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两种栓塞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的效果.方法 将6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碘油+明胶海绵+丝裂霉素混合栓塞剂栓塞瘘口及肿瘤,再行经导管动脉内化疗栓塞术,对照组采用单纯明胶海绵颗粒栓塞瘘口及肿瘤,再行补充化疗栓塞术.对比两组患者动静脉瘘口栓塞程度、瘘口再通情况、肿瘤治疗客观疗效及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完全栓塞30例(100%),对照组完全栓塞21例(70%),部分栓塞9例(30%)(χ2=8.37,P=0.02);观察组、对照组再通率分别为10%(3/30)、60%(18/30)(χ2=4.812,P=0.028),观察组肿瘤治疗客观疗效和生存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取碘油+明胶海绵+丝裂霉素混合栓塞剂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瘘介入治疗明显优于单纯明胶海绵颗粒,且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治疗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造影证实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病例,收集介入术前后临床资料,总结瘘口栓塞方法、栓塞效果和术后不良反应,分析血生化指标改变.结果 38例肝动脉-门静脉瘘患者中的31例(81.6%)和4例肝动脉-肝静脉瘘中的2例(50.0%)瘘口栓塞有效;介入及封堵术后无明显肝功能损伤,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于合并肝动静脉瘘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联合瘘口栓塞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肝动脉介入治疗对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复发性肝癌患者76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9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经皮瘤内无水酒精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Karnofsky评分以及白细胞下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4.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总增加率为61.5%,对照组为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总下降率为28.2%,对照组为4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复发性患者肝动脉介入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能够明显改善患者Karnofsky评分,减少白细胞降低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的介入栓塞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DSA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伴有肝动—静脉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瘘口部位、大小及肿瘤染色情况,采用明胶海绵和(或)无水酒精和(或)聚乙烯醇(PVA)封堵瘘口并行碘油化疗栓塞,观察其疗效。[结果]28例完成碘油化疗栓塞(TACE),其中23例一次封堵成功,5例因有多发瘘口,反复栓塞,仍有少量瘘口不能完全封堵。4例因瘘口大,同时有门静脉主干瘘,仅行化疗灌注(TAI)。在后续介入治疗中发现,瘘口封堵成功者,9例瘘口重新开通或有新的瘘口出现,3例再次封堵瘘口后成功。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3.75%、78.13%、37.50%。[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合并肝动—静脉瘘,术中有效的封堵瘘口能为肿瘤的碘化油栓塞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可提高介入治疗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5.
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肝动脉化疗栓塞(HACE)对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治疗作用及影响患者预后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随访35例H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其中14例患者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21例患者术中行肝动脉插管,术后经药物泵定期化疗栓塞。单因素分析各临床病理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多因素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行HACE治疗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8·3个月,其半年、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7·5%、15·7%和0。单因素分析提示门静脉癌栓部位、化疗栓塞次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多因素分析仅提示门静脉癌栓部位影响患者的预后。结论:H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门静脉癌栓的部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
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原发性肝癌(HCC)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同时也存在很多限制和不足,提高肝癌总体疗效依赖于综合治疗已成为共识,发挥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势,避免其缺点,增加其协同作用,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肝癌总体疗效.  相似文献   

7.
