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省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971~1974年我们对本省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称钩体病)进行疫源地调查,现已了解钩体病在我省的流行特征、传染源及菌群分布。分析报告如下。自然地理概况及流行病学特征一、自然地理概况我省分为淮北平原,江淮之间丘陵地带,江南山地丘陵地带3个区域。全省年平均气温在14~16℃,年平均降雨量在750~1800毫米、6~8三个月的降水总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35~60%。二、流行病学特征 1.淮北平原1962年发现病例,1971~1973年发生三次大流行,最高发病率达267.1/10万。由于暴雨后河水四处外溢,引起疫水扩散,人与之接触而流行。一般发洪后3~4天出现病例,8~14天达高峰,洪  相似文献   

2.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本省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之一,其流行广泛。猪是本省某些地区本病病原的主要储存宿主,因猪而引起的洪水型爆发流行已有数起报导。我们监于本省养  相似文献   

3.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在本市是一种危害人民健康,影响“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的急性传染病。为了贯彻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和“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  相似文献   

4.
钩端螺旋体病(下称钩体病)是我区常见急性传染病之一。我区于1970~1976年进行过较全面的调查研究。为较系统地掌握本病在我区的流行规律,更好地为防治本病提供依据,现将31年(1954~1984年)来的流行病学资料整理分析如下。一、基本情况全区14个公社,约100多万人口。地处珠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果、菜,并饲养家畜、家禽。田中鼠类和小螃蟹繁生。人们喜爱在河涌游泳、洗澡。二、发病情况早在1953年新滘公社崙头村养鸭员中发生  相似文献   

5.
1991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驻琼某部在野营拉练途中,一次性发生钩端螺旋体病9例,死亡1例。为查明发病原因,吸取教训,我们及时沿行军路线、驻训点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及血清学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流行病学特征 一、发病情况 参加野训人员共692人,其中干部103人,战士589人,均为男性,发病9人、罹  相似文献   

6.
7.
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是一种人、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我区解放前还不知道本病的存在。1958年黄氏首次报告2例病人(经血清学确诊)。1970年我们从病人和鼠类、猪等宿主动物分离到病原体,证实我区存在着钩体病的疫源地。随着我区广大医务卫生人员对本病的认识不断提高和调查工作的逐步深入,对钩体病在我区的分布、流行特点、宿主动物及流行菌型等情况已基本明确,现将我区四年来(1970~1973年)的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湛江地区位于广东省西部,地理座标介于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区对钩端螺旋体病,除报道过二例实验室感染者外,一直未见有报告。1971~1972年对可疑“流行性乙型脑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学及血清学调查,证实了患者并非“乙脑”,而是钩端螺旋体病。其病原除一株为豕亚型外,主要为波蒙那型钩端螺旋体。传染源为猪。  相似文献   

9.
巫溪县1993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调查分析刘剑波向承秋巫溪县卫生防疫站钩端螺旋体病是由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属于自然疫源性疾病。带菌的鼠和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病原体随尿排出污染环境和水体。我县是钩体病的流行疫区,1987年前有散在病例...  相似文献   

10.
11.
一起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在旌德县自1971年后,历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和流行,1990年发生较大流行,局部地区发生爆发流行,全县平均发病率达17.8/10万。为搞清流行情况,以便采取适宜的防制措施,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材料来源 1.来自县医院、各乡卫生院报至县防疫站并经核准后的传染病报告卡和发病情况登记表。 2.现场调查。  相似文献   

12.
钩端螺旋体病是由于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所致的一组疾病,它开始是以发热,出血现象,黄疸及肾功能损伤等“典型”症候而被认识的,但是经过医学界的多年来的研究,已对本病加深了了解,本病实际上包括许多不同临床表现的类型。过去我国对于本病一向认为是少见的疾病,但是经过我院热带病研究组两年多在广东、云南二省调查研究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来看,本病远非一种少见的疾病,使我们感觉到它是我国比较严重的流行性传染病之一,在某些地区每年都有严重的流行,造成人民健康上与经  相似文献   

