骨折1例。15例手术治疗。1.2 扫描方法 使用东芝Aquilion多层螺旋CT机,扫描范围自髂骨体至坐骨结节,层厚2mm×4 ,螺距3.5 ,重建间隔1mm。应用多平面重建(MPR)和容积重建(SVR)、表面遮蔽重建(SSD)、电子分离技术重建图像。2…  相似文献   

14.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泌尿系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正常肾10例,正常输尿管7例,泌尿系疾病29例)泌尿系病例行多层螺旋CT扫描后均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横断面图像进行重建.结果根据疾病和诊断目的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重建方法进行重建.MIP图像对肾动脉狭窄及全尿路显示有很好效果,MPR图像可用于显示各种占位病变的位置、大小、范围等,SSD和VRT图像适用于显示肾脏畸形、肾脏肿块、肾结石和输尿管变异等.结论对于不同的泌尿系疾病,采用不同的三维重建方法对疾病的诊断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5.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6例病人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及护理,结果5例病人出现轻度造影剂变态置应症尊:2例病人出现穿刺点局部造影剂外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其余均达到诊断目的,得出做好造影前、中、后的护理是取得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在脑动脉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15例经手术或血管造影(DSA)证实的脑动脉瘤患者术前行螺旋CT血管造影容积扫描,运用最大密度投影(M IP)、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T)、表面遮掩法(SSD)三维重建进行诊断。结果 215例病例成像清晰,DSA或手术(病例均行DSA检查、207例行手术)证实,215例共238个动脉瘤,其中CT血管成像(CTA)及三维重建正确诊断230个动脉瘤,漏诊8个动脉瘤,误诊1个动脉瘤,手术发现DSA漏诊3例共3个动脉瘤。其中M IP、MPR正确显示230个、VRT显示221个、SSD显示219个。本组CTA敏感性为96.6%,阳性预测值99.6%。CTA检查与DSA检查敏感性和阳性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脑血管成像与三维重建技术能较准确显示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合理利用不同三维重建技术能提高脑动脉瘤诊断准确率,对临床术前评估及术后复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多层螺旋CT是指在一次扫描旋转过程中能同时获得多达4个层面以上图像投影数据的成像系统。是CT发展的又一次革命性创新,其扫描速度由普通CT的几秒提高到亚秒,成像速度及图像质量也明显提高,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大大促进了临床诊断成像技术的发展。本文就多层螺旋CT机技术原理及其临床应用作一粗略概述,以共同提高对新技术的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18.
浅谈多层与单层螺旋CT的应用区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层螺旋CT由于采用多排探测器,其技术性能远远优于单层螺旋CT。探测器排列方式和数目的不同以及采用更大热容量球管是两者结构上明显的差异。另外,在具体应用上,多层螺旋CT与单层螺旋CT还有以下几点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在结肠病变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16层螺旋CT对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结肠癌、2例纤维结肠镜证实结肠息肉和1例结肠癌合并一枚息肉共18例患者进行CT容积扫描,在AW4.1工作站进行三维成像和仿真内窥镜、多平面重建观察,并与手术病理或纤维结肠镜结果相对比。结果18例CT结肠成像效果良好,诊断16例结肠癌病变范围、浸润情况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与手术结果基本一致。结论16层螺旋CT结肠成像对结肠癌术前分期有很高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成像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输尿管三维重建技术(MSCT-IV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4例疑有输尿管疾病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三维重建.结果84例中结石30例,先天变异及畸形24例,癌肿7例,结核5例,炎性狭窄6例,邻近器官恶性肿瘤累及输尿管8例,其他4例.MSCT-IVU不仅能清晰地显示输尿管走行、腔内改变、梗阻部位及原因,还可以同时显示管壁及腔外情况.诊断准确率为98.81%(83/84).结论MSCT-IVU是诊断输尿管病变极好的影像检查方法,可在临床上常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