1986年12月─1992年12月,我们应用各种栓塞剂治疗晚期肝癌219例,其中男性187例,女性32例;年龄18~90岁,栓塞剂为:明胶海绵(A组,44例);MMC葡聚糖微球(B组,58例);碘化油(C组,50例);MMC葡聚糖微球─CDDP─碘油多相乳剂(D组,67例)。结果,“化疗性栓塞组”(B,C,D组)在使肿瘤缩小,AFP水平降低及延长患者生存期等方面均优于明胶海绵栓塞组(A组)。“微球栓塞组”(B,D组),可以明显的延缓侧支循环的建立,统计学结果显示,患者生存期与栓塞剂的种类有关。笔者认为,MMC葡聚糖微球─CDDP─碘油多相乳剂是一种理想的肝动脉栓塞剂,本文还对各种栓塞剂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对存在肝动脉肝静脉瘘的肝癌肺转移的预防作用。方法:对28例存在肝动脉肝静脉瘘的肝癌患者,13例单纯行肝癌的介入治疗(对照组);15例行肝癌的介入治疗联合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BAI)(治疗组)。随访记录两组患者的肺转移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病例随访3~12个月。对照组发生肺转移9例,3、6和12个月肺转移率分别为55.6%、100%和100%,其生存率分别为69.2%、30.8%和7.70%。治疗组仅见2例肺转移,其3、6和12个月肺转移率分别为0、7.70%和14.3%,生存率分别为93.3%、86.7%和46.7%。两组肺转移率及生存率对比有明显差异。结论:对存在肝动脉肝静脉瘘的肝癌行预防性支气管动脉化疗灌注可以有效预防肺转移,提高病人生存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所致咯血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本组33例患者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栓塞材料为 PVA 颗粒、弹簧钢圈。结果术后即刻止血率100%,1例晚期肺癌患者术后1个月出现新的瘘口,行二次栓塞,其余患者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对于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所致咯血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评估经首次导管化疗栓塞(TACE)后,碘油栓塞不完全的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序贯适形外放射治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月,纳入首次栓塞不完全的50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两组,25例患者依据病情进行2~3次单纯TACE,25例序贯采用三维适型外放射补充治疗。测量肿瘤大小变化评价肿瘤的反应,评估治疗毒副作用。结果 单纯TACE组治疗前后平均肿瘤直径分别为(8.37±9.15)cm和(4.22±5.66)cm;TACE放疗组治疗前后平均肿瘤直径分别为(8.65±6.89)cm和(3.86±4.32)cm。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ACE放疗组总有效率为52%,完全反应16%,部分反应36%。两组患者1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48%和6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没有出现三级及更高级别的毒副作用。结论 对首次栓塞不完全的肝细胞癌患者,序贯采用三维适型外放射补充治疗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毒副作用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1.
周石 《肿瘤防治研究》2022,49(6):552-556
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全球第6大常见恶性肿瘤,肿瘤相关性死亡中排名第三。我国肝癌发病率和病死率在男性和女性中均位列前五,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就诊时可手术切除的患者不到30%。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已在肝癌治疗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本文将重点对经动脉化疗栓塞、经动脉放射栓塞、经皮射频消融、微波消融等介入治疗方式,以及介入治疗与分子靶向、免疫联合治疗方面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Bax基因对肝癌细胞促凋亡作用及转基因途径对转染效率的影响.方法:双腺病毒载体系统介导Bax基因转染人肝癌细胞系QGY7703,并将Bax基因通过鼠尾静脉、肝动脉进行转染,观察细胞凋亡及不同转染途径对靶器官的影响.结果:1)Bax基因转染导致人肝癌细胞凋亡.实验组凋亡百分率明显高于各对照组.2)肝动脉插管组LacZ在靶肝细胞转染率高;非靶器官分布表达少,靶/非靶比值大(P<0.05);阻断血供有利于以较小病毒滴度获得较高的转染率;尾静脉组靶肝细胞转染率低,在非靶器官分布表达多.结论:应用肝动脉超选择技术,经肝动脉传输Bax基因治疗肝癌具有安全、低毒和靶向选择性,为Bax经肝动脉基因治疗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对巨大肝癌进行术前放射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能切除巨大肝癌经术前放射治疗缩小后切除的新途径。方法:术前放射治疗采用曾认为对肝癌疗效欠满意的放疗技术加以改良为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和分段放疗,放射总量达50—60Gy,放疗后3—4周,肝癌缩小后切除。结果:1987年6月-2000年12月,经放射治疗不能切除巨大肝癌84例,缩小后入选12例二步切除。此12例肝癌经术前放疗后,肿瘤最大径由11—18cm(中位14cm)缩小为6~8cm(中位7cm);CT显示肝门淋巴结转移灶2cm、癌旁多个卫星病灶1—3cm各1例经放疗后病灶消失;1例AFP转阴者病理仍发现有存活的肝癌细胞。无手术死亡。未见放射性肝炎或术后严重并发症。随访:放射剂量〈50Gy者3例术后6—10月复发死亡;〉50Gy者生存1年以上9例(75.0%),3年以上5例(41.6%),5年以上4例(33.3%),10年以上3例(25.0%),17年以上1例仍健在。结论:术前放疗采用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和分段放疗是不能切除巨大肝癌的缩小后切除的新途径。采用放射剂量50—60Gy,放疗后3~4周手术可能比较适宜,远期随访结果令人鼓舞。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冷循环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71例确诊为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分期是Ⅰa~Ⅲa,随机分为治疗组(PMCT和TACE联合治疗组)33例,对照组(TACE组)38例。治疗组患者先行TACE治疗,2~4周后根据复查的AFP和CT/MR等的影像学检查决定再次行TACE或者PMCT。