13.
钩端螺旋体病(以下简称钩体病),是由一群致病性钩端螺旋体(以下简称钩体)引起的人、畜和野生动物共患的自然疫源性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现于1886年,曾命名为外耳氏病。近二十多年来,钩体病已在许多国家中被发现。其分布遍及世界五大洲,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和终年冻土地带均有这种病的踪迹。我国第一个确诊病例报告于1934年(广州)。解放后,在毛主席的革命路线指引  相似文献   

14.
1977年7月中旬,黄陂县陆续出现一批发热、头痛、出血的病人,轻者似流感,重者病情变化急剧,出现胸闷,气急、呕血而迅速死亡。据不完全统计有504例病人,死亡7例。为了查清病情,积极防治,我们在发病较高的一个大队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流行病学的现场调查,结合病人的症状,证实是一次稻田型钩端螺旋体病的暴发流行。报告如下: 一、一般情况 该大队原属湖沼地区,经围垦后已成水稻、棉产区。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又在堤外湖沼  相似文献   

15.
钩端螺旋体病在新加坡不是法定传染病,但它的发病率是高的。1971年新加坡政府病理学部报告149例,1973年198例,1976年112例。根据致敏红细胞溶解抗体滴度≥1/100,钩端螺旋体的主要血消型是L bataviae,其它为L autumnalis、L tarassovi、L icterohaemorrhagiae、L javanica等。1968年在实验室动物大鼠中流行L bataviae钩体病,该实验室的1名实习生和1名毕业学生传染本病而使前者死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钩体病”在吉安地区流行特点和规律,为防止今后暴发流行提供经验。方法将吉安地区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从随机抽查健康人群和动物(包括病人)的血培养、凝集试验、定群定型以及豚鼠传代试验所得的结果来看,吉安地区除宁冈县尚未获依据之外,其余12个县市(区)均查出了勾端螺旋体。结论从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证实,吉安地区的发病在山区多为稻田型,沿赣江两岸多为洪水型。菌株分型有6种,但以犬型和波摩那型为主。临床常被误诊为流感或伤寒、脑膜脑炎。青霉素治疗有特效,病人出现赫氏反应属正常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南平市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状况、疫源地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临床表现、疫苗接种情况等调查,基本掌握我市钩体病流行规律,为当今农业生产结构下提出针对防治对策。方法:收集并分析南平市钩体历年疫情、临床资料,开展疫区类型、宿主动物、钩体菌群等调查。结果:南平市地理环境、气侯、植被等适宜钩端螺旋体菌生长。44年来流行曲线呈波浪型,5-11月为流行期,九十年代后以浦城县流行为主,总发病率呈下降趋势。疫源地有三种生境类型。流行形式以稻田型为主。农村男性青壮年受感染发病最多。宿主动物以黄毛鼠、黑线姬鼠、褐家鼠为主,分离出14群钩体菌株,而且带菌率高。近年猪宿主作用下降。病人血清检出13群钩体感染,健康人群检出14群钩体抗体,隐性感染率15.15%。“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的安全性及免疫效果是肯定的,完全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结论:南平市存在钩体自然疫源地.是福建省较严重的钩体流行疫区,有明显季节高峰,宿主动物种类多,流行菌群有14群,稻田型流行为主,病例临床表现复杂,疫情虽然呈下降趋势,凶险型病例增多,“福建新丙五价”钩体菌苗可以预防相应菌群疫区钩体病流行,但是防治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8.
19.
1991年汝南县钩端螺旋体病暴发流行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汝南县发生不明发热病例达数百人。经流行病学、血清学调查,结合临床表现证实为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流行属雨水型;以黄疸群赖型为主;临床以流感伤寒型和肺出血型为主。其中肺出血型占有如此高的比率,在我省历史上尚属首次;病死率很高;猪和家鼠为本次流行的传染源或宿主;人群主要通过与疫水接触而感染;发病呈灶状分布,与带菌动物的数量、环境污染程度、个人生活习惯等有关。  相似文献   

20.
钩端螺旋体病在浙江分布很广,危害性甚大,为了更好地开展防治本病的工作,我们对浙江绍兴柯桥、钱清地区9年中(1963~1971年)共发生的钩端螺旋体病2,380例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研究,部分病人作了逐家访问。为了寻找构成流行的可能因素,我们对当地的地理景观,当时的气象变化等作了分析,调查结果综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