随访时间5~48个月(平均25.5个月),随访内容包括AFP、肝功能、影像学资料、并发症等。根据随访的生存时间、复发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1、2、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是84.23%、72.29%、61.96%和55.84%、22.79%、11.40%,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的肝癌患者的6个月、12个月、24个月累积复发率分别6.06%、9.09%、24.24%和7.89%、31.57%、60.52%。TACE联合PMCT治疗肝癌没有严重并发症,对肝功能的损害轻。治疗组33例有5例合并动静脉瘘(AVF),经动脉栓塞治疗后2例AVF消失,3例治疗后效果不理想的患者行PMCT后AVF消失。结论:本组研究初步显示,TACE联合PMCT治疗原发性肝癌是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在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应用近、中期的效果好。PMCT提供了治疗肝癌合并AVF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超声血管造影在肝癌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声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HCC)在经皮肤动脉栓塞术(TAE)治疗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造影剂Levovist经肘静脉注入的方法,检查12例HCC患者在TAE治疗前后血供的变化情况。要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的半定量测量方法,判定栓塞前后肿瘤血供的丰富程度,并与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声血管造影与DSA在探查肝癌TAE治疗前后肿瘤血供方面无差异(P〉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射频消融(RFA)对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的治疗价值。方法对34例肝癌合并APS患者,针对APS和肿瘤行射频消融治疗,2周后行肝增强CT或MRI扫描并行TACE治疗。比较肿瘤消融、坏死效果及APS分流道封闭情况。结果射频消融术后15例中央型APS完全消失4例,分流减少8例,3例无明显变化;10例肝段型APS,有3例术后APS消失,5例好转,2例无变化;周围型9例,术后消失5例,好转4例。38个消融病灶中,完全坏死11个病灶,14个病灶坏死面积超过50%,坏死50%以下有8个病灶,4个病灶RFA术后强化面积无变化,1个病灶进展。术后随访3~12月,3、6、9、12月累计生存率分别为100%、94.1%、82.4%、73.5%。结论射频消融联合TACE是治疗肝癌合并肝动脉-门静脉分流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Thi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 in treating Elderly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HPC). Methods: Clinicalstudies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TACE on response and safety for patients with EHPC were identifiedby using a predefined search strategy. Pooled response rate of treatment were calculated. Results: In TACEbased regimen, clinical studies which including patients with EHPC were considered eligible for the evaluation ofresponse. And, in these TACE based treatments, pooled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in all 288 patients whose responsecould be assessed, the pooled reponse rate was 29.5%(85/288) in TACE based treatment. The most commonlyencountered TACE-related morbidity was liver function impairment. No grade III or IV renal or liver toxicitywere observed. No treatment related death occurred in EHPC patients with TACE based treatments. Conclusion:This evidence based analysis suggests that TACE based treatments are associated with mild response rate andaccepted toxicities for treating patients with EHPC.  相似文献   

18.
19.
肝癌介入治疗方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吕朋华  王杰 《肿瘤学杂志》2003,9(4):227-230
介入治疗被认为是肝癌非手术疗法中的首选方法。肝癌介入治疗方法可分为经皮经血管治疗技术和经皮非血管治疗技术。单纯动脉内灌注抗癌药效果差,各种肝动脉栓塞术尤其是使用同轴导管作超选节段性治疗是介入治疗的主流;一些非血管介入方法如经皮无水乙醇注射治疗、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等以及合理的综合治疗也是治疗肝癌的有效武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至2003年9月外科手术的27例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手术资料、术后近期并发症及随访情况。其中4例术前或术后行脾动脉检塞术、2例行胃冠状静脉缝扎术,另行单纯脾切除术、单纯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及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断离术各1例。结果:除1例术后2周因上消化道大出血、肝昏迷死亡(手术死亡率3.7%)外,其余26例皆康复出院。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74.1%,术后3月、6月及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9%、70.3%、55.6%、37.0%、29.6%、0%。结论: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的手术切除有较高的并发症,合理的围手术期处理仍可保证手术的安全及术后顺利恢复。手术切除可以延长合并门静脉高压症肝癌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